第180章 原来真的是皇上!

A+A-

    第0章原来真的是皇上!



    瘟疫,被控制住了?



    奉天殿内,听着灾区前方刚刚传回来的消息,满朝文武全部都傻眼了。



    甚至有人怀疑自己听错了。



    那可是瘟疫,不是儿戏!



    控制就控制住了?



    历史上,瘟疫就意味着坟场,好多情况下,都是等人死得差不多了,才有控制住一。



    而且这一次还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天花?



    天花究竟有多恐怖,在场亲历过并幸存下来的,亦或者参与过救灾的,每每想起都还不寒而栗。



    现在到底怎么回事?



    前不久,大庾、上犹、南康三县刚刚传来大疫的消息,一般情况下,都是地方控制不住了,这才会上报朝廷。



    而且在这个上报的过程中,瘟疫进一步扩散,导致愈发难以控制。



    就算上报及时,瘟疫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得住的。



    难道前面的瘟疫是误传误报?



    还是真的控制住了?



    奉天殿内的所有人都是一脸好奇的望着从前方长途奔袭而来送信的驿使。



    包括朱元璋在内。



    他和马皇后前两日刚刚从朱辰给的书中找到了对付天花的办法,并让太医院去准备,可是太医院的救援队还没有出发,前方就传来了控制住的消息?



    “,到底怎么回事?”



    朱元璋一双虎目紧紧盯着驿使。



    驿使被盯得有些发慌,不过还是尽可能的稳住,回道:“回皇上,当地出了一位神医,名叫萧九贤,他有办法可预防天花,只要用了他的办法,只需四五日过后,就不会再感染天花,所以,原本来势汹汹的天花就这样被控制住了。”



    这话一出,举殿哗然。



    “这是真的?竟有如此神医?”



    “天花真的能被预防?而且还是杜绝式的预防?”



    “如果天花真的可以被预防,那岂不是,以后都不惧天花了?不,应该没有天花了?”



    “这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很快,就有精明的大臣将这一切归功到朱元璋的头上。



    “一个天花,千古惧怕,历朝历代,这哪一个朝代百姓不曾受天花之苦,十室九空,闻风丧胆,可到了咱大明,却可以将天花控制住,让百姓免受天花之苦,此功绩足以载入史册,此次天花得以控制,萧姓神医居功至伟不假,但这一切都离不开皇上的忧国忧民,宵衣旰食,调度有方,这才上格天心,故神医现世天花得控皆因圣意所感!”



    “皇上上格天心,圣意感天,臣等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其他人也是纷纷跟上。



    一时之间,因为天花而笼罩的阴云悉数散去,满殿皆是恭贺喜庆之声。



    朱元璋虽未喜形于色,但也挑了挑眉,露出“此言倒也不谬”的神色。



    “好了,此次天花得以控制,确实是大功一件,若灾区已经没事的话,便那请萧神医往京师来一趟,咱要好好嘉奖他!”



    “皇上圣明!”



    众人再次拜呼



    



    数日后。



    奉天殿上,一位年轻人被带到了这里,不过弱冠年纪,一袭靛青布衫洗得发白,和周围华丽的官袍显得格格不入。



    “草民萧九贤,叩见皇上!”



    “快快请起!”



    “谢皇上!”



    萧九贤站了起来。



    朱元璋上下打量了一下萧九贤,也是有些惊讶道:“没想到拯救了万民的萧神医如此之年轻,果真是英雄出少年,此次大庾、上犹、南康三县大疫,幸得有你,才得以控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此功绩堪称功标青史,吧,想要什么奖励,能够给你的咱都给你。”



    然而,萧九贤却是回道:“其实,一切功劳不在草民,而在皇上!”



    这话一出,举殿皆是面面相觑。



    



    这个萧神医看着年纪轻轻,刚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众人就很惊讶,看着像是年少有为,不卑不亢,刚正不阿之辈。



    没想到竟是如此油滑之人。



    一上来皇上要给予嘉奖,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而是先将功劳推给皇上,这是深谙为官之道啊。



    如果借此进入官场,这个年轻人恐怕前途无量啊。



    现场的许多人都是经年老臣,心里对眼前这个年轻人都暗暗有了评价。



    而皇位上的朱元璋却是好奇的道:“此话怎讲?”



    萧九贤回道:“草民预防天花以及救治乡亲们所用的医术,并非草民所创,而是在大明报纸上刊登的医理知识一栏习得,而上面的知识正是皇上下旨推广的。”



    “现大庾、上犹、南康三县百姓皆伏地泣曰:‘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圣上!’——此非臣阿谀,实万民肺腑也!”



    “陛下以天心为心,视民如伤,将精妙之医理知识推广至天下,可谓慷慨无私,草民才有会救万民于水火,昔文王泽及枯骨,今陛下活民无数,德更胜之!草民替万千获救百姓拜谢皇上!”



    言罢,萧九贤深深拜下。



    而举殿文武却是像被施了定身术,皆是呆若木鸡,眼睛瞪得浑圆。



    什么?



    原来这真不是阿谀奉承!



    还真的是皇上!



    那些能够预防天花的医术,就是皇上当初下旨在明报上推广的医学知识!



    还记得那段时间,明报上刊登的这些医学知识,还曾在民间引发相当大的争议,因为上面的不少知识颠覆了几乎所有大明医学从业人员的认知,当然这些争议只是在医学界内发酵,你可以不用但你不可以阻止,毕竟这是皇上下旨推广的。



    没想到,这些医学知识竟然真的有用,而且是大用!



    萧九贤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所开设的益生堂药铺远近闻名,每天求医者络绎不绝。



    在浓厚的医学氛围熏陶下,萧九贤尽得父亲真传,九岁便会望闻问切,十四岁已经博览天下医书,并帮助父亲为病人瞧病,其医术之高明,就连其父亲都惊叹不已。



    而且萧九贤不同于其他老中医,他年轻,有活力,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接受新的知识,他发现,明报上刊载的那些被其他老中医抵制的知识,竟然是正确的。



    所以,他开始认真钻研上面的知识。



    从此,萧九贤的医术愈发精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等样样精通。



    由其接的的益生堂更是门庭若市。



    萧九贤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拥有一颗菩萨心肠,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这一次发生天花瘟疫,萧九贤在明报学习到的医学知识,有这方面的记载,他就想着试一下,没想到这一试,直接惊得他目瞪口呆。



    竟然真的有效,而且是奇效!



    从那一刻开始,萧九贤尽自己所能,甚至可以是倾尽家财,购买药材为当地百姓治疗和预防天花。



    一传十,十传百,萧九贤成了神医,也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当地的官府很快找上门,最终,在官府和萧九贤的通力合作下,已经要蔓延开的天花疫情得以控制。



    事实上,在听驿使汇报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猜到个大概了。



    否则历朝历代都闻风丧胆的天花,怎么会在他和马皇后找到预防之法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也同时找到呢?



    报纸的含金量还在提高。



    而这个萧九贤也深得朱元璋的心意。



    朱元璋眼中含笑的看着萧九贤,问道:“萧九贤,你可愿留在太医院,为国效力?”



    然而萧九贤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朱元璋的意料:“皇上,恕草民不能从命,草民闲云野鹤惯了,还是想回故乡行医。”



    进入太医院,可以是大明每一个大夫的梦想,而萧九贤却没有任何犹豫便拒绝了。



    萧九贤越是这样,朱元璋就越是喜欢。



    朱元璋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挽留:“萧九贤,如果咱,咱这里有刊登在明报上的完整医书,不仅如此,还有其他更多的医书,而且咱不要求你一定留在太医院,你留下来学习也可以。”



    萧九贤闻言,眼神一下子亮了



    



    萧九贤最终还是选择留在太医院,不过他并没有入职太医院,而是留下来学习。



    天花瘟疫的事情告一段落,不过这过程和结局着实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而另外一件事情,同样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去鄂西平叛的徐达没有去太久,竟然赶在年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