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不是职业劫匪

A+A-

    肖秉义带着无限的缠绵和遗憾,急匆匆上了逃亡路。



    没到梅雨时节,却下起了梅雨。



    一边是阳光,一边下着雨,毛毛细雨。



    他心情也跟梅雨似的,一半阴沉,一半阳光。



    要两个一半,不偏不倚,也不可能。



    他感觉,明媚的阳光多一点。



    阳光下沐浴着天露,别有一番情趣。



    一路凉爽到横山北脚下。进村又换了装束:



    白脸,变成脏兮兮的络腮胡子。



    挑两捆茅草,翻过大山,向山南进军。



    这条山道,他没少走。他上学时走过无数次。



    凭往日经验,天黑前能到横南镇。



    已近黄昏,坐到上学时,坐过无数次的岩石歇口气,仰看天。



    斜阳西沉,隐进一片亮绿的山色中,显得格外清新迷人。



    湿润的晚风,像云雨的尾巴,悠悠地吹拂着,摇摆着。



    一尘不染的树叶随风起舞,发出沙沙的呓语。



    如同一个刚刚洗浴完毕的、面色清丽的女人。



    一边梳着茂密的头发,一边慢声低吟。



    他带着迷茫的心情继续赶路,还要过一个山口,才能上大路。



    头顶的云雨,来得快,走的也快。



    还有丝丝白云,卖力地清扫残留的乌云。



    由北向南,扫过葱茏山岭,扫过羊肠道,聚向横南镇上空。



    那片乌云,将矗立在青山白水间的横南镇上空压低了、浓缩了。



    他感觉伸能够到天。给他本不舒畅的胸中,增添了压抑感。



    他惊讶的发现,南去的白云,被乌云一块块吞噬,更给他带来沉闷的气息。



    仿佛感觉斯人也将被这片乌云卷走,吞掉。



    雾蒙蒙的古镇,仿佛蒙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此时此刻,他忽然有发泄的冲动。



    爬上路边大石,面朝古镇,看着山下云腾雾茫茫一片。



    犹如脑海中,钟正荣背诵的散文诗海燕中的苍茫大海。



    他就是苍茫大海上,冲破乌云,高傲飞翔的海燕。



    他张开双臂,纵情嘶喊:



    “喂哎——,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他感觉这一吼,吼出了斯人淤积心中的郁闷、豪情和自信。



    沿途美丽的风景,又让他心情豁朗起来。



    起伏的山峦、田野、树林。全都在雨后渐渐显露出略带憔悴苍凉的容颜。



    熟悉的乡土气息,熟悉的乡村田野大自然的合唱,让他心情渐渐放松一些。



    山坡上的杂树、野花错落开放。呈现出山野那特有的,繁复而又略为凄迷的色彩。



    一阵风过,树枝摇晃。家乡因它们而美丽生动。



    已过满,夏熟作物开始灌浆饱满。



    这个时候,正是钓鱼的好时光。回家即动员父母去乡下租一草屋,垂钓一水塘。



    既为躲避特务暗杀,又能找到静谧的乐趣。



    再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路如何走。



    近乡情怯。下山路上,不知何故,心里骤然升起一股不安。



    直觉前方似乎有某种危险,正等着回乡的游子。



    环顾四周,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树林里果然窜出六人,持砍柴刀拦道。



    当头的号称“朱大王”,赌博正输的裤子没裆。



    肖秉义看六人都没枪,砍柴刀用杂树枝做刀柄,一看便知不是职业劫匪。



    他和颜悦色道:



    “大王,我是本地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如交个朋友,如何?”



    



    “朱大王”嘿嘿一笑:



    “嗯?听你口音,倒像是家乡人。看你人不人,鬼不鬼,不会也是特务吧?”



    “老子近来气背的很,天天走霉运。看在家乡人的份上,丢下大洋,饶你一命。”



    肖秉义警觉起来,问他是不是真见过特务?怎么知道他们是特务?大概见过多少?



    见对方点头,伸出三指头,以为只有三个。



    “朱大王”纠正道:



    “不是三个,是三十多。每一伙有五六个。你要是特务,老子正好趁你脱单,替我兄弟报仇。”



    肖秉义惊讶得问:



    “你有兄弟被特务杀了吗?”



    “朱大王”点头道:



    “妈的,前几天,来了两男一女,本王三个兄弟上前查问。”



    “没想到,三人被一女人刷刷刷三刀要了命。不是特务,还会是谁?”



    肖秉义点点头,又问:



    “大王,那么多特务进山,解放军不管吗?”



    “朱大王”哼一声:“咋不管呢?管不过来。”



    “山南横南镇原来驻军一个连,天天剿匪。听只剩下一个排,不到四十人保卫镇子。”



    “你别废话,赶紧将大洋留下滚蛋。解放了,不要逼老子杀人。”



    肖秉义掏出人民币解释,军管会已发布告。



    大洋已停止流通,身上只有几块人民券。



    “朱大王”接过块票数了数,要求再加一块,五个分不公。



    肖秉义忍住笑,掏出撸子。要他将块票还回来,不然命留下。



    “朱大王”一看不好,扔下块票,连连作揖:



    “不要了,爷们也是没办法。本大王再也不敢得罪你们这些特务了。”



    肖秉义自豪道:



    “老子是解放军公安,去镇里查案。”罢亮出证件。



    “朱大王”看过证件,反应极快。捡起块票,躲大石后,嘿嘿一笑,自我介绍。



    “算了,五块就五块吧。就算解放军救济穷人。需要兄弟帮忙,尽管开口。”



    “我姓朱,朱元璋的朱。据上辈,十有八九是老朱家后裔,可是皇亲国戚哦。”



    “忘了告诉你,我六人不是土匪,山下山泉村的兄弟。接了笔生意,顺便试试运气。”



    肖秉义忙问:“你老实告诉我,你讲有特务,是真是假?”



    六人停下,“朱大王”躲树后答道:



    “千真万确,他们给我二十大洋,要我在此等候去横南镇的二男一女。”



    “成功后再给八十大洋,扯谎娘养的。”



    肖秉义追问:“你知道等的是什么人吗?”



    “哎吆,哪个有心思问清什么人?只晓得两个男人一老一少,都姓肖。”



    “叫什么?妈的,忘了。你见过他们吗?”



    “知道你要杀的是解放军公安吗?”肖秉义有意探道。



    “朱大王”摇头:“你骗人,他们姓肖的两个子黑了心。”



    “杀他们是为民除害,还三人带有金条。”



    “你能告诉我,是谁要你干的?”肖秉义来了兴趣。



    “朱大王”头摇的像拨浪鼓:



    “不能讲,本王虽然刚开张,道上规矩不能破。”



    “你要告诉我,我再给你钱,怎么样?”肖秉义诓道。



    “朱大王”狮子哈大口:



    “行,一口价,一百大洋。先拿来,我再讲。”



    “滚,以后不要被我再撞见,不然抓去坐牢。”



    肖秉义无奈喝道。



    他看六人跌倒爬滚窜进树林,无心恋战。



    担心父母安全,越走越快。



    他不知道,家中正有灾祸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