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承袭丰乡侯爵

A+A-

    第59章承袭丰乡侯爵



    十娘和疏影主仆再相见,抱头痛哭。



    疏影这段时间相当于流放,以前做为杜家的家生子奴婢,从跟着十娘一起长大,虽是奴婢,但吃穿用度都是比较好的,在府里都是有些地位的。



    可郭氏一句话,就送到了同州沙苑。



    那里有杜家的一个牧场,养的是长安人最爱吃的同州羊。擅长琴棋书画还会女红厨艺的疏影,结果成了一个牧羊女。



    要是杜如晦晚点把它们召回来,她甚至要被许配给一个放羊倌的傻儿子。



    恶梦一样的经历,



    现在回到长安再见到十娘,如重获新生。



    这场面也是让一众来宾们感叹不已,



    许多人都在郭家老夫人真糊涂了,怎么能这样对孙女呢,好歹也是嫡孙女啊,又不是什么外妇生的私生女,或是哪个婢妓生的,



    这边收赔门钱、高彩礼,那边不给嫁妆,还把十娘身边服侍了十来年的这十几个仆妇婢女全给送走,没这样办事的。



    当然,众人一边郭氏年老糊涂,一边也在杜如晦大气。



    这替祖母收拾烂摊子,办的滴水不漏。



    也有人提到杜淹,他看不清局势,都到如今了,居然还在洛阳依附王世充,当然也有人杜淹肯定不是看不清,而是身不由已。



    有人则反驳,人家皇甫无逸、庞玉等人不也奔来关中,皇甫无逸还把妻儿老都扔在洛阳呢。



    就是杜淹看不清形势,或是恋栈那个吏部尚书。



    这些议论,李逸也听到一些,



    他只能,这可能正是杜如晦想要的。



    让郭氏彻底社死,名声扫地,给所有族人、亲朋留下一个郭氏已经老糊涂,甚至病入膏肓的印象,一传十十传百,那郭氏以后就再别想执掌丰乡侯府大权,



    而远在洛阳的杜淹,也会随着十娘出嫁这个事件,同样名声扫地。



    门阀贵族是很要脸面的,更讲究名声。



    不出李逸的预料,



    宴后喝茶,



    很快又有一个劲爆的消息传出来,



    杜淹在洛阳,居然向王世充进谗言,检举自己侄子私通长安,使的杜如晦大哥被杀,杜如晦的弟弟也还被囚禁狱中。



    这消息迅速传遍所有宾客之中,



    有人听后当即向杜如晦求证,杜如晦很痛苦的表示确实如此。



    “年初,洛阳王世充被李密大败,洛阳随时会被攻陷,太子和秦王率兵出关,逼退了李密,



    当时洛阳城中不少官员曾联络太子和秦王,愿意内应,打开洛阳城门迎接入城,但因当时瓦岗军势大,洛阳王世充等也顽抗,便放弃了入洛阳的打算。



    当时,我阿兄也曾派仆人送信军中,愿为内应,助取长安。”



    杜如晦叹气:“谁知我四叔后来却检举我阿兄,王世充知当初联络我军的洛阳官员很多,不欲深究,四叔却非要王世充杀我阿兄,是大义灭亲杀一儆百。



    其实大家也知道,我们丰乡侯府,我父亲是祖父原配所生嫡长子,四叔六叔是续弦郭夫人所生,这些年两边一直关系不太和睦,



    这点家丑本不该外扬,



    可谁能想到,四叔会公报私仇,把我阿兄害了,现在还关押着我三弟。”



    这些话亲自从杜如晦嘴里出来,



    也算是彻底把丰乡侯府的家丑挑明了,



    以前大家也知晓两房不睦,却没想到闹到这种地步,就算朝廷律法一般也要求亲亲相隐。



    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



    可杜淹却非要检举自己侄子,并告他谋叛,并以此为由,亲亲相隐不适此案,非要来个大义灭亲。



    不管杜淹再怎么,



    可他都犯了大忌。



    一来你可装作不知,二来当时许多人跟唐军联络,王世充知晓后,也因法不责众没深究,偏偏杜淹非要王世充杀侄子立威。



    这样的亲戚朋友,以后谁敢跟你来往



    相反,



    杜淹向来跟杜如晦一房不和,可如今郭氏把孙女婚事办成笑话,结果人家杜如晦不计前嫌,回后来就帮忙补救。



    对杜淹的嫡女,尽到了一个堂兄的责任,



    更是做到了丰乡侯府当家人的责任。



    大气,



    有担当,



    胸襟宽广有格局!



    “也借着这个会,跟大家再宣布一个事情。”



    “陛下对于家兄洛阳被害一事,深表同情,下旨追赠我阿兄为云麾将军、银州刺史、赠丰乡县侯爵。”



    杜如晦兄长在洛阳被杀,罪名就是私通唐军,谋叛等,妻女没入掖庭,儿子被杀。



    杜如晦请李世民帮忙向皇帝请求封赠兄长,李渊也是比较大方,给了云麾将军、银州刺史的赠官,还追赠丰乡侯府爵位。



    不仅如此,



    杜如晦把庶出的三子杜爱同,过继到兄长名下。



    



    李渊也大方的让杜爱同袭丰乡县侯爵位。



    借着今天十娘省亲祭祖,一众亲朋好友齐聚,杜如晦宣布了这个消息,也是向所有人宣告,



    他大哥虽然被四叔害死了,



    但丰乡侯府,仍由他们长房这一支继承,他给大哥请来追赠官爵后,没有自己请求袭爵,而是以一子过继到兄长名下,长房曾长孙,



    名正言顺。



    杜淹这个嫡次子,跟杜如晦这个长房嫡次孙,都争不过这个长房曾嫡长孙。



    过继子就是嗣子,是承祧之子。



    李逸在一边喝着茶,今天杜如晦倒是唱了一出好戏,借着十娘省亲搭了个台,请来一众看客,



    前半场,是十娘风光回门,后半场则是他长房对郭氏一房的凌厉反击,



    一剑封喉。



    先是坐实郭氏老糊涂,病坏了的印象。



    然后就是公布杜淹没人性,杀害侄子陷害侄子入狱,对女儿不闻不问,甚至有意让人以为是杜淹要了一百万赔门财,光收彩礼不给嫁妆。



    把杜淹拉出来公然踩踏后,



    最后公布了他为兄长请得封赠官爵,并顺势宣布了以庶三子过继给大哥,并获得皇帝特旨袭丰乡侯爵一事。



    这一连串,



    就是彻底的解决了两房多年来的夺嫡之争,



    丰乡侯爵位落在了年幼的杜爱同身上,长房这一支,赢了。



    以后再不用争了。



    李逸挺佩服杜如晦的段的,倒也没觉得自己被利用了啥的,人嘛,就是各取所需,杜如晦今天也用京兆杜氏丰乡侯府当家人的身份,



    给了他们夫妇很大风光,



    不仅给面子,也给里子,加起来二百万钱的房屋、土地、奴隶等嫁妆,甚至还给十娘寻回了一直侍候她的那十几个身边仆妇婢女。



    李逸觉得杜如晦今天这般做,



    除了达到这些目的外,



    还有一点,



    就是今天过后,



    杜淹在洛阳不敢再弄死杜楚客了,



    虽然他杀了杜大郎,但他现在要是再杀杜三郎,那杜淹名声可就彻底臭了,那就是自绝于所有人。



    另外一个,



    今天以后,



    郭氏也就彻底的无法再执掌丰乡侯府了,在所有人眼里,郭氏只是一个老糊涂病坏了的老妇人,这样的人哪里能再掌家。



    杜如晦的三子过继给兄长名下,封丰乡县侯,但年幼,所以杜如晦代掌丰乡侯府,也是理所当然。



    以后就算杜淹回长安了,也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或者,



    只要郭氏一死,



    那么杜家也就要分家了,



    但不是杜如晦分出来,而是到时把杜淹、杜锐兄弟俩分出去,分给些田地,祖宅等主要家业,自然是在新的丰乡侯上的。



    “李兄,又见面了。”



    一个年轻人过来打招呼,李逸抬头一看,原来是弘农杨氏的杨弘武,任官太子千牛备身,爵封苍山县公,杨素的侄子,韦义节妹妹儿子。



    “苍山公好,”



    “这几位是我兄长们,弘礼、弘义、弘文,”



    杨弘礼,通事舍人、清河郡公,娶的是清河崔氏。杨弘义,工部的屯部员外郎,临贞县公。杨弘文,安成县公,长安县尉。



    这四兄弟,一郡公三县公,让人羡慕。



    他们爹杨岳,当年也不过是万年县令而已。杨玄感造反前,杨岳就看出侄子苗头不对劲,主要上书杨广要跟这侄子切割关系,



    但最后还是被牵连下狱,杨广赦免的圣旨还没到长安,杨岳就被处死了,他的儿子们倒是逃过一劫。



    李渊入关,杨家兄弟都前往迎接。



    李渊在进长安后,纳了杨素的女儿和杨素的堂妹为大杨嫔,这两人一个是杨弘礼兄弟们的堂妹,一个是姑姑。



    所以李渊以杨素对隋朝功高为由,对杨弘礼四兄弟都予以厚赏,一郡公三县公,都给了六品官职。



    这理由听着有点扯蛋,



    但不管怎么,当时杨家兄弟,也确实是弘农杨氏归顺李唐的一个旗帜标杆,李渊也需要得到弘农杨氏这样顶级门阀的支持。



    况且,杨家四兄弟,分别娶的是清河崔、京兆韦、京兆杜和荥阳郑。



    上次杨弘武替他舅舅襄城公韦义城跑腿,给京兆韦氏出面,送五十两黄金到无极草堂。



    当时对李逸的态度,那是高高在上。



    这才相隔几个月,杨弘武已经客气许多了,还把三个兄长拉过来引见。



    闲聊几句,杨弘礼把话题带到祥瑞金薯上。



    他想向李逸讨要祥瑞,当然,也不白要,他们四兄弟,一人要一个,十两黄金一个。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