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勋戚子弟的疯狂

A+A-

    第60章勋戚子弟的疯狂



    李逸献祥瑞,皇帝赐名金薯,亩产两三千斤,一年能三熟,沙田旱地山坡都能种。



    这消息现在已经传遍了长安的贵族官员之家了。



    而能得赐祥瑞的也就是王公宰相尚书等一二十人而已,这几天祥瑞金薯备受热议,



    不仅官员们在衙门相互打听,就是贵妇人们聚会喝茶插时,也要热聊一番。



    能得赐祥瑞,那自然是备受恩宠的。



    杨弘礼四兄弟,连看一个郡公三个县公,但也都才六品实职,再怎么出身名门,这次反正是没轮上。



    也不知道杨弘武怎么就打听到,李逸独赐一窝御薯,有近三十个。于是乎今天借着这会,就想也弄四个,兄弟一人一个。



    钱不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子。



    要是他们四兄弟也一人有一个金薯,那多有面子。



    在李逸看来,这种想法很奇怪,但杨氏兄弟却觉得很正常。



    名门贵族嘛,思维方式本就跟普通人不一样。



    李逸这边一犹豫,



    结果杨弘武大气的又加了十两,“五十两黄金,只要四个金薯,也不管大。”



    “行。”



    见人家这么大方,李逸便也答应了。



    来这个杨弘武也算半个亲戚了,韦义节是他舅舅,而他又娶了韦义节的女儿,



    杜十娘的亲二哥也娶了韦义节的女儿,



    所以杜敬同跟韦义节还是连襟,杨弘武既是十娘的二嫂的姑表兄,也是十娘二嫂的姐夫。



    这在当下,也算是亲戚了。



    “金薯现在放在宫里农圃监,陛下让我在宫苑温室里种,明年春就能收获。到时就能有更多薯种种在田里,你们的四个是要我帮着在宫苑里一起种,还是直接拿给你们”



    老大杨弘礼长的很高大,从太子通事舍人到中书通事舍人,虽然历任文职,可看他衣服下鼓鼓囊囊的,明显是个肌肉男。



    这人身上有股子武人的气息,



    弘农杨氏,杨素他们这一脉,其实也是关陇核心将门,杨素更是出将入相的典范,



    一代儒帅,用兵了得,最擅长大兵团作战,甚至曾在草原,以骑对骑,采用骑兵互攻战术,却硬生生的把突厥骑兵大军击败。



    此人亦正亦邪,文武双全,



    不仅骑战了得,水战也相当牛逼,当年造龙牙战舰,一举摧毁南陈水军,被南陈士兵畏称为江神。



    步、车、骑、船,杨素一生征战无数场,几乎没怎么败过。



    隋唐的这些顶级将帅,唯有李靖跟他最相似,怪不得当年杨素在李靖年轻的时候,拍着身边的坐榻,早晚有一天你要坐到我这位置。



    杨弘礼四兄弟,明显也应当都擅骑射,甚至知兵法的。



    特别是这个老大弘礼,那眼神就看的出来了。



    他笑着道:“那我们也委托浅水伯帮我们在温室种植看养,我们再给十两黄金当辛苦费。”



    这种拿钱打脸的行为,很有名门望族的一贯高高在上做派。



    不过李逸倒也不在意,



    弘农杨氏的门第确实是高,他李逸现在就算是京兆杜氏女婿,也跟杨氏相差甚远。



    十两黄金呢,上南城可以买座宅子了。



    “杨公你们若是愿意,也可以挑几个聪明伶俐会伺弄庄稼的,我可以带他们观看种植管理金薯,传授些经验。”



    “好,多谢。”



    六十两黄金,这买卖划算。



    李逸甚至有股冲动,想要看看谁还想买祥瑞的。



    反正他有快三十个,卖了四个,不还有好多。



    等土豆多起来,到时一斤也不值几文钱啊。



    李逸接下来也认识了不少的名门公子们,比如韦弘礼舅舅韦义节家的韦怀德韦怀哲,一个是朝散大夫散职,还有个左卫的录事参军职,一个是太子左千牛。



    上次跟李逸起冲突的是舒国公府的,已故舒国公韦匡伯跟韦义节是同祖父的堂兄弟,



    韦义节一个妹妹嫁隋太子杨昭,如今退位的恭帝杨侑,就是韦氏所生。一个妹妹则是嫁的杨岳,就是杨弘礼四兄弟的母亲了。



    而韦孝宽侄子韦冲,女儿嫁给齐王杨暕,他的儿子杨政道跟萧后,现在还跟着宇文化及在河北流浪呢,未来会落到窦建德里,再被突厥可敦,隋朝和亲的公主接走,在定襄被立为隋王。



    韦冲的儿子,就是太子建成的好友,如今的太子左卫率骠骑将军韦挺。



    京兆杜氏跟韦家几百年的邻居,据两族祖上,在很早很早以前其实是死对头,互相都差点灭对方族,但汉魏以来,却世代联姻,关系极好。



    今天来的韦家子弟就很多,



    一堆的韦家子弟,几乎都有爵位,公侯伯子男九等爵,散职散实官就更不用了,



    随便一个都有五品散职,



    滑国公、郧国公、舒国公,韦家国公爵位就有三个,上庸公、襄阳公、魏兴公、观城公、河南公、武阳公,郡公爵位六个。



    李逸以前以为这封爵很难,爵位含金量很高,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些顶级门阀,谁家没个两三个国公爵,没个五六七八个郡公县公县侯爵位



    



    至于子男爵,大宗嫡系子弟成年的,基本上都能弄个县子县男的,再不济也能弄个五品以上的散职。



    不公侯多如狗,但子男确实是遍地走。太他娘的泛滥了,



    就如比杜如晦家老三,这才三岁娃,也袭爵丰乡县侯。



    以前李逸还觉得自己凭借遇,几次立功,爵封伯,还挺自得的,觉得白起家,也成新贵了。



    可现在一看,跟那些韦杜子弟相比,啥也不是。



    就跟之前想娶十娘的舒国公府杜二郎,他虽然是老二,不能袭舒国公爵,但照样直接袭封黄瓜县侯爵,这邑号也还是他家祖上传下来的。



    这些京兆韦杜、弘农杨氏等名门子弟,交谈后发现,也并不是以为的不学无术纨绔子弟,



    相反人家一个个挺有学问,甚至还能当场做个诗,



    聊起这天下大势,也能头头是道,个个知兵,人人精通骑射,



    果然没有三代出不了一个贵族,而这些门阀望族,那都是历经几百年,都是精英教育啊。



    确实有点羡慕。



    不过李逸倒也没自卑什么的,犯不着。



    他倒是借着会,还真卖出去一些祥瑞。



    韦义节家两公子,怀德怀哲,一人也买了一个祥瑞,三十两黄金,包温室种植加传授经验给他们家仆人。



    接着又有几位韦家子弟,还有杨氏子弟,以及一个姓皇甫的,前后又卖了十块祥瑞,



    十五两黄金一个祥瑞,包教一个仆人。



    李逸总共卖出去了十六个祥瑞,自己还剩下十二个。



    十娘过来,



    “阿郎一直在忙什么呢,这么高兴”



    李逸笑着凑到她耳边,“这些世家公子,都找我买祥瑞,我卖给他们十六个,一个十五两,赚了二百四十两黄金。”



    杜丽瞪大眼睛,



    一副不敢置信的神情。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既没强买也没强卖,纯属自愿。”



    重新跟在十娘身边的疏影,倒是又恢复了原来叽叽喳喳的性子,“周瑜为什么要打黄盖,我以前读三国志,没看到有周瑜打黄盖的记载啊”



    十娘惊讶李逸居然还能在这宴会上做生意。



    居然比上次皇帝赏赐的还多,皇帝上次赐金七十二铤也才二百一十六两,这一会卖了二百四十两。



    那些土豆,居然还能卖两次,一次献给皇帝,获得重赏,现在又卖给这些世家公子,再得重金。



    “娘子啊,咱夫妻俩个今天可都大赚一笔啊,你得了二百万嫁妆,我也得了一百九十二万的送祥瑞钱。”



    疏影惊的嘴都合不上了,



    夫妻俩今天入帐三百九十二万钱



    你们不是来省亲祭祖的,是来抢钱的。



    抢钱都抢不了这么多,这么多钱要是全换成铜钱,每千钱四斤二两,这得有一万六千多斤重。



    别夫妻两个拿不了这么多,就是二十个人也搬不动一万六千多斤钱啊。



    “这,”杜十娘也不知道该什么了。



    李逸也觉得这些人真有钱,一颗土豆十五两黄金,长安能买一座宅院。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这些人会不会后悔,会不会真送黄金来给他。



    不过事实证明李逸多虑了,



    在他眼里,十五两黄金很多,但在那些世家公子眼里,也不过是一匹骏马的钱,或是买两三个新罗婢的钱而已。



    宴会还没结束呢,



    他们派回家取钱的仆人就带着黄金回来了,



    一个个找到李逸,直接递上黄金。



    金铤、金条、金页子、金锭,样式虽不同,但成色份量却是不差的,所有黄金上那都是有各个金铺和匠人的戳记。



    李逸也是笑呵呵的给每人写了一张送祥瑞的收据。



    这些公子收了条子,好各派一人来跟着学习管理祥瑞金薯。



    这些黄金,加起来足足十五斤。



    李逸把十娘拉到无人处,将一箱子黄金打开给她看,一片金光耀眼。



    “嘶!”



    杜十娘也不知道该什么了,这‘送’祥瑞的事,竟是真的。



    “他们也不亏,这可是祥瑞啊。现在十五两黄金买一个,几个月后,就能变成百八十个,种到庄园里,转眼就能收获几千个,收获满满的祥瑞!”



    想想奉迎佛骨、施舍寺院,那更疯狂,有的人甚至不惜倾家荡产的捐献,百千贯眼都不眨,



    现在掏十五两获得一份祥瑞,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仅有面子,且几个月后,能得到几十个祥瑞,那可是亩产能两三千斤的真正祥瑞啊。



    十娘却笑着道:“夫君就是财迷!”



    “哈哈哈,还是娘子最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