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A+A-

    “这”



    四阿哥迟疑了一下,提起了几个弟弟上门的事。



    宝音怔了一下和皇帝对视一眼。



    “这几个跑出宫了”这是宝音关注的重点。



    “他们旷课了”皇帝显然更关注学业。



    “本来就是送你的开府礼物收下吧,大阿哥和三阿哥都有。”



    宝音顿了一下没有过问阿哥们的功课问题,这是皇帝这个亲爹该管的。



    “你大哥搬出去的早,可能你没什么印象了,当年给了他两匹宝马,三阿哥的是颜真卿的字帖。”



    “来,你中这个真算不上什么。”



    身为皇子何等宝物没见过,一块玉石而已,现在的翡翠真卖不上价,花费的多也是耗在人工路费上了。



    皇帝没将眼前这事放在心上,指着桌面道:“先用膳。”



    吃完后,四阿哥没有多留,非常有眼色地告辞了。



    等回到府里一个时辰后又有人上门了,四阿哥看着被领着进来明显商人打扮的人,眉头微微皱起。



    “求见爷是有何事”



    商人其实是走不到四阿哥面前,自有府里的人接待,只是眼前这个不一样是收到了东家的指令。



    这个商行东家是谁,怕是没人不知道。



    商人连忙送上了一个匣子。



    “东家传了信,是阿哥办差辛苦,该给点奖励,派草民送了这些给您。”



    着将盒子转移给太监就连声告退了。



    等人走后,四阿哥掀开了盒子,等看清楚里面的东西时整个人都惊住了。



    里面的东西不少,一张写着十万两银的支票,五六张地契,分别是京郊的庄子,京城的几处商和江南的两个铺子、百亩桑田。



    除去这些,下面还有三份股份转让,都是不同的工厂、作坊、商行。



    其中商行的股最值钱,虽然很少,每年也有上万两分红收益。



    本来有点缺钱的四阿哥有种被开奖大礼包砸中的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关于盐政改革放在了朝堂上。



    第一件事自然是先挑选一个段强硬能担起事的两江总督。



    盐政这事就需要一个段强硬的人物才能实行。



    全国盐政主要集中在江南,江南改了其他地方不足为虑。



    七阿哥上了个奏折后就完美隐退了,朝堂上的主要议论点是派谁去办这件事。



    此事势必是个遭人恨的差事,得罪的是两江商人,其中徽商为最。



    江南可是徽商的地盘。



    皇帝经过慎重思考,选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汉臣,为何没有选择满臣,当然是满臣没人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事。



    江南的盐政暂且搁置到一边去,朝堂上又有人提起另一件事。



    “历朝历代税务容易收不上来,不是卡在最底层,而是在省府这个环节。臣建议将省内财政分级。”



    “一级、二级、三级。”



    简单来一级财政自己赚钱自己花,二级财政上交朝廷,剩下自己花,三级是上交朝廷、上交省城后剩下的自己花。



    以前朝廷是收走地方八成税,某些地方年年亏欠,出现个灾情国库这边出银赈灾。



    现在若是将国内大大城县,按照制定的线来区分



    皇帝陷入沉思,此计若是用在江南,将江南几个富裕城定为二级朝政,如此税不会集中在省府,也不用担心明末收不上来税的情况出现。



    整个江南怕是也会分裂,江宁的富裕也是一去不返。



    可同时,一些定为一级财政的城市也不再受朝堂操控,



    “一级财政为何意”



    “被选为一级财政的城市当不归省内管,应当是国家直辖市,就好比京城。”



    皇帝顿时明白了,这就是挑选几个富裕城市,归朝廷直管,不归省,直接缩减了各个省的实力。



    他看向下方的臣子,“尔等商议一下,设计一套合理方案给各个城评级。”



    不用了,这个味儿一听就知道是后世的套路,可不得不还真是高明,放任经济增长,三级财政肯定会努力发展经济变成二级,这样截留的税更多。



    若是哪个经济一下子拔群出萃,直接钦点为一级财政城市,财政不过省,也不用担心省总督势大。



    皇帝点到为止,显然这个提议他采纳了,当前还是去找更了解情况的人详细询问一下。



    



    养心殿内宝音一脸惊讶,“你在什么呀”



    [这事可跟我无关,也不是我提起的。]



    她矢口否认,随即好奇地问他。



    “前朝了什么”



    皇帝将大致了,宝音开始搜论文,她就一普通人哪里知道什么财政划级。



    不过



    



    她看着有几分眼熟。



    “这套跟商行行驶的一套有点像。”



    “商行在各个省都有直营店,分一级二级三级,三级截留最少,利益得上缴省店和商行总店,剩下的利益只够满足店铺每月该有的支出。



    还有一些商铺不开在省城,比如苏州,利益很高,有时候还会超越省城杭州的店,若是上交杭州,会打击苏州店员工的积极性,干脆评为一级由总店直管,地位上和省城平起平坐。



    二级商铺就是常州、宁波这类,一部分上缴总店,财政不走省店,也不会受省店控制,至于省内其他地方就需要省店的帮助提拔,这样三级商店越多,省店收益也越多。”



    宝音真是好奇了,提出建议的人是谁在商行做过吗



    完全是将这一套复刻过去,偏偏还跟后世对上了。



    皇帝报了个名字,宝音愣住,“是性德”



    她怀疑这背后是不是有明珠在提点,这些年明珠在家中内修武功,谁也不知道修出了什么来。



    皇帝问了一些模糊不清,又转不过来弯的地方。



    宝音将查阅到的资料告知了,还记挂着明珠。



    皇帝又提起了另一件事,“马齐要朕做个亲戚。”



    马齐是谁



    皇帝年幼时的伴读之一,算是发。



    宝音瞄了他一眼。



    [你和马齐关系挺好]



    皇帝笑呵呵道:“他看中了你妹子,想要接个亲”



    宝音打断,不敢置信道:“他一四五十岁的老头子看中了我妹子,想上天”



    她妹妹乌云珠可才二十,还是虚岁,正是年华正好的岁数,竟然被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看上



    噩梦驱散!驱散!



    “不是,为他儿子看中!”



    皇帝一口气完,怕再次被打断。



    宝音无语,找了个理由,“这不是查备份了吗”



    “你跟马齐儿子做了连襟,矮他一辈啊。”



    皇帝这会儿也意识到了,拍了拍脑袋,“这老子给我下套呢!”



    “不过,这门亲事还是不错。”



    宝音不是很满意,马齐的儿子可都不出众,提的这个连名字都没听过。



    “就没有更好的人选吗”



    [要求也不多,高一点,帅一点,对我妹妹一心一意。]



    皇帝瞥了她一眼,“写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容若都没有做到。”



    哪里是给她妹妹挑,依他看,分明是为了满足她那份遗憾。



    “罢了,你要不同意,我就回绝了。”



    宝音又犹豫了,“要不见一见”



    女孩子嘛,当然得多挑挑。



    皇帝只觉得头大,她那个妹子她都帮着挑了不少了,都因这个那个原因给否决了,她是想拖到年龄大了嫁不出去吗



    “这事我不管,只是跟你提一下。”



    完后跟有人追一样,快步离开。



    宝音望着他走远的背影翻了个白眼。



    派人将这个消息告知在女子大学上学的乌云珠一声。



    随后她眉眼带笑,她在不在朝中不重要,关键是她的人在就行。



    转眼过了年,五阿哥的婚事开始办起来。



    从年前开始走礼一直到二月。



    三阿哥找到了四阿哥,带着酸溜溜的语气道:“这长在皇祖母身边的就是不一样,怕是连大哥成亲时都没这排场。”



    要越了礼制,也没有。



    就是种种细节方面衬托出他们成婚时的敷衍。



    他还好一点,荣妃就他一个儿子,前前后后跟着操心不少,还将早年投的水泥厂份子给了他,一年也有不少收益。



    老四就不一样了,没养在生母身边,生母还有两个儿子,别什么骨肉相连,没养在身边的就是比不上从养在身边的。



    表面也没有表现得很偏心,但也不上心,老四的婚礼可是全程交给内务府办的,听还是皇后看不下去,帮着操办了,塞了不少好东西。



    对于老四这个父不疼母不爱的,三阿哥不羡慕嫉妒,兄弟俩一起长大,还能不了解对方的处境



    只是五阿哥的特殊的让他破防了。



    五阿哥也是被宜妃送养,宜妃可是心疼这个儿子,处处都给好了,再加上皇太后那份



    三阿哥只好劝自己,五阿哥自动跟皇位无关,享一些富贵也就享了。



    不过他还是很酸就是。



    四阿哥根本没放在心上,他的婚事是规规矩矩内务府操办,得到开府费用也该是和众兄弟一样,没有德妃的补贴又怎么样



    年前他可是得了一份礼包,在众多阿哥里算是富了,比不上皇太子,但在其他兄弟里肯定是数一数二,所以面对三阿哥的酸意,他显得从容淡定。



    所以他喝了一口茶,问起了江南盐改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