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李先生,我无能为力

A+A-

    “华二同志们,我已悉数听见你们各种论点。



    如今既然按照股份比例表决无法达成共识并且



    然而此刻,李风也已豁然开朗。



    既然他们所在的企业——天安成为了上级的试点单位,那么就好好扮演这个角色吧。



    于是,在合资进程中显现的问题,加上李风的提议都被他汇成文件递送至有关部门。



    批复异常迅速,仅仅两天后上级便明确表示了意见:针对当天李风提出的两种方案几乎全部接纳。



    不过与原计划相比做了两处修改。



    其一,成立的新企业或工厂不能属于外资独资性质。



    其二,涉及先前讨论的环宇合资公司内的外资投入部分只能以天安自身的资产作为抵押。



    倘若经营失败,无论天安需支付多少金额给环宇,偿还均限定于其现有资产内。



    这些调整实际上是上级的一种试探。



    当下不单止是天安一家,还有许多国有企业抱持类似想法,长期习惯旧有经营模式,总是觉得只要赋予自由权利,就必然能将企业发展壮大。



    国家期望借此观察现在的天安到底能否凭借充分资源包括人力、资金以及政策优势成功经营管理。



    假如真能做到,也不失为改革中一条新的道路。



    另一方面,关于另一条件的设定,实际上是利用了李风双重身份的特点。



    鉴于政府希望杜绝外商在本地创建完全独立公司的情况,所以通过李风这种特殊情况实现——不论是王志远还是李风本人归根结底都是同一个人运营操作。



    ---



    当李风从同事嘴里知晓这个决议时,心情可谓无比雀跃。



    这下子,凭着中的文件,他能够比预期提前好几年启动自己在国内布局的大计。



    \"李工,您还笑得出来?我们的合资刚开始就这么乱来了,愁都来不及呢。”话者正是满脸忧虑之人。



    实际上整个企业的状况正如其所,除了少数像李雷这样忧心忡忡,更多的人士喜上眉梢,认为这是一种巨大胜利的表现!不仅是掌控了合作项目主导权,更拥有了自主决策的空间去做想做的事情。



    例如赵工程师,已经开始考虑仿制某种国外高端床。



    他并非无抱负的人才只是过去受限太多,如今终于得到施展会自然满怀壮志;同时吴主任也很振奋,最让他兴奋的是住房问题。



    随着职工家庭人口增加,但住房面积却捉襟见肘让负责后勤工作的吴头疼不已。



    而今厂内有钱了且数额庞大,因此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建设员工楼的资金。



    每一名领导成员都有各自宏伟蓝图,并且都对取得部分预算信心十足。



    他们自信并非空穴来风多年工作经验使得大家对如何获取资源有着熟练技巧。



    无论是哪个环节都无法违背既定规则甚至连总经理也不能例外。



    若李雷尝试越轨则可能威胁自身职位安全。



    长时间沟通下来李风反复告诫李雷,在接下来两年一定要严守纪律不要轻易被眼前的经济诱惑腐蚀。



    原因简单明了身为总管事即首要负责人,如果一旦触犯哪怕一点点都会在未来追责过程中变成无法解释之处。



    最差甚至不仅仅是丧失总经理资格还有牢狱之灾风险。



    不表述之后情况如何演变此时此刻另一个方向李风的工作强度开始骤增。



    学校课程彻底放弃不连女朋友林白也几乎找不见人影。



    此时李风已经不在城市待着而是带着两名助若干雇员走访了几乎所有名声显赫沿海港口,目的是选择理想基地来安置至关重要的工业项目。



    首都确实方便发展商业活动但并不合适建立大规模生产基地以及研究实验室等构设施。



    几番考察最后锁定了江浙地区。



    原因是此地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而且交通便捷人文积淀深厚。



    接着他们迅速开启与当地主管部门接触洽谈进程。



    得益于总部授权许可对方态度积极回应迅速提供详细规划并允许自由挑选工业园区内的广阔土地范围。



    由于急需硬通货币外汇支持经济发展谈判桌上当地政府展现了空前灵活性当场根据实际需求划拨了大片区域供选用。



    李风没有丝毫迟疑拿起笔一口气勾画了一片宽阔区域工作人员惊讶发现足足超过十平方千米大换算下来相当于约一万五千亩农田总面积接近型乡镇级别。



    



    然而即使规模如此惊人对于发达江浙来土地成本相对低廉仍然构成了重要一笔收入。



    缴纳首付款后建筑队伍很快进驻施工现场按照惯例首先完成基础设施平整之后便转入正式设计建设和装配阶段随着时间流逝厂房建设逐渐成型人们才发现这座所谓的普通“床制造”厂远超预估尺寸沿着河边延伸出绵延数公里长度密密集装各式大型车间。



    虽然疑惑众多但对于地方而言无疑是极大利好之事庞大的占地面积意味着吸纳众多就业创造可观经济收益及随之产生的丰厚税源潜力。



    更何况背后带有显着国际背景投资者承诺未来将以美元盈利反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契合当时日益普及强调经济效益为核心目标导向的社会氛围。



    当前正处于繁忙时期李风致力于对其海外生产架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李强同志,您能详细讲一下这款床的情况吗?”外交事务部的工作人员紧急联系上了李强,在见面后就立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哦?你们怎么突然关注起工业设备了?”李强对于外交部的人前来询问感到非常意外。



    “情况是这样的。



    您知道,之前高端五轴联动床一直都是国际上对我们限制出口的产品,它无论是对工业发展还是国防建设都有巨大的意义。



    但最近这方面的禁令解除了,通过一些渠道我们知道是你们取得了重要突破。”



    话的人脸上抑制不住的是自豪的情绪。



    可没等李强些什么客气话,对方又马上开口了:



    “不过李先生,您这项成果可能不能向国际市场推广了。”



    “为什么?”李强惊讶得一时摸不着头脑,难道我们自己也开始限制这些装备外流了吗?这让他大惑不解。



    ---------------------



    这个要求让李强一时愣住:“为什么不能销售到国外呢?”



    “具体的我们也还不清楚,只是国内发来了通知,要第一时间告知您,以防你们跟海外签订合同,导致损失。”



    他们话语很委婉,但其实也是两眼一抹黑。



    他们的任务只是把信息传达给李强,具体为何不行并不知晓。



    不论真假与否,关键点在于,他需即刻回国弄清楚到底发生何事。



    李强赶忙订了最快一班回都城的飞,落地之后直接上了早已等待多时的专车。



    “搞明白了吗?这是哪个部门发出的通知?”刚坐定,他便直截了当询问随行人员。



    “李总,目前具体情况还需要深入核实,不过初步消息显示此事或与国二械厂相关。”



    “什么?和国二械厂扯上关系?这件事情和他们压根八竿子打不着,怎么能关联在一起?”此话令李强大吃一惊。



    “李总,我们在得到情报后立即多方调查,太平洋合资公司正是线索方向之一。



    从正式文件角度,我们的公司作为太平洋旗下的一个分部注册成立的。



    尽管现在我们规模远超总公司。”



    “但这不对啊,当时为避免互相干扰,我们已经在财务、管理和账户等多方面独立分割,本质上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实体。”李强回忆过往操作细节,并认为绝没有留下受制于对方的隐患。



    “可是,李总,虽然分离措施很全面,当初公司确是挂着太平洋公司的牌子设立的,按照规定单设企业存在合规限制问题。”



    下属解释使李强深感无力——无论事实怎样,法律层面上无法否定他们仍是依托在母公司名义下运营。



    他调整心态示意继续讲。



    “李总,国外相关人士得知我们研发成功先进的五轴加工床的消息后通报境内,于是相关部门找到国二。



    他们内部会议不久这个指令就下来让您知晓,而境内具体由哪个部门下达尚无明确答案。”李强点头应是。



    若涉及国二则必须由此查起。



    他驱车至新太平洋工厂找到了正处在此地侯诚。



    \"侯老,事情原委是什么?\"态度颇为严肃甚至径直称呼名字。



    侯诚此刻显然精神疲惫不堪且面容憔悴令人心中一沉。



    “李先生,我无能为力。



    昨日收到撤销职务的通知,今日已正式宣布我不再担任国二领导。”侯回答异常平缓仿佛对结果有所接受。



    “你被免职?因什么原因?”李强虽闻听如此也不觉得特别震惊了。



    \"哈哈李先生,都是因为您的进展走在我们前列,这表明我的管理有问题\"



    \"荒唐至极!咱两单位之间明文界限分明又有谁不知晓呢?总不至于是您指挥我吧况且也未见贵司出现大错致使上级轻易换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