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A+A-

    冷静思考后,李强深知体制内规则不会无缘由撤换一位大厂主管除非



    \"过去对前景预估没错。



    我们厂新研发产品遭遇瓶颈起初硬件不足而后虽外采逐步缓解但仍遇控制器等技术难题。



    尚未投产预算已然殆尽正寻求补充款项奈何时势变化竞争对迅速降价几成白菜价。



    若持续投入实不如进口现有成品划算即便最终推出也价格无优势放弃则巨额成本打了水漂整个项目进退维谷责任全算在我身上罢了。



    \"



    听罢侯诚一番述,心中暗自感慨对此境况毫无意外之情早年决定合作时就有预期所费巨资效果不佳效率低下确实堪忧现局面实属预料之中。



    摇摇头将此忧虑置之度外转话题道:



    “侯兄,在国外接到不准出口新型五轴的通知,听与国二脱不开干系可以明缘由么?”



    “李先生哈哈看来消息灵通人士传您来



    张厂长,既然你也懂床这一行,自然清楚床设计与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很强。



    国防生产用的床可以和外销的产品区分开来,这种分类不会影响床的销售,更不会引发泄密问题。



    要是按你的逻辑,造船厂能造军舰就不能造货船了吗?那全球那些造军舰的造船厂岂不都要倒闭了?



    赵建波的这番道理相当扎实,这也是全行业共识。



    然而很多事明明大家心知肚明,还是有人借助各种条件束缚达成自己的私欲。



    像这位张伟峰,赵建波不信上级领导询问时他会不知道这点关键信息。



    既然他未向上级解释,背后必然另有企图。



    果然,在听完赵建波的分析后,张伟峰只是淡然一笑,一副尽在掌控的表情,让人看了就很不舒服。



    “哈哈,赵总别着急!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有商量余地的。



    我的意思是我们这款床确实在国防建设中作用巨大,支持国防是每个企业的责任。



    但你们分厂毕竟有外资背景,把如此重要技术和设备交给你们生产,确实不合适。”



    “哦?那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让我们免费分享这项技术?”



    “不是分享,而是让拥有国防装备资质的企业接,专门负责这类特殊设备的生产。”



    “呵,张厂长,你干脆直,只有你们京南械才有资格生产这种床,而利新床厂没资格,对吧!”赵建波此刻明白了事情的根源,原来张伟峰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床技术。



    “赵总,这不是我随口的,你们的安全保密等级确实不够啊。”张伟峰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优越感。



    赵建波不再与他多费口舌,而是提出下一步问题:



    “嗯,按你的办法我们并非完全不能接受,不过有个问题。



    制造这种床的技术不全是我们自研的,还有些从国外直接购买的现成技术。



    这部分内容,京南械要如何补偿我们?”



    张伟峰听到可能有戏,顿时兴奋不已!至于怎么补偿赵建波的利新床,那是上级要考虑的问题,跟他张伟峰没什么关系。



    “我会向上级汇报,放心,国家绝不会让你们吃亏。”虽未获上级任何承诺,张伟峰已经在向赵建波拍胸脯保证。



    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似乎国家会拿出资金进行经济补偿。



    在国内打拼多年的赵建波哪会不明白,就算补偿也不会超越人民币范畴的额经济赔偿。



    然而即便这样,限制他们的生产也会致命打击。



    更糟糕的是,类似京南械这样的厂家若拿到技术,发现仅有资料和技术图还远远不够制作设备。



    赵建波已经预见他们会试图用各种段拿走生产设备、抢走培养熟练的技工甚至占用专业的厂房。



    对于这些,赵建波只用了很短时间就考虑清楚。



    然后他站起身,笑着对张伟峰:“张厂长,其实关于这台床呢,实话我们的设计尚未完成,连试产都还没进行,现在就已研发成功实在太早啦。”



    这话令张伟峰一时愣住:啥意思?



    “不对吧?听你们早已在国外开始销售谈判,怎么可能还没造出来呢?赵总,这种大事可不能开玩笑啊!如果真未完成就对外宣传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张厂长,谢谢提醒。



    但我们从未参与谈判,也未对外宣传。



    



    做这些的人是国外某公司d&p;l,我们并没有实际介入。”



    “你怎么敢!”张伟峰再怎样也没料到赵建波竟然玩得这么“狠”,直接釜底抽薪。



    “张厂长,请不要乱话。



    谁都知道d&p;l公司和我没半毛钱关系。”



    “无论怎么,赵总这个技术终究还是要交出来的,交给我们京南械也不会叫你们吃亏。”



    随着自信逐渐动摇,张伟峰的话语不知不觉变得软弱下来。



    “如果让我们没吃亏,国家却是吃了大亏。



    张厂长,你们去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目前状况怎样我不必细了。



    你以为可以用我们的努力成果来弥补你犯下的错误?别做梦!”



    经过此次接触,赵建波已经大致捋清整个事件脉络。



    他笃定整个阴谋就源于张伟峰。



    不仅罢黜陈震,还想借用利新的技术为己谋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



    这种人,在赵建波心里已然被判死刑。



    技能差没关系,做人低调也无可厚非,但做事总该有点原则吧。



    这种以牺牲众人为代价的行为让赵建波深恶痛绝。



    更气人的是,他还妄想拉赵建波当下属阶梯,真觉得因为能把老领导



    工厂停工了,工人该怎么安置呢?总不能全都放个长假吧?就算放假,难道工人的工资就不需要发放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在当前这个时代还是未来,如果一家工厂想要长久地运作下去,在没有业务的时候依然需要维持员工的基本薪资。



    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械加工企业即便明知道生产会亏损,也不得不停止运作,因为停止运作可能带来更多更大的损失。



    张大海对津一眼下的困境知根知底,但目前他丝毫没有伸出援的意思。



    他并不欠这家厂什么,凭什么每当它陷入麻烦就要来求助自己?



    不久之后,仅十几天,张强再度出现在门口。



    “张厂长,今天怎么抽空到我这里了?上级那边的审计结束了吗?”张大海一见到来者便明白此行目的。



    “张老师,审查已经完成。



    我在职期间所有的决定,无一不经过厂委集体商讨确定,既不存在个人专权也没涉及个人利益侵占,实在无须审查!”张强大方自述,似乎心情还算平和。



    他在注视着张大海的表情后,开始进入正题。



    \"张厂长,您今天可不是来做中间传话的人了吧?我得提前告诉您,如果您开口是想以津一几千名员工的生计为理由要求我去救场子,我是不会同意的。”



    没等张强先一句,这些话已全由张大海先行道出。



    \"既然您都已经清楚,我也不再绕弯子了。



    不过还得补充一点:不管咱们之间有多少恩怨,作为干部的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普通职工因此受影响成为牺牲品。



    五轴设备的事我也听闻了——的确这是陈刚的问题造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拿所有工人的生计陪绑。”



    此时,张大海的脸色转为了严肃,他点燃一支烟继续:“有句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无辜’。



    难道现在的津一问题都是单方面造成么?比如像您张强或者厂委会就完全无关吗?大家总是把所获取的利益视为必然应得,却鲜有人去追溯源头究竟来自何方。



    而真相只有一个:那是国家的资源!国家通过出售百分之四十五的股份换来的外汇,本意绝不是拿来盖家属楼改善居住环境。



    然而你们去年建了多少新宿舍?恐怕连看门的老人都搬进去了吧?如此来,能认为这事和你们全员没有联系?



    至于数控床的研发,固然陈刚在选择路线犯错。



    可是试问整个项目的资金管理透明吗?研发大楼真的没从这些费用中截留?在我看来,即使现在你丢了部分权力也实属轻判,过去的一年内你管理上欠缺果断创新精神,这导致了你根本不适合担任这个厂长之职。”



    张强面对张大海一席毫无遮掩批评的话感到如坐针毡,指夹持的香烟甚至烧烫到了指尖都未察觉。



    事实上他也逐渐反思,原本以为只要按部就班跟着既定流程走,就能保证不出大问题,却未曾想到,这样的方式反而成为了局限所在——上级虽然对其不满却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进行的审核结果,正是这样的一种体现。



    回想过去,若是能在拥有大量资金的时候力挺张大海的研发提案,或许如今也不会走到这一境地。



    他愈发觉得当初应该摒弃常规观念而大胆改革。



    最终他低声道,“千错万错,确实是我们领导的责任。



    但现在情况紧急,还求您不要袖旁观!那关乎数千个家庭几万群众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