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屠龙者成了恶龙!
A+A-
卒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向邹龙敬酒。
“佥事真乃英雄盖世,人敬您一杯!”
“佥事请!”
“好酒配英雄!怪不得您能当上指挥佥事呢!”
“喝酒喝酒!”
邹龙喝多了,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回的家,等到他再醒来的时候,已经天光大亮。
砰!砰!砰!
“佥事!佥事”
有人在死命砸邹龙家房门。
邹龙在一阵急促的呼喊声中起身,揉了揉眼睛,没好气地道:“听见了!一大清早地嚎什么丧?来了!”他打着哈欠来到门口。
一开门,露出门外兵卒刘三儿那张焦急的脸孔。
“什么事儿?不出个子丑寅卯,老子抽你!”
刘三儿听了邹龙的话,苦笑道:“佥事,不是大事,人哪敢来吵您?指挥使让人来找佥事您,朝廷下了新政,要您赶快去呢!”
新政?
邹龙挠了挠头,嘀咕道:“找我?找我有啥用?我大字不认识几个。”
邹龙靠着鄱阳湖水战的功劳,稳稳坐在山海卫佥事的位置上,就这么混着。
山海卫内外也都知道邹龙出身,没指望他真能办什么实事,只要他不闹出大乱子就行,这些年,邹龙靠着身份地位,没少做以权谋私的买卖,名下光良田就有三百多亩,日子逍遥快活。
刘三儿讪笑,道:“朝廷的新政,人可不敢乱打听,佥事,咱们快去吧,张指挥使他们都到齐了。”
“急什么?”邹龙白了刘三儿一眼:“去,给我打水去,见指挥使得收拾齐整了。”
待邹龙洗漱完赶到山海卫指挥使府邸,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儿。
山海卫,指挥使府。
指挥使赵公明捧着中的文书,一个劲儿地长吁短叹,他一旁的亲信山海卫指挥同知吴木犹豫片刻,道:“大人,您也别担心,这不是已经去找邹龙了么?这事儿又不是没有回旋余地。”
“回旋?怎么回旋?”赵公明指着文书,道:“这新军制,陛下已经在朝会上确定了,我赵公明就是有三个脑袋,敢违抗圣意,也不够陛下砍的,哎!难啊!”
新军制就是一柄快刀,砍在了武勋勋贵的身上,也砍到了全天下卫所将官的身上。
赵公明长吁短叹:“本想着跟着陛下出生入死,搏了一个前程,本官是卫所指挥使,将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我赵家也算是有了一个铁饭碗。
就算将来后人不像样子,骑射、策论一般,也能降级继承,当个千户、百户也不错,结果呢?陛下一纸诏书下来,卫所要大改,还要搞什么勋爵九转制,这不是要我的老命么?”
吴木闻言轻声道:“大人莫要着急,新政才刚刚颁布下来,这历来推行新政都有阻力,想要顺利推下去没那么容易,下官觉得,不光咱山海卫,其他的卫所情况都差不多,都有意见,只要有人阻拦,这新政能拖延就拖延,不准就无疾而终了呢?”
赵公明抬头看了吴木一眼,道:“谁来拦着?咱们山海卫谁出头?你还是我?吉安侯那事儿才多久,四个侯爵,丹书铁券送上去堪堪保命,你我敢在这时候给陛下唱反调,疯了?”
吴木谄媚一笑,道:“大人您忘记了?邹龙在呢,这几年邹龙没少折腾,多少田地、铺子都进了他口袋?卫所改制,邹龙的好日子就到了头,他可是鄱阳湖之战里面护过陛下周全的人,平日里性子就烈,只要稍加推波助澜”
哎呦?!
闻言,赵公明眼睛一亮,道:“对对对,让邹龙去出头,他是有救驾之功的人!”着,一下子来了精神。
正当赵公明兴奋的时候,山海卫指挥佥事邹龙来了!
“下官邹龙,参见指挥使、同知!”
邹龙对待两个顶头上司很是恭敬,不敢放肆。
“邹老弟不必客气,来,快来坐!”赵公明拉着邹龙,就往椅子上面按去。
实话,赵公明很看不上邹龙。
邹龙这家伙十分粗鄙、懒散,卫所里面的事务,他是半点不干,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能来点个卯就算勤快,而且邹龙仗着当年鄱阳湖水战的功劳到了山海卫,慢慢沾染上了军头恶习。
吃穿用度花销颇大,俸禄不够怎么办?邹龙便强占他人田产,还以权谋私得了不少店面铺子,乃至于侵吞兵卒粮饷。
当然,邹龙干的这些事儿,大明各地卫所的军官不少都干,但是你也太高调了,赵公明最怕这种人,担心哪一天连累到自己。
邹龙何时被赵公明这么礼遇过,他有些受宠若惊,道:“指挥使,不知您召见下官来有什么事?朝廷新政都了啥?”
赵公明脸上含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五军都督府下发了公文,咱们山海卫啊,要军改。”
军改?
邹龙眉头一皱,道:“要怎么改?还能取消咱们山海卫不成?”
“不不不!”赵公明摇了摇头,然后将公文取来放在桌上道:“山海卫依旧存在,不过变成了‘勋爵九转’制。”
赵公明将“勋爵九转”制度详细地讲述了一遍,最后道:“以后咱卫所就是‘山海折冲府’,就是名字变了一下,其他一切如常。”
赵公明话音落下,邹龙急了。
“一切如常?怎么个一切如常了?陛下是不是被歹人蒙蔽脑子糊涂了?咱卫所的兵将为大明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捞了个世袭罔替,就我老邹吧,我这山海卫指挥佥事的官职,以后就是要给我大儿子的,现在都没了!”
邹龙还有些话不好直接出来,按照如今的改制进行下去,卫所成了折冲府,则内部的晋升渠道被打通。
一旦有人得了军功,晋升上来,势必会对他们这些老人产生冲击,利益会有冲突,万一有人针对,邹龙丢了官职,那他花了大半辈子敛财攒下的家底,都得吐出去!
赵公明与吴木对视一眼,吴木叹了口气,道:“没办法,这胳膊拗不过大腿,今日就得将公文散发到山海卫内外去,还要让所有卫所的官兵都知道此事。”
邹龙眉头紧锁一言不发,吴木便继续装模作样地道:“不过,此事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若是咱们卫所之内大批的官兵反对,我想,上面一定能听到咱们卫所官兵的意见。”
邹龙眼睛一亮,有了主意,拍着胸脯,道:“指挥使,同知,此事交给我老邹去办!俺曾经救过陛下的命,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被蒙蔽,卫所制度是咱大明的命根子,岂能变就变?放心,我保管给卫所的弟兄们明白了!”
金陵,皇宫。
朱元璋背着漫步于花园之中,秋季,秋高气爽,朱元璋难得休息来此漫步。
“自从五军都督府下发公文后,各地卫所都在准备改制,其中金陵周边的卫所速度最快,云南那边卫所的速度也很快。”
蒋瓛轻声为朱元璋诉这段日子锦衣卫搜集到的情报,卫所改制势必天下动荡,锦衣卫便是朱元璋延伸到各地的耳目。
“除了金陵附近与云南外,各地的卫所都有不的反对声,其中尤以山海卫最严重。”
哦?
朱元璋微微蹙眉,想了想问道:“山海卫的指挥使,是赵公明吧?他敢与咱唱反调?”
朱元璋对大明各地的卫所指挥使多少都有印象,赵公明那人谨慎胆,朱元璋可不信他敢对抗五军都督府。
蒋瓛笑了笑,道:“陛下料事如神,在山海卫挑起事端的是山海卫的指挥佥事——邹龙,自五军都督府文书抵达山海卫之后,邹龙便公开在卫所之中宣扬,称‘卫所制度乃大明根基,动大明卫所是自毁长城’,邹龙还经常与卫所之中的兵卒争论此事,据,有一次聚集了千人,观看他们争论。”
朱元璋没有生气,反倒是笑了。
“邹龙,还是当年的那个牛脾气,是啊,他是卫所老人,当年跟着咱从南边打到了北边,对卫所制有感情不愿意变,不奇怪,来,继续,那邹龙辩论都了些什么,他又在山海卫都做了什么事。”
朱元璋不怪邹龙,就连他朱皇帝也是通过与朱辰跨越时空的联系,才下定决心改革的,邹龙一个卒不懂不奇怪。
蒋瓛犹豫了片刻,方道:“邹龙,陛下您是受了奸人蒙蔽,才要改卫所制度,山海卫的军兵只要是忠于大明的,就不该同意此事,邹龙还,当年他救下了陛下,他有从龙之功,大明有他的血汗在里面,他绝对不会害大明,而且邹龙近期还在策划,让山海卫的兵卒们联名上书,请陛下您罢了军改的念头”
“好一个邹龙!”朱元璋怒火冲天,冷哼道:“他是不是以为鄱阳湖一战,他邹龙以身护驾,咱就不敢杀他了?蒋瓛,将邹龙给咱抓到金陵来,咱要看看这个邹龙,是不是要上天去,竟敢煽动山海卫的兵卒对抗朝廷新政!记住,让他全须全尾地到金陵!”
蒋瓛闻言眼底含笑,弯腰应下。
朱元璋生气归生气,但是对邹龙并没有真的要杀他的意思,邹龙的那条腿是为了保护朱元璋断的,这事儿,他朱皇帝从来没有忘记过。
洪武二十年的秋季,注定不会平静。
十月初,锦衣卫千户纪纲亲自前往山海卫,将山海卫指挥佥事邹龙抓捕,押送回金陵。
邹龙官职不算高,一指挥佥事,但他涉及的事儿太大了,他代表了大明之内,反对军制改革的武官团体。
朱元璋会如何处置邹龙?邹龙的下场会怎样?都会影响到后面一系列事情。
金陵,郭府。
前吏部尚书李信倒台后,刘仲质等人密会的地方,就换到了郭允道的府上。
郭允道、刘仲质、开济三人饮酒赏月,好不快意。
“听锦衣卫那个千户纪纲,明日就会到金陵,又一场好戏要开始喽。”刘仲质喜滋滋地饮了一口酒,道。
开济抚须,道:“军制改革涉及人员上百万,有闹腾属实正常,不过闹腾到被陛下抓捕的,这邹龙算是头一个,郭公,你咱们能否用这邹龙做些文章?给那些武勋继续添添堵啊?”
郭允道眼珠转了转,道:“邹龙此人老夫知道,年轻的时候出了名的不要命,护驾有功去了山海卫,就是一个莽夫而已,他恐怕是被人当枪使了,不过,这莽夫倒是有些利用价值,安排些御史参奏,将他往日那些龌龊事都挖出来,趁着这股东风,好好收拾收拾那些卫所的兵将。”
卫所的兵将们大多与朝中武勋大臣关系匪浅,郭允道很乐意给他们找麻烦。
刘仲质抚掌而笑,赞道:“郭公所言极是,若是能往上一直查,再拉着几个侯爵下马,收了他们的丹书铁券甚至爵位,那就再好不过了,郭公这一招‘借刀杀人’,高明!高明!”
郭允道仰面大笑,道:“不是老夫高明,而是那些武将做的事太不像样子,哪一个在地方上不是横行霸道?咱们所做的一切合情合理,为民请命、惩治贪腐,便是陛下也不出半个错字!”
郭允道洋洋得意,这招借力打力是他最擅长的。
翌日,金陵城外,锦衣卫的队伍缓缓地行来。
邹龙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往外看,不由得感慨道:“多年没有回金陵,还是那样子,纪千户,金陵可还繁华么?”
纪纲骑着骏马,闻言淡淡地了一句:“繁华,金陵哪有不繁华的时候?”
邹龙摇了摇头,有些显摆地道:“不,当年俺随着陛下第一次打入金陵的时候,金陵可萧条得很,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
纪纲不苟言笑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邹佥事好记性,不过,人的记性太好不是什么好事儿,记得多,容易得意忘形。”
邹龙嘿嘿一笑,道:“多谢纪千户提醒,不过,我邹龙来金陵是要劝陛下改变主意的,有人要坏咱大明的根基,我邹龙不能坐视不管!”
纪纲已经对邹龙这番辞无语了,一路上,邹龙就从未认为自己错过,他振振有词,认为自己的行径完全是为了大明好。
纪纲轻哼一声,道:“希望邹佥事进了诏狱,还能有这番‘雄心壮志’。”
邹龙一听也不害怕,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不可能,陛下不可能将俺送去诏狱的。”
锦衣卫诏狱大名,他邹龙听过,但邹龙却有恃无恐,惹得纪纲蹙眉道:“邹佥事,锦衣卫的诏狱关押、审问过多少功勋贵胄?别你一个的山海卫指挥佥事了,便是侯爵到了诏狱,也要老老实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