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A+A-

    苏牧贵为苏州商会会长,金陵城里有靠山,苏家在各地谁不给面子?但现在他京城的靠山倒台,又得罪了朱棣,曾经敬着他、捧着他的人摇头一变翻脸了。



    有暗中使绊子的,有借侵吞苏家产业的,还有按捺不住与苏家公开打擂台的。



    苏牧前半生顺风顺水,春风得意,骤然遭遇剧变虽家境殷实,却难免心伤丧气,借酒消愁。



    又饮下一壶酒,苏牧半闭着眼昏昏欲睡,忽然,家中的管事前来通禀:“老爷,有客求见。”



    有客?



    苏牧眼睛都没睁开,自嘲道:“事到如今,谁还敢来拜访我?就不怕惹得燕王殿下不快?”



    朱棣的段,谁瞧了不心惊胆寒?上至官员下至僧侣商贾,被他收拾了多少?



    管事递上了一封拜帖,道:“来的是个道士,他自称是老爷您的故人,特为老爷您排忧解难来了。”



    苏牧觉得好笑,他的忧愁岂是一个道人能解开的?不过他还是强打精神,接过拜帖,展开看了一眼,迷离的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起来,当即一挥,道:“请那人入府,快。”



    苏牧的神情颇为复杂,惊诧、心动,还有狐疑交织在一起,心绪难平。



    不多时,道士随着管事来了后院。



    苏牧打量着来拜访道士,凝视了片刻后,出言问道:“道长能帮助我苏家摆脱困境,可是当真?”



    道士微微一笑,道:“自然,只要苏老板与贫道合作,苏家当富贵无边。”



    闻言,苏牧仰面而笑,道:“道长当我苏牧是三岁孩子么?我凭什么信你?”



    道士不慌不忙,取出一份文书来。



    “七日前,苏老板去秦越家中做客,宴席间曾经与秦老板抨击燕王,称燕王‘粗鲁残暴,沾染胡气’;五日前,苏老板去张鹏举家中宴饮,宴席间,你三人还‘若张公在苏州,焉能有今日之祸事’?三日前,苏老板与秦越、张鹏举泛舟于江上,言朱皇帝的新政弊端,慷慨激昂”



    “休得胡言,这些话我何曾过?”苏牧握紧了拳头,连忙打断了道士的话道。



    他们好友私下聚会,了很多狂言,他想不明白,眼前的道士是怎么知晓那些话的,但这件事不能认。



    “没过,苏老板自己心里知道。”道士笑了笑道。



    “你究竟是何人?”



    “贫道陆左,是送苏老板富贵的人,只要苏老板想,以后您就能成为苏州府一不二的人,什么燕王,什么知府,生死皆在你苏老板的一念之间,便是当即皇帝,也管不到你头上。”陆左微微一笑,道。



    苏牧的眉头紧蹙,冷笑着道:“陆左,我不是三岁孩子,你的这些大逆不道之言,我可以当没听过,赶快给我离开!”苏牧脑子清醒得很,掌控苏州府有多困难,他清楚得很,根本不敢奢望。



    闻言,陆左微微颔首,道:“苏老板是个明白人,既然如此,贫道便直了,你难道不想报仇么?燕王朱棣害得你苏家名声扫地,苏州商会解散,如今你苏老板的名声在苏州府是彻底臭了。”



    苏牧的脸颊抖动一下,他苏牧不是心疼钱财,心疼的是苏家的名望与脸面。



    “只要燕王一日活着,那些想要与你交好的人就会畏惧燕王,不敢与你走得太近,可以,燕王在,你们苏家就永无翻身之日,这日子要持续三十年、五十年,你能受得了?苏家能受得了么?”



    苏牧的拳头握的咔咔作响,咬着牙道:“受得了如何?受不了又如何?我一个商人,能拿燕王殿下如何?”



    陆左上前一步,露出狡诈的笑容道:“只要苏老板愿意与我白莲教合作,贫道就有把握生擒燕王,最差也能击杀燕王,届时一个被活捉成为阶下囚的燕王,天下谁人还会畏惧他?还会巴结他?何况,朱棣落入了我们白莲教中,就别想再活着逃出我们中!”



    白莲教?



    苏牧的眼珠猛地瞪大,盯着陆左,道:“你你是白莲教的人?”



    此刻苏牧的心中心思百转千回,是与陆左合作,还是将陆左抓起来,送到燕王府去请功?



    陆左明亮的眸子,似乎看穿了苏牧的想法,幽幽道:“苏老板,我白莲教教众遍布苏州府,那些你意想不到的人,都是我白莲教信徒,便是你苏老板私下里豢养的三百家丁,我白莲教也早就知道了。”



    “你可要想好了,这个会难得,若是成了,你苏家就能翻身,重新光耀门庭,是继续憋屈地活几十年,还是除掉后患,你自己想想吧!两日后,贫道自会派人来联系苏老板问你的意思。”



    着,陆左转过身往外走去,他神态悠闲,丝毫不担忧苏牧会揭发自己。



    苏牧额头青筋暴起,心里也是天人交战。



    白莲教找上了自己,的确令他惊讶,可陆左得没错,苏家已经开始衰败了。



    若是朱棣一直活着,他们苏家就永无出头之日,苏家的产业哪一个不令人垂涎?用不了三十年,他苏家就会被其他商贾吞并。



    百转千回之间,苏牧终于下定了决心道:“陆道长,留步!我愿意与你合作!”



    陆左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丝毫不出他所料,服了苏牧便等于服了秦越、张鹏举。



    有了这三位大商人的支持,白莲教在苏州府的起义,无异于如虎添翼。



    苏牧、秦越、张鹏举在暗中都豢养有私兵,这在江南的富户人家并不少见,他们家财万贯需要大量的护院,于是便借此训练私兵,保卫私产的安全。



    由于朝廷明令禁止,故这些私兵都用各种各样的身份留在各家麾下。



    天下太平的时候倒是没事,可一旦风起云涌的时候,这些私兵便成了不稳定因素。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



    苏牧、秦越、张鹏举三家的私兵凑在一起,怎么也能凑集出千人来,再加上白莲教隐藏在苏州城内的教众,以及方国珍、张士诚余部的暗中联合。



    一场针对朱棣与颠覆苏州府的阴谋大,正在暗中缓缓地展开。



    三日后,苏州城,燕王府。



    通判胡泉将一份名单呈递给朱棣,道:“殿下,这是最新一批寺庙僧众的名单与判罚结果,请殿下过目。”



    朱棣接过名单扫视起来,时不时地点头,胡泉则轻声问道:“殿下,最后一批僧人已经被锦衣卫抓回来了,您看还要继续缉捕么?”



    朱棣随将名单往桌上一放,笑着道:“怎么?胡大人觉得还要继续抓?本王可是抓够了。”



    胡泉闻言松了一口气,道:“不不不,下官也觉得抓够了,抓够了,殿下圣明!”



    苏州府最近两个月可没少折腾,从商界到佛道,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随拿起公文,见胡泉不走,便问道:“胡大人,你可还有什么事情?”



    胡泉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道:“殿下,寺庙清查抓捕了不少人,不过,寺庙之中也有些沙弥,他们年纪还,未曾做过什么坏事,可寺庙暂时封了他们无处可去,生计就成了问题。”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倒是本王疏忽了,你去与王知府,请他挑选个地方暂时安置那些孩子,待过段时间案子结了,重开寺庙,便将那些沙弥都送回他们各自的寺庙去。”



    胡泉欢天喜地地领命而去,不多时,纪纲便回来了。



    这两天纪纲被朱棣派出去在苏州城内打探消息,想看看这苏州城内到底有没有什么异常。



    纪纲与朱棣见礼后,老老实实地禀告:“殿下,这几日卑职领着锦衣卫精锐,在城中各地探查,并未发现任何的异常。”



    朱棣眉毛一挑,觉得可能是自己多心了,但是紧接着纪纲便继续道:“不过,前往苏州府各县办案,归来的锦衣卫弟兄,倒是在真义镇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真义镇,位于苏州城与昆山之间,算得上是往来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



    “哦?有何不寻常的?”朱棣来了兴致,问道。



    “殿下,在真义镇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伙客商,这伙客商的言谈举止与一般的客商不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苟言笑,身材强壮,令行禁止,颇有几分军伍之人的样子。”纪纲轻声道。



    “然后呢?”朱棣微微眯起眼睛,继续问道。



    纪纲从怀里取出一封地图,呈递给朱棣道:“然后锦衣卫兄弟们留了个心眼儿,暗中跟随,发现他们最后都进了苏州城里,而他们进了苏州城也不买卖东西,而是全部进入了一个大宅子里,除了必要的采买外,这两天来极少出门,殿下请看,这就是他们在城中的落脚地,锦衣卫的兄弟后续还发现了同样古怪的商队入城,他们也是一样的作风。”



    朱棣摊开地图看了一眼,眸子微微一冷,道:“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距离王府这么近?”



    何止是近,锦衣卫追踪了三个商队,这三个商队的人加起来大概有三百左右。



    三百人分散在三个大宅里面,这三个大宅分别位于燕王府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直接将王府给包围了。



    纪纲微微颔首,问道:“殿下,卑职觉得这些商人一定有问题,要不要立刻动?”



    朱棣闻言沉思片刻,道:“不,他们劳师动众的往苏州城运送人,定是所图不,不可打草惊蛇,你快去,将九江叫来。”



    纪纲离去,朱棣望着那地图怔怔出神,究竟是什么人要对王府出?



    朱棣来到苏州府后得罪的人太多了,苏州府的商贾、苏州府的僧人,以及苏州府当地的官员与当地的豪强家族,谁没在他的里吃苦头?



    朱棣想到了种种可能,却唯独想不到,想要他命的人远远不止那些,可朱棣不怕,相反他还在隐隐地兴奋!



    不多时,李景隆匆匆而来,一到大堂就急声问道:“殿下,究竟是谁不长眼?要对殿下不利?我立刻领兵剿灭他们!”



    朱棣摆了摆,道:“莫急,九江你立刻启程,前往曹国公驻地,请曹国公出。”



    李景隆闻言愣了一下,道:“殿下,区区几个毛贼还用得着我爹那边调兵么?远的不,咱就镇海卫那边的官兵不就能用么?”



    朱棣笑了笑,道:“对方既然俺暗中谋划,对我下,自然做了万全准备,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派人在镇海卫那边盯着,若他们发现了镇海卫调兵,定会提前有防备撤离,到时候咱们抓了一些毛贼又有什么用?放长线钓大鱼才是上策,你到了那边告诉曹国公,调兵要暗中进行,不可露出行迹,秘密抵达苏州城。”



    “殿下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与殿下并肩对付那群宵之徒!殿下保重!”李景隆连连点了点头。



    李景隆与朱棣关系从便要好,历史上靖难之役,李景隆先是惨败于白沟河,后来朱棣大军抵达金陵,也是李景隆打开了南京城的城门,让朱棣进城。



    很难,李景隆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是不是故意的。



    李景隆秘密离开苏州城,只有朱棣与纪纲知晓,而在李景隆离开的当晚,一艘沙船正缓缓地靠岸,道人陆左领着数名白莲教教众,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



    待沙船上的人登陆后,陆左立刻上前抱拳,道:“莫将军,贫道久仰大名,今日终于得见将军,幸甚幸甚。”



    “陆舵主谬赞了,陆舵主能在明廷围剿下,领导白莲教扎根于苏州府,令吾佩服!”莫天佑也跟着抱拳道,莫天佑三十七八岁的年纪,常年在海上行动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目光炯炯有神。



    二人寒暄了一阵,便一起来到不远处,一个白莲教开设的茶棚里密谈。



    “陆舵主,我等起事在即,当前还有五百余人要陆续运送入苏州城内,不知道兵甲准备得如何了?”



    陆左微微一笑,道:“这个请莫将军放心,贫道已经与苏州府的数个大商人达成协议,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兵器,至于甲胄还请莫将军见谅,这私藏甲胄是大罪,我们的甲胄不过三十余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