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拂尘子

A+A-

    她正在原地踟蹰,忽听耳边传来一声软语。



    “不想今日在此偶遇易大人,大人恭安。”



    对面,桓清源正含羞怯怯地对她施礼。



    她忙还了一礼,再不敢抬头看她。



    “不知大人是来敬香祈福还是相术占卜?”



    易禾颔首:“来上炷香便罢。”



    桓清源还想同她多几句,但见她漫不经心,也只点点头,带着侍女下山去了。



    



    “大人,您请。”



    混玄子在前边引路,易禾笑笑跟了上去。



    她见这道士健谈,便多问了句:“这位桓家女郎,时常来长生观吗?”



    “只这三四日来过两次,昌伯侯倒是常来。”



    “不过她每次也待不长,方才就在咱们观内的亭子里同师父叙了片刻。”



    易禾听懂他的言外之意。



    这是让她有个心理准备,拂尘子的门是极难登的。



    若被拒之门外安置在亭子里,也勿要心生不满。



    可这道士不知,她算是最了解拂尘子的人里,其中的一个。



    



    一溜九十九道石阶,走完就到了长生观的主殿。



    “请大人稍等,容贫道进去通报。”



    “有劳了。”



    混玄子刚进门不过须臾,易禾就听见拂尘子的声音急急传来。



    “了外头人不给进,凭他是谁”



    话音未落,人就已经赶到了圜堂门口。



    看得出来,他似乎真的很怕有人入了他的门。



    



    易禾隔着门阶雨幕与他相见,恭恭敬敬地对他揖了一礼。



    拂尘子一下愣在原地。



    竹伞下罩着的那人,已经与身后的青山远岫融为一色,迷迷蒙蒙看得不甚清楚。



    他眉目微动,似乎有些诧异。



    易禾面上也有些赧然。



    往日相见,自己都是陪王伴驾,执礼时须低眉敛目,连半个眼神也不敢落在旁处。



    更没有同他私下过半句话。



    今日孤身前来,属实有些造次。



    可面前的人似乎从未变化,只着单衣祫帻这般站着,就无端给人一种皎白弯月挂苍穹的感觉。



    只要他不开口,怎么看都当得起神仙二字。



    收起心思,易禾朝他笑笑:“不请自来,叨扰住持了。”



    随后她指了指地上的两个竹筐:“这是今春才收的杏子,哦,这一路都是它在前,人在后。”



    “雨天行路沾了泥,我特意带了一双新的靴履来换。”



    “来时刚刚沐浴,也未进午膳”



    “进来吧。”



    拂尘子出声打断她,自己转身进了屋。



    易禾在檐下换了靴履,进门后又净了,从怀里掏出帕子拭干,这才跪坐在矮几旁的软垫上。



    这是一间阔大的圜堂,堂内的香案上袅着几缕薄烟,香雾缭绕,盈满一室。



    拂尘子掀了道袍坐在她对面,专注地碾起一角茶饼,并不看她。



    屋子里静得使人如坐针毡。



    “还是你院中那棵歪脖树上的果子?”



    半晌过后,拂尘子终于了第一句话。



    易禾忙道:“正是,往日住持爱吃,这回便带了些。”



    



    罢起身拿起两枚,又淘洗半日,才给他递过去。



    拂尘子幼时在常德一带住过两年,是以口音与京城有些不同。



    他咬下一口,撇了撇嘴:



    “有点栓栓的”



    



    炉上的水已经烧开,拂尘子将碾好的茶扔进釉壶,灌了沸水进去。



    易禾边打量他的神色,边心问道:“不知住持可否告知,方才桓家女郎来此,所为何事?”



    她本想问问昌伯侯桓裥有没有来过。



    但又因没有遇上,贸然提及太过突兀,只得先探问一下桓清源。



    稍微了解桓裥的人都知道,此人虽胆大包天傲睨一世,但唯独对拂尘子万分信服。



    一个月三十天,倒有七八天都来长生观坐坐。



    这其中有一宗前情。



    那年京中连下了数日暴雨,京郡千余亩良田受涝,不少民宅被毁,数十人被洪水吞噬性命。



    陛下在宫中斋戒三日,后又亲自来长生观祈天敬祭。



    那次桓裥随同伴驾,礼毕后悄悄去见了拂尘子。



    他因第二日要去郡县勘灾,又听闻附近不少路桥垮塌导致多人溺水,所以想让拂尘子替他卜上一卦。



    拂尘子摆了蓍草龟甲和粟米,与他占了变爻。



    “予安桥不可行,绕路天衢桥可破。”



    桓裥当下不决,从予安桥到天衢桥这一绕路,至少绕出三十里地,大半天的功夫下去。



    “向南走抱素村呢?”



    拂尘子摇摇头:“若要平安无虞,只能直去天衢桥。”



    由此桓裥就生了一块心病,这卦不占便罢,占了又不能不信。



    于是半夜启程绕路,终于在第二日辰时到了目的地。



    待他勘完灾情返程时,听附近的村民,昨日朝廷派来的太仓令在经过予安桥时,桥面突然坍塌,太仓令不慎落入清溪河溺亡。



    而籍田令想躲个懒不下田,在抱素村村口的树林中安营下帐,准备歇个晌就回去复命,却在明晃晃的正午时分凭空消失。



    随身携带的田籍和税簿也一并不见了踪影。



    至今连尸体都未寻到。



    陛下为此事动了大怒,将大司农连降三级,又命人去几个郡县重新丈量置数了田亩和赋税。



    大司农和太仓籍田二令都是桓裥的心腹,一人遭贬黜二人遭丧命的结局让他颇为失意。



    但同时为之庆幸的是,他因为听了拂尘子的话,捡回来一条命。



    自此就将拂尘子奉为神明,崇仰备至。



    无论婚丧嫁娶、出行乔迁、破土启建,都要来拂尘子这里卜一卦才安心。



    是以,桓清源的婚事,他必定也要来的。



    这也是司马瞻让她来破凉山走一趟的原因。



    



    “贫道这里只有武阳新茶,你饮茶羹还是茶汤?”



    拂尘子未回答她的话,倒问了她一句。



    易禾讪讪:“茶汤吧。”



    拂尘子给她斟了碗茶,给自己也倒了一盏,方又开口道。



    “你上来时,遇到桓清源了?”



    “嗯,前几日昌伯侯”



    不待她完,拂尘子又调转了话头:“我以为你是来替陛下问事的。”



    “惭愧,是自己的事。”



    拂尘子面无表情:“起来,陛下许久没来了。”



    易禾一怔,听出了一些旁的意思。



    自她入仕以来,陛下每次来长生观祭祀敬神抑或是祈福礼道,都会命她伴驾。



    陛下有多久没来,就意味着她与拂尘子多久未见。



    “前些日子连着肃王爷薨逝和西北军回京两桩要事,许是还未得空。”



    拂尘子扯扯嘴角,似笑非笑:“没错,司马策的确是个大孝子,年年问卦他皇叔什么时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