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而不得的深宫弃妃
晋国东部的永阜城。城门紧闭,城墙高达数丈,墙基深厚、雄伟壮阔。
巍峨的城楼上,遥遥的可以看见一排密密麻麻的人影,隐约有刺目的亮光折射,那是军士中的兵刃与甲胄,在太阳照耀下发出的反光。
这是晋国最大的城池之一,任谁看到都要称赞一声:固若金汤。
然而,此刻固若金汤的戍守着城楼的将士,却穿着魏国的甲胄。
这座永阜城,连同再往东的几座晋国城池,都已经被魏国和匈奴的军队占领了。
晋国与魏国的盟约遭受背叛,被东面的魏国和北面草原匈奴的联发动攻击。于北面和东面,两边遭受夹击。
此前晋国的臣民和百姓都把主要目光聚焦在北线战场。在那里,草原的几大彪悍的匈奴部落,难得统一的组成了联军,共同进攻遍地膏腴的中原晋国,叫嚣着要一路南下,拿下晋国的京都。
本以为匈奴人的烈马会很快的攻破晋国的城池,大披的粮草骏马被运往北地,边疆的百姓做好了被匈奴铁骑扫荡的准备。可谁知北地的边疆驻军里,居然异军突起的崛起了一名姓金的将领,据还是新任摄政王江子平的妹婿,他带领北地的军士们屡立奇功,竟然牢牢的将匈奴人的大队兵马阻挡在关外,呈对峙状态。
反而是东面与晋国在中原隔江而治的老对魏国,这些日子以来,竟然势如破竹的攻破晋国数座城池,率先捣进晋国腹地。眼看很快就要攻到宽阔悠长的乌江,刀锋直指晋国的京都了。
见此情形,北地的匈奴盟军也越发加大了在北线战场攻城的力度,弹尽粮绝的金将军,也眼瞅着就要抵挡不住了。
哀鸿遍野,民怨沸腾。
失陷城池的百姓们,望眼欲穿的等待援军的到来,渴望晋国的军士能早日将他们光复。
可谁知消息传来,他们那自诩才比圣祖、武比太宗的皇帝辕星渊,竟然完全放弃了他们这些被迫为奴的百姓,决定议和求降,甘愿割地赔款的也要苟求偷安。
他们皇帝娶了魏国皇帝的女儿为皇后,传言他甘做魏国的属国,从此让晋国所有的臣民百姓,都要同他一样,矮魏国人一辈,叫魏国人一声爹。
更有传言,狗皇帝已经决心立魏女之子为太子,好日后再让他们这些可怜的晋国百姓,见着魏国人再屈辱的叫声爷爷。
而北线金将军誓死守卫住的边关城池,明明没有被匈奴军队攻下,据也要割让大笔给匈奴人放马。
晋国百姓咬牙切齿,无一不在期望狗皇帝辕星渊早日归天。
那些被强迫还俗的千万和尚,也纷纷蹦跶出来,传经似的四处散播狗皇帝不堪为帝的坏话。狗皇帝辕星渊要不是有江侯爷殚精竭虑的为他周全,早就要跪在魏国皇帝面前当狗孙子了。
到后来,晋国上下,举国百姓都在私下里偷偷咒骂皇帝老儿早日归天。
结果,他们的狗皇帝,就这么被他们给咒死了
咒死了
两个月前,年轻力壮的大行皇帝突然恶疾、骤然殡天。临终列下六条罪己诏,立皇长子辕云涟为太子,封承恩威武侯江子平为摄政王,着宰相吴泽浦为佐政大臣。
一个月前,皇太子辕云涟除孝服登基,追先帝谥号为“戾”,称为晋戾帝。同时改元“平威”,封摄政王江子平为“平威摄政王”。
新帝登基当日,命摄政王江子景为上将军,统领晋**务。命其妹婿金子石为破奴大将军,主领北线战场。命其堂兄江子景为破奴右将军,率京都三大营四十万精锐,前往北线支援金将军。
而新帝登基次日,文官御史出身的上将军,即摄政王江子平,将拱卫京都的重任交予三千营总军官袁健,将政务全盘托付给宰相吴泽浦,将照料皇帝的工作甩给年轻的魏女太后魏兰沅。
他自己率着十万疲弱的御林军,外加几十万由义勇激愤的还俗僧人自发投靠而来的杂牌秃头军,不顾文武百官的苦心阻拦,不顾家中老母的苦心劝告,玩笑似的祭了天地,一不二的踏上了东进收复失地的历程。
京城里,没有官员看好摄政王的东去收复之旅。
晋国各地的军队,能抽调的都抽调去了北地边疆。京都三大营的兵马,四十万精锐给了右将军江子景带去了北地,剩下的几十万壮士留给总兵官袁健守卫京都与皇城。
摄政王有的,只有那自愿跟着他送死的十万老弱病残,外加那几十万不伦不类、不知道从哪儿组织起来的秃头大军。
况且谁都知道,摄政王是文官出身,那上将军的名号,是统领全**务,但更多的是起掌控兵权、稳定军心、保证后勤的作用。
大臣们都知道,晋国根本分不出那么多的兵力去两线作战。
虽然东面的魏**队已经攻破了数座城池,但他们有天堑乌江作为屏障,未必不能将魏**队阻挡在乌江以东,从而保证京都和皇城的安危。
而北地却是匈奴联军在进攻。
草原上茹毛饮血的匈奴人,比起同属中原文明的老对晋国,残忍和凶暴万倍。一旦被匈奴攻破边疆防线,踏入关内,必将生灵涂炭,后果不堪设想。
两权相害取其轻。
不得不放弃一线战场的情况下,百官们只能选择放弃东面和魏**队的作战。
好歹,被魏国人占领了城池,被俘的百姓们只是被发配为仆、成为下等人。不会像落入匈奴上的那样,连做人的资格都失去了,活得猪狗不如。
也直到此时,大臣们才边叹息边承认,或许晋戾帝辕星渊投降魏国、割地赔款的打算,在某种意义上来是适宜的。将大部分城池都割让给魏国,隔着天堑乌江继续苟安,或许是眼下最理智的选择。
不得不,晋戾帝辕星渊,在很多事情上都很有超前的战略眼光。比如灭佛,比如修运河,比如,这个投降。
然而,理智不代表就是正确。
民间的百姓们,和群情激愤的百官内心,都认为他们泱泱大晋、浩浩文明,凭什么要龟缩在乌江以西,沦为魏国和匈奴的缓冲带,变成魏国的后花园与匈奴的大粮仓?
一向冷静淡定的摄政王更是坚决的反对投降的举动。
摄政王殿下,有他还在的一日,晋国就一日不允许投降。
百官们都认为,这是摄政王殿下被深仇大恨的魏国人,给刺激的失去了理智。毕竟多年前,摄政王的父亲前威武侯江鹏超,便是为保卫那些城池而死在了魏国人的里。如今摄政王殿下作为儿子的,哪有拱让出父亲以死才换来的成果、以求求苟活的道理?
百官们同时认为,摄政王殿下,是故意去赴死的。因为摄政王内心也知道,晋国根本不可能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获胜。唯有暂时投降,才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摄政王才会把大部分的兵力都派给江子景带去北地,他自己玩笑似的带着那些老弱病残和秃头大军就上路了。
宁折不屈、高风亮节的摄政王殿下,是不忍心见到投降的屈辱场景,这才抱着必死的决心东去啊!
比起投降受辱,他们如松柏一般伟岸高洁的摄政王殿下,选择孤注一掷的赴死守国,以全了他对失地百姓、对泱泱晋国的忠义仁心!
听,摄政王殿下一路都命人抬着一副棺材,充分表达了不收复失地就绝不回头的信念,悲壮而凄凉。
包括吴相在内,留在京都的众臣和百官,纷纷为摄政王殿下的高尚情操所感动。两个月前,先帝殡天的时候,他们内心其实都是暗自以为,是摄政王殿下为了权势,才一策划了不为人知的宫变的。就连被追为晋戾帝的先帝,十有**也是摄政王殿下给杀死的。
可如今众臣和百官们才知道,摄政王殿下他根本就不贪图名利和权势。没见他刚当上摄政王,就把政务都甩给吴相爷,把新帝的教育工作都甩给太后娘娘,自己毫不留恋的去赴死了么?
摄政王殿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晋国的臣民百姓啊!他才是真真正正的愿与晋国的百姓们同生同死的伟人!
原本晋国的臣民百姓,尽管日日夜夜都在为摄政王殿下祈福祷告,但其实他们已经做好了摄政王殿下战死沙场的准备了。
可从摄政王殿下出兵渡过乌江的一个月以来,陆续有股的捷报传来。
今日摄政王殿下率领秃头军收复一个村庄,度化几百魏国士兵皈依他的秃头战俘营。明日摄政王殿下又率领假和尚攻下一个县城,劝下几千魏国士兵放下屠刀、离地成佛。
直到现在,据摄政王居然一路攻到了永阜城下,不日就准备收复这座晋国东部最大的城池了!
莫非,摄政王殿下,在灭佛运动中保下千万和尚性命的举措感动了佛祖,使得他的运气被佛祖开过了光?否则怎么解释他率领一群神奇的秃头大军,就能打得英勇的魏军节节败退的事实?
摄政王殿下,这是有大造化的人啊!
留守京都的臣民百姓只能听着军报上的寥寥几语,去猜测江大鱼在前线的战情。而随着江大鱼并肩作战的数十万还俗僧人与老弱病残御林军,却是直观的感受到他们摄政王殿下的威武与神勇。
这一路走来,摄政王殿下于千军万马中取地方将领首级,就像是探囊取物般易如反掌。每到一个城镇和战场,往往都是摄政王殿下施施然的朝敌方大本营飘然而去,接着一炷香后,敌军的所有长官和副将就都会莫名其妙的死掉。整个敌军乱成一团散沙,然后摄政王殿下悠闲的散步回来,命令他们前去收割战俘。
摄政王殿下,是得佛祖和天神眷顾的人!
每一个跟随江大鱼的兵士们都是这般的想着。
因而眼下,他们这帮秃头大军明明是这么大剌剌的在巍峨壮丽的永阜城,正对面几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却没有一个人感到害怕和胆怯。
甚至,这帮秃头和老弱病残们,远远的瞧着城墙上那密密麻麻的魏**队。还有心情在大白天里边吃火锅边聊天,反正摄政王殿下了,今日暂且不会去攻城——他的媳妇儿不许。他新娶的媳妇儿害怕他攻城有什么闪失,不允许他匆匆的就攻城。
道摄政王殿下的媳妇儿,这帮大老粗假和尚御林军们都知道,那是个对摄政王一片痴心、绝对忠贞的好女子!
据,这名女子本是吴相爷偷偷养在乡下的外室妾生女。
同她毁了摄政王殿下亲事的姐妹不同,她对摄政王殿下,那是一片痴心与深情。
在得知摄政王殿下打算出征赴死后,这名女子主动求了她的父亲吴相爷,将她送进江府为妾,将来替摄政王殿下做个未亡人。
而正巧江老夫人希望自家儿子在出征前能有个嫡子,也好延续了摄政王的血脉。
于是睿智果敢的江老夫人,便干脆让吴相将这名、拿不上台面的外室妾生女,记在了嫡妻的名下,充作嫡幼女。代替回了王府亲事的那位嫡次女,正式的嫁给摄政王为了妻。
唉。不得不,这名上不得台面的外室妾生女,命真得很好啊。
凭她这么低贱的身份,居然就一步登天的,成了光风霁月的摄政王的正妻!真是,令晋国的女子们嫉恨万分啊。就连他们这些军队里的大老粗,都隐隐的有些嫉妒呢。
原本,江老夫人和摄政王殿下是想让刚新成亲的王妃留在京城的,谁也不会忍心带一个弱女子上战场不是?况且,也于礼不合。
可谁知,王妃她对摄政王爱到痴狂,竟是一刻也离不得摄政王殿下。
他们的摄政王殿下不是抬了一口棺材行军,为了显示自己坚决收复失地的决心吗?
这王妃,居然就这么偷偷的溜进了棺材里!跟着他们一道上了前线!
真是令人感佩啊。
虽然这王妃身份上配不上他们摄政王,但她有着一份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勇敢之心,为了摄政王,她愿意赴汤蹈火、不避斧钺。这,也就够了。
毕竟,这世上,最缺的就是真心啊!所谓患难见真情,王妃对他们摄政王绝对是爱到了骨子里啊!
黑色的营帐里,辕星渊对着江大鱼大吼了一声:“反正你今日不许再攻城了!”攻城就要流血,仿佛患上了晕血症似的他,实在受不了昼夜不休的瞧见那些骇人而鲜红的断臂残骸了!
接着辕星渊就“哇”得跑到帐外,恶心的大吐起来。
一个月前,江卿不顾他的劝阻,非要赴死的东上收复失地。你去就去呗,你找死别拉上朕啊!可谁知活该挨千刀的死鬼江卿,竟然就将他给绑了扔进棺材里,一路抬了过来!
辕星渊愤怒,辕星渊挣扎,辕星渊想破口大骂。
可是被堵住了嘴。
根本发不成声来!
江卿还,她带着他是为了培养夫妻之间的感情。
江卿若是真想培养感情,好歹弄个舒服豪华的大软轿给他坐啊!实在不行,你弄个马车也行啊!他不信江卿一个堂堂的摄政王,连这点事办不成。可江卿呢,居然就弄了个棺材!还是材质最差的那种破柳木棺材!
辕星渊不信江卿她不是故意的!
不就是有几次夜里想偷摸她几下吗?她揍都揍过了,何必这么记仇?
再了,妻子摸丈夫,那不是天经地义?!
辕星渊越想越来气,忍不住就又站在帐子外吐得天昏地暗。
这一个月来,他天天被人抗在颠簸摇晃的棺材里,天天都晕得七窍生烟。再加上这一个月来,娇气的他又被江卿强迫着,见了那么多流离失所、受伤感染的百姓,满目疮痍、皮开肉绽的士兵,焚烧殆尽、血流成河的村庄等等恶心的场景,他变得几乎是随时随地都能吐出来。
辕星渊吐着吐着,就又眼尖的看到一个士卒不停的朝他这边瞥。
辕星渊直觉不妙。
果然,那士卒不停的悄悄抬头偷瞄他,再悄悄的低下头去。如此反复数次、犹豫再三。最终,那士卒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接着,他果然又又又听到了士卒那饱含关切与怜惜的亲切话语:
“王妃,这里风大,您怀着身孕,还是进账歇息吧。”
辕星渊愤怒的咆哮道:“我没有怀孕!跟你们多少次了!没!有!怀!孕!”他气咻咻的对士卒哼声道:“你没看见我是男的吗?我怎么可能怀孕?!”
“属下都懂的。”士卒朝他辕星渊眨了眨眼,然后温柔的道:“咱们知道您是男的,您和您的丫鬟都是男的,绝对没有让王爷坏了军中的规矩的。但是外面风真得挺大的,王妃您还是进到帐子里去吧,别误了身子。”
王妃真的很爱摄政王啊。士族感慨的想。
为了不让摄政王在他们这帮士兵心里落下一个,携带家属女眷行军、破坏军中规矩的坏印象。王妃自打那天穿着华丽高雅的女装,和他那叫留锦的貌美丫鬟,一起从棺材里钻出来,被众位兄弟看个正着以后。王妃便都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和他的丫鬟留锦一起,穿着士兵们的男式戎装来掩盖自己的性别了。
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看过王妃和丫鬟留锦那漂亮女装打扮的人,谁还会再把他误会成男子呢?大家都是看破不破罢了,毕竟王妃她一个弱女子,真的挺不容易的。
没看王妃她身材格外的高大和健硕吗?
据,这都是王妃早年间被渣爹吴相爷,扔在乡下,成日里挑粪种地的做农活,给练出来的。
唉,好不容易摆脱了乡下的贫苦生活,嫁进了王府没享上几天好日子的福,王妃就跟着他们这帮大老粗一道儿上战场来了。
“你再这么看我的肚子,我就命人打你的板子!砍你的头!”辕星渊见这士卒又又又盯着他的肚子瞧,气得愤怒的暴躁大叫道。
“无碍,无碍,打板子就打板子,砍头就砍头。重要的是,王妃您要开心。”士卒像哄姑娘似的哄他道。
唉,有孕的女子就是多思多虑和脾气暴躁,会娇贵也是难免的。他们这帮军中的老爷们,能担待就担待些吧。
毕竟王妃她,是真的很不容易、很辛苦啊!
“王妃,您身子最要紧。”士卒贴心的,温柔劝诫道:“还是让属下送您进帐吧。待回头攻下了永阜城,属下进城寻些山楂一类的酸果给您,就不会吐了。”
辕星渊朝天上翻了个白眼。
作者有话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妖妖珞、才浅、云岫凉九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云岫凉九5瓶;我需要急救2瓶;2643402、白龙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