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拒绝PUA

A+A-

    易忠海随即站出:\"李建设,你的话有些不对劲。



    不论你与谁有过节,尊老爱幼乃邻里之本分,更是国家美德。



    老太太年纪最长且为战士做过贡献,理应得到尊重。



    她不过想吃点鱼,你不给也就罢了,何须出此恶言?\"



    易忠海志得意满,总算抓住把柄。



    多年来他将聋老太捧为象征,不断宣扬孝道,早已深入人心。



    同时他也暗中与聋老太达成默契,承诺日后赡养她。



    此外,聋老太的存在也让易忠海在街坊间多了一份庇护。



    此时李建设被置于劣势,不少邻居闻声而出,围观这场争执。



    易忠海的介入让局面更加复杂,李建设轻蔑一笑:\"少在这儿装模作样。



    若你真在意孝道,为何不让聋老太立下遗嘱,明确财产归属?房子归院子共有才是正理。



    \"



    双方针锋相对,各执一词,现场气氛愈发紧张。



    \"赡养老人的事情我也要参与!\"周围立刻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得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没错,要不是李建设提醒,我们差点就被易忠海骗了。



    老太太一直把易忠海当亲儿子,以后房子也是他的。



    \"



    \"那应该由易忠海来照顾她呀,为什么要找我们?\"



    \"就是!\"原本。



    被易忠海。



    而且,聋老太年纪大了。



    大家也没多想,有好吃的,聋老太嘴馋了想吃,大家就送些过去。



    当作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吧。



    再。



    各家也没多少余粮。



    偶尔哪家能包几个肉包子或者包顿饺子,那都是难得的。



    也没深入考虑。



    这时。



    李建设的话让大家恍然大悟。



    旁边的人七嘴八舌,易忠海脸色难看,没想到他们的妙计又被李建设几句话戳破了。



    这样下去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李建设接着:



    \"易忠海,以后别一开口就要院子,什么互相帮忙的。\"



    \"咱们都在一个院子呢。\"



    \"我以前什么样,院子里的人都知道。\"



    \"再困难时也没人帮帮我,现在有事了就来找我?\"



    旁边。



    闫埠贵眼神闪烁。



    他是个爱算计的人,李建设的话他之前从未想过。



    此刻被当众出来,他也明白了。



    开口道:



    \"老易啊。\"



    \"建设的话也不是没道理。\"



    \"老太太年纪不了。\"



    \"现在她那房子\"



    闫埠贵想顺着李建设的话往下,看看能否占点便宜。



    毕竟那是两间房呢。



    不过。



    易忠海立即打断:



    \"老闫,你可别被他带跑偏了。



    简直荒谬。\"



    \"这是在为自己找借口。\"



    \"那两间房是老太太最后的希望,我们怎么能只盯着这个?老太太,这事就算了吧。\"



    \"想吃肉啊。\"



    \"回头我给你买。\"



    \"正宗的狗不理包子给你买。\"



    \"有些人就是冷漠无情,您还是算了。\"



    看到事情无望,易忠海劝了两句,把聋老太带回了后院。



    



    旁观者们虽没话,但眼神已有些不同。



    对易忠海的印象渐渐改变,被发生的种种事影响。



    只是一次,大家还不完全认同李建设的话,但这几天的事让院里的人开始思考。



    之前。



    李建设的话。



    这个易忠海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还有对院内事务的处理上,易忠海似乎并不像他声称的那样公正。



    等易忠海带着聋老太走后。



    其他人也开始散了。



    贾张氏藏在人群里,瞪着恶毒的眼睛,不甘心地回去了。



    本来,她想趁这次会,和易忠海一起找李建设麻烦,逼他去钓鱼,给大家分点好处。



    但易忠海太弱了。



    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连聋老太都没法解决问题。



    那是连贾张氏都害怕的人,挥起拐杖打自己都躲不开,根本无法反击。



    贾张氏自然不敢留下。



    而看热闹的娄晓娥,对李建设佩服极了。



    回去的路上。



    忍不住对许大茂道:



    \"之前跟你的事,你有没有听进去。\"



    \"回头去医院查查。\"



    \"到底是怎么回事。\"



    娄晓娥话时,语气已带几分不悦。



    过去在家时,因无子嗣,她总觉抬不起头,觉得自己肚子不争气,连个女儿都生不出来。



    每回往许大茂父母家去,少不了会被挖苦几句。



    自打李建设上次提到,他们无后或许与许大茂有关后,夫妻俩的关系便悄然起了变化。



    许大茂虽未去医院检查,但面对娄晓娥时,底气已不如从前。



    这时听她再次提起,他声:



    \"轻点声。\"



    \"李建设的话未必准确。\"



    \"我我身体很好,你就别到处乱了。\"



    许大茂底气不足,只能在一旁嘀咕。



    但心里也盘算着,还是得去医院查查究竟。



    究竟是谁的问题,总该有个法。



    次日清晨,李建设照例早出。



    上班人正准备出门,贾东旭摇摇晃晃地出了门,让门口的大妈们颇为担忧。



    皱眉道:



    \"东旭,信不信啊,看你这走路的样子,是不是早上没吃饭?\"



    贾东旭笑答:



    \"喝了点稀粥。



    没办法,淮茹快生了,得补充点营养,家里粮食不够。



    \"完,摆摆走了。



    看着贾东旭晃悠悠出门,大妈们不由摇头叹息。



    贾家其实并不像表面那样困难。



    毕竟贾东旭现在是二级工,收入和闫埠贵差不多。



    而且还能从傻柱那里要点。



    他们家人口比闫家少,可闫家人省吃俭用,人人都饿着肚子,这样反而能勉强维持。



    贾家则不同,贾张氏和棒梗吃得最多,几乎天天吃饱,当和秦淮茹吃得少,而贾东旭几乎没什么东西可吃。



    可偏偏,贾东旭是一家人中最勤快的。



    大妈们担心李建设得那种情况真会发生,这对整个院子都不吉利。



    但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她也只能提醒贾东旭,别的也做不了。



    红星轧钢厂采购科里,李建设拎着个竹筐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已有三人:陈忠、孙莲花和吴敏。



    他把竹筐放在孙莲花桌上。



    李建设:\"孙姐,你要的东西我带来了。



    看看这些黄瓜能不能用!\"



    孙莲花有些兴奋,刚才看到李建设里提着竹筐时,就猜到可能是给她的。



    虽然这事是她弟弟那边的任务,完不成也没啥大事,但要是完成了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