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高价黄瓜

A+A-

    揭开筐上的几张报纸,眼前便是满眼翠绿。



    陈忠和吴敏也围过来。



    李建设还没到时,他们就讨论过这事,既然他答应了,想必是有把握的。



    只是不清楚他拿来的黄瓜品质如何。



    她们知道,孙莲花要的是能上国宴的品质,差一点都不行。



    看到李建设送来的东西,大家都很期待。



    瞧筐里的黄瓜,几人全都惊讶了。



    孙莲花忍不住拿起一根,仔细端详一番,赞叹道:



    \"全身翠绿,一看就很鲜嫩。\"



    \"大均匀,表皮完好无损,绝对是上品。\"



    \"建设啊,你真行。\"



    \"没想到,你也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啊。\"



    \"哈哈,那是当然。\"



    \"不论出处,这道理我明白,我不多问这事了。



    不过,老弟,你这次确实帮了我大忙。\"



    旁边。



    陈忠和吴敏也不禁点头。



    他们万万没想到,李建设居然能找到如此优质的黄瓜。



    吴敏忍不住开口:\"老弟,你太厉害了。\"



    \"来之前我就该送你张表票的,这绝对是明智之举。



    你的人脉无可挑剔。\"



    \"行啦。\"



    \"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完,吴敏和陈忠便离开了办公室。



    李建设感到疑惑,怎么自己才刚到,他们就走了?



    难道他们刚才在这里,就是为了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搞到黄瓜?



    很快,李建设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他们离开,是为了避嫌。



    办公室只剩两人时,孙莲花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问李建设:\"老弟,这黄瓜什么价?\"



    \"我把钱给你。\"



    李建设愣了一下回答:\"采购单上的价格,特等黄瓜一毛八,你给我一块八就行。



    反正都是空间里的,卖多少都无所谓。\"



    孙莲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老弟,你在什么呢!\"



    \"采购单上的价格是去年秋天的价。\"



    \"那时黄瓜遍地都是。\"



    \"现在寒冬腊月,能弄到这种质量的黄瓜已不容易,就算从南方运过来,价格也不止这些。\"



    \"别不好意思。\"



    \"你能帮忙找到,我们就很感激了。\"



    \"放心,冬天还想找黄瓜配菜的地方,绝不会在意这点钱。



    以后还会找你帮忙的。\"



    \"那就按一块钱一斤算吧。



    \"好家伙,这价格跟猪肉差不多了。



    既然孙莲花这么,李建设也不再客气。



    红星学。



    冉秋叶今天在学校一直心神不定。



    因为她注意到,自从早上开始,不断有老师在她经过时盯着她看。



    外边的人也就罢了,课后她可以安心待在办公室不出去。



    



    但办公室里的人,就让她无法回避。



    冉秋叶猜测,这些人这样看她,肯定是昨天李建设来学校找她引起的。



    上次李建设也曾来找过她,只是那次是午间,知道的人不多。



    昨天,下班时李建设在校门口等她,看到的人很多。



    虽好奇,但没人认识他。



    今天早上消息传开后,大家都明白了,那个帅气的伙子是来找她的。



    好奇心又被勾起。



    快到中午时,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办公室里。



    三四年级组三十岁左右的某人问道:\"秋叶,昨天晚上的那个伙子,是你对象吗?\"



    \"长得可真俊啊!\"



    冉秋叶僵住了。



    看来问题来了。



    但她知道这件事无法回避,便点点头:\"刚认识不久。\"



    哗!



    办公室里几个人本来好奇,又不好意思问。



    此刻见冉秋叶承认了,其他人立即围上来打听李建设的来历。



    有人好奇,也有人酸溜溜的。



    毕竟不少人看到了,人家长相无可挑剔。



    看到冉秋叶有这样的对象,有些人不免酸溜溜地:\"现在的世道啊。\"



    \"长得帅可不够。\"



    \"秋叶,得睁大眼睛找对象,找条件好点的,不然以后自己受罪。\"



    听到这句话后,冉秋叶还未开口,身旁的孙红已经按捺不住,准备站出来为李建设辩解。



    然而,冉秋叶轻轻摇头制止了她,并示意不要在此时谈论此事。



    就在冉秋叶默许的情况下,一直沉默的闫埠贵突然发话了:“大家不必如此紧张,李建设的工作能力可不容觑。”



    接着,他又补充道:“他与我同住一个院子,刚入职红星轧钢厂时便表现优异,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工人。”



    紧接着,闫埠贵又讲述了几件发生在李建设身上的趣事。



    “上周,他在城外捕获一头野猪;而昨日,更是钓到了上百斤的大鱼。



    这样的技能水平,绝对令人佩服!如今,他在公园内已赢得‘钓王’称号。”



    众人闻言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但人群中一位五十余岁的半秃老人却显得十分兴奋,好奇地盯着闫埠贵问道:“老闫,你也参与了?听昨天公园里出现了位‘钓王’,技艺超群。”



    “昨晚回家途中我就听了,不到半天功夫就捕获数十尾大鱼,简直是奇迹。



    若非亲眼所见,谁都不会相信。”



    老人继续道,“原来是他——冉老师那位朋友,果然名副其实。”



    周围人纷纷附和,对李建设的成就表示认可。



    此刻,许多目光再次聚焦于冉秋叶身上,流露出几分钦羡之情。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拥有特殊才能以改善生活的人无疑是值得尊敬的。



    与此同时,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借此会拉近与冉秋叶的关系。



    另一边,在前门大街上,李建设将车辆停稳后,缓步走向徐记铁匠铺。



    店铺内仅有一位打铁师傅——徐大牛。



    确认四周无人注意后,李建设从容进入店内。



    徐大牛抬头瞥了一眼便随口回应:“有事自取,无需多言。”



    尽管语气平淡,但李建设察觉到对方在自己到来之际曾短暂警觉。



    数日过去,徐大牛依然平安无事,似乎并未察觉自家藏匿的秘密已被泄露。



    或许他认为即使暴露,也不会归咎于自己。



    无论如何,李建设决定利用这次会面试探对方的真实身份,寻找揭露其隐藏秘密的会。



    尽管徐大牛体格强壮,肌肉发达如常人腿般粗壮,但李建设凭借自身精湛武艺同样充满自信。



    他装作浏览货架上的物品,同时试探性地提及之前购买枪尖制作标枪的经历,并询问是否还有类似工具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