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拜师祝玉妍,记名弟子

A+A-

    顾秋拱了拱:“如今的南陈,世家大族掌控太多权柄,攫取太多利益。”



    “据顾某所知,陈叔宝早已对这些门阀心怀不满。”



    “可又因为依仗他们来稳固江山,不得不隐忍纵容。”



    “若在下能当陈叔宝的一把刀,削减豪门乡绅之势力,他必然乐得其成。”



    “而向陈叔宝提议此事的尊上,也必定更受荣宠。”



    “此为好处之一。”



    祝玉妍低头沉思半响,微微点头:“有理。”



    “但”



    “若你去做,需先与我丽华切割,否则那些门阀世家必定将矛头指向我和丽华。”



    “还有,成为皇帝的一把刀,可是会成为众矢之的,你不怕死吗?”



    怕啊



    死谁不怕?



    只是顾秋想过了,即便去江汉赈灾会得罪豪门世家,地方官僚。



    可有陈叔宝在背后撑着,那些门阀不至于马上就对自己动。



    朝堂上,陈叔宝不点头,就没人能杀自己。



    如果是暗杀的话



    除非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否则那些门阀不会采取这种极端段。



    区区一个江汉,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



    至于地方乡绅这些虾米,以顾秋现在的实力足以应对。



    他轻叹一声,大义凛然道:“为了阴癸派的大业,顾某愿意牺牲!”



    “呵”



    祝玉妍嗤笑一声:“得冠冕堂皇,实则是想急着立功,成为阴癸派正式弟子吧?”



    你的太对了!



    顾秋讪笑一声:“祝姑娘真是冰雪聪明,秀外慧中。”



    “好了。”



    祝玉妍挥了挥:“第二桩好处。”



    顾秋继续道:“把江汉作为阴癸派的基本盘!”



    “哦?”



    “基本盘?”



    听到这个新鲜名词,祝玉妍顿时来了兴致:“详细。”



    “阴癸派欲要取南陈而代之,必然要拉拢世家门阀,掌控朝堂权柄。”



    “可祝姑娘别忘了,天下的世家门阀,都是见风使舵,为自身利益可出卖一切之辈。”



    “这南陈之外,还有一个大隋虎视眈眈呢!”



    “一旦隋国大举入侵,这些世家门阀会如何?”



    祝玉妍低头想了想:“投靠新主,换取利益。”



    “没错!”



    “他们垄断资源,握重兵,一旦倒向大隋,仓促之间,南陈拿什么抵挡?”



    “故而,要想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坐稳江山,就必须有属于阴癸派的钱粮、矿产资源等等。”



    “要有一片不受世家控制地盘,隶属于阴癸派的军队!”



    “这,便是我的基本盘!”



    祝玉妍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你是想借此会,铲除江汉一带的门阀势力。”



    “而后安插自己人,将其变成阴癸派的地盘?”



    “正是!”



    祝玉妍沉思片刻,道:“此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平民百姓根基太浅,发展起来太过缓慢。”



    “依我看,不妨将目光投向寒门子弟以及势力薄弱的士绅。”



    “一边清除那些大门阀的势力,一边拉拢他们,作为阴癸派的根基”



    “如此行事,或许还容易些。”



    “好了,第三件好处吧。”



    顾秋:“若顾某成了陈叔宝的利刃,便可借这便利,为阴癸派除去朝堂上的诸多敌。”



    



    “哈哈哈哈哈”



    祝玉妍大笑:“名义为陈叔宝的刀子,实则为阴癸派的刀。”



    “而那陈叔宝则是做了个挡刀人”



    “有趣,有趣。”



    她抬起美眸,看了过来:“顾秋,你不该当个武者,而是入朝堂为官。”



    “好吧,此事就这么定了。”



    “我会进宫与丽华,让她在陈叔宝面前进言。”



    着,她站起身来,走到顾秋面前,自顾撸起他的袖子,伸出纤纤玉,搭在脉门之上。



    “圆满了?”



    这子非但修炼大阴阳真经和墨守诀十分迅速。



    我传他的敛气诀也这么快?



    他到底是个资质平庸之辈,还是天赋奇佳之人?



    心中嘀咕几句,祝玉妍松开他的腕,低声道:“顾秋,虽我没有资格收你入门。”



    “但师父接到信后,应当会同意让你加入阴癸派。”



    “我想提前收你为记名弟子,你可愿意?”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还不等顾秋跪下去,一团柔和真气便托住了他。



    “只是记名而已,不必行此大礼。”



    “待师父回信之后,你再正式拜师吧。”



    “既为我祝玉妍的弟子,为师自然不能亏待于你。”



    “为师这里有一门自创炼气心法,现在给你也不算违背门规。”



    “你听好。”



    “气海生双仪,灵台照太虚,坎离交泰处,水火化真炁”



    片刻后,待顾秋记下全部口诀时,耳畔传来系统提示之音。



    检测到功法大阴阳真经第二重,是否修行?



    这是大阴阳真经?



    她为何要是她自创的?



    顾秋隐隐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猫腻。



    可猫腻大概不在功法之上,而是另有缘由。



    至于是什么,他就猜不透了



    想了想,顾秋还是拒绝修行大阴阳真经,等有会找个明白人问问。



    确定这功法无害之后,再去修行吧。



    反正大阴阳真经也没多大作用,就是调和体内阴阳二气而已。



    “多谢师父赐予功法,弟子必定刻苦修行,不敢有半点倦怠。”



    祝玉妍笑了笑:“倒也不用急着修炼。”



    “来,我们再议议细节。”



    



    两人这一商议,便是一天一夜。



    直到次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国师府的屋顶上,顾秋才告辞离开,返回自家院。



    他径直走进书房,提笔蘸墨,笔走龙蛇,绘制出一副图样,又将从国师府带回来的银票一并取出,交给尚未离去的冷晖和陆彧。



    “你们二人即刻带着银票和图纸前往江汉,寻觅那些艺精湛之人,秘密打造十万辆出来。”



    冷晖看着图纸,一脸茫然,挠了挠头问道:“头,这是个啥物件啊?”



    “梳篦式捕蝗车。”



    “那它有啥用处?”陆彧也忍不住问道。



    “捉蝗虫。”



    在这个时代,每逢蝗灾,百姓们只能靠人力捕捉,或是圈养鸡鸭鹅捕食蝗虫。



    一天下来,收获寥寥。



    可这梳篦式捕蝗车却大不相同,这可是清朝时期的捕蝗利器,一天便能捕虫数万!



    要知道,蝗虫也是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