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朝堂震动!

A+A-

    皇宫深处,奢华龙榻之上,陈叔宝侧身而卧,神色凝重。“



    “爱妃所言极是,这陆家近来愈发张狂,确实该好生敲打一番。”



    停顿少许,又道:“只是”



    “顾秋不过是个墨衣卫,派他去,恐怕还不够份量吧?”



    张丽华嫣然巧笑,依照着顾秋与祝玉妍此前商议策略,柔声道:“陛下,恰恰因其位卑言轻,才最适合做陛下中的那把快刀啊。”



    “陛下细想,若他日顾秋惹得世家大族极度愤慨,矛盾不可调和之际。”



    “那陛下只需将他推出顶罪,便能平息众怒。”



    “若派去之人位高权重,反倒有反噬之险,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如今朝中门阀世家日益猖獗,陛下正需这样一把利刃,以制衡各方势力”



    陈叔宝闻言,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继而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笑容:“言之有理”



    罢,他抬眸望向张丽华,只见她一头如墨长发随意披散,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如雪的脸颊旁,更衬得她肌肤胜雪,吹弹可破。



    那纤细腰肢不盈一握,似能被微风轻易吹倒,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妖冶韵味。



    陈叔宝望着眼前这尤物,心头涌起一阵燥热,笑意愈发浓烈:“爱妃,夜已深了。”



    张丽华心中暗自叹息,“唉”



    “若你未曾修炼那逆龙决该有多好”



    她心中默念,面上却依旧笑意盈盈,莲步轻移至龙榻前,低头看向陈叔宝,美眸流转间,泛起层层妖异的红光。



    恰似暗夜中闪烁的鬼火,勾人心魄。



    很快,寝宫内便响起靡靡之音



    



    次日,早朝。



    陈叔宝端坐龙椅,回味昨夜旖旎,一副心不在焉模样。



    直至群臣山呼万岁,才将他拉回现实。



    他神情瞬间严肃,眸光锐利几分,帝王气象显现:“诸位爱卿,昨晚朕接到墨衣卫密报。”



    “江汉自蝗灾肆虐之始,地方官员便勾结乡绅,贪墨赈灾款项,趁兼并百姓良田。”



    “朕决定,即日起设一赈灾使,前往江汉严查贪官污吏,统筹赈灾事宜。”



    罢,他侧头看向一旁的洪公公。



    后者当即会意,向前踏出半步,打开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绍膺洪业,统御万方,念烝民之疾苦,惕天变以自儆。”



    “近据奏报,江汉诸州蝗蝻为孽,赤地千里,饿殍载途,本已敕令有司开仓赈济,蠲免赋税,冀拯黎元于水火。”



    “然州县猾吏,罔顾君恩,竟敢朋比侵吞,克扣钱粮,致使灾民鬻子析骸,怨声彻于九阍。”



    “此等豺狼之行,上干天和,下绝人伦,朕每思之,痛愤交膺!”



    “墨衣百卫顾秋,忠勤素著,刚正不阿,即晋授钦命赈灾使,领尚方剑,总制江汉七州二十八县赈抚刑名事。”



    “另赐紫绶银鱼符,密奏黄匣,朝会免跪,便宜行事之权”



    “布告遐迩,天下闻知,敢有抗此诏者,夷其三族!”



    圣旨一下,朝堂震动!



    群臣纷纷脸色剧变,大殿亦传来阵阵议论之声。



    洪公公望着群臣,心中轻笑,继而高声道:“宣,墨衣百卫顾秋上殿。”



    早已候在门外的顾秋迈开步伐,走进大殿,躬身作揖:“臣,顾秋,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洪公公托圣旨,缓步走下,亲自交到顾秋中:“陛下承诺,若九十日内,活民过十万,赐丹书铁券,爵封县侯。”



    “顾大人莫要负了陛下重托。”



    顾秋接下圣旨,高声道:“臣必定呕心沥血,不负陛下圣恩!”



    “陛下!”



    



    “此事臣以为万万不可!”



    时任吏部尚书,中书舍人的李庆站了出来,沉声道。



    “陛下,自古以来,世家大族便为朝廷柱石,凡五品以上官员,莫不出自世家。”



    “顾秋何许人也?”



    “一军户出身之贱籍!他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更不该受陛下如此荣宠!”



    尚书仆射袁宪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治蝗弭灾、肃贪举廉,非肱股干城之臣不可担此重任!”



    “那顾秋一介墨衣酷吏,未尝有牧守之历,更无经略之才!黄口竖子,岂可骤授庙堂鼎鼐之托?”



    “江汉百万生民嗷嗷如涸泽之鲋,今遣此鹰犬之辈持节南下,恐非赈济,实催饿殍盈野矣!”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满朝文武,反对之声超过七成!



    顾秋扫了一眼,大多数都是与江汉门阀有关联之人,许多还是姻亲关系。



    而反对声音最大的,则是以吴兴沈氏为首的世家。



    这不奇怪



    皇后沈婺华便是出自吴兴沈氏,而自己是带回张丽华后,才获得皇帝这般赏识。



    在吴兴沈氏眼里,自己就是张丽华一派的人。



    他们岂能让今日荣宠极盛的张丽华在朝堂上有了根基?



    奇怪的是



    包括尚书陆缮在内,吴郡陆氏的核心成员皆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江汉之事,关乎吴郡陆氏的切身利益,他们竟没有表态?



    “陛下!”



    国丈沈君理终于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天心已定,老臣自当缄口。”



    “然,为防这贱籍鹰犬坏了大事,应当让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立下军令状!”



    “九十日,若不能让灾民活过十万,当判处凌迟!”



    顾秋眉头一挑,心中暗骂:‘老狐狸!’



    沈君理身在朝堂多年,心知肚明今日陈叔宝的种种举动,赐予那么多的荣宠,是要磨一把快刀,用来制衡世家!



    这把刀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可自己偏偏是张丽华的人!



    沈家和他若是反对,那就是站在了陈叔宝的对立面。



    若是不反对,就等于坐视张丽华在朝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故而,最好的策略就是明着支持,暗中掣肘,设法置自己于死地!



    如此一来,既不得罪皇帝,又不得罪那些因江汉蝗灾而受益的世家,还能断了张丽华的根基



    高啊,真他娘的高!



    闻言,陈叔宝心中一乐,他也知道沈君理是何打算,可并不在乎。



    顾秋这把刀若没了,换一把就是。



    只要能制衡世家,杀杀他们气焰就好



    “准奏。”



    顾秋眸光一闪,暗暗咬牙:“靠!还真把我当成一条狗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