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亲征(上)

A+A-

    与穆军不同,义军的军营就依岸而驻,人数四万六千人。

    提前上了丰水河南岸的穆军哨探带回消息,距离岸上两里地内的军营内空无一人,只有几个巡逻的士兵手里还攥着鼓槌,窝在一个草堆上睡的正香,呼噜得响亮,毫无防备。

    穆砺璁命令穆军与叛军互相折腾三天,等的便是这个时刻。

    令旗一挥,战船迅速靠近河岸,将士们开始登岸。

    刚上岸一半人,空寂的叛军军营中突然飞出一片黑压压的箭雨,即便身着盔甲,穆军仍有不少人被射中,不断倒地。

    叛军有埋伏!

    不!是早有预谋!

    还停留在水上没有登岸的穆军虽然带着大量的箭矢,然而,自己人和敌人已经混战在一起,箭矢无用武之地,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赶紧上岸!

    穆砺璁下令全速上岸的命令时,忽然有数十个黑影划过夜空,带着呼啸的声音重重地落到水面的穆军战船上!

    “投石车!心!”

    站在穆军主将站船上的原主将李赫大声提醒道:“保护国君!”

    穆砺璁的几个侍卫立即便将穆砺璁团团围住,护着他向一层船舱退去。

    穆砺璁三两下推开众人,怒喝道:“退什么退!尽速上岸!”

    罢,竟是一把分开众人,又要登上三层甲板。

    “护送国君上岸!”李赫倒是很懂得变通,立即改口道:“战船目标大,请国君改用船,可迅速上岸。”

    穆砺璁本意是要留在战船上指挥战斗,最后再上岸进行白刃战,但现在已看出叛军其实也早有准备,今夜水上之战已无可能,只能从陆地上分出高下,便也不啰嗦,跟着侍卫和引路的穆军坐上了李赫早已准备好的船。

    然而,船的方向不是向南,而是向北!

    任凭穆砺璁如何命令向南登岸,船上的侍卫和士兵均不同意。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穆砺璁的安危,而不是上岸与叛军决战。

    穆砺璁本就是御驾亲征而来,如何能接受此等如同“丧家犬”一样的逃亡,抽出佩刀,一刀将一个划船的士兵砍翻进水中,暴喝:“本君还没想着后退,你们倒是积极!马上掉头!”

    被穆砺璁的气势及残酷的手段震慑住,划船的士兵立即掉头,冒着被石块砸中的危险,向丰水河南岸靠近。

    虽然穆军猝然遭袭,但众人还记得有国君在身后,士气倒是不减。各个长官尽职地带领属下冒着箭雨向前冲锋,众人皆知,在这种没有后退的情况下,只有马上与敌人贴身战斗,才能阻止远程的伤害。

    穆军已经被义军压一年,节节败退,今夜在国君面前仍旧败退,还有何颜面高谈“保家卫国”。

    最先突破箭雨的穆军已经到了义军弓箭手面前,阻断了义军弓箭手的连续攻击!

    仗着盔甲比义军更有防御优势,穆军奋力砍杀义军的弓箭手,横冲直撞进了他们的队列中,彻底破坏了他们的阵型。

    岸上箭雨渐趋停止,杀声四起。

    在弓箭无法施为之际,弓箭手立即化身为步卒,收起弓箭,改用佩刀与穆军厮杀。

    在他们身后,随着震耳欲聋的杀声传来,军营中冒出无数人来,风一样卷到了岸边,跟上岸的穆军厮杀起来!

    战团瞬间扩大,几乎遍布整个岸边。

    由于水上有投石的巨大威胁,如果不能后退,只能尽快抢滩登岸作战。穆军担心战船目标大被击中,到了浅水区便都跳下水来游上岸。

    待到穆砺璁也登上岸,才发现叛军的作战能力超乎他想象的强悍,在己方有利甲保护的情况下,已经有几百人伤亡。

    穆砺璁此番率军五千人突袭,还未能上岸而遭受投石攻击的有一千人。

    从此时的混战情况来看,叛军至少也有五千人,才能在几乎瞬间,便占满了岸边!而且,叛军还在不断增加!

    穆砺璁需要寻找一个高点,观察战局,从而做出调整,扭转颓势。

    罗重在眺望架上看得清楚,这一阵投石攻击已经摧毁了对方艨艟十三条,斗舰一条,楼船一条,损坏了斗舰五条。看起来,那唯一的一条楼船是主将的战船——不知道穆砺璁是否在那里,又是否已被砸死在乱石之下!

    这条丰水河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他只能想办法将敌人诱过来,要么消灭敌人,要么抢下船只。

    因此,早在穆砺璁在对岸击鼓,罗重便猜出他的意图,也将计就计与他对着干,麻痹穆砺璁。

    早前,为了做好在自己地盘上作战的准备,罗重命众义军将士挖土筑墙,用来抵挡会反扑到南岸的穆军。挖土之后留下的大坑反倒成了他这一次计划的有利掩护,五千将士都挤在数十个巨大的土坑里,只等穆军半数上岸,便一齐冲出去!

    原本担心穆砺璁突然受袭会逃走,现在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只要穆军没有撤走,这一次将穆军全部消灭,战船收缴,就足够挫掉穆军的士气,更印证穆砺璁的无能!

    看到穆军差不多都已登岸,罗重果断下令停止投石,令旗一摆,下一个军令已经传了下去!

    就在义军战鼓响起、后方备战的义军接到冲锋支援的命令时,穆军同时发起了冲击,向着义军的营地内冲杀,看起来像是要毁掉驻地!

    火烧粮草或者营地都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损失,罗重如何不知。

    义军勇敢冲上,抵住穆军的冲击。

    但是,穆军以五十人为队,像的蚁团一样挤进义军的包围之中,再从包围之中慢慢挤出去,竟真的深入到义军军营腹地之中。

    虽然穆军这一阵冲杀,伤亡了不少人,但进入敌军军营后,立即便有人开始掏出身上的油囊,四处泼洒,开始放火!

    军营火焰起时,岸边突然传来喧嚣声!

    又一股穆军赶到,且毫无阻碍地冲上河岸,自后面开始进攻已经越来越推向义军军营的战团!

    听到身后传来声响,冲进军营中的穆军忽然转身,不再深入,反而就地开始厮杀,并一步步重新推着战团向河岸而去。

    包围战!

    原本看上去占了上风、正在将穆军蚕食鲸吞的义军突然便腹背受敌,而且,穆军这一次包围战十分凶狠,颇有一股势在必得的气势!

    这当然是穆砺璁在出发前的鼓舞所激励出来的斗志!

    一来国君亲临战场,且已上岸,与士兵们一同战斗;二来,穆砺璁此来是带着财宝到军营的,夺回土地与城池,可以论功行大赏,真正的可以到手的奖励,谁人不动心!

    穆砺璁对此次作战的策划是:穆军分作两队,第一队上岸后便直冲义军军营,不惜一切代价,放火烧营。第二队则躲在船上,等第一队的将士将义军引离岸边后悄悄上岸,从背后包抄义军!

    虽然第一队上岸时遭遇偷袭,穆砺璁却马上调整战略,命令第二队一半将士躲入水中船底,另一半佯作尽力登岸的样子,迷惑义军。

    他们有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即便人数少,也可以支撑足够久,只要等到义军军营火起,便可以执行第二步的包抄。

    虽然面对早有准备的义军已无法做到将他们全歼在军营之中,但穆砺璁相信,这种以少胜多的包围战一定会剿杀七成义军,击垮他们的斗志!

    罗重在瞭望架上已经看出穆砺璁的部署,穆军在己方被包围的情况下依旧不慌不乱,倒是颇有些锐气。罗重不急,他还有后招,且义军都信任他的调度,因此,他不怕穆军任何举动。

    旗令传下去时,鼓声也跟着一变。铿锵连续的战鼓声突然出现了不同节奏的停顿,随着怪异的鼓声响起,处于阵中心的义军忽地分成四队。前后两队呈扇形冲击穆军,而左右两队则成锥形迅速从侧翼撕开两条口子,冲出包围。

    从侧翼突围的义军不多,但战斗力却极其强悍野蛮,使用的兵器大多都是锤子、棒子之类的钝器和矛戟之类的长兵器。

    钝器虽然不能有效砍伤敌人,但穿着盔甲的穆军却抵不住他们熊罴虎豹一样的蛮力,一旦挨了一下,立时便骨断筋折,使敌人丧失战斗力。

    长兵器则可拉开自己与对手的距离,掩护身边的人尽速脱离包围。

    在义军的冲击之下,穆军的包围圈被割裂成两个半圈。即便穆军奋力反击,但义军以人多的优势,慢慢将这两个战团分离,再重新变成缓慢的吞吃!

    穆砺璁这一次偷袭是抱着必胜的决心的,所有的进攻几乎都按照他的计划而行,颇见成效。但偏偏在最后决战之时,出现了他完全预料之外的情况!

    看着眼前的战局变得如此胶着又无奈,穆砺璁站在岸边的一片高高的石堆上,不停地用力出旗号,指挥军队突围,但穆军的势头仍得不到任何的改观,令他不仅焦急、更愤怒!

    李赫在一旁看着陷入困境之中的穆军,偷眼看了看脸色不善的穆砺璁,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好虎架不住群狼,在对方有防备而己方又人少的情况下,想要获胜实属不易。

    他们今夜是抱着一战雪耻、建功立业的气势登岸的,但从眼下的势头来看,即便将士们再拼命,也无法撼动义军的强大!

    他早就建议过穆砺璁,目前叛军人多势众,只是苦于没有渡河的工具,所以不要主动进攻,等叛军集结了各色船强行渡河的时候一举歼灭,己方军队会省却很多力气。

    然而,穆砺璁想要振奋士气,坚持要执行他的计划,认定只要按照他的计划行事,便可以灭掉叛军嚣张一年的气焰,从而在己方的士气上达到双重振奋之效。

    虽然李赫认为穆砺璁继位后做得比先君穆唯朴好很多,但行军仗之事,他的经验远远不及战场的将领,只凭他平时对待特定人群的那种方法,并不合适。

    愁眉深锁,李赫抿了抿嘴唇,壮着胆子道:“国君,敌军人数太多,不如我们先撤回,重新整理进攻阵型再……”

    不等他完,面罩寒霜的穆砺璁便哆哆呵斥道:“你们之所以节节败退,便是存着不赢就退的心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