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8

A+A-

    他手中可有三十万雄师啊,而且听说阿赛国大捷在即,他的功勋必定更上一层楼,还有,他的妹妹贵为东宫太子妃,极得太子宠爱,又孕育了太子子嗣,这样的人物,岂是能够随意动的?

    若不是当年她多事,拿走了林静恩的遗书,岂会有今日之祸?

    淮阳王妃当然无数次后悔过,可世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后悔药。

    她忍受着良心的折磨,对好友留下的一双儿女不闻不问,也懂得自我安慰,百里长卿血气方刚,若是知晓爹娘惨死的真相,冲动之下找皇上复仇,又怎么会有今日如日中天的成就?

    这样一想,淮阳王妃心里就好受多了,甚至感谢自己,隐瞒了林静恩的遗书。

    不过,这充其量只是他的自我安慰,江夏王未必会这么想,淮阳王妃的手都在颤抖,忧心忡忡道:“王爷,若是真下了手,卷入了江夏王的命案,我们淮阳王府恐怕也没有安宁日子过了。”

    淮阳王何尝不知?显然,江夏王对皇上已经有所防范,所以皇上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如今把他揪出来,无非是利用江夏王对他的信任,乘机除掉江夏王,皇上倒是考虑得滴水不漏。

    就算江夏王的毒三天之后才发作,可他毕竟是东澜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死必定引起轩然大波。

    还有,江夏王的妹妹,既然能让素来不近女色的太子对她情有独钟,自然也非池中之物,唯一的哥哥死于非命,必定彻查,届时淮阳王府恐怕难逃干系。

    第五卷 尾卷 第两百八十五章 别无选择

    淮阳王道:“以我对皇上的了解,恐怕他早就想好了要拿淮阳王府做替罪羔羊,借以平息众怒,安抚太子妃。”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淮阳王妃浑身发冷,“王爷,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怎么知道?”淮阳王没好气道。

    淮阳王妃知道王爷在怪罪自己当年多事,突发奇想,“妾身倒有一计。”

    “什么?”

    淮阳王妃沉声道:“众人都知道,如今皇上势弱,太子强权,太子宠爱太子妃,必定全力维护他的大舅哥,若我们向太子告发,就算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立下此功,想必以后太子也不会为难我们淮阳王府。”

    这条路淮阳王何尝没想过?不过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既然把这么绝密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他,就不可能没有后手。

    果然,他的管家惊恐来报,“王爷,奴才发现我们府前后院突然多了好多陌生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看着十分可疑。”

    淮阳王夫妇是第一次体会到了这种被逼入绝境的滋味,显然他们能想到的,皇上已经先他一步想到了,断了他的后路。

    若不照皇上所说的去做的话,皇上就会先一步要了他的命,帝王的心狠起来,什么同窗之情,兄弟之谊,统统不值一提。

    淮阳王终于撑不住了,腿脚一软,跌坐在地上,一直以为淮阳王府不会牵扯进京中凶险权谋争斗之中。

    而今才知道,他并非皇室贵族,却享有王侯的尊崇,天底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皇上和太子争权夺利,他也未能幸免。

    “皇上为什么要除掉江夏王呢?”淮阳王妃想起那个熠若星辰的少年,如果不是牵扯进了黑暗险恶的阴谋之中,她曾经还幻想过,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一步,帮女儿定下和他的亲事。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淮阳王也不知,不过,光是他了解的,就已经足够了,冷冷道:“功高震主,而且,皇上恐怕也担心照百里长卿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已经无法控制他,若是百里长卿有朝一日获悉真相,还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来,以皇上的作风,必定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

    淮阳王妃沉默不语,现在只怕整座王府已经在皇上的监视之中,只要王爷心生异心,恐怕皇上就会下杀手。

    “王爷,我们是不是别无选择了?”多年来,对长卿和小雪儿不闻不问,淮阳王妃本就心存愧疚,现在竟然为了自保,还要对长卿痛下杀手?

    淮阳王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如今太子重伤,大权到底会落到谁的手中,还很难说,万一站错了队,那等待自己的很可能就是杀身之祸了。

    淮阳王妃道:“如今太后丧期,若是江夏王得知他母亲的遗书一直在我手中,王爷准备怎么解释?”

    “以当时的情况,就算长卿拿到了遗书,他年轻气盛,万一按捺不住,反倒会为百里府带来灭顶之灾。”淮阳王老谋深算道:“我们替他保管这封遗书,也是为了他好,我们也算他的长辈,这是为长远计。”

    第五卷 尾卷 第两百八十六章 江夏王入京

    “可是。”淮阳王妃疑虑道:“他会相信吗?他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啊!”

    “这个理由完全站得住脚,他会相信的,而且,他后来一直南征百战,很少回京,我想关照他也关照不上。”

    淮阳王闭上眼睛,长卿,你不要怪我心狠,看上你母亲的是皇上,我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臣子,不要说荣华富贵,连命都攥在皇上手中,实在有心无力,你不要怪我。

    淮阳王妃久久地看着王爷,人都是自私的,人性也是最经不起考验的,静恩,我对不起你,但我真的别无选择,将来到了九泉之下,再向你赔罪吧。

    果然,接到了淮阳王密函的江夏王,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启程返京。

    收到消息的淮阳王心底五味杂陈,长卿,怪就怪你实在太出色了,皇上驾下容不下你这样功高震主的能臣啊。

    以长卿的速度,必定能在太后下葬之前抵达京城,淮阳王难掩心虚,京城恐怕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了。

    ———

    太后下葬的日子越来越临近,举国哀悼,缟素满地,就在淮阳王越发忐忑不安的时候,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百里长卿抵达了京城。

    太后大丧,他头发上缠了一圈白色的发带,因星夜兼程,风尘仆仆,但丝毫不减边关大帅的凛然锋锐。

    淮阳王见这个既怕又盼的瘟神终于到了,顿时红了眼眶,“长卿,你回来了?”

    百里长卿定定地看了淮阳王片刻,深深一拜,“侄儿拜见世叔。”

    “这里没有外人,就不用这些虚礼和客套了。”经过数天的演练,淮阳王已经能做到不露出丝毫破绽,表情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一次,淮阳王特别屏退下人,把百里长卿迎进了王府的密室。

    林静恩的亲笔遗书,果然对百里长卿有着无法拒绝的吸引力,他连江夏王府都没回,就立即赶来见淮阳王。

    “世叔说当年家母自尽之时,曾留有遗书?”百里长卿目光灼灼,紧紧盯着淮阳王圆圆的脸庞。

    淮阳王长叹一声,面露愧然之色,“是,说起来我真是愧对你们兄妹。”

    “世叔何出此言?”百里长卿的声音仿佛和辽阔边塞融为一体,浑厚而苍茫。

    淮阳王脸上掠过痛心疾首的神色,“当年嫂子自尽之时,你婶娘恰好去探望,不想竟见到了那一幕。”

    百里长卿并不知道母亲自尽的时候,淮阳王妃来过,父亲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母亲几度昏厥,府里一片混乱,他当时还未弱冠,远没有今天的沉稳练达。

    “难道是婶娘拿走了亡母的遗书?”母亲自尽,不仅仅对年幼的阿雪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这个一夜之间失去双亲的踌躇满志的少年来说,同样是无法释怀的伤痛。

    淮阳王面呈痛色地点点头,语重心长道:“别怪你婶娘,她是为你们兄妹好。”

    其实,母亲遗书里写了什么,百里长卿已大致能猜到,当年母亲突然自杀,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母亲受不了父亲阵亡,殉情自杀,但百里长卿却知道,母亲不是那么软弱的人,她不可能连一双儿女都能决然抛弃。

    第五卷 尾卷 第两百八十七章 遗书

    所以,这么多年,对母亲的死因,他从未放弃过追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多年以后终于查出爹娘真正死因的时候,淮阳王却突然命人送来一封密函,告诉他其实母亲当年留有一封遗书。

    亡母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要取回,所以,他一接到密函就奔赴京城,片刻未曾停留。

    “亡母遗书何在?”百里长卿缓缓道。

    淮阳王打开一个红木盒子,里面放着一个已经发黄的信封,并未封口,脸色沉重地拿了出来,递到百里长卿面前,“你看看吧!”

    吾儿长卿亲启。

    那几个字刺痛了百里长卿的眼睛,他一看就知道是母亲的笔迹,母亲虽是大家闺秀,骨子里却有一股男儿都望尘莫及的英气,所以她的字迹,娟秀中透出刚强,独一无二。

    十二年过去了,母亲当年留给他的遗书,现在才到他手中,他从信封里抽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已经同样泛黄,不过不变的是母亲扑面而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