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乐音第一部 自制剧《老胡同》在19年的夏天搬上电视,以流畅紧凑的剧情,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和精致的服化布景见长,展示出上世纪九十年代胡同青年的生活与成长,对时代的高度还原和精良的故事使这部剧迅速在豆瓣收获7.1的高分,收视率长居前三,叫号又叫收。
乐音在电视剧行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再次获得极大的关注。而走入观众视线的不仅有男主盛泽,更有息影多时,在《老胡同》中担任制片人的陈远。
宣传会上,导演,陈远,连同几位主演一同出现在现场。媒体除了对当红生盛泽以及天才导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外,对陈远也发动了炮轰。
“请问陈远老师退居幕后多年,是否还有重回荧屏的可能?”年轻的记者如同机关枪一样射向陈远,旁边高壮的摄影师立马将大炮直冲他。
自从息影之后,陈远便下意识的反感采访和宣讲,从此出现在公众面前纯粹是何书培的强力要求。
他挂起那副明显带有抗拒性的深情,不自觉的转了转手中的话筒,地斩钉截铁,“没可能。”
女记者听到如此斩钉截铁决绝非常的回答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但很快调整策略,“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么?您演技精湛,是为数不多的在30岁拿到国际A类大奖最佳男主的演员,您的退出是无数影迷的遗憾——”
女记者的话陈远觉得有些可笑。自己当初凭着一枪热诚,扎实的基本功和勤奋刻苦接了几部电影,拿了几个奖项,却因为电影题材和宣传,一直叫好不叫收。咖位是有了,却无人问津,在娱乐圈像个格格不入的怪物。哪怕是最鼎盛的时候,片酬和人气也远远赶不上那些20岁出头,没演技不努力的流量鲜肉。当初息影,也仅仅有几家娱乐新闻报导,几位知名导演表达了惋惜,从没引起过什么水花。
反倒是后来退居幕后,豆瓣在大众中火了起来,陈远才渐渐走进大家的眼中。《娱乐圈昙花一现的实力派影帝演技吊某某某》算得上是豆瓣上的月经话题了。无数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到影评人的分析和安利后才发现陈远这颗沧海遗珠,纷纷前往微博围观——发现陈远竟是个这么有生活情趣的人,烧的一手好饭,还酷爱洗衣擦地板。
可这时的所谓粉丝,对陈远来已经毫无价值了。
陈远从不觉得自己有真正意义上的影迷,他的粉丝距离他的电影还是太远了,无论是时间意义上,还是现实意义上。他也从不觉得有人真正为他的告别感到遗憾。
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被主流娱乐圈抛弃,却在放下一切浮华转身而去的几年后,被人扯住手脚,,你的影迷为你感到惋惜。
但这些他都不在乎。他不在意有没有粉丝,不在意拿了几个大奖获得多少赞许或批评,演电影对他来更多的是一项工作,他必须做好,竭尽全力,忠于职业,认真负责,可也只是一份工作。在这点上,他的情怀远没有很多流量生那么重——或是没那些流量生口口声声得那样重。如果不是因为对家庭的眷恋,如果不是因为他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他可以以这种尴尬的身份,在片场勤勤恳恳做一辈子的最佳演员。
只是没有如果。没有李越和的人生是灰色的,没有越的生活他将听不到任何声音。他已经有了一个家,便再也做不成最佳男主了。
他很想告诉这个女记者,他是没有影迷的,也不在意有没有影迷。可他不能,工作不易,他必须强撑继续。
他思量片刻,,“拍一部合格的电影需要全身心浸泡在故事中,而我此时以及以后的状态都做不到完全进入另一个人物了,我生活中的羁绊太多,很难再将别人的生活演绎真实。”
女记者不依不饶,接着问,“有人您选择在一举拿下国际A类奖项的最佳男主后息影是为了结婚生子,这种法符实吗?”
女记者的话一经落下,观众席一片哗然。自陈远有了关注度,这个问题就反反复复出现在道传闻中,甚至还有狗仔拍到过陈远去某知名私立幼儿园接孩子的场景,并留言“周一见”,只是到了周一,狗仔却又放了网友鸽子选择删博了事。无数阴谋家称,这位热心狗仔是被资本买通才放过陈远一把。
更有甚者传出陈远和同性共进晚餐的照片,两人搂搂抱抱有有笑,一时真相昭然若揭,可正当网友苦等实质性内容曝光时,该营销号却主动道歉,称自己是断章取义……
无数次的风言风语被悄无声息的化解摆平,让陈远的私生活更为大家津津乐道。此时这个话题被当众提起,所有人一时都竖起耳朵。
陈远向来对这种八卦很是不解,此时直白的落在自己身上,陡然萌生一股坦白一切的愿望。他向来不在意那些所谓的粉丝如何看待他,也向来不必在意,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陈越的生活处处受人窥探惨遭桎梏,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越和的日子和平静被人搅乱,更或者遭遇人身攻击。
他不能拿心爱之人轻举妄动。
于是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我一概不回答。五年前是如此,五年后也是如此。”
年轻的女主持人看出现场的尴尬,连忙将话题转向电视剧剧情的复原环节,显然媒体对这个项目也很感兴趣,整个房间再次笼罩起欢乐的氛围。
深夜,陈远回到家里,看到越在书房学习,便不言语,只是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很久,最后到厨房热了杯牛奶,放在越桌子上。
陈越写字的手顿了顿,随即恢复正常,“唰唰”的在作业纸上写着验算公式,没话,也没抬头看他。
陈远拍了拍他的肩膀,也是默不作声的离开了。
自从陈父陈母春天离开了北京,这个家便越发寂静起来。
这是他自食恶果,他只能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