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接管

A+A-

    “刘爱卿, ”

    丰元帝在他叽里咕噜长篇大论完之后来了一句, 问他是如何得知盈丰郡主种地亩产万斤的,还问他要相关的数据。

    明明都了那么多话, 还能注意到臣子话里的漏洞揪着要数据,丰元帝这就是很不给大臣面子了。

    “皇上……”

    台下那个刘爱卿瞬间僵硬,定是下面的人将千斤抄错成万斤了, 反正农田产出翻好几遍倍了准备错,支支吾吾又东扯西扯绕回西北那边去。论嘴皮子厉害天底下就没人能比得过政客, 只是当丰元帝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揪着他要数据,任是能把死人活的名嘴也没法了。

    “姑且算抄错了。亩产万斤这么大的错误,一层一层递上来也没人发现。是不识五谷, 还是习惯了弄虚作假?指不定连个实验数据报告都没有吧?”丰元帝这是连后路都给他堵死了。

    “我这儿正好有一份。来,给刘爱卿念念。”丰元帝从袖子里拿出一个本本,让李高达给大声念念。

    其实丰元帝更想直接砸他脑袋上, 只不过想想这是桃子亲手做的实验报给, 才没舍得拿来砸人。

    李高达摊开折起来有一掌宽半指厚堪比新华字典的实验报告一五一十地念。

    幸好里头有大部分是图表数据,要不然李高达能念到月亮升起来。

    “盈丰郡主了这实验要做至少三年, 多至十年才能证明亩产八百斤的稳定性。我若是信了亩产万斤,田税从此一斗变一石, 大周的子民还有活路?”

    盈丰郡主做的实验也才亩产八百斤玉米, 寻常农户种的农田产出最高产也不过五百斤左右, 这还是肥田才有的高产,薄田更是只有一两百斤产出。

    田税一石那是要农户的命呢!

    朝堂上大臣们被盈丰郡主这份细致到连雨量都登记进去的实验报告震惊了,吵吵嚷嚷的众纷纭, 有想要立即推广下去的,也有质疑粮食安全与否的,总之各有各的心思,这早朝都上成午朝了。

    不过丰元帝没留他们吃饭的意思,等他们回头找丰元帝才发皇上自个儿开溜了。

    至于白桃那份册子也被户部尚书李玉山揣自己兜里神不知鬼不觉消失了。李玉山还装模作样告退,一转身就跑到御书房去。

    皇帝已经在用膳了,见李玉山找过来了就让他陪自己一起用膳。

    李玉山也没客气,明显不是第一次了。

    “西北那边怎么看?”丰元帝随口问李玉山。

    “既然他们想让郡主去,那就去吧。”李玉山回道。

    只是什么时候去,那可不是他们了算。

    去了之后,也不是他们了算。

    且看看成王是什么下场,平王又会得到什么下场。

    自己都一身屎没洗干净了,还想搞盈丰郡主,连窗户都没有更不要门,还要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李玉山被气得都吃不下饭了。

    “不合胃口吗?尝尝这个泡椒玉带。”丰元帝还以为李玉山苦夏食欲不振胃口不佳,便劝他尝尝泡椒玉带,这个不算太辣适口性好。

    玉带就是藕带,丰元帝筷子往泡椒藕带伸得挺勤的。

    泡椒是郡主府种的,藕带是仙湖农庄产的,都是寻常的东西却滋味十足。暑热天吃这个爽口开胃。

    “谢皇上。”李玉山唯有努力把和茅厕有关的东西扔出脑外,认认真真用膳。

    京城里暗涌不断,远在蜀中的白桃丝毫没有感觉到。

    她继续安安心心弄她的实验田,以及逢年过节给京城里的皇帝一家还有哼哼大肥猪送好吃的。

    只是没想到秋收的时候从京城来人了。

    来的还是两个大官,一个是户部侍郎一个是工部侍郎,官职就只比尚书一丢丢。

    要不是白茂文哥哥待京城来的官员态度友好,白桃还以为又是别人来抢东西。

    不过事实上还真是来抢东西的没错。

    白桃才做了一年的实验被人捅到丰元帝面前去了,现在整个朝堂上无论武官还是文官都知道白桃那能够让亩产翻倍的农肥。

    两位侍郎大人难得不架,携手过来蜀中就是为盈丰郡主那工厂之事。

    去年白知县把两个新农具图样献上来被户部一手独揽了之后,工部尚书可就有话了。

    要知道工部和户部其实是有部分重叠的,暧昧点既能归工部管又能划分到户部。

    通常情况下,户部都是管钱的,工部要用钱都是向户部要。新农具的生产和售卖也该交由工部经手,钱再回到户部才对。

    结果户部直接掐了两个新农具当钱袋子用,这不把工部给气炸了吗。

    这次肥料工厂之事涉及到矿产的开采,厂房修建等等,是正儿八经工部的事,工部可就不像上次那样被户部截胡。

    当然工部那边也知道,若是丰元帝真想直接掐了肥料生产当聚宝盆,工部其实也无话可。

    毕竟新农具是铁制品经久耐用,生产和销售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等市场饱和之后这一波钱就赚不着了。

    可新农肥不一样啊,这是年年生产年年要用,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

    把新农肥生产销售都掐在手里,朝廷何愁没有钱。买肥,种地,卖粮,再买肥,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令工部意外的是这次户部居然很好话,不仅让工部经手而且还是经手核心机密。

    户部当然好话了,无论是新农具还是新农肥他们早就知情,去年借新农具揪掉了几个蛀虫,今年才能放心让工部经手。

    再了,郡主那个精细化分管生产就不错,除了核心人物能掌握关键技术,其他人也就是做好自己当前的工作,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把化肥生产技术外泄。

    于是户部工部现在就手牵手来蜀中了。

    “郡主请放心,实验田那儿我等绝不干涉,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工部侍郎大人还强调。

    盈丰郡主可以继续进行为期最少三年长达十年的实验,他们两个则加倍扩大工厂为大工厂,把农肥先生产出来屯着。

    郡主在陆续不断传回京城的报告中也了,生产出来的农肥如果保存妥当可以保存长达二十年时间。

    等郡主的实验做好了,他们也能有足够的农肥应对大周各地的农肥需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不得不工部侍郎的确是工部出身的,考虑问题面面俱到还极其细致周全。

    “工厂生产扩大的钱全由户部负责,郡主大可放心。”

    随后户部侍郎追加一句。

    管钱的果真懂白桃的死穴,一句话就让白桃眼睛蹭亮了。

    “我要用肥呢?”

    “自是全力支持郡主。”户部侍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