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决口

A+A-

    长生听到决口位置是林村,他还愣了片刻,然后他脑海中才浮现林村的资料,这几日他与薛采仔细审阅了历年水务资料,虽然也看到了林村的信息,但到底林村从未决口,只在繁杂信息里记上轻轻一笔,因而他印象不深。

    林村原本只是万千村落中的一个,但黄河支流沉河借此汇入黄河,又因林村特殊地理位置,便在此铸造大坝以调整沉河流向。

    外间风雨交加,但长生也顾不了许多,当即点了一队衙役,带上薛采,急忙便赶往林村。

    离林村老远,便见路面汩汩流动的河水,此时水位尚且不深,但随着越来越接近林村,水位便越来越深,深到马匹不愿意再继续前进,长生无法,只得下了马车。

    紧接着,长生便见到雨幕中,一大堆穿着蓑衣头戴斗笠的人,涉水而来。

    为首之人,抬起头来,隔着重重雨幕遥遥相望,等到走进了,长生才发现竟然是柳无益。

    此地距离林村尚有两三里路,柳无益见了是他,赶忙跑几步,柳无益身上还背着一个老头子,因而行动有些许迟缓,见了长生,赶忙喊道:“大人。”

    “你是林村人?”长生诧异的问道。

    柳无益摇了摇头,道:“我母亲姓林。”

    长生又看了一眼他背着的老头,柳无益忙道:“这是我大舅。”

    长生望着他身后接近几十个人,这些人满脸水,神色悲伤,一时分不清脸上是泪是水,问道:“你们这是要去何处?”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头子突然跪了下来,哑着嗓子道:“大人,我们没了家……”

    长生心下一颤,此时他的官服早就被雨水浸湿,紧紧的贴着身子,他喉头一哽,上前扶起老人家,道:“待我解决了林村的问题,你们便能回家。”

    长生往老人家身后望去,见林村众人脸上全是哀色,他不忍再看下去,急忙撇开了眼,问柳无益:“这些人你算如何安置?”

    柳无益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道:“先试试能不能安置在城中的破庙里,如今也别无他法。”

    相较于林村而言,陵南府地势较高,一时半会还淹不到陵南府,但林村之事若是得不到妥善解决,陵南府迟早也会面临同样境况。

    长生唤了一个衙役,让他带着柳无益去寻城中庙宇,他又询问了一番可有人了解林村大坝情况,林村的老村长,也就是先前雨中下跪的老头,赶忙叫了自己的儿子跟在长生等人身边。

    陵南府就像是一件由补丁拼凑的破衣服,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缘故,境内有多处堤坝,每年陵南府都会发生决堤之事,区别在于破开的补丁在哪里,或者破开的补丁有几处,亦或者口子破开会不会牵连整件衣衫。

    如今林村决堤,算是陵南府开年以来的第一例,夏季阴雨连绵,一场暴雨就可能给百姓带来难以预计的灾难,长生心下沉甸甸的,望着重重雨幕,一时升起不知前路之感。

    薛采见他神色不对,看了他许久,方才问道:“大人是想放弃吗?”

    长生摇了摇头,道:“看着那些老百姓,可由不得我继续伤春悲秋。”

    水漫各处,导致道路难行,不得已长生等人侯在原地,等着衙役们做了竹筏过来。

    雨渐渐停了下来,长生等人去了林村,此时林村已经全都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林村原本的大坝在何处?”长生问道。

    见周围的衙役都不话,村长的儿子林大旺赶忙站了出来,带着众人往西南方向走去。

    长生尚未靠近大坝,便听见奔流不已的水声,他心下微惊,林大旺也不敢带着长生直接出大坝下面,反而饶了一圈,到了一处不算低矮的山顶,长生自山顶往大坝处看去。

    无数浑浊的河水奔流而下,原本的大坝因为决口的缘故,此时只能看见两边光秃秃的石墩子。

    “这几日雨势大,难道你们之前未曾警醒?”长生问道。

    林大旺脸色一暗,转头看向村子的方向,他原本的家此时只留下一个茅草盖着的屋顶,“大人,自进入雨季以来,林村日日都防着此事,因而每日里都会有人前来查看大坝情况。”

    “先前查看时都毫无异常吗?”长生问道。

    林大旺开口答道:“大人,这段日子都是人负责检查大坝,昨日里看的时候,似乎都毫无问题。”

    长生闻言,转头看向薛采,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大人,还需凑近看一眼,方才能下结论。”薛采道。

    长生便和薛采一起下了山,绕了很大圈子,抵达大坝附近,薛采唤了两个衙役扶着他,上了堤岸,长生只见他神色丝毫不惧,在堤岸四处张望,险些一脚踏空,万幸被衙役扶住了,许久之后,薛采方才回转,不待长生询问,薛采便道:“大人,回去再。”

    一直等到回了工厅,薛采方才长叹一口气,道:“大人,此乃人祸,而非天灾。”

    长生倒吸一口凉气,问道:“哪个丧心病狂的会做这种事?”

    薛采拿着茶杯的手一顿,看了长生一眼,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坝事关百姓生死,此事背后只怕还有一个大人物。”

    长生顿时沉默下来。

    “大人,您是要一劳永逸,还是要先稳住眼前的林村危机?”薛采问道。

    “我自然两个都要。”长生想也不想的道。

    薛采道:“林村目前的危机,自然大坝毁了,再堵住大坝便可。”

    长生立马问道:“若我要一劳永逸呢?”

    “大人,我观测林村环境,如今大坝所建其实不太合理,若想要完美解决,最好还是引流,沉河汹涌,若是一味筑堤坝,反而不是幸事。”

    长生沉默片刻,方才问道:“若是引流,你有几分把握成功?”

    “五五之数。”薛采答道。

    “你且容我考虑一二,还是先将眼前的问题解决了。”长生道。

    薛采眼神一暗,道:“治人远比治水艰难,林村的事情,若是暗处捣乱的人无法揪出来,只怕大人做得再多,也是枉然。”

    长生点了点头,道:“我这衙门里的人任你取用,你先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其他事情我来解决。”

    而此时的知府衙门,张知府在府衙里焦急等待着,朝着身边之人问道:“你那姓罗的去了林村,会不会被他看出什么?”

    往日在外面关系不睦的两人,此时竟看起来十分亲近。

    孙同知笑着道:“大人放心,我们的人做事向来神鬼不觉,他年纪轻轻如何看得出来?”

    张知府坐了下去,许久之后,方才开口道:“朝廷那么多人都不敢掺和进来,就他一个愣头青竟然往这件事里面卷,可见是个拎不清的,没准眼神就好呢,若是闹出来,你我都要吃挂落。”

    “大人,姓罗的虽然状元出身,但本事并不如何厉害,当初姓戴的多厉害,还不是被逼的辞官。”孙同知笑着道。

    张知府点了点头,道:“陵南府这地界,就是来了条龙,他也得给老子盘着,任凭他罗恒如何能耐,我也要让他有去无回。”

    片刻后,张府下人来报有客上门,张知府连忙让孙同知避了出去。

    长生一进知府衙门,先是感慨这知府衙门的精致,都当官不修衙,因为谁也不知道修了衙门是不是便宜了下一任,长生看着知府衙门的模样,竟活似张知府要在这里常住一般。

    “林村大坝决口,本官在府衙里急的不行,本想亲自去林村看看,后来听罗大人已经去了,府衙诸事繁冗,本官便抽不开身过去。”张知府神情忧愁的道。

    长生赶忙安慰道:“林村尚能挽救,应当不会波及陵南府,下官心中已经有了成算,只还需要大人鼎力相助。”

    张知府立马道:“本官眼见百姓流离失所,心中也甚为不忍,罗大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本官,但凡本官能帮得上忙的,定然会竭尽全力。”

    长生见张知府神色真挚,便道:“下官有三件事想求大人。”

    “但无妨。”张知府道。

    “第一,增派衙役,协助安置林村村民。第二,迁移林村附近村落的村民,妥善安置。第三,征调民力,重修大坝。”

    长生完,便两眼不错的盯着张知府。

    张知府眼中闪过一道暗芒,片刻后开口道:“罗大人考虑得甚为周详,自然要依了罗大人的想法,不愧是国之栋梁,本官这就派人去处理,定会给罗大人一个交代。”

    长生心下大喜,接着便听张知府道:“征调民力,本该充作今年徭役,但徭役之期已过,亦不好再劳民伤财,若不给任何薪资,只怕这征调工作会十分艰难。”

    “以工代振,如何?”

    张知府面上露出不解的神色,长生便赶忙解释起来。

    听完之后,张知府拍手称赞,道:“妙极,但如今受灾只有林村一地村民,若行此法,只怕征调的人力不够,本官有一法子,不知罗大人可愿采纳。”

    “愿闻其详。”长生赶忙道,以工代振落实终究还是艰难,但老百姓如今都指着他救命,长生想着张知府既然是积年老官,定然有别的好办法。

    “听闻罗大人的老泰山,乃是工部秦侍郎,罗大人的老师,又是工部魏尚书爱子。”张知府仔细的观察长生的神色,见他并无异样,便道:“工部每年都会得一笔银子,通过户部下拨给各地用于督建工程之用,陵南府位置不佳,每年衙门里的银子大半都填进了州县各处大坝中,如今实在是捉襟见肘。”

    张知府接着道:“若是罗大人能求得工部那两位大人相助,想必我陵南府,定能焕然一新,百姓也不必再受流离失所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