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说亲事

A+A-

    容娘捧着一个明黄色的锦袋出现在转角处,见严氏也在,手一错将锦袋藏进袖中,上前施礼:“大夫人。”

    “容娘。”严氏起身还了半礼。

    容娘是薛老太君身边的丫头,薛老太君参军上战场,容娘亦是她的左右臂膀。在薛家,哪有谁敢将容娘真的看做一个年老无用的仆妇?

    “容娘,这边坐,璀娘也坐下。”薛老太君发了话,拍拍身旁的横榻,“容娘,把你方才问得的那位菱娘子的事情向媳妇一。”

    容娘点头,娓娓道来:“那位娘子是如今贡茶沈家当家沈老爷的胞妹云娘所出。前朝末年,沈家逃难途中,云娘为羌人掳至关外,生下一女,唤作‘青青’,便是此儿。炎和元年,西北军收复北地,云娘带着青青回到江南,沈家老太君唤这孩子菱儿,半年后,云娘又诞下一子。”

    “沈老爷将一对外甥视如己出,直到大夫人吴氏进门,明里暗里给云娘气受。云娘因郁成疾后,沈老爷虽疼爱外甥,但忙于生意疏于内宅之事,菱姐儿姊弟俩过得也大不如从前。”

    严氏低下头,只这半日时间,薛老太君竟将沈家内宅的事情摸得一清二楚,看来家中妾室们暗地里的那些较劲,更难瞒过老太君一双慧眼。

    容娘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半月前,菱姐儿染病,被吴氏赶到沈家在天平山脚下的田庄,沈老太君闻讯赶去,接了玄孙女儿和孙儿,暂住在山下白云村中。”

    “璀娘知道。”严氏点点头。

    她方才也着人听过了,沈老太君因沈青青之事对孙媳吴氏大为生气,赌气带着两个孙儿就在村里住下了。

    “这沈家的老太君可不简单。”薛老太君想了想,“不过,青青可更不简单。”

    严氏霎了霎眼,不解地看向薛老太君。

    那娘子除了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还有什么厉害的?终究还是斗不过她那舅母。

    “菱姐儿同沈老太君在村里住下后,就以卖花为业。”容娘轻声道。

    严氏依然不解,起卖花的娘子,一半靠的是花儿颜色好,一半靠的还是人的容色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璀娘,你以为海棠苑的严九这般殷勤地送我们回府,是卖给你的面子,还是卖给我这老婆子的面子?”薛老太君抚摩着左腕,原本在上面的翠玉镯已经不在了,但她还是习惯去抚摩。

    “这……”严氏的笑容有些尴尬,“自然是老太君的面子了,璀娘可没那么大的能耐。”

    “你也不必这些讨好的话来哄我开心,木渎镇的花儿整个江南路都闻名,海棠苑又是个中翘楚,恐怕便是我,也没有这般大的面子请动海棠苑的大当家亲自相送。”薛老太君直言不讳。

    海棠苑闻名的是全国各路的名贵花种,亦或精致灵巧的盆景,每年仲春举办的花会名动整个江南。

    甚而有传闻,海棠苑的那位严九爷,不仅和朝中许多高官交好,还与江湖上一些奇人异士有旧。

    严氏摇头:“那……难不成,是……?不会啊……若有严九爷撑腰……”

    容娘一脸肃然:“大夫人忘了,那平四与菱姐儿同来,初时并未正眼看过我们,直到菱姐儿透出几分相助意思来,平四才提起愿送我们回府。”

    严氏一惊,这样起来,还真是。

    难不成,海棠苑这么做,只是为了讨好那有家不能归的娘子?没道理吧……?

    “陆家今夏迎驾,花园亦是菱姐儿所绘。”容娘抿了口茶,慢慢道,“听人起,那丹青连书馆里的清客郎君们都比不过她。”

    “璀娘。”薛老太君轻声唤她,“前朝的吴越王妃从来都是陆家的娘子,直到现在,陆家都还想这门亲事继续结下去。”

    “……”严氏默然。

    “我看青青就很好,她没爹护没娘疼,年纪就要和吴九娘斗来斗去,还学了一身本事,攒了你我都求不得的人脉。聘她为长孙媳妇,于我于你都大有益处。”薛老太君顿了一下,点头道,“何况她虽不得舅母吴氏喜欢,她舅舅沈双全却十分宠她。结下这门亲,于我们家也是一次机遇。”

    在沙场里挣出功名富贵来的薛家,到底不比平江根深蒂固的大族,还是为子孙后代留一条退路为好。

    “可……”严氏被得有些心动,但眉间仍是戚戚,“我听人起,那沈青青身上流着一半羌人的……”

    “这话不要再了。”薛老太君严肃的声音断了严氏的臆测,“我一柄红缨枪杀过多少羌人,怎会聘羌人的女儿做媳妇?那起长舌妇人别的得,这却不得,若我们家再有人提这事,被我听见了,先拉出去一顿军棍!”

    “儿媳、儿媳也不过是听人起。”严氏唯唯,“儿媳一定严加约束下人,往后再不容她们提起了。”

    薛老太君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璀娘,你是个懂事体的好孩子。这就安排下去吧,青青如今境遇艰难,尽快将她接来才好。”

    严氏被薛老太君和容娘一番话轰得迷迷糊糊,口中唯唯应诺着,不知不觉便出了大堂。

    回头一望,金萱堂的匾额挂在青色琉璃檐下,匾额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磅礴之势,正是当年桐庐公主亲笔所书。

    看来当年不仅薛老太君把桐庐公主当作女儿一般喜欢,公主待老太君亦是如同母亲。

    帝家赐婚,迎娶公主,功成名就,那段日子大概是薛家最为辉煌的时日了。直至今日,匾额上的金彩也未销尽。

    难道在薛老太君眼中,那个流落乡野,无父无母的女孩,真会让薛家再次辉煌起来?

    一道人影从廊下冲出来,“母亲,事情怎么样了?”

    严氏被唬得一吓,往后退开一步,定睛瞧是薛麟,抚着胸口喘气,嗔道:“麟郎,你也是要娶亲的人了,怎地还如此不稳重?”

    薛麟忙陪着笑上前为严氏揉着肩,凑近她耳边问道:“母亲,那亲事可推掉了?我可不要娶那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