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旧弓
过午,沈青青将霜官儿送去村长家里习字,沈老太君照例去了临近的尼姑庵与姑子们闲聊消磨时间,沈青青则自己抱着一捆稻草在后院忙碌,不多时竖起一个简易的草靶。
沈青青取下挂在窗口的红漆角弓。
这便是薛老太君为她送来的东西,沈青青一看便知道这是薛老太君年轻时候用过的弓,这一张真正的上过战场、射杀过人的角弓。
弓之六材,称为干、角、筋、胶、丝、漆。
这把角弓的弓身由柘木制成,弓臂内贴着白色的牛角,片得极薄,有二尺五寸长,弓背贴的亦是牛筋,胶倒是看不出来是哪一种,但以薛老太君的性子,既然弓身选了上等的柘木,用胶上自然也不会含糊。丝并非是指弓弦所用之丝,而是用以将傅角被筋的弓管缠紧的东西,一般选用色泽光鲜的蚕丝。
弓弦是柞蚕丝搓成的,被绕成一团放在匣子里,还没有上弦。
至于那十支羽箭,却很有意思,沈青青一看便移不开眼。
那是红漆黑翎的羽箭,有两尺又三寸长,是她从前最喜欢的制式。
沈青青拈起一根箭,轻轻拨开修剪合度的黑色羽毛,果然在箭尾看到一个“青”字。
信倒是简单,只写了四个字:留赠吾儿。
沈青青拂过细长的弓,或许是出于母亲的天性,纵然变了年龄、样貌和身份,薛老太君还是一下子认出了她。
至于送来弓箭的目的,薛老太君并没有提到。或许是薛老太君认为北羌会再度来犯,因而以兵器示警?又或许薛老太君觉得她孤身归来,世间险恶重重,她需要保护好自己?
不过,既然薛老太君送了弓来,她左右无事,就练习起来好了。
她才六岁时,北羌开始入犯邾朝,北方连失数州,三年后羌人一直到了皇城底下。北邾战败做了羌人的俘虏,眼看羌人就要渡过大江,吴越王带领江南百官众将和百姓们奋起抵抗,浴血三年,终于将羌人赶回了塞外,在临安重新建立起皇城。
与羌人交战的那些年里,她跟随哥哥待在军中,学书认字之余,便随薛老太君练习射箭解闷,一年两年下来,虽然飞矢劲力稍逊,不足以破甲,准头倒是极好。
激弦发矢,可以及远。
哥哥上阵杀敌时,她曾和众多守城的弓手一起立在城楼上戒备。在弓弦的射程以内,足以护君亲周全。
后来在塞上与羌人交战之际,她还曾凭借一支精准的火箭引燃羌人营地,与颜晗成功破解危城之围。
不过,那些都是过去的事情,大漠之中一阖眼,江南烟雨里倏然醒来,她已经不再是她了。
微微泛黄的柞蚕丝弦被慢慢抚平捋顺,稳稳上弦。
沈青青抬起手臂,手指拈着黑色的箭翎,慢慢拉开弓弦,绷紧的弓弦在风中发出嗡嗡的声响。
手有些摇晃,她已许久不曾张弓,更何况拖着一个大病初愈的身体,要控住这一把弓很难。
红漆的箭斜斜飞出不到一丈的距离便一头扎在了地上,沈青青抬起仍在颤抖的手擦了擦额角滚落的汗滴,拉开弓弦的手已被勒出一条深深的红痕。
“原来已经这么没用了……”沈青青扔下长弓坐在草地上,呆呆望着远处的靶子。
果然还是和原先不相同了,从前的她足以纵马骑射,然而如今却不能了。
弓术最忌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扰乱内心,可重新活过来的她,有太多太多疑惑,她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她现在还想不到解答。
“姊姊,你在这里呢。”霜官儿从墙角探出头,看着落在地上的弓箭吐了吐舌头。
“怎么回来了?”沈青青起身,理了理鬓边的乱发,向霜官儿走去,“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没什么大事。”霜官儿见她面色焦急,忙摇头,“是上次那个李哥哥,方才来寻姊姊,不想我们家的门扣上了,因此找到村长爷爷那里去,我就带他过来了。”
海棠苑的李运提着一只匣子转过墙角,见了沈青青先拱了拱手,而后从袖内摸出一封淡蜜合色的花笺,恭恭敬敬地递上:“青娘子,咱们海棠苑的赏茶会又到了,九爷希望娘子能够赏脸来一来。”
赏茶会?沈青青眨了眨眼,从前再没听过这些。
见她不解,李运又道:“咱们海棠苑每年三月十五都会办一回春茶会,请江南各路精于茶艺的娘子郎君们前来展示最雅致的茶艺。因此在前一年的秋天,也就是十月十五,咱们会先办一回赏茶会,为的是遴选出参加春茶会的人选。”
“这样啊……”沈青青歪过头,想了想,“虽然我是贡茶沈家出身,不过我可没学过什么茶艺,九爷请我去,岂不是要大大地跌了面子?”
李运面无表情地道:“九爷了,娘子茶艺绝伦,若是推辞一定不可相信。”
“……哈,九哥还真是……”沈青青摇了摇头,仍是逃不过。
以她的算,原是隐藏行踪更好,但严九若是坚持让她在江南露露面,这也没什么不能答应的。
还有半月,秋蚕就要结茧,结束它们混吃混喝浑浑噩噩的生活了,她也差不多该结束这样安宁的村居了。
“也好啊,不过我是许久没有弄过那些了,只怕有些手生,不知会不会给九爷丢人。”
“这个娘子不必担心。”李运开带来的匣子,匣子里是一整套青瓷的茶具,旁边整根竹根抠成的圆筒内放着撮新茶。
“原来九哥已给我备好练习的东西了,那我也算是盛情难却,便接了你的帖子,也好让你回去交差。”沈青青接过笺子,随手一起收入镂有西府海棠花的匣子内。
“多谢青娘子。”李运拱了拱手,正要转身离去,目光瞥过地上的角弓,脚步不由一顿,“娘子在学箭?”书友群81696502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