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山匪与流寇

A+A-

    徐清第一个走出大殿,急雨已经下过,天边乌云扯开一道口子,露出清的阳光。

    虽最后竟弄巧成拙,令薛麟进了提刑司,但薛麟年少莽撞,到底成不了大气候,倒也不足为虑。

    最可喜的是,皇帝果然没有过问半句富春江中的浮尸。

    雷疏不服气地虎着脸,跟在罗旭身后一言不发。

    “云芝,你不必赌气,秋后的蚂蚱,又能蹦跳多久?”罗旭抬眼望着徐清昂首挺胸的背影,冷冷一笑。

    昨夜他接到消息,得知有人夜袭宪司,待赶到时,官署中骚乱已被平息,有一人当剑而立,中气十足地帮着雷疏处理残局。

    待他定睛看时,那人竟是阔别多年的老友、曾经统帅漠北军的大将军仇秩。

    仇秩辞官归乡已久,这时候突然出现在临安城的提刑司内,倒是一件大大的奇事。

    不想从他口中,罗旭听闻了几件更大的奇事。

    虽然他为人一向秉持刚正不阿的原则,但仇秩所句句在理,他倒不得不为此通融一回,在朝堂上故意闪烁其词。

    这一来,徐清果然上当。

    能杀一杀徐清的威风,罗旭觉得这谎得值。

    徐清已迈步走向皇城的大门,身后簇拥了不少官吏,远望去各色官服,一片锦绣。

    “徐大人、徐大人……”刑部有官吏急匆匆从殿内追来,“徐老请留步——”

    跟随的官吏们齐刷刷地转过身,望着那吏喘着粗气跑到跟前。

    “徐老见谅,我们侍郎大人有急事相告。”吏深深一揖,平复一下呼吸,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徐清。

    “你讲。”徐清捋捋唇边胡须,神定气闲。

    吏道:“昨夜富春江里的尸首,被提刑司抢先去捞了,我们大人不胜惶恐。”

    徐清颇为宽宏大量地摆了摆手,动作看起来有些像赶苍蝇,“哦,这并非大事,嘱你们大人,不必如此惶恐,往后的事心在意便是。”

    “可上报的文书……”吏为难道。

    徐清前几日就跟他们侍郎大人过招呼,于某夜江中会有浮尸,待捞起尸首,如何写清前因后果,迅速结案,徐清都一手安排好了。谁知这也能被提刑司抢先,难不成他们派人守在江边的?

    “我防着这一手,不必慌张。”徐清摇头,江边的“人证”他都安排好了。

    近来山中流寇甚多,既有山民渔人作证,又有流寇自首,何愁结不了案,何况提刑司内忧不断,哪有功夫在这种案上纠结?

    不管沈家那丫头是生得像桐庐,还是就是桐庐,真正的长公主早就死在了塞外,连越璟都不敢光明正大地认下她,其他人更没有道理为这揪着这么件流寇伤人的案子不放。

    真是,完美的计划,比十年前更为精彩。

    徐清露出招牌性的干巴巴的笑容。

    徐家的马车停在城门外,身旁官吏亲自为徐清摆好垫脚的矮凳。

    徐清一脚登上矮凳,御街那头,一名家仆非也似的冲上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

    徐清皱眉,慢悠悠地缩回脚步,“怎么不好了?也不看看地方,在这里大呼叫,有失仪态!”

    “是、是提刑司的罗大人……”家仆上气不接下气,“方、方才拜访府上,请您去富春江边认领尸首。”

    “胡扯!”徐清一把抓起赶车人的鞭子,用柄在家仆肩头敲一下,“我们家的人怎会跑去江边?罗旭那子吃酒吃昏了头!倒要把杀人放火的事赖到我们头上来?!”

    “不、不是的。”家仆瑟瑟一抖,低声嗫嚅,“是……里头有一具女尸,是十四娘子。”

    “什么?!”徐清死死地瞪着瑟缩成一团的家仆。

    耳边似听得一声、两声朦胧的声响,他下意识回头望向沐浴在一片金辉中的皇城,方才是谁……在敲响丧钟么?

    富春江边,围拢了好几层看热闹的人。

    “一、二——三!”

    “来,再加把劲——这是最后一具了。”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江面上的尸体被一具一具抬上岸,整齐地排列在柳树荫下。

    “罗大人、雷大人,有女尸一具,乃一箭穿心而死,所用箭支乃是朱漆白翎,制式与提刑司中杀死刺客的箭不同,尸体上伤口也略有不同,应不是同一人所为。”师尹拱了拱手,低下头去,目光闪烁。

    这箭的制式,下手的力度,除了颜晗,不做他想。

    不由再看一眼那女尸,略有些面善,但一时想不起究竟是谁——竟能让颜晗亲自下杀手,这人到底是谁?

    “其余八具男尸,均是壮年,所着衣物……奇特,或许是山贼流寇一类。”雷疏停顿一下,“啊,对了,他们都死于刀剑伤,在这个女尸身上,确实发现了一把短匕首,不知是否就是凶器,又或是凶器沉入江中,尚未捞起。”

    罗旭扯了扯嘴角,“云芝,你不会想,这女子负伤之下,还能杀死围攻自己的八名壮年男子?”

    雷疏叹口气,“这……也不能不可能,这女尸手上颇多硬茧,想必是少时练武留下,粗略看去年纪在二十四五之间,正是身手最好的时候。”

    “可不是吗?”一个渔民模样的人撑着竹篙拢岸,身边鱼鹰呼啦啦地飞起,“俺最喜欢夜里渔,昨儿经过这渡口,远远望见一个娘子同一群大汉较量,好威风!可惜俺怕事,赶紧躲开了。”

    有这年轻的渔民带头,围观的人群也炸开了锅。

    “这几人的装扮,倒似附近山里的山贼。”

    “听有几个从海边逃来的流寇,今日也在那山寨里落草,赶不是他们?”

    罗旭敲了敲额角,好一个徐清,竟能寻到这许多人来作伪证,若非昨夜仇秩亲口向他阐明事实,他险些都要相信了。

    一个大汉拨开人群,一直冲到罗旭和雷疏面前,夸张地拜倒,“两位大人,的便是对岸山里寨子的寨主,我们山寨中自个儿养鸡种菜,自给自足,从不残害过往客商,更不下山劫,请大人明鉴啊!只不知这几个兄弟是什么糊涂脂油蒙了心窍,竟做出这等谋财害命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