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幸福法则:以面爱的名义把这层面纱揭开(4)

A+A-

    【榜样效应:孝顺父母等于给自己存了份“养老保险”

    有句古语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舐犊之情,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有这种高尚的良知,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是父母辛勤地养育我们,可以,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恩情最深的莫过于父母,所以,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孝顺父母对你也是非常有利的,这就相当于给自己存了份“养老保险”。

    为什么这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屋里居住,每顿饭用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孩子回答:“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父母大吃一惊,猛然醒悟过来,连忙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不能悟出点道理来?那就是父母的榜样,对孩子具有一定的影响。

    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比如家里的电话,如果他看到父母打了几次,他就会拿起电话的听筒放到自己的耳边,嘴里还叽里咕噜个不停;看到妈妈梳头,如果你递给她一把梳子,她也会像模像样地把梳子放在头上来回晃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会这样做呢,是谁教你的?”

    “我爸妈啊,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同样的道理,他看你不孝顺父母,他也不会孝顺你。不要持怀疑态度,上行下效,他从就学会了。

    你知道古人教孝是什么时候吗?孩刚出生的时候。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是因为孩子有强烈的模仿意识,你是怎么做的,孩子都看在眼里,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就学了个大概了。

    现在,你能明白孝顺父母,相当于给自己存了份养老保险的意思了吧!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人都有老的一天。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当那一天到来时,你希望怎么过?其实,不用问也知道,不就是依靠自己的子女吗?俗话“养儿防老”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当你还为人子女时,最好做个孝顺父母的人,这样,当你老了的时候,你的子女才会孝顺你。如果你冷落自己的父母,不仅不照顾他们,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财物,那么你要心了,因为总有一天,同样的悲剧会在你身上上演。

    具体该怎么孝顺父母呢?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亲,绝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要尽量抽出时间,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多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可谓是唱出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很少见面,有的甚至是几年也见不上一回。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亲人团聚。

    看过国外的一篇文章,的是一个部队收到了一封来自某位士兵家长的信,信中这位士兵的母亲即将离世,想在弥留之际看看自己的儿子。遗憾的是,这位士兵已经在前不久的一场战争中为国捐躯了。部队的领导很为难,想满足老人的心愿,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最后,这位士兵的一名战友顶替他去了,神情恍惚的老人在看到自己的“儿子”来了之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故事让人很感动,老人在生命将尽的那一刻最渴望的还是亲情,希望儿子能陪在自己的身边,而当“儿子”来到身边,她便毫无牵挂地辞世了。

    “儿女们各自成家或出去打工了,有时一年也难得见个面”、“日子越过越殷实,但闲下来的时候却觉得很无聊”、“有多少日子没见到孩子们了,不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

    当你听到这些话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点心酸?一项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现有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独居和没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独寂寞的比例更高。

    多么可怕的数据,而且这个数据还大有上涨的趋势。想想看,你有多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听到他们的声音了。常回家看看吧,正如歌曲里唱道的,“哪怕是给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

    禁果效应:打破神秘感,合理引导才有效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宙斯给了她一个盒子,嘱咐她绝对不要打开这个盒子。但是,潘多拉却没有听从宙斯的话,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打开了盒子。结果所有的灾难、瘟疫与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潘多拉那样有着无比强烈的好奇心,甚至很多时候都有逆反心理。

    难道不是吗?想想看,你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心理:愈是得不到的东西,就愈想得到;愈是不好接触的东西,愈想接触;愈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愈想知道。

    还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你愈想隐瞒一些事或者信息不让他人知道,就愈会引来别人更大的兴趣与关注,人们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了好奇与窥探的**,甚至千方百计地通过其他渠道来试图得到这些信息。在心理学上,这叫作“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伊甸园中的夏娃受蛇的诱惑,偷食了善恶树上的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夏娃为什么对禁果动心呢?蛇的诱惑只是一种外因,上帝那句“无论如何也不能动树上的果子”,才是对人类最大的诱惑。

    孩子的分辨能力弱、自我控制力差,更容易受禁果效应的影响。有这样一项心理学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孩子。实验者在茶盘中放着五只往下扣着的不透明的茶杯,孩子们对它们根本毫无兴趣。实验者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下放了一枚糖果,重新扣上,临走时告诉孩子:“杯子下放了东西,你们千万不要动!”然后佯装出去,在外面偷偷观察。结果,越是向孩子强调得厉害,孩子越是想打开看,有的孩子甚至仔细观察了一番,才慢慢再次放好。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一定要重视“禁果效应”的影响,千万别让孩子成为那个打开魔盒的潘多拉。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孩子们,络在他们心目中无比重要,而这恰恰是父母们的烦恼和痛苦。解决这个矛盾,“堵”绝对不是好办法,“导”才是成功之道。常看到一些家长视络为洪水猛兽,生怕孩子学会上会陷进去。然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大环境下,怎么可能让孩子不触?学校不教,家里不学,好,上吧里学去了!结果,受不良吧的影响,络在孩子的观念中除了游戏就是聊天,这下不陷进去才奇怪呢。络是死的,人才是活的,责任还是在教育上。如果我们能尽早引导孩子学习上浏览、搜索、申请邮箱、使用qq和泡泡,他们会知道络其实也不过是为人们服务的一种工具,当那种神秘和好奇变得习以为常的时候,孩子们也就拥有了对于络的定力。

    越是孩子不了解的禁区,越不能强制,否则结果只能越闹越僵,以至于逼孩子走向极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观念一向是他们的神秘禁区。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很多专家日益认识到,关于性的知识不应该对青少年讳莫如深,这样反而使得他们对性充满好奇和神秘感,而不能正确地理解。成长是每一个人无法拒绝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必然要面对生理及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并且经历人生的情、爱、性等各种体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禁止”去对待孩子各种“异常”的表现,而在性教育方面,却疏于引导。

    很多不健康的电影、书籍,学生本来并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一定去看,但是学校禁止,反而使他们想一睹为快、看个究竟;母亲对孩子的早恋问题紧张得要命,时不时就要给孩子“打预防针”,结果男女生之间很平常的交往却涂上一层诱惑的色彩,反而容易造成一些孩子早恋。

    越是“禁果”,越容易激起孩子采摘的**,禁令最后变成各种“禁果效应”的催化剂。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我们没必要对一些本应让孩子了解的事情却掖着捂着,与他们“捉迷藏”。孩子往往会寻根问底地闯禁区,想探个究竟。因而,在教育孩子时,不宜硬性禁止,而应该注重引导。即使不提倡的东西,也不要明令禁止使其变成禁果,而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沟通。

    超限效应:批评一次就好,唠唠叨叨只会过犹不及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在课堂上,或者在听讲座时,如果对某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当老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三点要讲”的时候,你会认真听,甚至会试图记下这三点。然而当老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十点要讲”的时候,你便顿时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

    在工作上,同事请求你帮忙,你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当他要求你做两件、第三件事时,你可能有点不耐烦,但还是会勉强地去做。一旦他麻烦你的事情很多,你就会感到烦躁,甚至跟他翻脸。

    看电视剧时,一般都会在中途插播广告,第一次看时你可能会觉得赏心悦目,第二次再看到,你会仔细一点,看产品和服务,如果第三次、第四次这样无休止地下去,你肯定会对这种大密度的疲劳轰炸厌恶不已。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解释,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了。

    那么,何谓超限效应呢?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学领域,大家广泛借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来生动阐释超限效应。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一位牧师的募捐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便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便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