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第三关测试

A+A-

    第三关测试

    无路可选!

    无路可退!

    也就是,他只有面前的这一条黄土路可以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就是第三关测试?

    可在他印象中,祁山险峻陡峭,是一座石头山,哪里会有这么一条平直的黄土大道?

    难道这是御天观构建出来的幻术不成?

    他蹲下身子,抓了一把地上的黄土,粗粝干燥,与真实的黄土一般无二。

    在神建林中,在青云镇外,他经历过几次幻术,因此应对幻术有了一定的经验。

    他咬破舌尖,含着一口带血的唾液直接朝身前的地上喷去。

    沾了血迹的黄土还是黄土,无非显露了一些暗色的水迹,并无异样。

    石劲犹不死心,拔足向那块儿水迹踏去。

    “砰”地一声。

    仍然是脚踏实地的感觉。

    虽然看不出破绽,但他心中仍然怀疑这里是由幻术构建而成,只不过这里的应该是比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些高级了许多的幻术。

    他将视线穿过高大的杉木,瞄向了黄土大路的尽头。

    这条路究竟通往何方呢?

    猜是猜不到的,唯有走下去才知道。

    石劲不再迟疑,沿着黄土大路迈步向前走去。

    他现在几乎已经肯定,从昨天从书塾中走出,到那间精舍,再到精舍内桌子上布置的酒菜,包括自己的昏睡,以及现在的清醒,应当都是御天观精心设计的结果。

    这第三关测试很可能就是从现在这条黄土大路开始了。

    第一关测试考较的是根骨资质,第二关测试考较的

    是领悟力,那么第三关测试考较的究竟是什么呢?

    为何秘而不宣?

    这地上的黄土不知道能不能吃?

    石劲想着想着,思路跑偏,忽然想到了吃上面。

    他肚子太饿了,胃囊在痛苦的痉挛着,饥饿像无数利爪一样在揪扯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抓了一把黄土,放在唇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将土撒了出去。

    在他印象中,有一些土是可以吃的,比如观音土。

    观音土也叫高岭土,或白泥,是制造陶瓷器物时的重要材料,它耐火烧,关键是它非常的细腻,少量吃下去不会伤到肠胃。观音土可以吃的,虽然没有营养,但是可以消除身体里的那种饥饿感。

    但眼前的这种土壤可不是观音土,干燥粗粝,其中还夹杂了不少尖锐的石子,这东西若是吃下去,不但伤食管,更伤肠胃,甚至还会引起一连串严重的后果。

    石劲并不是顾前不顾后的人,他放下土壤,又瞄上

    了黄土大路两旁高大的杉树。

    杉树的叶子极为苦涩,甚至具有微毒,不可食用,但杉树的树皮可以入药,倒是可以用来冲击。

    他将探入怀中,不知为何,身上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可以借用的工具。他看了看自己的,若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完全可以将杉树皮生生撕裂下来的。

    但那样做,无疑暴露了自己的身体和力量异于常人,从而会引起御天观的怀疑。

    罢了,罢了,才一顿不吃,总不至于饿死吧?

    石劲将嘴张大,猛然吞咽了几口空气,强行压下心中对食物的渴望,大步流星向前赶去。

    他走了半个时辰,仍未看到大路的尽头。

    这条大路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吞噬一个人的精气神。

    石劲感觉体内的力量急速的流逝,腿上沉重地如同绑了上千斤的铅块一般,每迈出一步都变得无比艰难。

    他回头望了望,自己走了半个时辰,起码应当行了

    有六七十里的路程,可身后的路依然是两丈开外便是深不见底的沟壑。

    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使得他看那沟壑有了一股亲切感,忽然觉得跳入那沟壑之中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忽然有些明悟,这如影随形的沟壑或许就是退出测试的契,只需要往那里面一跳,便可以大吃大喝,好好休息。

    但别人有资格放弃,他有吗?

    他没有!

    师父长空无极为了他跋山涉水,奔波数千里,为了他殚精竭虑,四处求告,谁都有资格放弃,但他却没有资格。

    石劲咬咬牙,眼神坚定,脸上满是坚毅之色,继续向前走去。

    不知道又往前行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了大路的尽头,而且在大路的尽头出现了一座城镇。

    那城镇不大不,静谧的屹立在黄土大路的尽头。

    既然有城镇,就必然有人,既然有人那么就总能够讨口吃的。

    石劲精神大振,浑身也不知从哪里冒出一股力气,驱使着自己的两条腿向着那城镇加速走去。

    黄土路直连那城镇的大门。

    他沿着黄土路向前又走了约莫盏茶工夫,终于来到了那城镇的大门前。

    寻常的城镇,即便是比眼前这个的多的城镇,在城门附近也极是热闹。

    而这个城镇却出奇的安静,没有人看守,没有人抽税,没有人进出,没有叫卖声,没有锣鼓声,甚至连一丝骡马的蹄声也听不到。

    石劲怀着满腹的疑虑,踏入了那城镇的大门。

    他进入大门后,往前行了十几步,绕过一堵影壁,便看到了一条长街。

    长街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三三两两地站立在街上,有的似乎在交谈,有的似乎在指指点点,有的似乎在叫卖,有的似乎在运货,有的似乎在卸货,这些

    数不清的各色人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声无息,静止不动,仿佛高仿真度的蜡像一般。

    可是,他前世见过最大的蜡像馆都没有这种规模。

    他压抑住内心的震惊,缓步走在长街上,来到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人身旁。

    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子,扎着两只羊角辫,身穿花棉袄,右腿和右在前,左腿和左在后,保持着一个跃步的姿势,此时,她右上正拿着一个糖葫芦,脸红扑扑的,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他用轻轻触了触孩子的身上的花棉袄,温暖而又柔软,这应该是真衣服,他又颤抖着,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光滑而有弹性,并非像冰冷坚硬的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