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曹玉珠

A+A-

    这次太子纳侧妃,是楚王党和太-子-党斗争下的产物。

    霍承纲在‘大考翰詹舞弊案“重击贤德妃和楚王党。

    楚王一派吃瘪,贤德妃不甘于此。谗言皇上,要为太子殿下府上添侧妃。实则添上自己的眼线。

    曹玉珠知道偷偷摸摸办事反倒显得她的心计和皇上不喜,太子殿下也会用计谋驳走她的眼线。

    既然如此,曹玉珠干脆故作天真的求皇上。不想兄弟阋墙,想了个法子和太子和好。提议把华将军的三房的嫡次女纳给太子殿下。

    公主韩霏嫁的是华将军的二儿子,是华锦萼的二婶婶。两家有了这层姻亲关系,女眷吹吹耳旁风,兄弟哪有不合的。

    曹玉珠道:“照我看,太子殿下如今处处和霄儿作对,就是太子妃挑唆的。太子平日最温和不过,尊兄爱弟,自他成婚以后。越发和兄弟们远了起来。”

    只字不提太子的不是。

    元熙帝本就极其厌恶这位太子妃,当初他给太子挑的儿媳妇,并不是杭家这位闺女。后来不知怎么的,阴差阳错,点了这位杭心姝。

    整个太监房异口同声的他当日的确翻的是杭心姝的牌子。应礼太监唱名的时候,也重复了一遍杭心姝的名字和家世。

    皇上当时也没什么反驳的话。

    元熙帝只好以为是自己翻错了。最后还是不解恨,找借口处决了当日记名和唱名的太监。

    而这位杭心姝自进东宫以来,对元熙帝都是尊敬有加,亲切不足。

    杭心姝觉得很委屈,她跟公公还要怎么熟,怎么亲切?又不是扒-灰。

    提及太子妃,太子笑了笑,黯然遗憾道:“这件事倒是让她受委屈了。”

    太子初婚,尚无子嗣。在越国公满门抄斩,皇后半幽禁长春宫这个敏感时刻。太子急需一个嫡子来稳定人心。

    而太子太子妃大婚还不足两年,东宫便添了三个新人。确实是对不住太子妃。

    霍承纲沉默片刻。起来还是他的不是,当时太子纳侧妃。东宫收到消息时已经太晚了,事情已成定局。能挽回的局面实在甚微。

    若真只让家世背景雄厚的华锦萼进府,和太子妃擂台。那东宫就乱了套了。搁民间,贫妻贵妾也是家宅不宁的下场。

    太子妃不过是普通世家女子。哪比得上尚了公主的开国勋贵华家。

    何况宫里还有贤德妃撑腰。

    霍承纲是陪着太子从陈家灭顶之灾走过来的。霍承纲把帝心看的清清楚楚,元熙帝活着一日,就不愿意看着手下朝臣势力盘结在他儿子身后。

    当年太子如履薄冰,他身边并不需要一个母族如何强势的女子。太子只需要一个安静、听话、懂事。身家清白,识大体的好姑娘。能替他接管内宅,让太子了无后顾之忧的人。

    霍承纲挑人一直是往这个方向挑的。在家世上便勉强了一些,不强求嫡系亲信,只要和楚王一派无染即可。

    贤德妃出身低微,儿女亲事都用来笼络朝臣。

    除了鲁王之外,大公主韩霏尚给了镇国公嫡次子。楚王和太子同年选妃,定了河间忠武侯的长女张妍。

    楚王成亲后,元熙帝便流露出对贤德妃的疏远。

    元熙帝不喜欢杭心姝,是针对这个人。不喜欢楚王妃,则是明晃晃针对河间忠武侯的身份。

    太子母族越国公一家都被压了,楚王一派却是越发繁荣了。

    朝臣都开始揣测圣心。元熙帝不满之心已久,对贤德妃的举措很是冷淡。

    贤德妃何其敏锐,一哭二闹三哄劝。将元熙帝哄的服服帖帖,不断的自己如何出身卑微。如何没有安全感,如何怀念和元熙帝在宫外琴瑟和鸣的日子。

    百般手段才挽回帝心。若非如此,贤德妃也不会在太和殿除草役一事上动手脚。更没有后来的是是非非。

    华锦萼也就不会进东宫了。

    霍承纲心里叹了气。皇上想废太子,改立楚王。也得太子在这个位子上犯错才行。

    楚王和贤德妃二十年都没能如愿。

    太子少年时便谨言慎行,从不犯错。让人不可思议。

    人常,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太子韩霐偏偏是那位不湿鞋,不带泥的。

    连太子母族,越国公一家问斩。陈家满门男丁,无一人活下来。太子都未行差一步。

    贤德妃为此暗恨已久。

    华锦萼进东宫,是开局,也是收棋。

    从泉之死、太子受罚、大考翰詹、太子侧妃。一环扣一环,每一局都是太-子党和楚王党的一场互殴。

    *

    次日天一亮,大公主韩霏受诏进宫,在钟粹宫向贤德妃问安。

    中午,钟粹宫的大太监来东宫请华侧妃过钟粹宫,陪大公主话。

    华锦萼让白果带着钟粹宫大太监的徒弟,去请示太子妃杭心姝。杭心姝事先受过太子叮嘱,没什么同意了。

    杭心姝对白果道:“让华侧妃好好陪陪大公主。无事便早些回来。女儿惦记娘家无可厚非,全一全念想。到底嫁入东宫了。明白吗?”

    白果苦笑,眉低目顺的应是。和太监退下去。

    华锦萼换了一身宫装,乘着大公主恩赏的青帷轿进了钟粹宫。

    贤德妃是位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人,她年轻时五官出众,半老徐娘时仍存风韵。和大公主长的不是很像,和鲁王殿下到很是相像。

    华锦萼猜测,大公主长的应该像元熙帝。

    元熙帝先后娶了两名妻子。

    发妻姓曹,名玉珠。父亲是一名穷秀才。两人在民间育有一子一女。

    嫡妻陈妤是晋国的开国皇后,和元熙帝韩懋之一起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接受沐赐。

    韩懋之称帝后,派人回老家接曹玉珠进宫。曹玉珠三番五次不愿,还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民妇,蒲柳之姿配不上当今天子。能伺候过皇上一场,已是她莫大的荣幸,岂敢再奢求更多。

    元熙帝大为感动,派人赏赐她无数金银良田,让她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曹玉珠若只是满足于此的话,又哪来今天的贤德妃呢。

    曹玉珠聪明无比,新帝封禅,她当然听皇后和她的丈夫一起在泰山接受沐赐。

    当今皇后是何人。绵昌候的孙女,越国公的嫡长女,簪缨陈家的千金姐。

    曹玉珠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位陈家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她一介民妇,在乡间操劳多年,以这般姿态进宫见皇上,能有什么好下场。

    昔日相公的怜悯之心能存几日?

    曹玉珠选了个聪明的办法,以退为进,先用皇上的怜悯之心换取富足的生活。然后开始从头到脚改造自己,从粗糙的手指,到干如柴的枯发,还有生过两个孩子的松垮皮肉。

    曹玉珠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来调养自己,从谈吐到礼仪,吃饭到走路,她无比以最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直到她听皇后有孕了,曹玉珠这才意识到自己眼皮有多么浅薄!

    根贵虽然是皇上的长子,可根贵从长在民间,大字不识一个,哪里会是皇子的人选。曹玉珠赶紧示弱,连夜弄病儿子。假模假样的叫郎中来看病,私下偷偷倒干净儿子的药。

    直到根贵病重垂危将死的时候,曹玉珠才跪求皇上派来照顾她的人,声泪俱下的:“这到底是韩家的血脉,老韩家的第一个儿子。无论如何,请让皇上来见儿子最后一面。”

    元熙帝得知儿子病重,连夜出宫,去探望曹玉珠母子。

    这一探望,不仅探望出旧情来。曹玉珠还成功把自己的一儿一女送进宫去。便是如今的大公主韩霏和鲁王殿下韩霆。

    韩懋之的称帝之路,不择手段。

    曹玉珠的进宫之路,同样称得上不择手段。

    这夫妻二人,某种程度上还真是有夫妻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卑鄙程度一个比一个更甚。

    曹玉珠锦衣玉食调养两年,早已非昔日姿容。

    韩懋之娶曹玉珠为妻时,就是看上她的颜色。后来韩懋之见的世面广了,千金姐,名门贵女,各个都是花容月貌。

    韩懋之这才知道,所谓的双筒镇第一美女,也不过尔尔。称帝后,想接曹玉珠母子回宫。也不过是本着一个男人的责任,念及旧情。

    曹玉珠拒绝后,韩懋之也没坚持。毕竟他称帝了,也不想对过往有太多染指。他以后的子嗣是要继承整个晋国的,不再是家门口那十亩薄田。

    韩懋之便给了曹玉珠母子锦衣玉食的生活,之后忙于国事,不再过问。

    这次因为长子的病情来探望。元熙帝看见一名美妇人坐在榻旁掩帕轻泣,元熙帝一阵恍惚,这是曹玉珠?

    曹玉珠回头后,元熙帝更惊喜了。原来他的发妻还是这样美貌。他真是慧眼识珠,当年的眼光,放在今天也不赖嘛。

    曹玉珠少女时漂亮,脆生生的像个鲜藕般,让人垂涎欲滴。成为少妇后,更加成熟有风韵。昔日的念想席卷心头,元熙帝手搭在曹玉珠肩上。

    曹玉珠却拉着他的手摸向根贵滚烫的额头。元熙帝大惊,什么旋旎的心思都没了。“儿子怎么会病成这样!”

    曹玉珠抹着眼泪道:“我不清楚,药也吃尽了,大夫也看遍了。病就是不见好。我怕他熬不过去这一关,才豁出命求您来的。”

    曹玉珠扑在元熙帝腰里嚎啕大哭,不住的着什么本不愿意再扰,苦于无奈之类的话。元熙帝被曹玉珠丰满温软的身子抱住,刚才搂肩不成的遗憾瞬间被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