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黛玉卷(5)

A+A-

    贾敏本是要带着黛玉回府的,因着雨天的缘故,只得再在庄子里头留上一日。

    黛玉闲得无聊,叫丫头撑了伞,陪自己去跟先生讨教一二。

    既然是向先生讨教学问,黛玉也懒得兜什么圈子,行过礼后就直言问道:“先生又是怎么晓得,这几日田间会有雨的?”

    李白把手上那本满满记载着天文历法的笔记递给黛玉。

    这笔记大抵是从很多书上原本搬抄下来的,有篆,有隶书,甚至还有甲骨文,饶是黛玉博学多才,看着也头晕。

    黛玉草草翻了一下笔记,把书本放回原处,担心道:“你不会也拿这个教怀瑾吧?他年纪还呢,若是真感兴趣,陷进去了,出不来可怎么是好?”

    李白云淡风轻道:“这倒不会。”

    这是他穿越之后的兴趣而已,自己都没搞通透,怎么拿来教学生?

    “那就好。”黛玉松了口气,接而趣道,“先生既有这才能,就不该来林府做先生,而应该去当国师了。”

    李白:“……,算了吧。”

    而今朝堂之上,太子和大皇子、四皇子和八皇子几个派系的人闹得不可开交。

    李白在大唐时候是跟玄宗等人接触过的,知道皇帝家的人都挺难相处的,哪朝哪代都一样,所以不光不掺和,还要坚决远离的。

    李白如是想。

    直到一年后,他才发现,自己这女学生的嘴,大抵是开过光的。

    = =

    贾敏同黛玉在回城路上,就听人了贾雨村已经宣判了前几日的“拐子案”。

    话那日,贾雨村坐堂,虚张声势得动了文书,发签拿人。没把薛蟠拿来,只将薛家族中人同几个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薛家人直真凶已暴病身亡,并有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贾雨村又装神弄鬼一番,是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已死。贾雨村又判得薛家给了冯家不少银子作烧埋之费。那冯家早已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便也无话了。

    贾敏奇道:“昨儿还听庄头,薛家太太并薛家大爷正卖了田产,正准备入京呢。那贾大人判案是前日的事情,明明薛大爷活得好好的,怎么就亡故了?”

    李白想起贾雨村那日对林海的态度,又见此人在关乎人命的案子上,只为了讨那么点好处,竟揣着明白装糊涂。

    李白当即便翻身下马,去应天府击鼓。

    贾雨村看到来人吃了一惊,虽然知道此人乃林府西席李白李先生,但还是按着流程问了一句:“堂下何人?”

    “一介草民,只是看大人断案不公,过来击鼓鸣冤。”

    “哦?”贾雨村眼睛转了转,“你不妨,有何冤情?”

    “草民没甚么冤情,只是那那薛家大爷好好的在庄子卖田卖地,冯公子在地下魂魄不宁。”

    贾雨村脸色一变,刚要反驳,又想着这人不按套路出牌,万一出什么话来,反而对他不妙,便道:“而今天色已晚,既然两家各执一词,不如先退堂,待本官问过案情后再做判断。”

    李白回府后,特地嘱咐伺候自己的厮阿泰去府衙守着,一日,二日,三日……五天过去了,都没有接到贾雨村要重判此案的消息。

    李白索性趁着林怀瑾课间时候,将这案子编了个传唱起来朗朗上口的歌谣,又给了阿泰好些铜钱,叫拿去给外头玩的孩童买些糖吃,“顺带”给那些孩童们教唱一下歌谣,丰富一下他们的课余生活。

    没过几日功夫,几乎半个金陵城儿都学会并传唱了这首歌谣,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府衙断案不公,有钱人家可以为所欲为。

    事情闹大了,应天府收拾不了,最终把“拐子案”的卷宗呈到了林如海那里。

    薛姨妈也知道了消息,关起门来对宝钗急道:“你那不长进的兄弟,这会子是造的什么孽!我的儿,虽然咱们点了贾雨村,但而今事情闹成这幅样子,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收尾的?我叫他们听了,卷宗都已经呈到了江苏巡抚林大人那里。起来,你那姨母正好是林夫人的二嫂嫂,不如咱们备了礼物,过去走走亲戚,也好叫林大人关照一番。”

    宝钗垂泪道:“哥哥也太糊涂了,当街使人行凶,得还是金陵有名有姓人家的公子。我听闻林大人素来官声极好,素来公正廉洁,而今事情已经闹成这样子,不论找谁,都是不好收场的。”

    薛姨妈道:“不论如何,也总要试一试,咱们家就他一个爷们儿,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父亲泉下有知,怕是连我也要怪罪。”

    贾敏接到了薛家帖子,明日携家中女儿前来拜访。

    前世在贾府时候,因为姻缘一事,黛玉同宝钗在不少人眼里是对立的,但就实际而言,黛玉同宝钗、宝琴两姐妹玩得还蛮不错。到底那么多年的感情在,黛玉很怕宝钗到时来求,她再一时心软,露出不忍神色,叫母亲不好应付。

    黛玉练了一会儿字后,想起怀瑾曾,李先生奖励他这两日功课学得扎实,要带他去夫子庙外去一家近来极是火爆的馆子里头吃鱼羹,便叫雪雁差人告知了怀瑾,明儿同他们一道儿过去。

    正院内,薛姨妈对着贾敏哭道:“蟠儿那孩子,自幼老实得很,从不是那寻衅滋事的,那日不知怎的,竟撞邪一般做了那些事情。我原是没脸来求姑太太的,可我们一家子孤儿寡母的,没了那个孽障,又能指着谁去?思来想去,少不得拉下老脸,过来跟姑太太讨一条明路。”

    贾敏道:“咱们都是膝下有儿女的,我又如何不能体谅你?只是我们老爷虽是江苏巡抚,却也只是来接管政务的,眼看着就要回京述职了。这案子承报上来了的当日,老爷就派人四百里加急报去了刑部,实在是有心无力,还望薛太太见谅。”

    薛姨妈见贾敏得恳切,知道这也是实情。她是过来求人的,本不应该给贾敏使脸色,只是心里实在不舒坦,强撑着应酬不了,再了两句闲话后,便先行告辞。

    天子南巡时候,曾经宣召李记鱼羹的店主去行宫里头做过菜,而今夫子庙外的这家鱼羹店近来出名十分,街前人满为患,眼瞅着要排出二里地去。

    李记店面不大,店内只有四个雅间。李白先去帮两个祖宗拿了等号的签子,见时间还早,又去旁边另一间店里买杏仁豆腐给黛玉两个做零食吃。

    黛玉姐弟在车子里头等李白回来,谁知那人去买杏仁豆腐久久不归。

    林怀瑾直言车里头闷得很,想要去外头看看,不想待要下车之时,有人敲了敲车窗,礼貌道:“敢问可是林海林大人府上家眷?”

    黛玉给林怀瑾使眼色,怀瑾会意。

    “不知阁下哪位?”

    那人道:“我乃八王爷府中长史,姓郭,想请贵府李先生跟我们走上一遭。”

    黛玉听父亲过,八皇子和九皇子十分要好,八皇子而今贸贸然请李白过去,会不会是因为那日李白同董三斗酒的缘故呢?

    应该不会,黛玉自我否定了这个想法,大家都是宗室体面人,哪里就会为了这么一点事闹得满城风雨?

    恰在此时,李白回来,将那杏仁豆腐给了黛玉姐弟:“我去去就来。”

    罢,便跟着来人离开。

    林怀瑾担忧道:“姐,你先生不会有事吧?”

    黛玉心神不定道:“鱼羹不吃了,咱们先回去找父亲商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