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林不泊告诉施婳, 从苏阳城开始出发, 一路上要经过清江,临茂,长北, 最后才能到达徐州, 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他想了想, 又道:“不过这次听是修了路,我们不必从清江绕原路, 可以直接通过临茂, 时间要短得多。”
施婳点点头,她坐在马车上,转头往外看去,只见官道两旁都是田地,荠麦青青,农人正在其中忙着耕种, 远远望去, 如细的蚂蚁一般,颇有趣味。
她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远门了,当初她是和谢翎坐着马车到了苏阳, 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如今谢翎已经去了京师, 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想到这里, 施婳不禁心中生出几分孤寂之感来,谢翎已经长大了, 像是一只雏鹰的翅膀终于长成,飞往天际,此后他的人生即将踏上新的路途,开启崭新的一卷,而她或许就会在苏阳城中,在这个烟雨江南中,慢慢过完这漫长的一生。
施婳从未想过去要京师,那两个字被人提起时,她都会觉得一阵心悸,随之而来是巨大的恐慌,关于那一场大火以及太子李靖涵的噩梦已经纠缠了她近十年,直到如今,她也仍旧没有勇气去正视它。
或许有朝一日,李靖涵死了……
不过,那一天要什么时候才会来临呢?
施婳漫无边际地想着,她一路上走神得厉害,看在林不泊眼中,却是她思乡情切的表现,为了纾解她的情绪,林不泊主动与她起从前出远门时的事情来,渐渐的,施婳倒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马车一路上走了十来日,非常顺利,甚至就连老天爷都很给面子,一滴雨都不曾下过,连日天气十分晴朗,正适宜赶路。
林不泊以手遮住明媚的阳光,向远处眺望,忽而道:“婳儿,临茂省到了。”
闻言,施婳立即往外看去,只见前面是一大片农田,绿油油的,两侧俱是高耸的青山,这十几日赶路过来,入目之处,全部都是或深或浅的绿色,看得人都麻木了,所以施婳盯着前面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点什么来,大概是因为她离开得太久了的缘故。
入了临茂省之后,林不泊便向遇见的人问路,又走了三日,前面出现了一个镇,施婳终于看到了她觉得眼熟的地方,那是邱县,邱县的西侧有一棵巨大的老槐树,因为长得太过高大,从前被雷给劈中过,县里的人们都以为它要死了,没想到第二年又活了,大伙儿都这老槐树有福气,便没有人再动它,任它歪着长了很多年。
这话施婳如今已经不记得是谁告诉自己的了,因为对于她来太过遥远了,或许是爹,又或许是哥哥,总之,她看到那棵歪着脖子长的老槐树时,脑中便浮现出来它的故事。
施婳道:“伯父,前面就是邱县了。”
林不泊听了,啊了一声,道:“到了啊?”
施婳笑道:“是。”
林不泊量着前面那个镇,道:“你家就住在这镇子上么?”
“不是,”施婳解释道:“还要再走个十来里路,才到我们的村子。”
林不泊应了一声,道:“那就去你们村子里。”
施婳摇头拒绝道:“不必了,伯父,我自己去便可以,那边都是路,马车过不去的,您先去徐州,到时候我自己回苏阳便可以了。”
林不泊听了这话,下意识拒绝道:“这怎么行?我既然带着你出来,就得带着你回去,再了,你一个女孩子,一个人上路多危险?”
施婳笑道:“伯父不要太看我了,我九岁时,便从这里逃荒出去,徒步走到了苏阳城,怎么长大了,反倒不安全了?”
林不泊还是不答应,施婳又道:“伯父还请放心,我自在邱县生活,不会出事的,再者,我回到老家,还得替我爹扫墓上坟,修整屋子,怎么也得要许多时日,伯父还有要事,岂能因我耽搁了事情?”
闻言,林不泊犹豫了一下,施婳劝道:“这里是我自长大的地方,还有认识的父老亲戚,伯父放心便是。”
林不泊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我出来时,你伯母便与我,你主意正,轻易劝不动你,我还道不信,如今看来,还是你伯母了解你啊。”
施婳笑笑,眨眨眼道:“伯母疼我。”
林不泊也笑着摇头,又取出来一个包裹,道:“这里面是一些银钱,你且拿着,切记莫露了白,叫人看见了,万事心谨慎,我到时候从徐州回来,就来接你。”
施婳思索片刻,摇头道:“伯父不必来了,从徐州回到苏阳,并不顺路经过临茂,若这一趟我不跟着来,恐怕您也不会绕道到临茂了,五六月间就是梅雨季节,天气潮湿,药材不好保存,您还是直接赶回苏阳,路上别耽搁了。”
闻言,林不泊顿时愕然,随后无奈笑道:“你这孩子……什么都叫你猜着了。”
他望着施婳道:“自谢翎进京赶考之后,我和你伯母便有这个想法了,你心里有事,我们不知如何劝解,谢翎也不在,所以才想出来这个法子,让你回老家散散心也好。”
施婳又笑着眨眨眼,道:“伯父疼我,这份心意我自然要领受下来,不能白白辜负了。”
两人正话间,马车已经缓缓驶入了邱县,县里街道两旁有不少百姓正在话,或者忙着做事,见了有生人来,不由像是见到了什么稀奇事情一样,各个都朝这边瞟上一眼,仿佛想知道他们来到这的邱县做什么。
施婳与林不泊道了别,这才拿起自己的包裹行李,从车上跳下来,笑着道:“伯父,路上心。”
林不泊探出头来,仔细叮嘱道:“你也要多加心,万事保重,有事记得写信回苏阳。”
施婳答应下来,挥了挥手,道:“伯父一路顺利。”
林不泊看着她,点点头,放下了车帘,马车便辚辚往长街尽头驶去,很快便消失在拐角处,不见踪影。
施婳站了一会,抬头看了看天色,正是上午时分,阳光明媚,这时,有人大着胆子上来问道:“这位哥,是哪里来的?”
因施婳穿着男装,所以那人也没认出来,她笑了笑,道:“我是梧村的,刚从隔壁县走亲戚回来。”
那人听了,觉得也无甚新鲜事情可以听,顿时有些失望,只是随意与施婳寒暄几句,便转身走开了。
施婳紧了紧肩上的包裹,然后转过身,朝记忆中梧村的方向走去。
都近乡情更怯,施婳却没有这般的感觉,兴许是因为,梧村距离她来太过遥远了些,她上辈子九岁离开了这里,直到死去时,都没有再回来过,等她重生了之后,只在梧村呆了短短一个晚上,第二日又与乡亲父老们开始逃荒,来去匆匆。
直到如今,邱县梧村于她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罢了,承载着九岁之前的记忆,九岁之后,梧村便与她毫不相关了,所以她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情怯的,就像是正在踏入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
这种陌生此时施婳正深深体会到了,因为她已经迷路了两次,却依旧没有找到记忆中的那一条通往村子的路,日头高悬,转眼就是正午了。
四月间,太阳烘晒得植物散发出清新的气味,时值春季,野草和树木都疯了一样地往上长,肆无忌惮地伸展着枝叶,施婳看了看天色,认命地原路返回到之前的三岔路口,走错了两次,这最后一条应该是对的。
她深吸了一口气,朝最左边的那一条路走去,没多久,她就找到了几分熟悉的感觉,这感觉很奇妙,就像是原本只有一丁半点的模糊记忆,随着脚步往前,渐渐清晰了起来,将那些残缺的记忆一一补漏。
施婳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山坳,当初她的兄长背着竹筐,从这个山坳口走出去的,无视她的呼唤,头也不回。
施婳深吸了一口气,加快脚步,转过山坳,一个的村庄便出现在远处,梧村到了。
梧村依山而建,施婳记忆中,村子里生长了许多槐树,每到四五月间,槐花开得很旺,雪白雪白的,兄长常常带着她去爬树摘槐花,回了家里,娘亲会做槐花饼和槐花饭,那都是很遥远的记忆了。
如今施婳走在径上,只觉得那个村子十分熟悉,又十分陌生,记忆里的槐花也都已经开了,她甚至能听见孩童闹时发出来的嬉笑声,还有大人们呼喝的声音,可是她已经不认得村子里的人了。
很快便有人发现,村子口来了一个陌生人,孩子们伸头伸脑地张望,满眼都是好奇,这个人是来做什么的?
甚至有孩子大着胆子问她:“哥哥,你是货郎吗?”
不等施婳回答,他们便七嘴八舌地开了:“货郎卖的是什么呀?”
“他不是货郎,他没有挑担子!”
“可是他背着包袱,不定东西就在包袱里!”
“不对,那么多东西怎么可能装在包袱里?”
“那你问他!”
“我才不去哩!”
……
孩子们既大胆又害羞,嘻嘻哈哈地奔跑着闹,他们也不跑远,追追跟在施婳身后走,好似一串尾巴一样,又像是在看热闹和新奇,不肯散去。
施婳忍不住微笑了一下,循着径,往自己家的方向走去,所幸她还记得路。
施婳的家在村西的位置,和村子之间隔着田地和半个山坡,所以其他人家都住得近,唯有他们家要远一些。
孩子们追追,跟在她后头跑,径两旁的野草已有齐腰深了,因为无人理,野心勃勃地想要霸占了这一条径。
这时,施婳听见孩子们在七嘴八舌地猜测:“你们货郎哥哥要去哪儿?”
“去阮宝叔他们家吧?”
“他是去卖东西吗?”
“不知道,咱们去看看吧。”
听着孩子们讨论,施婳忽然抓住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村西明明就她家一户人,她叔婶都住在村子里头,为什么会是,阮宝叔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