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后寿诞

A+A-

    苏家两兄弟乐够了,苏轼也没忘让自家好友好好乐乐,给章惇去信时便也带上了这段儿。

    章惇看这段儿时正在喝茶,结果一口茶没咽下去,全都贡献给了信纸了。章夫人正在一旁绣花儿,就见自家官人把茶喷了一信纸。

    “官人这是怎么啦?这可是上好的明前龙井,怎地这样浪费?”章夫人皱着秀眉,官人怎如此不雅。

    “嗯,夫人,你且来看看。”

    章夫人探头过去,看后也不禁莞尔,怎会有如此古灵精怪之人。

    想这些日子,自家官人不再意志消沉、怨天尤人,东坡先生和他那友确是功不可没。

    官人与东坡先生的通信,自己也看过一些,想法确实标新立异,想别人所不敢想。自家官人也真是吃这套,也是,对付这种倔驴,不当头一棒是不醒他的。

    前段时间官人还按照信中所言,去做了什么基层调查。

    (赵佖与苏轼通信,谈到新法的弊端,赵佖认为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新法,并且顺利推行,光在京城拍脑袋想是不行的,一定要下基层,做调查。

    就是要到地方上去,看看不同地方、不同阶层的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看看各行各业都是怎样经营的;也得看看新法推行后,对这些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自己再站在各个阶层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对比新法旧法,看看新法到底伤了谁的利益?推行不下去的原因又是什么?推行后对百姓而言有没有实际效用?推行过程中有没有漏洞?

    先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才能谈新法、旧法,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章惇此时刚好外放汝州,看了信中内容,大受启发,闲来无事,竟真的做起了基层调查。难为一代宰相成日里出没大街巷,混迹于三教九流之间。

    但章惇确乐此不疲。

    章惇本就是勇往直前的性格,要不然也不能在司马光等旧党一派掌权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坚持推行新法,并因此被贬遭责。

    当然,作为始作俑者的赵佖是不知道在汴京城外的汝州竟然真的有个人在实行他的基层调查计划。

    此时的赵佖正在琢磨拿什么给太后祝寿呢。

    太后的寿诞是八月初六,再有一个月就到了。送什么贺礼就是赵佖现在最头疼的事儿了。

    送珍奇古玩吧,人家太后有的是,不新鲜了。再他一个皇子,还没正式封王,哪儿来那么多钱置办。

    最头疼的是外祖一家又不在京城,宫外连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上哪儿置办贺礼去呀。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鸡的舅舅给带回了好些木料,还弄了些工具,又跟内务府要了两个木匠。愣是把流云轩外的庭院弄成了木工作坊。

    这事儿当然是经过太皇太后许可的,她老人家可是感兴趣的很,每天都要去转上两圈儿,看看赵佖到底捣鼓些什么。

    “佖儿,你到底要做什么呀?告诉皇祖母吧,哀家保证不告诉别人。”太皇太后转了两天,实在没看出什么来,忍不住问道。

    “嗯,告诉皇祖母也行,不过皇祖母要保证不告诉别人呢,这几天鸡我都没让进来呢,嘿嘿。”

    赵佖神秘兮兮的凑近太皇太后,趴在太皇太后耳边唧唧咕咕。

    “真的?有那么舒服?那哀家可真是盼着能早点看到呢。”

    “嗯嗯,保证做好了第一时间让皇祖母看到,嘿嘿,孙儿让匠人做了两件呢,皇祖母您就等着好好享受吧。”

    “你这孩子,真是哀家的心肝儿哦,你要是不在哀家身边,哀家这日子可怎么过呦!”太皇太后搂着赵佖,表情夸张的。

    太皇太后很少有如此情绪外露的时候,引得一众宫女、太监掩口低笑。

    太皇太后望着眼前长高了不少的孙子,心里不出的欢喜。这孙子现在是越来越有灵气儿了,鬼点子层出不穷,哪儿还有当年痴儿的影子。连太医都赵佖已经大好了。真是祖宗保佑啊!

    前段时间,太后起现在用的香粉太甜腻,熏的让人难受。赵佖还捣鼓出了水果味道的香粉,那香味儿淡淡的,似有似无,还有着水果的清新,闻着就让人舒爽。

    太后更是喜欢的不得了,直夸赵佖贴心。阖宫嫔妃都跟着借了光儿,一时间宫里到处飘散着淡淡的水果味儿。

    时间飞逝,一个月转瞬而过。八月初六这天正是太后的寿诞。

    这日子好啊,又发又顺,难怪能当太后。

    宫里到处喜气洋洋,升平楼里尤为热闹,宫里的戏班子在楼里唱了一天大戏。太皇太后、皇太后率领一众嫔妃都去观看,皇子公主们也得以随行。

    看别人都看的津津有味儿,赵佖是腻歪的不行。要不是赵佶拿手肘撞了一下他,他就睡着了。

    ‘这咿咿呀呀的有什么听的,这妆也不好,画得那么浓,一点儿也不自然,还有,还有,服装也不好看,又没有舞台灯光,看着都费劲。’赵佖鄙视之,还是梦里的冰冰姐漂亮啊……

    晚上,皇帝特在升平楼设宴,为太后庆生。其实皇帝对太后这个嫡母还是不错的,只是心里上怎么也是偏向生母一些罢了。再朱宸妃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都是瞒着皇帝的。

    朱宸妃自从上次的下毒事件后,收敛了很多,不敢再生事。但平日里仍是比较嚣张的,明里暗里总是想与太后一较高下。

    刚才落座时,太后没走稳,不心坐偏了些。朱宸妃当即出言嘲讽:“太后娘娘,您身子贵重,可得当心呐。这位子可得做稳了才好呢,要是不心摔倒了,可就不好啦。”还特地把“倒”字的很大声。

    太后念在是自己寿诞,大好的日子,也犯不上掉价与她争辩,再皇帝也在场,怎么也得顾及皇帝的面子,便只瞟了她一眼,不予理会。

    其实心里早已气得不行,‘好你个朱宸妃,不过是先帝的一个淑容,就是个妾。仗着是皇帝生母,竟然如此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之前的账哀家还没跟你算呢,你竟然还敢……’宽大的袖袍下,太后双手紧握,面上确是云淡风轻。

    朱宸妃自己讨了个没趣儿,也就不再言语了。

    看过了歌舞,皇帝提了祝寿词,接下来的就是大家向太后献礼了。

    要这个献礼这个环节,是赵佖最讨厌的。你想送啥就送去就是了,非得搞得人人都站到大殿上,众目睽睽之下把礼献上去,送什么还得有个由头儿,真麻烦。

    出场顺序也得按规矩。先是皇帝、皇子,再是各宫嫔妃……

    皇帝首先上前给太后献上了一套新的凤冠,满是珠玉,十分华美,冠上的大珍珠是琼州今年新进贡的。太后很高兴,还笑着拉着皇帝的手着话。

    好一幅母慈子孝图,一片和乐融融。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高兴的,比如朱宸妃。这一幕在她眼里着实刺眼,自己的儿子凭什么要给别人献礼,自己这个生母都没有这种待遇,她死死抓着手绢,微笑的嘴角也露出了一闪而逝的狰狞。

    这一切都被因为准备接下来献礼而站的较近的赵佖看在眼里。‘这贱人定是看着太后跟皇帝相处融洽,又忍不住了。忍不住才好,闹得越大,贱人死的越快。朱宸妃,你可别辜负我赵佖对你的期望啊。’

    自从武昭媛被害身亡后,赵佖无时无刻不想着除掉朱宸妃这个贱人。但赵佖一无势力,二无正当理由,只好暗自忍耐。

    反正朱宸妃已经彻底开罪了皇太后,什么时候完蛋,就看太后的忍耐度了。当然,赵佖也会经常寻机会刺激刺激朱宸妃,让她隔三差五就爆发一下。得让她进入作死的节奏嘛。

    接写来就是其他皇子献礼了。除了皇帝赵煦,皇子中赵佖居长。

    赵佖走上前去,朗声道:“儿臣赵佖给母后请安。愿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有还有,希望母后青春永驻,笑口常开,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完了又夸张的行了个礼。

    赵佖这祝寿词的有些不伦不类,前半截儿还像那么回事儿,后半截儿就显得有些随意,不够正式了。不过,正是这份随意,透出了些许亲昵。

    果然,太后闻言大乐:“佖儿不必多礼。你这家伙又有什么好东西啦,快拿出来吧,哀家可是等着看呢。”太皇太后也笑眯眯的看着他。

    “是儿臣自己琢磨制作的,是儿臣的一片心意。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希望母后喜欢。”赵佖挠挠头,憨笑,做羞涩状。

    赵佶翻了翻白眼儿,‘这厮又在装相了,这羞涩的样子……,不行了,要吐了。’

    赵佖拍拍手,就有宫人抬上来一个红纸包裹着的大盒子,盒子四周各有红色的绸带绑紧,顶端还系着漂亮的蝴蝶结,俨然就是古代版的精装礼品盒。

    殿中诸人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包装盒,纷纷露出惊奇之色。

    “母后请看!”赵佖握住绸带一端,使劲儿一拉,顶端的蝴蝶结被拉开,盒子四周的木板突然全部向外散开,整个盒子如鲜花盛开,顷刻间吐出了里面的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