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动

A+A-

    宋玉延怕虫子的难题一日未克服,这蜡园营造的进度就得放慢许多,唐枝便对宋玉延道:“你教我如何分辨哪些虫种可以留下,我帮一帮你。”

    宋玉延自然是答应了:“我也不要你白替我干活,我给你工钱。”

    唐枝伸出:“拿来。”

    宋玉延:“”

    她摸了摸身上,连最后一枚铜钱都掏出来了,她厚着脸皮道:“身上就这么多,剩余的下次再给?”

    唐枝也没真的打算要她这么快就拿钱出来,再了,她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宋玉延给工钱。

    想到这儿,唐枝暗骂自己:“我做什么赶着过去给人白干活,这不是作践自己嘛!”

    可是想到身边站着细心地教她如何辨别虫种的宋玉延,她的心又乱了起来,自己的行为毫无逻辑,她想也想不明白,干脆就让这种心情不明不白地过去了。

    宋玉延硬着头皮教会了唐枝选虫种,随后唐枝自己琢磨了一阵子,等她上之后,才教楼家挑选来养护蜡园的伙计。

    看见唐枝这么卖力,宋玉延也不闲着,她跑去跟楼杲:“你看,唐娘子是不是很有天赋。这么有教育天赋的人才,我们就该把她培养成‘挑选虫种培训师’,这个培训师可多讲究了日后蜡园每进来一批员工,培训师就能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方便员工快速上,提高我们的效率。”

    楼杲听了半天,总算是理解了“培训师”跟“员工”的关系,他觉得“培训师”这个职业还是挺新颖的。

    要知道古往今来一门技艺都是掌控在工匠的里,并不愿意外传的,所以要想学技艺,首先得拜师,或者当学徒,然后在师父的底下吃几年甚至十几年苦,才能出师自立门户。

    因为在没有专利和权的时代,工匠都很注重保护自己的技艺、秘方等,所以一旦某个里握着技艺、秘方的工匠死了,这门技艺就算是失传了。

    若是有了培训师的存在,那么就能从“一对一”的传授模式,转变为“一对多”传授模式,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缺点大概是这门技艺容易传播出去,不再具有独享性。

    想到这儿,楼杲道:“可是我觉得一般的匠人都不会乐意将自己的独门秘技传给外人的。”

    宋玉延道:“楼二郎君这是还没弄清楚培训师跟匠人的区别。培训师不必是掌握独门秘技的人,他只需懂一个浅显,可是百姓都不懂的知识就行。”

    “就好比挑选虫种,这种并非什么独门秘技,可是大家却并不懂如何挑选虫种,难不成为了不使这门技艺外传,就非得要蜡园的伙计先拜师?这并不实际。”

    “若是有了培训师,培训师可以根据每个伙计的分工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如,教一批伙计如何挑选虫种,教另一批伙计如何养护树苗,再教另一批伙计如何挂虫、育虫,最后还能教剩余的伙计收蜡采种。”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园子里的伙计所学的知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他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大家地位一样,干起活来才不会受气。”

    传统模式基本上是“师父带徒弟”,往往徒弟要看师父的脸色行事,师父动辄骂徒弟,徒弟可不受气?若是蜡园的伙计都是平等的,那么一旦采用奖惩制度时,这其中就少了许多可操作的空间,努力干活,让掌事的看见他们的付出,才是唯一的晋升途径。

    楼杲听完,这才赞同道:“这主意不错,一个人就代替了好几个师父,而且只有需要培训的时候才给一次工钱,可太省钱了。”

    于是没过多久,唐枝就被聘为了蜡园的培训师,专门给蜡园新进的伙计培训如何养殖白蜡虫。

    唐枝本想拒绝,因为她会的这些养殖经都是听宋玉延唠叨来的,若论经验丰富,她不如宋玉延。然而楼杲开出了“培训半日一百文”的高报酬来,看在那丰厚的报酬的份上,她很没骨气地答应了下来。

    宋玉延道:“本来全职的培训师的培训收费可以更高的,不过念及唐家还有菜园子要打理,你也只能抽出半天时间,所以这费用就减半了。”

    唐枝反应过来了:“你该不会是不想给我工钱,所以才琢磨出这个‘培训师’,然后好让楼二郎君给我发工钱吧?”

    宋玉延心虚了一下,只是她能承认吗?自然不能!于是理直气壮地:“这是为了蜡园,账目自然得公中出。”

    唐枝越发觉得宋玉延这是空套白狼,不过想想她都明白这个道理,楼杲如何想不明白?可楼杲依旧接纳了宋玉延的建议,这明摆在他面前的是更大的利益,大到足以让他忽略了这点支出。

    这个被命名为“三过山蜡园”的园林就在宋玉延和白粲的细心打理下慢慢挺过了初期的难关,而白蜡虫的养殖也渐渐上了正轨。

    接下来的这一年,宋玉延注定会比往常更加忙碌,她除了要打理蜡园,竹编的活计也没有落下,毕竟蜡园还未盈利之前,她是没什么收入的。

    林永明恨铁不成钢地:“你还编什么竹编,你只要拿出一件竹雕,可就顶上你之前半个月的收益了。”

    林永明身为中间商,不管宋玉延选择草编、竹编,还是竹雕,其实对他来都只有利而没有弊,所以见到宋玉延的竹雕比较受欢迎,他自然是劝宋玉延把心思花在竹雕上的。

    宋玉延道:“林叔,不是我不答应你,而是这竹编,我一日能编六个,好歹也算是一笔收入,可竹雕呢,我即使一整日里什么也不干,只雕刻留青,也得雕刻好几日,若是刻错了一处就算是失败了,还得重来。想以此盈利,不切实际嘛!”

    林永明想劝她不必这么精益求精,然而他又太清楚她的为人了,要让她以次充好,她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

    不过仔细一想,正是因为宋玉延每日只花那么一两个时辰在竹雕上,以至于她流传出来的作品很少,所以大家才会好奇到底什么样的竹雕值得别人争相追捧。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宋玉延的名气才会越来越大。

    若是宋玉延的作品传的满街都是,那就越来越不值钱。

    林永明想通后也不浪费口舌了,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既能赚钱,又能让宋玉延的工制品更加出名的办法:“我能让你的竹编也卖出高价格,若是你信得过林叔,就尽管放心地将这事交给我。”

    他的计划是让宋玉延雕刻出一些竹雕交给他,然后由他来兜售,只要买够那么多钱的竹编,就能再花一点钱买一件竹雕。

    宋玉延寻思这不就是后世常见的捆绑消费嘛!虽然能赚钱,不过对名声不太友好,大家肯定会认为她为了赚钱,不择段。

    林永明明白她的顾虑,便道:“这事由我出面办,明面上跟你沾不到半分。”

    大家只会认为是林永明这个中间商趁牟利,而不会认为是宋玉延在营销。林永明都“牺牲”到这个份上了,宋玉延哪里还有不同意的道理的。

    比起获得好名声,让宋家奔康才是她首要的任务。

    见宋玉延答应了,林永明便先将她的竹编给囤积起来,等她雕好了几件臂搁后,他才让人去造势,他的里收集了不少录方的留青竹刻,这可是“知州同款,文人标配”,去参加雅集,里头没件拿得出的留青竹刻,那丢脸的都是自己。

    本来想从宋玉延的里买竹雕而不成的富二代们,自然就把目光放到了林永明那儿。听了林永明的规则,他们确实骂了林永明一声:“奸商!”

    然而他们自家的财富积累也都是从经商开始的,大庭广众之下骂出来不就等于把自家也给骂进去了嘛!所以他们只能在心里骂。

    不过“买满三百文同样出自录方之的竹编,就能花两百文再得一件留青竹刻”的捆绑消费模式还真的难不住这些富二代们,在他们的眼里就等于是花了五百文买一件录方的留青竹刻,五百文,一点也不贵好吧!

    至于那些比普通价格高了几倍的竹编,精致巧的他们就留下自己用了,竹筐之类的,他们可以拿回去发给家里的佃农,也算是一举三得了。

    林永明的消息一放出来就跑去找林永明的赵赜是第一个拿到了臂搁的,虽然他没什么欣赏水平,不过正如林永明所,这可是“知州同款,文人标配”,他拿回县学,准能炫耀一波。

    然而他还没得意太久,就忽然发现,他这件臂搁,单独看是一幅画,若是跟别的臂搁放在一起看,那又是另一幅更加完整的画,也就是,这几件臂搁是一套的。

    虽他上的臂搁已经是一件独立的作品了,可是他有一种自己还未完全拥有这幅画的不安感。眼见还有人要买臂搁,他担心自己凑不齐这套臂搁了,于是咬咬牙,又花了不少钱,总算是凑齐了四件一套的臂搁。

    他心翼翼地将四件臂搁合在一起,看见这留青上完整的画面,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舒坦,仿佛困扰他多时的强迫症顽疾终于得到了根治。

    为此他还特意开了一次雅集,将那群同窗找来一同欣赏。

    其实他花大价钱买来这套臂搁也不全是为了炫耀,因为录方的留青竹刻在艺术上的创造,足以让具有欣赏能力的读书人产生点评和探讨的兴致。

    本来雅集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切磋学问,所以即使是一件臂搁,也有人能围绕臂搁和留青竹刻做出一篇文章来。

    林永明可不管赵赜买了竹雕后拿回去做什么,他只知道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连带着宋玉延,也赚了一笔。因为林永明那波操作,将宋玉延的竹编的价格也抬高了,即使单独卖竹编,也赚了一把。

    虽然还有人催林永明多收集些录方的留青竹刻,不过林永明故意吊着他们,道:“这岂是容易收集的?我都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收集到这些的呢!”

    他比较可惜的是宋玉延笔筒等物件比较耗时间,以她目前每日所能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来看,构图简单的最快半个月才能出一件。

    宋玉延都已经重新提起刻刀一年半载了,也已经习惯了现有的生产水平下的雕刻工具,只是雕刻对她来,也只能当做兴趣,而不能作为谋生的工具。

    不提效益的问题,便她为了防止刻刀变钝,需要时常磨刀,所以指常常磨出泡来。若是将它变成工作,她这指怕是还得再多受些磋磨。

    宋玉延并非不能吃苦,而是她明白凡事都得把握一个度,若是在某事上将自己逼得太紧,终有一日会产生厌倦的情绪的。所以她在教导唐叶竹雕时,也不建议她将竹雕当成了全部。

    唐叶目前的学习进度已经从绘画到开始磨刀的部分了,这并非她的绘画水平达到了宋玉延的要求,而是她的课业变繁重了,不仅要学习绘画,还要练习磨刀。

    对此,她也没有什么怨言,她反而回去跟自家姐姐提起宋玉延的指生泡的事情:

    “宋大郎的那套锉刀还是一年多以前的,用了这么久,都是钝了、生锈了就重新打磨,都比当初要短一截了。”

    唐枝脑海中浮现出宋玉延的指长泡流血的画面,有些心疼起对方来。

    她问妹妹:“她怎么不买新的锉刀?她也不差这么点钱了吧?”

    唐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她哪里会有这个意识。”

    唐枝一噎,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还能从她妹妹的口里听见吐槽宋玉延的话。不过,妹妹跟宋玉延也相处久了,了解了那人的为人不,性子也会受些影响。

    想到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人对宋玉延这么了解,她这心里便有些不舒坦。然而这个人是她的妹妹,而且妹妹在宋玉延的身边学习竹雕,所以不可能不跟宋玉延长时间接触,她为了这事而跟自己的妹妹吃醋,便有些莫名其妙了。

    为了不让自己瞎想,她从妹妹那儿了解了一下宋玉延教授的竹雕知识,弄清楚宋玉延平日多用的刀具后,得了空便去铁匠铺转悠,打算弄一些新的刀具回来给宋玉延。

    只是她发现,刀具易得,可跟宋玉延之前用的似乎也没多大区别,宋玉延用起来可能还是会长水泡。

    她琢磨了些日子,突然想到,平日里她用的锄头的柄是木头做的,很多利器也会用到竹木来做柄,那为何锉刀不能加柄呢?宋玉延的那套刀具是用布包着捏的部分的,而布的作用肯定不比竹木。

    她便去找铁匠,希望铁匠能打出她所描述的那种刻刀。

    铁匠道:“你这太费事了,价格得贵一些。”

    唐枝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咬牙应下了。

    不过铁匠最终没能多要唐枝的钱,因为刚好烈婶经过,看见她很眼熟,道:“哎,你是不是山药邻居,唐家的丫头?”

    唐枝见过烈婶几次,不过她完全不怵烈婶,故而礼貌地跟她打了招呼。

    烈婶问她在这儿做什么时,那铁匠刚好给她拿出那套制成的刻刀。烈婶送过一套给宋玉延,所以一眼就看出这是用来雕刻东西的,不过她好像不记得唐家的丫头也雕刻这些。

    唐枝掩饰地道:“我家妹妹正在跟宋大郎学习竹雕,所以我买回去给她用的。”

    虽然按照宋玉延的法,唐叶还得一年才能拿刀,不过不妨碍她拿妹妹来当挡箭牌。

    烈婶“哦”了一声,道:“那你还挺贴心的,知道叫王铁匠将刀柄用木头包起来。”

    被点名的王铁匠:“”

    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很快,他的预感成真,因为烈婶一出现,他就知道,他又要在砍价的路上被烈婶砍得体无完肤了。

    唐枝用优惠的价格拿到了这套刀具,衷心地答谢了烈婶,这才高兴地离去。

    烈婶回到铺子里跟宋冰起这事,宋冰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妹妹跟山药学竹雕也值得道?”

    烈婶凶恶地瞪了他一眼:“你是不是缺心眼,我是在唐家萝卜头跟山药学竹雕的事情吗?我是在唐枝那丫头跟山药的事情!”

    宋冰震惊了:“什么?山药跟唐家丫头?!”

    烈婶得意地哼了哼:“虽然那丫头是给妹妹挑选的刀具,可是我一眼就看穿了她在谎!而且我可是听,山药那孩子跟唐家走得很近,这俩也常常驾牛车出去,一起回来。”

    宋冰顾不得震惊了,忙拍妻子的马屁:“娘子火眼金睛。”

    烈婶又嘀咕:“唐家那丫头倒是不错的,心地善良,又镇得住山药。只可惜,山药这孩子太不讲究了。”

    宋冰点头:“可不是!上回十三与我,他本打算给这孩子亲,结果他愣是将十三想成了那种觊觎娘子美色的下流坯子。可把十三气坏了,后来他给十三送了一件竹雕,十三这才消气的。”

    烈婶道:“他活该!都多少岁的人了,做事也不讲究,平白无故问人娘子的年纪,这搁谁不多想一些?更别提山药在乎唐家丫头,自然要多想。”

    宋冰不敢再提宋竹,否则准被烈婶骂一顿。虽然他也有操心宋玉延的终身大事的心思,不过烈婶得对,这种事还是得办的妥当些——问人家家世、年龄等,要么由妇人来问,要么由媒人来问,才算妥当。

    且不管宋冰跟烈婶在背后如何操心宋玉延跟唐枝的终身大事,这俩人都按部就班地过着她们的日子。

    唐枝收着那套刻刀好些日子了,才终于找了一个好借口给宋玉延送去。

    宋家的门敞开着,她在门外看见宋玉延在烈日下专注地磨着刻刀,汗水顺着她的额头往下淌,虽然宋家的日子比起一年多以前好了许多,可她的脸上却依旧没几两肉。

    唐枝的心一阵悸动,不由得挪开视线。

    只是她的目光落在宋玉延上的刀具时,有了一瞬的停滞。

    “娘子?”宋玉延发现了她的存在,唤了一声。

    唐枝问:“你这套刻刀看起来很新呀,刚得到的吗?”

    宋玉延笑道:“楼二郎君送的,他我旧的刀具太钝了,影响我发挥,所以送了我一套新的,而且多了几种刻刀”

    她介绍完这套新的刻刀,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娘子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包着刻刀的布袋被唐枝往身后藏了藏,她微微一笑:“没什么事。”

    作者有话要:  看完本章后,大家纷纷踊跃地留下了他们的评论

    笋儿:唐姐姐好可怜,大哥是个渣。

    饼儿:+

    叶子:+000

    楼二:嘿嘿嘿,我送的刻刀是不是很好?

    唐典事:楼上快滚,要不是你,我妹子的礼物就送出了!

    笋儿:+

    饼儿:+2

    叶子:+00

    糖妹::-)

    山药:???错亿。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焦糖馬頭、不断跳坑、随弋、朝左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苍烟下白鸥20瓶;ch無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