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起义军招安了
话圣旨下,起义军招安的事情一切顺利。
隆里县内,卫长风将圣旨宣读给那些人听,所有人听完这些欢呼雀跃,齐齐三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声,气吞山海,整个隆里县的百姓,以及各州各县的百姓都来围观。长长的起义军队伍硬生生被街头百姓包围,大家都纷纷拍手叫好,感谢皇帝的英明。
卫长风最后又简单解释了圣旨上的招安计划。
“皇上的意思,各位有志之士可以投身军营保家卫国。至于有些已经年岁大了的大叔,或者不懂武功的年轻人们,你们也可以回到岛上过普通人的生活,也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皇上了,那座岛本来就是空岛,虽是国家的一部分,却无人居住。既然你们愿意住在那,以后这座岛就是你们的家乡了。也设县,与大河塘县和隆里县归为同一个府下。府伊就是本官,各位可以自己推荐县令。有合适的人选报给本官,本官再上报朝廷,发下批文盖章就成了。今后隆里县码头将重新开启,两县人民互相往来,贸易互通,并且本官会带领你们走向繁荣。”
“皇上英明,大人英明!”起义军感恩戴德,又一次跪下谢恩。
随后围观的百姓们也都纷纷谢恩,“皇上英明,大人英明!”
年轻的孩子们在人群里嬉闹玩耍,奶声奶气的这些最质朴的话,“好耶,好耶,以后都不用关着窗睡觉了,热死了。以后也可以到处走街串巷了,太好了,太好了!”
孩子们最质朴的话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就连钟水月听了都忍不住感动的想掉眼泪。卫长风紧紧搂着自己的夫人替她擦拭眼角泪花。
“等等,你什么时候成府伊了?”钟水月纳闷的盯着卫长风。
卫长风眉头一挑,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钟水月抢过信一看,上面还真是皇帝亲手写的字。
大概意思就是他写的赏月观后感真诚质朴情感饱满,既表达了对皇帝的忠心又表达了对国家忧国忧民的情感,所以就官升为府伊。
“那,那你爹呢?”
朝堂之上,皇帝大腿一拍,当即宣布,“朕已经找到前丞相之子了,就是这位破获大案的府伊卫光华。所以朕现在任命其为右丞相,现任丞相大人左丞相,你们两个同朝为官,希望好好配合辅佐朕。”
皇帝完,目光瞥了一眼底下的丞相,那丞相黑着脸咬着牙关一言不发。
倒是别的官吏出来为其包不平,“皇上,自古以来丞相都只有一个,任命两个,那微臣几个该听谁的?”
“自古以来?谁自古以来没有两个丞相朕就不能设立两个丞相?再了朝廷事务繁多,丞相一人无暇分身。让一个的平头百姓冒充科举状元入朝为官瞒了他的眼。丞相这样办事朕岂能放心,多提拔一位丞相就多一份放心。朕这么做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难道有错吗?”
文武百官低着头,谁也不敢出声。
皇上看他们不出声,愤然拍桌,怒气,“有错吗?大声点告诉朕,有错吗?”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皇上很满意的勾起嘴角,眼底锋芒毕露,“丞相大人,你觉得朕这样做有错吗?”
“皇上英明,臣听从皇上安排,愿和右丞相相辅相成。”
皇帝很满意的咧着嘴,“嗯,这才有我大国丞相之风。都丞相肚里能撑船,今日,朕算是见识到了。众爱卿,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有丞相这样的肚量!”
满朝文武又低下了头,不话。
“今后谁的话得对,就听谁的。左丞相和右丞相虽分左右,但官阶一样,众位爱卿可得仔细听听,他们谁的才是有道理的!”
“臣遵旨!”文武百官跪拜接旨。
皇帝不再多,甩手退朝。一个早朝的功夫,他成功削掉丞相原有的可以任免官员的权利,且又设立右丞,压左丞气焰。皇上赢了满盘。
画面回到隆里县,钟水月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拍手叫好,“丞相,哈哈哈,你现在可就是丞相公子了,我就是丞相家的儿媳妇,哈哈,长房长媳,不错,这地位,我喜欢!”
卫长风看她手舞足蹈的样子,又可爱又搞怪,忍不住用手戳了戳她的脑袋,“所以,你这脑袋瓜又想到了什么?”
钟水月吐吐舌头,双手对戳,一副又无辜又无害的表情看着卫长风,“爹现在是丞相了是不是意味着在京城有房子?那么是不是……哈哈哈哈!”
几个月后,钟水月得到了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皇上在京城圈地搞拆迁盖起二层楼房子,一幢幢拔地而起。右丞相的府邸分配在那,但由于皇帝改了政策,所以原本该有的宅子一样的府邸变成了不点。
仅楼上一层是右丞相家的,下面一层是别人家,也再无菜园等。
钟水月得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气的连夜赶往京城,幸好卫长风拦住了。
“你也是够了,不合你的意,就让皇上改?你当皇上是你一个人的皇上?”
这个……她还真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仗着跟皇上的关系,皇上又是一国之君想干嘛就干嘛,钟水月就忍不住想捞点好处。
如今听卫长风一,才感觉自己太无耻了。
“可,可所有大臣都有自己的府邸,就爹是这样,会不会太委屈他了?”钟水月抬着愧疚的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卫长风。
卫长风无奈的叹了口气,“那还能如何?还不是你非要皇上搞什么拆迁?不过也没事,这是皇上的意思,别人就是想嘲笑,也不敢明面上嘲笑。再了,爹现在是右丞相,再不济,人家也不敢欺负到头上来。你就放心吧。”
“那好吧,”钟水月大眼睛眨巴眨巴,不出的愧疚感。
卫长风倒是不加责怪,“好了,不难过了。收拾一下细软,咱们即可启程上任。这里,今后将由新县令上任。我们得赶紧出发了。”
不久,细软都收拾好了,钟水月搀扶着卫老夫人出来。三人上了马车,却听见乡亲们迎面走来。
大家伙敲锣鼓,流着泪欢送最最最爱的县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