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武皇之宠爱

A+A-

    在武延基、武延秀两兄弟的挑唆下, 武皇不禁眉头凝重, 她对苏彦伯印象颇深颇佳,记得他十六岁便是狄仁杰举荐做武将, 年纪轻轻就立下过不少功劳,随军平定叛乱,两军交战时直取敌方统帅首级。

    武皇听了此等少年英雄很是高兴,就重用提携了他,并称他为大周朝第一少年勇士, 将他留在宫中。今日忽然听两个侄孙,苏彦伯不把亲王放在眼里,还把心思放在了孙女长宁的身上,武皇心里不舒坦了。

    “这个苏彦伯素来做事规矩,性子是高了些,思虑不周容易得罪人。”武皇沉色道,不过他还算是个人才,人才难得, 武皇也就多了一份耐心。

    “陛下,延秀担心苏彦伯会越来越嚣张,他心思太重了。此前陛下派他迎周王回长安,他便在途中极力讨好周王,与邵王重润称兄道弟,还对长宁郡主有非分之想!”武延秀凑上来又蛊惑道。

    武延秀给武延基使了个眼色,让大哥也发发力,武延基其实并不太会人坏话, 而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出于无奈,被武延秀给牵着鼻子走。

    “是啊,长宁郡主乃周王长女,陛下的亲孙女,挑选的郡马必当是人中龙凤,区区苏彦伯怎配长宁?”武延基附和道。

    “陛下不是希望武家、李家结百年之好吗?”武延秀眼珠一转,脸上露出盈盈笑意,“长宁郡主智勇双全,端庄秀丽,大哥对她倾慕已久。”

    张昌宗本来听着这武家兄弟在武皇面前一唱一和,不算怎么搅和的,可听见这二人提到李长宁,顿时心里窝火,他的心腹太监马安可就是因李长宁而获罪毙命。

    “哎呀,陛下,这可是门好婚事啊,魏王与长宁郡主乃是男才女貌,天作之合!”张昌宗美艳的脸上荡起如花儿般灿烂的笑容。

    “恩。”武皇点了点头,经他们这么一,考虑到武延基、李长宁年龄等各个方面还算匹配。

    “还有,苏彦伯也真是不识好歹,竟然连圣上亲封的王都不放在眼里。”张昌宗又嘀咕了句。

    武皇被两个侄儿得心烦意乱,毕竟年龄大了,操心国家大事也罢了,不想整日里还纠结这些芝麻事……

    “看来苏彦伯不适合在这个宫里继续呆下去了。”武皇心烦了,就想着不如把他贬出长安城一了百了。

    武延基、武延秀听武皇开了这个口,内心激起的兴奋,看来计划得逞了,能解决掉苏彦伯这个眼中钉。武延秀寻思着先把苏彦伯赶离长安,今后随便再安个什么罪名,便能斩草除根。

    正在这个时候,太监来参拜报:“陛下,周王与长宁郡主在甘露殿外求见。”

    武家兄弟刹时惊住,这种时候李显和李长宁怎么来了?武延秀的心里隐隐感觉到了事情可能会有变故。

    “让他们进来吧。”武皇缓了缓语气,李显和韦氏还算孝顺,她老了现在身边就只剩下李显这个亲近她的儿子,李旦长年很少主动来找她,是能不见就不见。

    人一旦老了,就会更加顾念起亲情来,要儿子和侄儿……即便是侄儿更可爱,武皇内心肯定是偏袒亲生儿子的。

    武延基听李显、李长宁来了,心里慌乱一团糟,声嘀咕:“这可怎么办?”

    “先看看再吧,我们不能和周王直接冲突。”武延秀压低了嗓子,在这点脑子算是灵光。他也意识到自己此前玩过火了,本来是想着讨好李显与他们结亲,却没想到弄巧成拙,“大哥,无论如何你也要唱白脸。”

    入宫之前,武延秀与武延基便商议好了,这姻亲是一定要结的,若是武延基娶不了李长宁,周王还有两个女儿呢。只有武延基做了周王的乘龙快婿,两家关系才能修好。据武延秀观察深思之后,觉得周王另一个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是个好选择,李仙蕙单纯温婉,容易哄骗驾驭。

    大殿上,周王李显带着李长宁过来,父女二人叩拜武皇。李长宁的余光扫视到旁边的武延基、武延秀,果然他们不会善罢甘休,而且行动比她想象中还要快。

    原本大夫是叮嘱李长宁静修两日调养身体,可这武家兄弟真不是省油灯,连给她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李长宁昨夜耗费心力,今日又疲于奔波,脸色略显苍白。来甘露寺之前,李长宁让丁香给她化妆傅粉掩盖住脸色的难看。

    “显儿,你带长宁这时来见朕,有何事啊?”武皇微笑着问。

    李显早就准备了李长宁建议给他的理由:“陛下,儿臣听这几日你身体不太舒服,时常头痛心悸,这段时间便和重润、长宁遍访民间秘方,找到了一位王大夫善于针灸医治,妙手回春,在民间口碑极佳。若是陛下恩准,明日儿臣就带这位王大夫进宫来为陛下施针。”

    这位王大夫就是昨天晚上观国公府为李长宁诊疗针灸的大夫,的确是医术高超极妙,深得杨慎交信任。

    “这样啊,显儿真是有心了。”武皇笑颜开怀,“方才延基、延秀兄弟送来为朕祈求的长命符,而显儿和你的儿女们又为朕遍访民间名医,朕心甚慰。”

    宫里的御医都是医术精湛,最好的大夫,所以武皇并没有对民间郎中抱有太大希望。

    不管有没有效果,见孩子们孝顺,武皇心里是欢喜的,方才心里的不悦之情烟消云散。着武皇伸手扶了扶头,皱了下眉头,她最近的确身体感到越来越不适了,但嘴角挂着的笑意仍在。

    李长宁微微抬头,看见武皇如此高兴的样子,心里蓦然沉了下,她明白所有人讨喜巴结武皇都是为了自己,而非真心敬孝。李长宁身为武皇的孙女,在看到武皇笑容满面的时候,竟然有那么一丝丝愧疚之情。

    武皇以前对亲人太过苛刻薄情,处死过李显、李旦的发妻,儿子们虽谈不上对母亲深仇大怨,但总归是耿耿于怀的。无论武皇做过什么错事,但于李长宁而言,高高在上的陛下是她的皇祖母,除了将她发配房陵之外并未伤害过她……她没有理由怨恨自己的祖母。

    “陛下,昨夜长宁喝醉了酒,头痛难受得厉害,大夫王为我针灸治穴位后,的确有妙用。长宁亲身感受受用,陛下何不妨一试。”李长宁轻笑高声道。

    李长宁这话出自真心,是希望陛下的头疼症能够有所缓解,听闻祖父李治在世前患有更严重的头痛症,经常痛得昏天暗地。她没有见过李治,希望祖母在世时能略尽一份孙女的孝心。

    或许她就是这么感性的一个人吧,别人对她的仇她记得,别人对她的恩更是记得清清楚楚。回到长安后,他们一家子颇受武皇庇佑关照,吃穿用度样样都很好。

    旁边的李显明显愣了下,他以为女儿只是找这个借口来面圣而已,也没想过真的要带江湖郎中入宫来。这针灸倘若有效果还好,若是武皇的头疼不见起色,又有了别的不适感,武皇怪罪下来可是担当不起。

    “好啊,既然是显儿和长宁的一片心意,那朕就准了!”武皇竟然爽快应声。

    “陛下,宫中御医妙手,何须召见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郎中,若是他们夸大其词,反而使得陛下受累如何是好?”张昌宗脸色大变,忙阻止道。

    “无妨无妨,既然长宁已亲身尝试过,觉得确有奇妙之用,朕就试试好了。”碰巧武皇就是高兴,偏偏欣然同意了。

    张昌宗脸色微微泛白,心里不禁慌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啊,得赶紧与张易之好好商量,若是外面来的大夫查出武皇服用了……那可就糟糕了!张昌宗强忍着心里的怨怒与惶恐,狠狠瞥了一眼李长宁,这个长宁郡主可真是多事!

    李长宁微微碰了下李显的衣袖,示意父亲接着照他们之前商量的话下去。李显缓了缓神,侧头看了看武家兄弟道:“原来这么巧啊,延基延秀也在,你们对陛下孝心可嘉。”

    “呵呵,周王叔叔,父亲临终前不断叮嘱我们兄弟,要好好孝敬陛下,这也是我们应尽之责。”武延秀换了副嘴脸,冲李显笑道。

    李显悠悠道:“昨夜长宁去梁王府的酒宴,你们两个可把长宁给灌醉了,长宁本不胜酒力又多了几杯,后来难受得厉害,还好苏郎将及时护送长宁去国公府喝了药,这才好转。”

    此言一出,武延基、武延秀脸上的笑容快挂不住了,可极力还是保持着友好的笑:“是我们疏忽了,没照顾好长宁郡主。”

    李显不再理会武家兄弟,冲武皇一拜:“还得多谢陛下关怀,派苏郎将保护我们,苏郎将身负皇命尽忠职守,帮过重润和长宁,儿臣感恩在心。”

    武皇此刻消了准备严惩苏彦伯的念头,听李显大赞苏彦伯,笑得合不拢嘴:“朕国事繁忙,有时候怕照顾不好你们,有苏彦伯替朕分忧,甚好甚好。”

    “……”武延基与武延秀低着头相互递了个眼色,两个人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白费半天唇舌,好不容易动圣上处罚苏彦伯,这周王李显三言两语就变成苏彦伯有功无过了!

    “多谢祖母陛下体怀。”李长宁欠了欠身,笑眯了眼。

    平日里孙儿这辈们都很惧怕武皇,只称她为“陛下”,极少叫过“祖母”,忽然听李长宁这么亲热地唤了声,武皇内心深处的柔软被戳了下,慈爱地朝李长宁招了招手:“长宁,你过来。”

    李长宁走向武皇,方才也是看武皇高兴,才叫了声“祖母”,未想到武皇竟然更开心了。武皇伸手轻轻握住李长宁的手,满是溺宠道:“今后啊,就叫祖母,朕爱听。”

    “是,祖母陛下。”李长宁忙应声。

    “既然你们对苏彦伯很中意,那朕就让他留在显儿的身边吧。”武皇缓缓道。

    “多谢陛下体怀。”李显心里松了口气,这女儿拜托他做的事总算是完成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这李家父女讨得武皇喜欢,张昌宗和武氏两兄弟的心里还憋着怨气不得发作。武皇喜欢李显,那今后太子之位非李显莫属,他们也不敢明面上跟李显作对。

    “都别站着了,赐座。”武皇牵着长宁的手,让殿上的儿孙们都坐下话。

    武皇示意李长宁坐在身边时,李长宁受宠若惊,微微怔住。此刻她对武皇依旧是心存忌惮的,武皇高兴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丰厚的奖赏,但惹怒了武皇便有性命之忧。

    “坐啊,长宁。”武皇又唤了一声。

    “多谢祖母。”李长宁脸上的笑容灿烂,实则手心里皆是汗。此前她没想过要离武皇这么近,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她是懂的。

    武皇慈爱的目光在李长宁身上量着,越看越是讨喜:“长宁长得大气漂亮,多大了?”

    “快十八了。”李长宁心翼翼地答话。

    “哦,十八了,那怎么还没有许门好婚事呢?”武皇若有所思地道了句,看向李显,“显儿啊,你和阿韦应该为儿女们的婚事多费点心思。”

    李显忙站起来应声:“陛下得是。”

    武皇的目光一扫全场,看了看武延基、武延秀两兄弟,指着他二人道:“长宁,你看魏王与淮阳王如何?他们跟你的年龄正好适当,都未娶妻。”

    这话来得突然,李长宁身体剧烈一僵,脑子里转了转,该如何回答武皇的话。

    “大哥与长宁郡主前些日子有过谈聊,相聊甚欢。”武延秀喜出望外地接了句,又偷偷拉了下武延基的衣袖。

    武延基立马表情恰当,满怀深情地看向李长宁:“长宁郡主机智可人,秀外慧中,每个男子见了都会动心吧。”

    武皇一时兴起,想着为李长宁指门好婚事,见武延基的确是个好人选,就差金口一开为李长宁指婚了。

    “祖母……”李长宁面带羞涩的笑容低下了头,“我把魏王当做哥哥般,已有心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