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番外

A+A-

    在G市高档住宅区最繁华的街道,往往会有饮品店, 美容美发沙龙, 私房菜店,洗衣店, 水果店和超市这种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的设施。而在某入住率最高的区门口外,人流量最多的旺铺之中,竟然还开了一家格外人间烟火的店——蔬菜百货店。

    这实在罕见了, 寸土寸金的百平方米旺铺,一个月租金可达上万,居然用来卖菜?

    之前居民们都觉得是这家菜店的老板脑子瓦特了,要不然就是家里有矿不愁吃穿,开着玩儿的, 否则几块钱一斤菜,除去成本,一个月也得卖个几千斤才能赚回租金吧?

    当时居民们就觉得这家的菜要么特别贵,要么特别不新鲜, 都不算在这里买,毕竟附近好几个超市和菜市场可以选择呢,走远几步路就当做是锻炼了。

    可菜店开张之后, 居民们就真香了,原因无他,这家菜店卖的菜新鲜又便宜, 都是一大早从大棚里运过来的,上面还带着水珠呢, 又大又没有虫害,看着就想买。

    主要是价钱便宜,比超市还便宜几毛钱,离家又近,早上出来锻炼的时候顺便买了带回家,或者上班没空绕路去买菜,回到家门口了随便买几样就可以带回家做饭,极大地方便了住宅区的上班族。

    菜店生意很好,老板却是个看起来还在读大学的年轻人,起先大家都以为他是工的,毕竟上万的租金,加上每天进货的钱,每个月起码要几万块钱才能周转过来,确实不像是大学生能够创出来的业。

    后来住宅区一个退休了的大婶过来买菜,挑菜的时候看这年轻在旁边搬菜,就好奇地问了一句。

    “伙子,你们老板卖的菜价格这么便宜,真的能赚到钱吗?”

    年轻人擦了擦汗,笑着应道:“当然是赚钱的,这些菜都是我们种在大棚里的,平时就请人照料一下,人工钱加上成本和管理费也用不了多少。”

    大婶惊讶道:“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

    年轻人笑着点点头:“是啊,我在郊外包了个大棚专门种菜,一年四季都能有新鲜蔬菜供应。”

    大婶这才反应过来:“也就是你是这家店的老板?”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啊。”

    大婶震惊了:“我还以为你是给老板工的呢,没想到啊,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不过你怎么想起在这种地方卖菜,租金多贵啊,每个月能赚得够租金吗?”

    阮惜时憨厚地应道:“这家店铺是我妈妈盘下来给我的,我看它闲着也是闲着,就干脆改造来卖菜了。”

    大婶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么财大气粗呢原来真是家里有矿,不愁吃穿,开着玩的。

    “那你家应该挺有钱的吧,怎么想不通种菜卖呢,拿这钱投资点别的,不过得更加潇洒?”

    阮惜时羞赧地道:“我喜欢种菜,就干脆把爱好当工作了,虽然有点忙,但是我过得挺充实的。”

    大婶就笑着夸赞道:“不错,年轻人踏实肯干是好事。”

    知道这家菜店是那个年轻人的事业之后,附近几个区的居民都乐意来给这位好看的哥哥赞助事业了,每天从早上开始,一直到晚上八点多,菜店里都有客人,阮惜时一个人渐渐地就忙不过来了。

    第一个月后,阮惜时把收入和开支仔细一算,除去成本还有几千块钱剩,当然这几千块钱也不多,但是店铺刚刚起步嘛,后面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于是阮惜时在同城招聘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招了一个下岗的阿姨和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大学生过来帮忙。

    阿姨是下岗工人,住在附近的老社区,每天骑车半个时就到了,方便,而且她这个年纪下岗再就业有些难了,出来找工作就是有收入就心满意足,对待遇要求不高。阮惜时看她年纪大了生活不容易,给她开了三千块钱底薪加卖菜提成,阿姨见工资这么高,老板还好话,满心欢喜地就来上班了。

    那个男大学生今年大二,是附近大学的在读书,学校对于兼职这块抓得不严,中午下午晚上周末节假日没课的时候他都能过来帮忙,阮惜时请他就是看中他体力好,可以帮阿姨搬些东西。他的工作不多,阮惜时按时给他算钱,一时十五块钱,一个月上满班也能有个三千,足够他读书的花销了。

    菜店经营得像模像样了,闲着没事的时候,阮惜时坐在柜台后面啪嗒啪嗒地敲计算器,一天下来纯利润居然还不错。

    起先阮惜时他毕业之后想种菜开菜店,潘瑶和许立新是不太赞成的,他们觉得太累了,怕阮惜时的身板吃不消,不如让他去某金融机构挂个名上班,每月拿个零花钱,他们再补贴一些,好好享受生活。

    但阮惜时死活不愿意,他觉得自己一个有手有脚有知识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啃老混吃等死太不应该了,执意要做个菜农卖菜。

    陆父倒是很支持他的想法,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多吃苦多干事,创业是一种好事,万一以后就成为实业家了呢?

    在陆父的支持下,阮惜时大四那年用他这几年大家给他的零花钱压岁钱,在郊外盘了一块地建成了大棚,又参考了学校教授的意见,把大棚弄得像模像样的。他大学刚毕业,大棚里第一批菜也能收获了,他就干脆在潘瑶给他置办的房产外面那套店铺摆起了菜摊子。

    如今他也算是事业有所成,许立新给他评估了一下他的经济效益,觉得还看得过去,就由着他去了,潘瑶虽然心疼他,但这是他喜欢做的事,也不干涉他了。

    阮惜时大学毕业就和陆择飞去美国领了证,两家人去酒店庆祝了一下,然后阮惜时和陆择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世界环游,蜜月里有三分之一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满足了阮惜时之前的愿望。

    因为国内对于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还不够普及,所以他们也没有大肆宣传,只在无名指上戴个素圈,被人问起来就已经结婚了。

    现在阮惜时和陆择住在店铺的二楼,潘瑶当初帮他把店铺这一栋楼都买下来了,一楼是店铺,二楼三楼可以是个别墅,住人还是很舒服的,周末的时候就找个时间两人回家看看父母,日子过得平淡规律,像是老夫老夫。

    这天又是周末,买菜的人多,一大早的店里的菜就卖得差不多了,而大棚那边的司机完成任务已经下班回家,阮惜时只好开着自己的货车去大棚那边补给。

    大棚里什么菜都有,夏天有萝卜马铃薯,冬天有丝瓜豆角,每天源源不断地往店里供应,大棚里的菜农把摘下来的菜一筐一筐地搬上车,阮惜时就开着他的货车把菜往店里拉。

    今早的菜都卖得差不多了,看店的阿姨跟顾客老板去进货了,马上就回来,让她们耐心等待。阮惜时刚开着车进了区,就看到自家菜店前站了不少熟客,一见到他,就上来问他还有什么菜。

    阮惜时忙不迭地让兼职的男生出来帮他搬菜,一边搬一边应道:“都有都有,大家不要急,不够我再去运。”

    老阿姨们看他累得汗流浃背的,就笑着趣他:“时仔做个大老板都这么辛苦,怎么不多请几个人来帮忙啊?”

    阮惜时就笑道:“请不起了啊,卖菜本来就是薄利,我忙得过来的。”

    老阿姨们就夸道:“时仔真是实在,宁可自己这么忙都不愿意多赚我们的钱。”

    “可不是嘛,自从在时仔这里买菜之后,我都不想去别的地方买了,又贵又不好。”

    “对了时仔,上次在你家买的米还有吗,我上次买了几斤回去尝了尝,觉得还不错哦。”

    阮惜时之前觉得店里只卖菜划不过来,于是联系了村里的老乡,收购了一些稻谷碾成米拿来店里试卖,没想到反响还挺好,没几天就卖完了,现在居然还有了回头客。他笑着应道:“你们喜欢吃那个米,我过段时间联系下农户,再买几百斤过来供应。”

    “行嘞,到时候你可要给我留点啊。”

    “没问题的阿姨,你们要是喜欢我就多进一点,我老家那边很多农民种稻谷的,保证够你们吃。”

    阮惜时在校期间,放假回村里都会给村民们提供新的技术,这几年村里生活好过多了,每家每户都做了副业,家里有钱,有的人家连地都不种了,以前他们视如命的土地,现在都荒废了。村长看不下去,就让愿意种地的人把荒地拿去种,可是田地实在太多了,压根种不过来,阮惜时就提议让他们搭大棚种菜,大规模种水稻,用现代化机器批量管理。

    这不,村里的农业副业都搞得有声有色,每个季度都有收购商去买菜买粮食,种地的村民也有了可观的收入。

    现在村里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能吃的东西多了起来,吃饭就没有以前那么狠了,以前一顿饭能吃好几碗的庄稼汉,现在吃一碗就饱了,每家每户剩的米就很多。阮惜时知道这个事情后,就和村民们商量,用市场价收购他们家多余的稻谷,碾成米运到城里卖,帮他们解决余粮问题的同时还为他们添一笔收入,阮惜时自己也有钱赚。

    阮惜时还算以后村里的农作物和水果成熟之后运一些来店里卖,反正现在交通发达,从村里到G市只用几个时的车程,十分方便。

    店里正忙着呢,阮惜时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陆母过来的。

    阮惜时让阿姨过来给客人称菜,他擦干净手去一边整理刚上架的蔬菜,顺便接了陆母的电话。

    “喂,妈妈,怎么了?”

    陆母欢喜地应了一声,问道:“时仔,今天忙吗,晚上过不过来吃饭,妈妈好几天没见你们了,想得紧。”

    家人要见自己,阮惜时无论多忙都会抽空回家的,他就应道:“好啊,下午我早点回去,家里还有菜吗,要不要我顺路从大棚摘一些回家吃?”

    陆母就:“可以啊,大棚的菜新鲜,妈妈最喜欢吃了,现在都有些什么菜啊?”

    阮惜时笑着:“什么菜都有,您您想吃什么我就摘什么回去。”

    陆母掐着手指头:“那就弄些番茄土豆丝瓜芹菜白菜姜葱辣椒回来吧,今晚妈妈给你们露一手。”

    阮惜时应道:“好,您就在家等着我拿菜回去孝敬您吧。”

    陆母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中午阮惜时叫了外卖在店里和两个员工一起吃,顺便了他下午要回家的事,拜托他们俩看下店什么的,阿姨和兼职生都已经熟门熟路了,就让他安心回家,店里有他们在没问题的。

    阮惜时想着他今晚可能要住在爸妈家,就直接开他的货车走了,他把车停在大棚,进去摘菜的时候给陆择发了短信,让他路过大棚的时候捎他一下,明天早上再送他到大棚,他顺便运菜到店里。

    陆择也收到了陆母的电话,下午很早就下班了,他去到大棚的时候看到阮惜时蹲在菜地里摘菜,就挽起衬衫的袖子过去帮忙。

    阮惜时见他这么早就来了,还有点惊讶:“你今天下班这么早吗?”

    陆择笑着:“这不是怕你等太久,提前下班了嘛。”

    阮惜时就乐得笑了起来,抬起手擦了一下鼻尖的汗,结果忘了他刚挖了姜,手上都是泥,这一抹脸就脏兮兮的了。

    陆择抬起手帮他擦掉泥巴,两人靠得近了,而大棚里的工人已经下班回家,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于是就忍不住亲在了一起。

    今晚陆择的大哥一家也回来吃饭,家里挺热闹的,陆母和大嫂在厨房里做饭,侄子缠着阮惜时玩,陆家父子三就坐在客厅里聊工作上的事,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陆母在厨房烧排骨,灰闻到味儿了,开阳台的门就从外面钻进来了,它这几年被陆母养得很好,比刚成年的时候又长大了一圈,看着跟个藏獒似的,一大坨去哪都碍手碍脚。

    果然它刚进厨房,就被陆母赶出来了,只能灰头灰脑地走进客厅和阮惜时他们玩,阮惜时怜爱地揉揉它的脑袋,把球递给它玩儿。

    陆父聊完公司的事,也不忘了关心阮惜时的菜店,问阮惜时这段时间经营得如何。

    阮惜时现在对他的事业可自豪了,豪言壮志地跟陆父:“现在店里每天都有三千多块钱入账,一个月能赚好几万万,除去成本还剩个一万多。我觉得主要是客流量太少了,等过一两年,我再建个大棚,多请些工人,然后去其他地方开几个分店。”

    陆父听了他的算之后,拍手叫好:“可以,时仔很有志向,到时候就可以做成品牌连锁店了,不定还能开遍全国,成为国内第一菜农哦。”

    阮惜时抓着后脑勺笑了起来:“那样最好不过啦,到时候去哪里都能看到我的‘时仔蔬菜百货店’,大家都能吃上我种的菜。”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阮惜时去帮忙端菜,陆母做了很多菜,什么麻婆豆腐,剁椒鱼头,番茄鸡蛋,土豆牛肉,白菜丝瓜虾米汤,芹菜鸡肉,把阮惜时今天带回来的菜都用上了。

    陆母笑着道:“这些菜可是时仔种的,你们可要多吃点,不要浪费了时仔的心血,特别是时仔,你天天那么忙,要多吃饭多吃菜,你看你都瘦了,妈妈会心疼的。”

    阮惜时连连点头,却是给陆父陆母和陆择都夹了一筷子菜,然后对大哥大嫂们:“哥哥嫂嫂你们也吃。”

    一家人有有笑地吃了起来,温馨的灯光充满了家里每一个角落,温馨而美满。

    作者有话要:

    时仔:坚持种菜养活老攻一百年不动摇。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感觉像重新回顾了一次自己的童年,写的时候已经忘记的记忆又慢慢找了回来,时候虽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也有快乐的时候,可惜已经回不去啦。

    写这篇文其实有很大的私心,基本算是缅怀爷爷吧,也在尝试治愈自己,不过作用不是很大,一年多过去了,想到爷爷还是会很难受,有些事情自己当初不珍惜,过后哭天喊地都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希望天使们能吸取我的教训,好好珍惜和老人相处的时光,因为生离死别真的会来得很突然。

    时仔的形象可能被我塑造得有点弱了,不过我觉得最亲的亲人逝世真的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不是男人动不动就难过就哭是娘,谁都会因为难受而哭的。我爸四十多岁硬汉,被医生告知我爷爷不行了的时候,在医院一边哭一边处理我爷爷的后事,我弟比时仔大一些,守灵的时候默默地哭了一晚上,所以写时仔的时候,不少读者都时仔动不动就哭看起来很娘我还是坚持这样写,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多样性的,不能呆板地认为男人就应该怎么样女人就应该怎么样,何况时仔的人设也不是硬汉。不过在写作的过程中,还是理解和支持我的天使比较多,也是有你们鼓励的留言,我才充满了写文的动力,坚持日更到,完结,真的很爱你们!

    最后,我五月份将会开新文,新文回归我最爱的娱乐圈,《星二代》,依旧是年上攻宠受,感兴趣的宝贝可以去看看(^v^)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生命可真美妙啊、石头、糖人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卷发想要自然直 12瓶;景炎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