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A+A-

    薛昭闭目养神了许久,却是在睁眼之后发现那位白发苍苍的府医还一手按着她的脉搏,一副深思的模样。她的病经过这几日的休养,按理来,应该是好了许多,怎么看这府医的意思,可是比初见之时,还要为难?

    “阿翁。”薛昭到底是忍不住开口叨扰了。

    府医才松了眉峰,笑道:“已是好了许多,再按着我的方子吃上几剂药……”着,弯腰便开始收拾医箱了:“应该就可以大好了。”

    薛昭哪里会让他这样轻易走的,一语便断:“阿翁,我的病,你还需要这样遮遮掩掩的么?”

    薛昭的语气有些急,府医低下的脸色有一瞬间的僵硬:“姑娘,何出此言。”

    “既然是在敦煌,那我也便了。”薛昭不敢放松眼前老人的一举一动,目光自是死死盯着:“阿翁,出家人不诳语。”

    府医叹了一口气,才转脸过来:“姑娘你学武,是自幼时起么?”

    薛昭很是思索了会,才道:“初时是为了强身健体,迩来不过三四年,也算幼时么?”

    府医摇头:“姑娘学的易筋经,这门功夫须得人骨骼尚未长成之时练方可,基础功夫少不得要在两岁之前,或许是姑娘忘记了,你这门功夫至少也练了十几年,必不只是三四年。”

    且不薛昭根本不觉得自己两三岁有学过,但:“就算如此,那又和我目前有什么关系?”

    “这世间没有一门外家功夫是没有配套内家功夫的,姑娘你的内力……你自己也应该知晓,那内力的淳厚程度完全不是你这个年纪能够有的。”府医用一种悲天悯人的目光看着薛昭,道:“你平日里调动不过三两成,其中的七八成便是沉积在那里,初时并不会如何,但日子久了,真气不得流通,淤塞了经脉,一旦你身子有什么不好,那些内力也会借此兴风作浪一番,你现在动用内力应该是要轻松许多,但身子也亏损了不少,昨日的所作所为,姑娘你实在是莽撞了。”

    薛昭自是知晓府医指的是她与那杨无斗的事,她是不觉得有什么莽撞,但想不明白,要问就还是要硬着头皮问下去:“请阿翁以详细告我。”

    “几分内力几分命,姑娘若还是想要长命百岁,这武功就万万不要再轻易使了。”府医沉吟了会,才道。

    薛昭的脸色有些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才受了人蒙骗,现下这身子又出了问题,果真是祸不单行,但她长于道门,养气的功夫还是好的,面色也不显,只道:“听阿翁的。”

    府医在推门出去的时候,又心地掩上了门。屋内确是没有什么声响,府医也怕薛昭听了他的话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一步三回头地,也算是尽心尽力,而薛昭很快注意到了府医的回头,她似是想起了什么,面色还是和缓的:“这是我自家事,阿翁,可为我保密?”眼底隐隐有一抹暗光,十分威严。

    这种眼神,府医居于边塞已是很久了,化外之地,人多浅薄,这乍一见,竟是人心惶惶,万不可直视,下意识便道:“这自是姑娘自家的事。”

    薛昭才吁了一口气,笑着看府医的身影慢慢远去:“那阿翁慢走。”待到府医的身影已经远去到自己再也看不见的时候,看着门前不远处的那几名蓝衣,关紧了门,薛昭忽的转身,三两步走到床榻前,右手重重一甩,手背磕在榻沿,出了一圈青紫,她似乎是犹觉得不痛,一下,两下,三下,砸到右手已经感觉不到任何知觉的时候,她左手捏了右手,略微活动了一下手部关节,才觉得心里好受些。

    有时候必须要这样,用一种痛觉来覆盖一层痛觉,然后让自己忘记那前一种,就当一切都无事发生过。

    这天,薛昭睡得格外早。

    卫绾手掌的一半落在书案上,手指微曲,指尖紧扣着案沿,她的语气有些犹豫:“你薛昭昨晚没有用饭,今早送过去的饭食也是原封不动拿出来的?”虽然这个婢子做事喜欢擅作主张,但不事遮掩,就算卫绾并不想多见,但还是要强忍着这婢子满身的脂粉气,听她言语。

    “热的饭菜冷的出来,一点都没动。”知道卫绾的脾性好,这婢子在低头回答时还忍不住漏了眼光出来,一个劲儿地往上瞧。

    而卫绾好像是什么都看不见一般:“她昨日有什么异动……你可知晓?”

    看样子城主还真是关心那位薛姑娘呢,可是人家平白是糟践了这份心意,要是她的话,是绝不会让城主多添这种烦扰的,男子理应顶天立地,怎么还要多分出心神来关心这种事,虽然她并不曾细细观察,但仍是道:“作息往常,并无二致。”

    “她果然还是疑我的。”卫绾才不会认为薛昭是因为昨日之事才与她置气,而要别的原因,她也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右手微抬,其意便是让这婢子退下去。

    但婢子只躬了躬身,张了口,倒是一脸的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卫绾低了头许久,却看见这婢子一动不动的模样,皱了皱眉,才让自己的语气不至于恶劣:“既已无事,便退下去吧。”

    这一言却是给了婢子莫大的勇气,她忽的双手伏地,额头贴在手背上,直言相谏了:“斗胆请郎君听婢子一言。”

    何至于这般暨越,卫绾不气反笑,右手拍了左手,微一停顿,声调上扬:“哦?”她这日正是高冠博带,步履款款,两步便是到了这名婢子的身前,左手向后一拂,半蹲下来,脸是贴的这名婢子极近的:“原来还不觉得,你这般样貌也算是标致了,等闲做个富户的婆娘,依你的手段也不是不可以,做甚么要到我这里来,平白让我心生厌恶呢?”

    这婢子初时脸上还带了一片薄红,可听到卫绾的后半边话,脸色立时化作了一片惨白,也不管卫绾还在她面前,连连磕头,连连告罪:“婢子多言,望郎君宽恕。”

    可在这婢子下一句话还未出口之时,卫绾的指腹便是抚过了她的脸,虽然是一触即分,明显是避之不及,但这婢子的脸色就更惨白了,卫绾道:“你这脸是谁绞的,手艺倒真是不错,旁人是容光焕发,你这倒好,偏生是多老了两三岁。”

    卫绾这话的是反话。女子婚嫁之前,多有绞脸增光的风俗,以一根细麻绳绞去面上多余的汗毛,女子的脸比之平时也要白净些,可多得些夫家的欢喜,如此也便更漂亮些。但不好看之余,又为其绞脸的人手艺差。可不是随便让人绞了脸,怕是原来便在哪家做婢子,与哪房的公子有了首尾,迫不得已被做了通房……可出来又是做侍奉人的活,或是后来公子腻了,那管家的婆娘也是个凶恶的,一棒子给了出来。

    以上种种自然是卫绾一念之差的胡思乱想,她之所以点出这个,不过是:“我平生所恨之人,不过三种,你这种真不知该是胆大包天还是不自量力……可念你是初犯。”

    “来人。”

    门未开,婢子左右却多了两名蓝衣,两名蓝衣皆拱手:“在。”

    “于乡六十杖,大杖二十,杖四十,从哪里来再与我送哪里去。”

    “喏。”

    屋内再无他人了,而卫绾看了看书案上层层叠叠的书信奏章,想了又想,多点了一盏灯,才算多了分光明,心中也算是亮堂了些。而狼毫沾了朱砂还未落下几笔,门吱呀一声开了,卫绾不想也知道是谁,她头也不抬:“罢,那侍剑今早上为何未来?”

    沈牧其时才探了一个头进来,可卫绾一语道破她的来意,她也无法,吐了吐舌头,即是闪身进来,脸色还有些不好意思:“跌断了腿,这一时之间怕是好不了了,他是想来,只是我不许。”

    “你不许?”卫绾哼了一声,很是想摔笔,她那天寒地冻地等了许久,就沈牧的一句,她不许?

    沈牧知晓卫绾是介意,但并未生气,胆子也就大了些:“我是没想到他竟然这般弱。”

    “那是,你是谁。”卫绾重又拿了笔,继续批改:“若只是这件事,我也只要他长个记性,没事的话,你这几日在府内也呆的久了,军营那边疏于操练,到时候,我可是要把账都记在你头上。”

    沈牧辦了辦左手,又辦了辦右手,觑着卫绾的脸色,又道:“左右我也无聊,薛昭总是闷在房子也不是个办法,你还让她跟着我,个商量,我去军营,也带着她去,怎么样?”

    卫绾哪里不知道沈牧心里着沈牧九九,那满布阴霾的心情总算爽朗了些,她道:“你一要操练,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好的,这春草又要生了,你是怕薛昭碰见了那东华?”

    沈牧能她其实没想那么多么?

    卫绾却不管她,信手拿起了一封书信砸向了沈牧,那力道约是有些大了,沈牧接着就像是接过了一块大石,两只手掌心被砸得还有些疼:“那东华能在那深宫好生活了这许些年,到底还是有几分本事的,惹的花花草草不少,这回走的匆忙,怕是绝情的话没少呢。”

    沈牧展信一观,却是两个字:绸缪。

    原谅沈牧不懂。

    卫绾也知道自己是对牛弹琴,她道:“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沈牧听懂了:“这不是那些个楚馆秦楼里那些妓子总是唱的曲吗?卫绾你这念的比她们唱的好……”

    卫绾斜了她一眼:“此曲出自《诗经》,诗名为绸缪。”

    沈牧愣愣点头,窃窃道:“这我也背过……”

    “怕都是忘了吧。”

    “哪有。”被质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沈牧也顾不上思索了:“我可还记得那次,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呢。”

    沈牧话音刚落,四周一片寂静。

    卫绾声音有些哑:“好了,你去军营,薛昭也随你。”

    作者有话要:

    我记得我写完了,呃,大概是忘了发……昨天冬至,我的错,真的。我,我不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