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章

A+A-

    </trng>在苏昭像一个胜利而归的战士,得意满满地蹦跶入山庄的时候,雍和璧正坐在馆内,眸光凝定在棋盘上,思索良久。

    过了一阵。

    “谢先生,可否与我对弈几盘?”雍和璧抬头。

    “是,公子。”

    看着节节败退的谢筠,雍和璧眉峰微微一蹙,复又舒展开。有些难以言的宽慰,又有些莫名的纠乱。

    宽慰的是,幸好他不是自己以为的棋艺一落千丈。而纠乱的是,他想他大概知道,为什么始终赢不了那个女子了。

    都棋品如人品,他向来习惯去揣测与之对弈的人。或是狡诈,或是耿直,或是谨慎,或是莽撞,但不论如何,布局里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下棋人难以易改的痕迹。

    绝不会像今日那位苏夫子一样,从始至终,仿佛都是在以一种绝对的理智,不带任何情绪地落下每一步棋他试图揣摩对方的棋路,而对方却是纯粹的推算,以有心猜无心,他怎么会不输?

    但是普通人,又怎么会在每一步棋,都刻意进行繁复的推算?

    雍和璧按了按眉心:还是第一次,他如同雾里观花,完全看不清一个人。

    越是看不清的东西,就越是忍不住去探究。

    于是这一日,马车驶过私塾的门前时,雍和璧心中一动,想起私塾下课的时间也快到了,于是吩咐车夫停下。没有下人或幕僚的跟随,他循着声音,一路走了进去。

    没有惊动一众学童,也没有惊动远处座上,正执卷授学的女子,他立于一角,听女子朗朗徐徐的念书声传来——

    “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雍和璧顿了一会,才想起这是墨经中的内容,他抬眼望过去,目光里有一丝讶然:毕竟,不管是民间的私塾,或是南宛书院之首的南麓书院,学的都是诸如经义与算学的内容。她现在的这些东西,本来就少有人涉猎,更罔论在私塾里传授于人了。

    虽然有些许惊奇,但雍和璧心里,并不怎么赞同她的做法。

    向年纪尚幼的学童们,传授如此深奥的内容,于他们而言,并不见得会懂,何况也很少有人,会对她的这些感兴趣吧?

    果然,底下的一众学童,眼里都是浑然不懂的迷惘。

    “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苏昭念着念着,就停了下来。

    以雍和璧的角度,分明看见,她掩在书卷后的面容,眉尾处轻轻一挑,唇角微撇起的弧度,显出十足的郁闷。

    一种和她平时清冷严谨的形象大相径庭的表情。

    雍和璧正觉讶异,还待再看清时,那边女子已经搁下书,面容也回复为冷然。

    咬文嚼字太辛苦的苏姑娘,终于放弃念诵晦涩的语句,开口:“其实,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墨子,在相同的空气介质之下,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会出现孔成像的现象”

    这根本是完全偏离了原经义的解释吧?

    在苏姑娘信口开河的“墨子”下,雍和璧一下子愣住,半晌没反应过来。

    然而,底下一干人果然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但听得懂归听得懂,学童们依然怎么都想象不出,也难以相信,夫子口中的影像倒置现象。

    “你们可还记得,我上次的课上了什么?”

    众学童异口同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雍和璧:“”

    远处厮打扮的影六“扑哧”一下笑出了——那什么雍家的公子,终于能体会到他的几分感受了吧?

    他也不担心雍和璧看到这一幕会如何,反正他相信疯子事后能摆平就对了!

    那边苏昭已经从书篓里,取出了一个钻有孔、自家影卫出品的活动式木筒。然后,又拿出了一根蜡烛,掏出火石与火绒,自顾自地在几案上,捏着火石吭哧吭哧敲了起来——

    “啪嗒、啪嗒、啪嗒”

    清脆的敲石子声响中,雍和璧抬起,按了按仿佛跟着节奏一跳一跳的眼皮,只觉青天白日之下,他或许是走错了私塾,看岔了坐在上面的人?

    火苗亮起。

    苏昭点了蜡烛后,拿起木筒对着火苗,把眼睛凑过去,来回调整好距离。最后:“好了,排好队,一个一个上来看吧。”

    下课后,众学童散去,见到雍和璧走来,苏昭一边收拾书篓,一边打着招呼。

    “雍公子,你怎么来了?”

    看着一脸自然的苏昭,雍和璧不由怀疑起自己是否太过大惊怪,毕竟许多名士的行事方式,都可能迥异于常人。顿了顿,他:“苏先生,方才那个木筒,可否借我一看。”

    “自然可以。”

    苏昭将放入书篓的东西又摆出来,拿过火石,又要开始敲——

    “我有火折子。”雍和璧从袖间取出竹筒,拿出火折子轻轻一吹,火苗便燃了起来。

    苏姑娘收回火石,有些失落,明明火石“啪嗒啪嗒”的声响很好听

    过了一会儿,雍和璧将木筒还给她,温声:“果然是精巧之物,苏先生授课,实在是别有风趣。”

    “不过,”他微蹙起眉,“这些知识,他们学来大概也是无用的吧?寻常人家,或许不会理解先生的授课。”

    不是质疑问难,仅是担忧她作为一名私塾夫子,所教的东西,不会被镇上的人接受。

    苏昭将木筒收起,将书篓交给走上前的影六,闻言只:“多谢雍公子劝告,可是在我看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所以,就算不为人所称道,我也只会教我想教的东西,这是我苏度娘唯一的原则。”

    影六借着擦汗的动作扶了扶额头。

    疯子的原则,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雍和璧看定她一瞬,然后:“如果我想聘请苏先生到南麓书院呢?”

    见她抬眸讶异看来,雍和璧:“苏先生的学识,在这镇子里只会被埋没,若是你愿意到南麓学院授课,一定可以崭露头角,大扬其道。”

    屁!她要是去就露馅了!

    她还能把自己掰成两个,一个当授课的苏度娘,一个当听课的苏三姐不成?

    她睫毛一垂,:“雍公子高看了,南麓书院是南宛国最好的书院,更是世家贵胄荟集之地,我一介平民女子,年龄资质又尚浅,恐怕无法担此重任。更何况,我的追求并不在此所以,雍公子的好意,度娘心领了。”

    见她态度坚决,雍和璧沉吟了一下,不想就此放弃,故提议道:“路途遥远,在下愿送苏先生一程,请苏先生上辇。恰好,我还有些困惑,也想向苏先生请教。”

    苏昭一摆:“乘车辇就免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走路。不过,若是雍公子愿意,不如和我一同走回去,路上慢慢相谈?”与其坐马车,还不如蹬她的滑板车来得凉爽。

    “也好。”雍和璧只犹豫了片刻,便点头答应。

    在她面前,他不想显得自己迂腐。

    一行三人,沿着长长的溪流往山庄上走去。

    出了镇子后,一路鸟语花香,吹面不寒杨柳风,甚是惬意。

    “你看,这样走路,不是比坐在四面都是壁的车辇里,来得更自在吗?”苏昭。

    雍和璧转眸看她,淡淡:“走路有走路的意趣,可乘辇也有乘辇的舒适与便捷。”

    苏昭回望道:“盆里花,笼中鸟,自然会更为娇艳安逸,可终究少了几分生与天趣。不上哪个更好或更坏,只是人各有志,我愿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愿意承担起自己的选择引起的负担。就好像,公子为了所背负的东西,愿意主动放弃人生的许多乐趣一样,不是吗?”

    在雍和璧微怔时,苏昭扬起睫毛,眸光清清透透,像是能洞穿他所有的想法:“所以公子大可不必一再相劝。家师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胸无大志,此生也只想游于山水之间。”

    静默了一瞬,雍和璧摇了摇头,终于:“是我强人所难了,请苏先生见谅。”

    苏昭也笑起,:“其实,虽然道不同,我与公子还是能成为友人的,只是不知公子愿意与否?”

    “求之不得。”雍和璧。

    “既是友人,公子也不用再唤我‘苏先生’了。”苏昭眨了眨眼,:“实话,我一直听不习惯,何况公子年长我四岁,每次听来都觉得有点儿别扭。”

    少顷,雍和璧忽而极淡一笑,:“所以你一直谨言慎行,咬文嚼字,就是因为我们唤了你苏先生吗?”

    “诶?”苏昭难得一愣。

    雍和璧转开脸,脸上笑意却不减:“方才,在学馆里,我看见姑娘似乎不喜欢文绉绉的话方式。”

    苏昭目光僵滞了一下,余光里看见影六幸灾乐祸的面容,眼刀“唰”地瞥了过去。

    “唔,当然不是,公子约莫眼花了。”

    “哦,如此。”

    “嗯,确实。”

    干巴巴对了几句后,雍和璧含笑的目光看来:“那么,我该唤姑娘什么呢?”

    “我名是百度,家中父兄都是这么叫我的,公子唤我名便可。”她。

    雍和璧微疑惑:“这名字倒是独特。”

    “独特吗?”苏昭偏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听父亲,我名便是出自于此。”

    微凉的风,吹拂起少女细碎的额发,少了几分不苟言笑的、面具般的伪装,多了几分清灵的真实

    “嗯,百度姑娘。”雍和璧一霎移开了眸光,轻声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