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 郊外踏秋

A+A-

    玉琦......绮罗郡主既常去初墨阁,今日是否还能有缘相遇呢?

    沈云梳笑自己,明明是在同一个书院听课的女儿家,被她一想搞得像偷偷私会一般。可实在想为昨日荒唐的表现赔个罪,再找法子多几句话;京中蕙质兰心的闺秀何其多,谁知郡主不是一时兴起才找上她呢?这么想着,倒觉出几分凄凉来了。

    “姑娘明年就十三了,是到该考虑亲事的年纪了。”曹氏观察着她的表情。

    “奶娘想什么呢?”沈云梳哭笑不得,“我只是想着得了出府的令牌,便不能赘了沈家儿女的名声。平日进学扮的素净些也好,出府却要有些官宦人家的贵气。”

    心中却有些发沉。

    自己的确该到相看亲事的时候了。虽然母亲答应自己名次好便不用作妾,也不至于故意选一个家风不正的人家;但还是下意识地抗拒。有多少宅门能像自家一般和睦呢?表面上做太太比姑娘们自由些,实际上瞻前顾后不知要耗去多少心神。

    唉!她倒真想学先生盘起青丝做个自梳女。然而沈家虽不是世家大族传承几代后也当得起书香门第之称,她怎能让慈爱开明的父亲失了颜面?

    曹氏半信半疑,却没有多问。姑娘待自己亲近,却仍要守着本分。

    沈云梳唤来清荷清莲,戴上帷帽。其实大悦朝民风开放,女子抛头露面算不上有伤风化;可沈云梳想着皇家的规矩都很严,郡主也许乐意见到她如此?

    她猜对了,然而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顾玉琦占了三楼窗角的位置,正坐在质朴的木桌前翻阅着诗集。朝阳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肩上,暖暖的十分舒服。

    无意中往街边一瞟,却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云梳今日的妆扮正恰似深秋红叶中的一抹翠色,清贵无比。只可惜清透明亮的双眼被帷帽遮了,只浅露出巧圆润的下巴;脑后垂下的燕尾轻轻摇摆,挠的人心有些些痒。

    她微微一笑,偏头对宜缎:“这三楼有些热,我们下去吧。”

    宜缎不解问道:“郡主,如今已近阳月,怎会热呢?”

    话音未落,却见宜锦瞪了她一眼,转头向顾玉琦赔罪。“郡主,宜缎不懂事......”

    “无妨,我身边总是要有个活泼些的侍女的。”罢命她收拾了桌上的茶点,让宜缎抱了书缓步走下楼。

    “云梳,别来无恙。”

    “臣女参见郡主。”

    顾玉琦温雅地点了头,“你是来寻书?”

    “正是。您可否推荐几本名家注解?”

    “自然。”顾玉琦一笑仿佛百花盛开,让沈云梳不禁微微心勃。罢便将初墨阁的布局大概讲解一遍,又推荐了几本大儒写的讲义领她去找。

    “这本蓝皮的是钱老所著。你读后不妨去和他讨论一二。”

    “多谢玉琦指点。”

    顾玉琦又道:“‘玉琦’喊着有些不顺口。家里人都唤我‘琦儿’,你也这么叫我吧。”

    “臣女斗胆,”沈云梳略微忐忑,“可否唤您阿罗?”

    “自然。”顾玉琦眉梢挑了挑,“不过一个称呼罢了。”

    沈云梳见她不问缘由心中暗喜。作为唯一一个叫她“阿罗”的人,郡主该会记住自己吧?

    “阿梳不好听,阿云太俗气。”顾玉琦眉梢一挑,“不如叫你‘梳子’如何?”

    完了,却没见沈云梳回话。看到她面上犹豫不决的样子,顾玉琦又是无奈又是好笑:“我着玩的,难道还真能给你个寺人般的名字不成?”

    沈云梳红了脸,“郡主叫我云梳便好,还没人这么称呼过我呢。”

    “梳子”的称呼虽有些荒谬,细听起来却觉得可爱。许是因为是她提出的吧?玉琦......不,阿罗。她一无所长,只求阿罗不会觉得自己无趣。

    沈云梳觉得,遇见顾玉琦之后自己越发地多愁善感,竟把十二年来的沉着都丢光了。

    “云梳,你接下来算去哪儿吗?”

    沈云梳眼睛转了转。她本想就在这初墨阁中消磨一上午,可阿罗似乎是想出去逛逛的模样。今日正值艳阳天,与好友出城郊游是个吸引人的主意。

    “我欲前去郊外游玩。阿罗可愿与我同往?”

    “梳子相邀,自是要去的。”顾玉琦自然看出了面前人的算盘,却没有丝毫不悦。云梳有心结交,并不是因为她天子堂妹的身份,她怎会看不出来?

    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啊;在人群中远远地看一眼,那人回望回来,便心有所感,知道这就是此世的知音了。这么想着,心中不由又多了几分喜悦,情不自禁地牵起沈云梳的手来。

    执了手后,却有些惊讶:云梳的手心丰润柔软,握起来很是舒服;那芊芊细指却如削葱根,又似玉笋,白皙修长。

    “云梳脸皮怎如此之薄。”顾玉琦嫣然一笑,改作挽她的臂。

    沈云梳也不知自己怎么了。明明阿罗同自己一样是女子,手被她握住时心却怦怦直跳。被触及之处有些酥麻,眼睛却移不开地盯着对方的五指看:她总算明白手如柔荑的法从何而来了。

    看着顾玉琦算起身,沈云梳忙收敛神色,对视一眼后一齐向楼下走去。身后的四名侍女或多或少带了几分稀奇,却不敢多问。

    沈云梳接过两本准备拿回去细读的书亲自去了钱老处结账,钱老听她和顾玉琦正要去郊游笑眯眯地拎出一盒点心来:“这神仙富贵饼和桂花茶本算一会儿给你们送上去,不过眼下也正好能用上。”

    沈云梳听他熟谙的语气,明白大概是照例给阿罗备下的,便恭谨地接了又再三谢过。

    钱朝先笑道:“好好的姑娘,在老夫面前就别学那死板的书生了!今日天公作美,你们可要好好耍耍。”

    自古书院多位于清静的深山老林中,为的就是学子能精心研读圣贤之道。东陵碍于学生均为大家闺秀,不好身处太过偏僻荒凉的地方,于是选在京城郊外一处人烟稀少,景色开阔的平地。院外有侍卫来回巡逻,以防登徒子唐突了各位姑娘。

    今日她们去的却是一个金黄的枫林;红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道路恍若黄金铺成的一般。头顶上的天是净色的蓝,一行大雁似乎正往南方飞去。

    “往那边去是长阳山,再往前便是松华江。”顾玉琦眼波流转,煞是动人。“有机会的话,真想去看看。”

    沈云梳第一次发现,负有盛名的绮罗郡主最出彩的不是什么“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而是那双顾盼神飞的秋水眼眸。其间透着清贵秀美,宛若一汪明澈的泉水溪流,无须含情便可摄人心魄。

    “好啊,我倒找个了呆子当朋友!”顾玉琦故作不悦地皱起黛眉,“云梳,你怎么看?”

    “这,阿罗......”沈云梳不自觉地向在长姐面前般讨了一声饶,顾玉琦心中立刻软了。

    这就是有姊妹的感觉不成?

    “碧云天,黄叶地。”

    沈云梳看向顾玉琦,看她的意思竟似是让自己接下去。慎重地想了一会儿,在身边人快有些不耐烦地时候,才回道:“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沈大才女想这两句竟要半刻钟不成?”

    谁料沈云梳却正色道:“阿罗所作之诗,自是要慎而慎之。”

    顾玉琦听她这般郑重反倒不知如何回应,“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我倒愿做那无情的芳草,”顾玉琦甩了甩袖子,似是有些焦虑。然而毕竟是浑然天成的贵女,这个动作被她做出来也只觉潇洒大气。“去往远方游荡。”

    “阿罗舍得下父母兄长吗?”沈云梳轻声问道。

    郡主比自己还长一岁,恒王妃该早就开始替她相看了。一想到这个锦心绣肠的女子将来要下嫁成别人家的媳妇,沈云梳就觉得心里憋屈。怎样的儿郎才能配得上如此佳人?便是大哥那般的翩翩公子,也似乎少了些什么。

    每每在书院看到怀春少女,心中只觉得压抑。古今诗词写出多少怨妇,只要父母慈爱,谁不闺中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呢?

    顾玉琦叹了一口气。“只是罢了。”

    她是亲王之女,先帝亲封的绮罗郡主,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皇家颜面。

    不过沈云梳的想法却实在过虑了——皇家女儿自是不能给人欺负去了,若顾玉琦日后真受了委屈,和离不是问题,郡马一家也讨不着好。

    作者有话要:

    “梳子”的称呼来源于天使“x”,特此感谢!(如果不愿意作者菌引用请一定提出来

    “长阳”我已经在三篇文里用过了orz真不会取地名......

    注(1):绮罗郡主侍女宜绢和庄婵之妹重名,故改为“宜缎”。(请忽略其发音qaq

    注(2):“臣女”的自称未经考据,又有应为“民女”。文中只为与寻常百姓在分开,如有疏漏请见谅。其实能接受女子书院这个设定的天使应该不会纠结这些......咳咳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出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其实“山映斜阳天接水”用在这不合适,郡主和云梳所言亦并非范文正公之意,冒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