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黑衣人和姬杭秘语良久, 方才离去。
姬杭思之再三, 见到姬华堂的时候, 大肆渲染了铁甲军的威力,以及平远侯府三姑娘对铁甲军的影响,“……传言娶到陆三姑娘, 便能收服铁甲军,而陆三姑娘要求的聘礼是谢骜的首级。扬景澄今日所作的一切, 全是为了顺利娶陆三姑娘为妻, 可见他是有多大的野心。”
姬华堂虽然正在气头上,但姬杭的话还是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 “真有这个传言?”
其实并没有,但姬杭犯了错,唯恐姬华堂追究, “我也是方才听到的。唉,若之前便知道了这个, 便会提防着扬景澄,不会让他轻易得逞了。”
姬华堂背着双手,在房中踱步,“扬景澄费尽心机,不过是想光明正大杀了谢骜,好向陆三姑娘求婚。若是个寻常闺秀,他想娶便娶了,本王并不关心,但若是谢擒虎的外孙女, 嘿嘿,本王敬重英雄,也有此意。”
姬杭吃惊,“四王子,您已经有王妃原氏了啊。”
姬华堂不在意,“本王对王妃平平淡淡,有她可以,没她也行。若能求得陆三姑娘为王妃,便将原氏贬为侧妃好了。”
又颇感兴趣的追问:“陆三姑娘容貌如何?”
姬杭忙道:“扬景澄如谪仙一般的风采,您是亲眼看到过的。传言陆三姑娘和扬景澄站在一起,便如金童玉女一般,可见陆三姑娘定是位明艳照人的绝世美女。”
“这样的绝世美女,又是谢大将军唯一的外孙女,娶了她铁甲军如囊中之物。本王心目中的王妃,正该如此。”姬华堂非常满意。
姬杭心里觉得不妙,但他才犯下错,不敢和姬华堂作对,委婉的劝道:“可惜谢骜已经落到平远侯府和扬景澄手里了。这两家显然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对我们大大的不利。”
“那便设下计策,让平远侯府、扬景澄把人交出来。”姬华堂命令。
姬杭不敢不答应,愁眉苦脸的回去想办法了。
胡国这些是吃了亏,日子难过,大周这天的谈判占了大便宜,但何栋梁、扬景序、扬景澄面对的却是责难和质疑。
敬王大为恼火,“扬景序,扬景澄,谁许你俩干涉政务的?”
扬景序一脸的玩世不恭,“这种破事,父王当我爱管不成。陛下托付了,我不得不做。”
扬景澄和扬景序是一样的口吻,“我兄弟二人自是奉陛下旨意。父王若不信,尽可向陛下查证。”
敬王怒,“陛下最重兄弟情义,怕本王责罚尔等,定会替尔等话。”
扬景澄淡声道:“怎么会?陛下乃一国之君,国家大事上,怎会徇私情。”
扬景序放肆大笑,“我的好父王,陛下是由你教养长大的,你对陛下也太不了解了吧?陛下从受的便是帝王教育,胸怀社稷,他什么时候把私情放到大义前面了?若他真那么做了,明父王教养不力,父王该自己处罚自己了,哈哈哈。”
敬王怒极,厉声喝道:“扬景序,扬景澄,你兄弟二人太让本王失望了!”
扬景序拍着他的双腿,耍起无赖,“我一个双腿残废的废人,早就让父王失望透顶了,又何必拿今日之事事。其实我对你也挺失望的,你贵为摄政王又怎么了,你救不得我这个原配王妃所出的嫡长子,我年纪轻轻,一辈子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敬王气得直瞪眼,扬景序却冲他咧嘴乐,“你不想我这样的儿子,我还不想要你这样的爹呢。可我能换个爹么?你能换个儿子么?父王,不如咱们都忍耐一下吧,你如何。”
敬王头晕脑胀,嗓子眼一甜,喷出一口鲜血。
敬王被气吐血的事传开之后,朝里有十几名御史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扬景序这个不孝之子。奏折递上去之后,少帝亲自召见了这十几名御史中最有威望的秦御史,“敬王世子双腿有伤,不能正常行走,对他的要求,应比常人宽松一些。他对皇叔出言不逊,确实该罚,朕会和他谈心,劝他。”
秦御史直言敢谏,“难道因为世子殿下身体残疾,便可以格外纵容他,即使他有不孝的言行,也不加以惩罚?”
少帝咳了数声,苍白面孔因咳嗽泛起不正常的红晕,“可是,大哥哥是在宫里受的伤。若朕能保护好他,他本该是大周最英姿勃发的天潢贵胄。”
牵涉到了宫庭秘辛,连正直的秦御史也闭口不言了。
少帝身体虚弱,虽天气已暖,他还是很怕冷,屋里放着多个火盆。
少帝靠近火盆,舒服了很多,满足的轻轻叹气。
一只纤纤玉手点着他的额头,恨铁不成钢,“你啊你啊,你太让母后失望了。”
少帝忙道:“请母后明示。”
刘太后尖下巴大眼睛,三十多岁的人了依旧艳如桃李,神情言辞却是和她身份不相称的尖酸刻薄,“你还和母后装傻。那个扬景序狂妄无礼,何不趁机处置了,反倒替他起好话来了。”
少帝笑容虚弱,“母后,他是朕的哥哥啊。”
刘太后眉头拧起来了,“你有多少个堂哥,难不成你对每一个堂哥都要这般纵容。”
少帝抿紧嘴角,沉默不语。
刘太后知道他的脾气,很是头疼,“你这孩子若别扭起来,十头牛也拉不回。傻孩子,你这个位子不好坐,待人不可太过心软,你怎么就是不明白呢。对待宗室,你固然不宜过于严苛,但绝不能放纵你的堂哥们……”
“他是我亲哥哥。”少帝声音低低的,如同耳语。
刘太后却是听清楚了,腿一软坐在少帝身边,“儿啊,不可胡。”
少帝神情倔强又屈辱,“我听到了。你以为我睡得很沉,其实我醒着,都听到了。”
刘太后呆怔半晌,蓦然明白了少帝在什么,脸白得没有一丝血色,“不不不,你听母后解释,那晚母后的并不是真的,只是为了激怒那姓何的女人……”
少帝静静看着刘太后,眸中是无穷无尽的悲伤。
刘太后知道他不信,颓然落下泪来,“咱们孤儿寡母无依无靠,母后如何能不费尽心机为你算。祥儿,那不是真的,母后只是为了激怒何妃,让你皇叔和妻儿离心,成为孤家寡人,只能一心一意辅佐你。”
少帝微笑看着刘太后,刘太后知道自己的话根本没有动他,简直要绝望了,“所以你是一定不肯相信母后了?你宁肯相信扬景序,相信他是你亲大哥,相信扬景澄是你亲二哥,对你两个亲哥哥要掏心掏肺的好?”
少帝难受的捂着胸口,“若不是母后欺骗先帝,朕便该出生在敬王府。那么,先帝驾崩之后,应是敬王即位,被立为皇储的该是大哥哥;便是大哥哥双腿残废了,做不得储君,也应该是二哥哥,怎轮得到我?”
刘太后险些没气死,“扬景祥,你住口!”
刘太后做为母亲,还是很了解自己的亲生儿子的。这个扬景祥自幼被敬王这个假正经教养长大,假正经起来简直和敬王一模一样。他要是真的信了那些鬼话,相信他是敬王的亲生儿子,相信扬景序、扬景澄的继承顺序在他前面,把皇位拱手让出都不是不可能。
刘太后斗倒多少人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怎能任由少帝如此胡思乱想。无奈她又哭又,少帝始终听不进去,刘太后肝儿都是疼的,却只能暂且忍气吞声,“你安心养病,朝中事务由敬王及诸大臣决断即可。好了,无需多,你保养好身体,其余的事全交给母后。母后是不会害你的。”
“也不能害我的亲哥哥。”少帝央求。
刘太后被她这个死心眼儿的儿子气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但是再怎么气,这个儿子也是她唯一的指望,她必须为他谋划。
“你安心保养身体要紧。”刘太后放柔了语调,“你二哥哥联系上了为他治病的神医,那位神医不日便将来到京城。你二哥哥当年伤得有多重,你也是知道的,那么重的伤也治好了,可见那位大夫确实是杏林圣手。神医到了,你也会像你二哥哥一样,康健如常的。”
少帝叹息,“二哥哥对我真好。母后,您以后善待二哥哥,不许任何人谋害二哥哥,好么?”
刘太后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脸色青中透紫,忍无可忍的道:“来去,你就是怀疑自己的亲生母亲,总以为扬景序和扬景澄是我害的。你怎不想想,哀家掌管六宫,他兄弟二人不管谁出了事,敬王和敬王妃怀疑的都是哀家。敬王乃摄政王,大权在握,哀家为什么要干冒奇险,在哀家的地盘上害他的亲生儿子?句残忍刻薄的话,哀家若真是加害扬景序扬景澄,难道不能借刀杀人么?为什么要用这么笨的方法?”
少帝难过的低下头,“因为除了害大哥哥二哥哥,您还要让皇婶和皇叔反目啊。”
刘太后被少帝气得不出话来。
刘太后这回来看望少帝,可是竖着来横着走,进来的时候是自己走着的,出去的时候是被内侍抬着的。
少帝自己也很伤心,想到自己令人不齿的身世,羞惭不已。
刘太后之前一直积极为少帝争取权力,譬如朝中大事,都要让少帝知晓。现在态度改了,和敬王及诸大臣商议,以少帝年纪尚轻、没有行冠礼为由,命朝中事务由敬王及诸大臣决断,无需禀明少帝。
何栋梁率先反对,“陛下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若不从现在开始渐渐亲政,难道要等到陛下二十岁那年,突然将江山社稷交付?”
其余的大臣也不赞成,“这江山社稷譬如一幅重担,陛下如今年少,可稍微顾及国事,担子轻一些,今后逐年加重,到了弱冠之年,自能扛起重任。”
把刘太后给气的。好嘛,这得到权利不容易,想把权利推出去竟也不容易。她只是想让少帝不管事而已,这些人吃饱了撑的,也要反对。
隔着重重珠帘,刘太后胸脯起起伏伏,显然是气得不轻。
“敬王爷,你呢?”刘太后直接问上了敬王。
毕竟敬王总是顺着她的,谁让她是太后,是少帝的亲生母亲呢。
何栋梁抢在敬王开口之前质问,“敬王爷,你不是想独揽大权,架空陛下吧?”
向来注重声誉的敬王,被何栋梁这毫无客气的当面质问激怒了,“本王胸怀坦荡,任何时候都没有私心。何大人,你不能因为家务事便对本王有了偏见,处处诋毁。”
“谁诋毁你了。”何栋梁不承认。
这两人吵起来了。
刘太后连交个权利都不顺利,心里这个气就别提了。扬景序和扬景澄兄弟二人却不管这些,入宫求见少帝要官职,要为国效力。
少帝有些担忧,“大哥哥你的身体……”
扬景序洒脱的摆摆手,“陛下无需多虑。我扬景序废的只是双腿,并不是我这个人。身为皇室子弟,不能白吃国家俸禄,得为陛下分忧,为黎民百姓造福。”
扬景澄要的不只是官职,还有王位,“陛下,我多次央求父王,父王都不肯为我请封。大周亲王府的嫡出公子,谁人到了我这个年纪还没有郡王的册封?我就要娶亲了,若一直不获册封,连累得我的新婚妻子也没有王妃封诰,太对不起她了。”
“弟弟想娶王妃了,哈哈哈。”扬景序捧腹大笑。
少帝羡慕不已,“二哥哥有心上人了,真好。”
他因为身体太弱,根本不敢有娶妻之想,见扬景澄忧心如焚,自然愿意为扬景澄分忧,下旨册封扬景澄为东平王,并命扬景序、扬景澄以皇帝特使的身份参与两国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