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李莲洲晕了一会儿,再醒过来时,只觉如坐针毡,彷佛四周都潜伏着一双双眼睛,他若再待下去,也会像村子里的人那样,忽然消失无踪。
他的属下问他是否还要去村子里再查探一番,李莲洲脸色铁青的握紧了拳。“不,赶紧护送我回去!”
当李莲洲回到京城,才派几个人心的在那村子周围检查痕迹,一旦发现不似一般老百姓的人出没,便立即撤退,最终还是没能知道村子究竟发生什么事。
李莲洲虽不明白孟辰是怎么查到村子的,可他知道,若再留下尾巴,孟辰下一个查到的就是他了。
他硬着头皮跟主子禀报了这件事,主子沉默的时间之长,令他差点窒息,最后主子也只能长叹一口气,令他先将边的事全都暂停,立刻收,保住现在的势力为要。
李莲洲这回再也不敢轻看孟辰,孟辰不但查到了他的村子,还十分明目张胆的带走了他的人,李莲洲只能庆幸,那些人的家人绝大多数都在南方,长久的训练与为了家人的安全,他们绝不敢招供出自己。
然而千虑一失,李莲洲自觉已经扫尾的非常仔细,却还是漏算了人心。
汪梓修刚听到七皇子府的车马被袭击时,心中十分焦虑,他面上不显,下衙后立刻去了石家拜访,结果从石桢口中知道石薇没有事,他才放下心来。
可他直觉敏锐,从石桢的话里得知,石薇若不是中途想回娘家而改道,她应该要在那被袭击的车马上。
而七皇子,那么恰好,一早就因京郊大营出事而没有陪着石薇同路。
他猜测凶的目标很可能是针对石薇,为此他还曾怀疑过柔敏郡主,毕竟在京中对石薇有那么大敌意的人,似乎只有柔敏郡主。
可他跟柔敏郡主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柔敏郡主的行动都在他掌握之中,他自然知道不是柔敏郡主所主使的。
他想起上次听到主子跟李莲洲的对话,主子想毁了石薇的名声,虽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对付孟辰,但他将这件事放在心里,一直膈应着。
他效忠于主子,可却不是那种放心将所有身家性命都压在主子身上的人,他在主子身边其实留有眼线,稍作打听,果然主子跟李莲洲是准备让人暗杀石薇的。
汪梓修知晓的当夜,一整晚没睡。
他当初选择了主子,是想一展长才,他的家族中有很多不世出的才子,恭惠皇贵妃在世时,他们还有一些人在朝中为官,但随着恭惠皇贵妃去世,渐渐的那些人就被贬黜,最后罢官归家或者籍籍无名。
他们每回科考都让许多年轻的才子应试,却都落榜了,他们只当时运不济,后来渐渐明白过来,敦淳帝不知什么原因,有意无意地打压汪家,他们敌不过皇权,只能选择蛰伏,将希望寄托在七皇子身上,期待七皇子长大成人以后,能够拉拔母家。
可年少的七皇子,桀骜不驯,只会惹事生非,在汪家的才子们眼里,七皇子就是个草包,再后来见七皇子惹了大祸去守陵,他们算是彻底断了念想,不再抱任何希望于七皇子身上。
汪梓修不甘心,他才学不比那些榜上有名的人差劲,他期待着被伯乐发掘,然后显露自己的本事,最后他被主子所招揽,又随着恭惠皇贵妃逝世多年,敦淳帝似乎也没那么在意汪家了,至少他科考终于得了名次。
汪梓修本是被主子的经历与性格所吸引,他与主子都是怀才不遇的人,主子礼贤下士,令他觉得备受尊重,他是本着将来能够辅佐贤能帝王的志向,跟在主子身边。
他也未曾做过害人的事,接近石桢,是因为他认为石家人品贵重,石桢本人若能加入主子阵营,自然是最好的。
而答应主子接近柔敏郡主,也是因为柔敏郡主陷害过石薇,他因着那点不可言的心思,想伺为石薇报仇,再不济,替石薇盯着柔敏郡主,转移她的注意力,不让她继续加害石薇。
他可以理解主子为了大计,牺牲掉葛氏之流的人,可他想不通,为何主子要暗杀石薇,石薇甚至都不是七皇子的正妃,杀了她对七皇子能有什么打击?对主子登上大位有什么帮助?
汪梓修开始对主子有了逆反的心态,他知道主子想让他将整个汪家拉过去主子的阵营,可汪梓修却不能连累整个家族,他对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产生极大的质疑。
孟辰似乎对李莲洲造成不的麻烦,汪梓修只隐约知道大概,再详细就不清楚了,他见李莲洲隐匿了自己的踪迹,孟辰那儿也安静下来,没有后续动作,汪梓修考虑了很久,下了个破釜沉舟的决定。
李莲洲此人,狠毒阴险,对他的态度又轻慢,本就不是能够与之共事的人,主子若要执迷不悟依赖于李莲洲,汪梓修就更加不看好主子的前途,不如趁这个会,让他看看主子失去李莲洲这把剑,会如何应对,主子是否会表现得像个英明神武的帝王继承人,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孟辰大约在找引着李莲洲出来的契,看在石薇的份上,自己不如帮他一把。
汪梓修受了主子请托,每当休沐日便到百珍楼对面的笔墨铺子去,对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少年指导学问,主子只是母家的一个后辈,孤身在京城书院寄读,因主子身分尴尬,不便让那少年住进府里,又关切他的学问,便请汪梓修多加看顾。
汪梓修没有追问少年的身分,可他知道那个少年便是李莲洲的亲生儿子,因为那个少年与李莲洲有七、八分相像,少年过继给李莲洲大哥的事情,也是一打听便知。
汪梓修在休沐日的时候,指导完少年写的几篇文章,笔墨铺子的掌柜起一处知名茶楼来了个先儿,那先儿身边带了个哑女,长相貌美,为茶楼吸引不少看客。
少年慕艾,听了便很是意动,掌柜身边的厮又着想去一睹哑女的美貌,汪梓修先行离开,那厮便挤眉弄眼的邀约少年去茶楼。
少年想着不过是看一眼,看完便回书院,并不要紧,他的书僮也不劝阻,几个伙子都想看看那哑女,便相约着去了。
在茶楼里,宾客满座,少年、书僮与厮只能跟别人一同挤一张桌子,当少年伸长了脖子想看那哑女在何处,却听同桌的客人起那被废的杨皇后。
少年全身一僵,忍不住竖耳倾听,结果同桌的人越越不象话,讲到了杨皇后的娘家。
“杨家也是不争气的,好不容易出了个皇后,被打入冷宫,承恩公的名头打了水漂,这一家人还不思长进,听杨皇后的弟弟想为姐姐洗刷冤屈,却被怕事的杨家给除了宗族,生怕杨皇后的弟弟给全家惹来灾祸,啧啧啧,要我,杨家真是胆子,曾经还那么风光,转眼连个屁都不敢放!”
少年听着,默默握紧了拳头,狠狠咬牙。
却听那人的同伴嗤笑一声,不屑道:“杨皇后的弟弟被除族,结果到现在也没见人出来给杨皇后喊冤呢,可见就是只怕事的耗子,现在不知有多后悔呢,不定在哪条阴沟里讨食”
少年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掀了桌子,红着眼睛去抓同桌那人的衣襟,场面登时一片混乱,闹嚷不休。
茶楼的掌柜命人将那一桌人全丢了出去,少年到了外面还在纠缠着那两个人,即使因身板子瘦,身上挨了许多拳脚,仍是满脸恨意的揪着那两个人,又咬又打,那两个人不禁破口大骂,吸引来周遭的人围观。
少年嘶吼着:“你满嘴喷粪!快收回你刚才的话!你是什么东西,还轮不到你议论杨家!”
他一直对于亲生父亲被除族在意不已,也因此对家族有所怨怼,只是让长辈们一再劝,只好压抑住心中的不满,现在听到亲生父亲被人污辱,他怎能忍受?
笔墨铺子的厮,往旁边张望了下,看见几匹骏马慢慢地过来,便高声对那两人道:“真是好大胆子,敢在这里对大皇子的母家三道四,你可知道咱们少爷是谁?”
少年的书僮吓了一跳,赶紧去拦厮的嘴,但还没来得及,便听“咻”地一声,几个揪打在一起的人被长鞭纷纷狠击了一下,令他们哎哟惨叫。
“闭嘴!七皇子在此,还不速速回避!”
侍卫孔武有力的声音令几个人顿时煞住惨叫,连忙爬到一旁避开骏马。
少年这时回过神来,满心懊悔,只希望七皇子没有听见,赶紧经过。
可七皇子的侍卫并不如他的意,而是不满的叱道:“你们几个敢在京城街道喧哗,合该叫巡城的卫军抓起来关上两天!”
那两个方才杨家闲话的立刻讨饶不止,少年满头冷汗,他不敢再一句话,就怕七皇子注意到他,可他又对有京城霸王之称的七皇子很是好奇,最后忍不住抬眸看过去,不料却撞上一对若有所思的炯亮黑瞳,少年吓了一跳,心脏差点停止,回过神来后,迅速地垂下头去。
七皇子的侍卫正要去喊卫军过来,七皇子却摆了摆,平稳的声音传入少年的耳里:“罢了,理这些民干什么?走了。”
少年松了一口气,可双的指甲紧紧嵌入掌心,默默发誓,待到日后,杨家再起的那天,立场对调,就是七皇子仰视于他了
他垂着脑袋,暗自扬起一个狠戾的笑容。
那笑容,跟李莲洲十分十的相像。
孟辰的骏马慢慢走远,他头也不回,低声对身边的亲卫吩咐:“去跟着那子。”
作者有话要: 多了一些新来的天使,但我看末点好像还没看到这里,趁这时候,我还可以继续胡言乱语,嘿嘿嘿
等后面的天使看到这里,我就要假装是个高冷的大大了!拨头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