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百善孝为先
银心笑道:“呵呵,子快别做梦了,好好做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下辈子自然会有福报的!”
安笑道:“真的吗?为什么”
银心心想,就来到了古代之后,发现跟古代的父母相处的关系还蛮好的。
这可能是自己潜意识里一直认为银心这个丫鬟的命运,也许就是自己前世的一个真实的命运呢?那要是这样的话,银心的父母岂不是自己前世的父母吗?
那为何还不能好好的善待他们,好好的照顾他们呢,所以银行一直都是很孝顺的,反而比自己原来这是家庭的那个有钱的父母更觉得父母亲,又幸苦,又操劳!
银心想到此便笑道:“呵呵,当然了,顺父母的意,安自己的心,享人间的福!”
安笑道:“顺父母的意??”
银心笑道:“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校”
就是,评价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孝顺,要看他是怎么想的,看他的孝顺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看他怎么做的。
安笑道:“那顺怎么?”
银心笑道:“其实,孝顺的“顺”,并不意味着完全服从和顺应父母的意思,它只是提醒我们,也许父母看上去都很有能力,还在做很多事情,身体也很健康,但是出于自然规律,年老的父母会有一些变化,冉老年,容易变得更情绪化,老人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是会退化的,老人更敏感,更容易悲观
这个时候,对父母要灵活地“顺”。对父母的生活,最好不横加干涉;对他们的心愿,应极力促成。日常生活中应“顺眉顺眼”,尽量不惹他们生气。和父母意见不同时,不要针对事情,而是要针对他们的情绪,耐心服。”
安笑道:“就算我们年龄很大了,父母还是会把我们当成让他们操心的少年,我们不要掉进这个角色,而是要反过来,学会“哄”父母开心。
所以,孝顺不仅仅是给父母吃的、穿的,过节去看看,生病时慰问一下就完成任务了,它更体现在与父母相处的点滴细节,要努力做到“顺”,顺在观念相通,顺在态度和气,顺在心情愉快。”
银心笑道:“呵呵,你还挺会的么。安自己的心?,不要以为孝顺父母只是一种奉献,其实孝顺父母更是一种受益。孝顺父母是自然而然的伦之乐,孝顺父母其实是在安我们自己的心。司马迁:“父母者,人之本也。”
安笑道:“父母在的地方,就是我们出发的起点,无论岁月怎么无情,环境如何改变,父母都是我们生命永恒的源泉。”
银心:“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我们可以孝敬他们,可以环绕在他们身边,还可以做一个他们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感受那份永远不会苍老的父爱母爱。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子女健康快乐、事业有成。因此,我们好好工作,健康生活,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让他们少些担心,少些牵挂,也就是孝顺父母。时代的车轮轰然碾过,我们都行色匆匆,忙忙碌碌。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亲情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因此,要多找会在他们膝下承欢,共享伦之乐。要记得孝顺无须等待,也不能等待。孝顺就在当下,就在眼前,就在我们的举止之间!”
安笑道:“什么是享人间的福??”
银心:“生命就是一个轮回,父母和儿女的位置随着时光的改变会有一个自然地循环和接替。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之爱,父母的职责是将孩子培养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无论面对人生的任何境遇,都能够驾驭起伏跌宕世界的人!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做儿女的所能给予父母的最大的爱,就是成长为一个能够让他们觉得骄傲的人。我们看着子女成长,也看着父母慢慢变老。”
安叹息道:“”有如一条长河,我们都承接了祖先的传统,又开启了子孙的新篇。孝顺的实践,维系了长河历久弥新的力量,使我们体验生而为饶尊严与价值。我们为人子女,同时也为人父母,在抚养我们的子女的过程中,体味着我们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人间真正的幸福,那就是,好好孝敬父母,让他们开心快乐地生活;好好养育子女,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乐,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银心:“你怎么了?”
安神色黯然道:“的是许多好处,只可惜都轮不到我了!”
银心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错话了!安这家伙父母家饶死于地震,跟表少爷一样,举目无亲才来到这里,投奔祝府的。
银心抱歉道:“安对不起呀!我忘了,你的身世,对了,可以做一个外圆内方的好人,一样的有好的福报”
安笑道:“是吗?”
银心笑道:“呵呵,“方而不割”命题源自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云:“圣人方(方角)而不割(损害),廉(棱角)而不刿(音“贵”,刺伤),直而不肆(放肆)。”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本质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一个许可的极限。”
安笑道:“这的什么意思?”
银心笑道:“呵呵,的“方正”品格的极限是“有割”,品行方正虽好,但不能因过度“方正”而损害他人,应随俗方圆;有棱角、有个性虽好,但也应避免过度刺痛他人,以免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正直”品格的极限是“有肆”,行为正直虽好,但不可放肆,任意行事,应学会尊重他人。这些“内方外圆”的美德一旦超出了它们的限度,突破了它们的临界点,事物便丧失了原有的本质,而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一切矛盾都是相互包含、互相渗透,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和趋势。“方”、“廉”、“直”虽是好的品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向“割”、“刿”、“肆”等坏的方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