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杏林圣手23

A+A-

    十日后,一辆马车低调地驶入京城,直奔宫门,宫门守卫将其拦下。

    车夫应一捧出一枚玉牌,放在守卫面前,其上刻着“九”字,此乃宫中皇子表明身份的玉牌,守卫见之一惊,连忙单膝跪地,“卑职参见九殿下。”

    应一下车,掀开车帘,只见一俊美男子坐于轮椅上,两名侍卫将其抬下,平稳落于地面。

    “起身吧。”褚九璋淡道。

    守卫站起来,赶紧大喝一声:“开宫门!”

    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应一推着轮椅,不紧不慢踏入牢笼般的宫墙内。坐在轮椅上的褚九璋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外头的繁华盛景,心中暗自做了决定。

    他定不会一生都拘在这宫墙之中,他要和喜欢之人一起,共游锦绣山河。

    .

    京城的仁心馆被封,谢厌和广丹即便进了京城,也没办法回去住。好在褚九璋在东城办了一间宅院,应十四将两人带过去,安置妥当。

    宅院不算大,但住几个人足够了,里头的陈设有些旧,却很干净,一眼就能看出有人提前扫了。

    “主子你们先在这住下,”应十四如今对谢厌的态度极为尊敬,明艳的脸上带着笑容,“仁心馆迟早会解封,谢神医不用担心。”

    谢厌并不担心仁心馆之事,不过应十四的好意他心领了。

    “我去外面弄些食材回来。”主子命令她要照顾好两人,应十四便不得不从女侍卫化身女厨娘。

    “公子,我们什么时候把晋宣师弟接回来?”广丹撑着去了婴儿肥的尖下巴,闷闷不乐道。

    他其实不太想回京城。京城很不友好,公子什么都没做错,却无端被官府封了仁心馆,还被勒令不得行医,也不知道这些当官的和当皇帝的怎么想的。

    “很快就能见到了,”谢厌随手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一边,安慰道,“而且卫府一直有我们的探子,他过得很好,你别担心。”

    广丹点点头,“公子我替你整理。”

    褚九璋着人置办的这间宅院很不起眼,但有种闹中取静之感,虽身处闹市区,然宅院周围相当安静,很少有人扰。

    应十四从集市上回来,正准备推门进院子,却被突然出来的邻居大娘叫住。

    “姑娘,你们是新搬来的吧?”这大娘一看就是个爱听道消息的人,眼珠子里的好奇挡都挡不住。

    “是的。”应十四也不好冷着脸,便假意笑了一下,就要进屋。

    谁知这大娘不死心,还相当自来熟地拽住了应十四的袖子,拉着她继续问:“这宅子已经好久都没住人啦,你们是做什么的呀?我看你一个姑娘家,家里还有两个男娃娃,以后有啥困难,左邻右舍都能帮忙的……”

    很不耐烦的应十四脸色已经冷了下去,正准备不管不顾冲进院子,院门却被人从内开,一张可爱的脸探了出来,见到应十四眸子弯成月牙,“十四姐姐,公子叫你进去呢!”

    应十四舒了一口气,进了院子,正准备谢谢广丹帮忙,可回头一看,哪还有广丹的身影?她连忙回去,就看到广丹正被大娘拉扯着,笑嘻嘻地跟她聊天。

    “大娘,我真的,我家公子医术很好的,”广丹笑得像个傻子,话故意得有些令人不痛快,“而且公子专治疑难杂症,大娘要是知道哪家有人病痛治不好的,都可以跟他们道道,公子了,治不好不要钱!”

    看着广丹骄傲的神情,大娘脸色很是难看,瞧瞧瞧瞧,这都什么人哪,竟然咒人得病!要不是看在广丹年纪的份儿上,她早就啐他一口了!

    甩开广丹的手,大娘扭着水桶腰,迅速进了自家院子,“啪”地一声关上了门!

    广丹收起傻笑,拍拍手往回走,见十四娘朝自己竖了个大拇指,有些不好意思道:“是公子让我这么的。”话间脸上还带着红晕。

    应十四皱皱眉,也不知道谢厌这么做是几个意思,但她这半年来已经学会沉默,不再对谢厌的行为指手画脚。

    隔壁大娘回屋后,越想越不爽,她好心好意关心新邻居,结果居然遇上那般浑人!于是把桌子捶得砰砰作响。

    在衙门当差的儿子回到家中,见母亲生气,忙问缘由,听她明前因后果,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里明白别人是听不得母亲的唠叨,但面上肯定不能直,只道:“娘,他们刚搬过来,您就贸然上去问东问西的,谁能跟您真心话?好了,等熟悉了再拉家常不迟。”

    大娘显然并不能因此就消气,毕竟她是好心一片,却被人当成驴肝肺,儿子这么一宽慰,她却更生气了!

    “不行!”她拍案而起,怒烧眉头,“他们不是专治疑难杂症吗?好,老娘明儿就找个疑难杂症来给他们治,看他们还敢不敢吹牛!”

    儿子哭笑不得,“娘,你去哪找什么疑难杂症的人?再,即便找到了,人会愿意来吗?”

    大娘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人来,她连忙逮住儿子的手腕,皱着眉问:“你以前不是有个好兄弟吗?也是当衙差的,三个月前被恶霸废了的那个,要不……”

    “娘!”儿子面色突变,“他好不容易才没了自杀的心思,您可别再去勾起他的伤心事了。”

    大娘长叹一声,“你,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那些当官的太可恶了,养儿子也不往好处养,尽养些蛀虫!呸!”

    “不过,”她指了指隔壁,声问道,“假如是真的呢?不管怎样,试试总没坏处。”

    被自家老娘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年轻衙差摇摇头,“您要不再去听清楚?将吴大哥的情况明白,就直接问他们能不能治,要是不能,我们也不用告诉吴大哥,要是能,左右熬着,倒不如真来试试,想必吴大哥也是不愿放弃任何希望的。”

    他得在理,大娘便点点头,“那好,我明天再去问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