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晚秋时节,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夹道的树木褪去盎然绿意,几场雨过后,整个华京都陷入宁静与肃穆。
可是今日,这座千年古城并不想安静。
皇城正南面,从朱雀门到明德门这段路上挤满了百姓,他们携家带口,操着各地口音,在兴奋中等待。
午时之后,回朝的北府军将从这里路过。
过去一段日子里,北府军辅助陇右、朔方、范阳三大节度使从起义军手里夺回了大片失地。
于是百姓们很快从皇帝曾经出走洛阳的阴霾里走出来,重新歌颂盛世太平。
等待,最是磨人心性,有群年龄相仿的闺阁姑娘自觉凑到一起,用闲聊发时间。
是闲聊,最终的话题总会流向那个她们最关心的事情。
“听没有,今次五皇子立下好大战功,龙颜大悦,不知道会不会封爵。”
“不好,毕竟还有两位皇子呢,年长的无爵却封年幼的,没这传统。不过丰厚嘉奖是一定的。”
“那可不,我父亲了,五皇子入敌营时身边只带了一千亲卫,回来时,可是捆了三千战俘。”
“啊,那真是好厉害!”
后面的话,莫不是五皇子如何如何,当今陛下如何如何,为防外人听去惹了是非,姑娘们讲话轻声细语,可还是传进了严阙的耳朵里。
她安安静静站在人群中,与周围气氛有些违和,轻轻勾起嘴角,在心里纠正道:不是三千个,是三千零一个。
这时,终于有人注意到她的存在,是刚才话的姑娘之一。
“你也来等北府军么?”
“嗯。”
“看五皇子?”
“是。”
严阙没有兴趣交朋友,每次均以只言片语回答,看起来孤高冷漠。这绝非刻意做出与世隔绝之态,只因她此时全副心思都放在等待上。
但她的态度还是引起周遭姐们的不满,都心想,傲什么傲。
轻风携卷细细沙尘,严阙轻轻别过脸,于是众姐方能从一个削瘦背影继而看清她的长相,惊艳之余嫉妒心炸裂,越发不喜欢她了。
“咦?你们看。”
“怎么了,姐姐?”
“你瞧她的镯子…莫不是…”
羊脂玉果如凝脂,在微光下便是乳黄色,内敛典雅,衬得玉的主人温润柔软。
明薇眯起眼睛细细瞧着,下意识就用左手遮住了自己右腕上的红玉镯。
京师地带的名门淑媛惯爱攀比依附,自中朝兴起的奢靡之风几代延续下来更是不知如何收敛。
明薇背有明家依仗,舅父乃朝廷命官,母亲又是万贵妃的亲姐姐,自然是闺阁中的佼佼者,没人敢嘲弄。
可如果一会被赵家那位发现自己在首饰上落了下风,不知道又会被怎么讽刺挖苦。
不巧,赵家的已经发现了,不怀好意地问严阙:“你这镯子应该挺贵重吧?”问完,不着痕迹地看了明薇一眼。
明薇假装不在意。
她叫赵琪玉,父亲曾是东部有势力的军阀,名茂然。皇室东迁时困于乱军,赵茂然救驾有功。后来又护送皇室回京,深得陛下倚重,亲封神策军指挥使,保卫京师宿卫宫廷。
赵家也举家迁居华京。
赵、明二人分属新贵与旧族,互看不惯,赵家瞧不起明家烂泥扶不上墙的做派,明家瞧不起赵家粗鄙短见。
严阙没有回答,她的穿戴向来由宫人准备,用不到她操这份心,她也向来不关心背后价值。
赵琪玉不罢休,再问:“多少银子啊?嘛。”
严阙只能道:“不知道。”
谁不知道她的镯子名“玄琼”,乃前朝古物,整个华京也就这一支。
兰桂坊对外宣布时,赵琪玉也是安排了十几个家丁日夜在铺子外面排长队的,只是没有抢到罢了。
她以为明薇抢到了,今日一见才发现并没有。
而眼前这个从没见过的女人竟大摇大摆带着它出来,言谈举止流露出的竟是不在意,鬼信。
这时,前面的喧闹声渐渐变大,众人马上放下自己的心思,循着声音的源头挪起步子。赵琪玉也只能瞪一眼严阙作罢。
人太多了,肩膀交叠,无处落脚。
严阙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容易发生踩踏,不能着急,要跟在人流里一点点动。
最终,人群止步在了保宁坊前。
严阙抬眸,看到开路将士翘首挺进城门,他身后竖起的两面旌旗,一面刺着遒劲有力的“北”字,另外一面书着“周”。
现场鸦雀无声,唯留北府军铿锵踏足。
当最后一个将士举着长戟迈进城门,欢呼声瞬间点燃。
自大乱起,百姓沉默已有两载,如今没有人再吝惜自己的呐喊,所有的热情理所应当属于这些九死一生的男儿。
严阙身处其中,不禁热血沸腾。
队伍踩着整齐军步纷至沓来,为首出现的,是北府军的主帅赵志明。
银须黑髯,宽脊窄腰。乍看去,凶神恶煞,令人不敢直视。
但这副面孔是严阙见惯了的,幼时偶尔在父皇殿外相见,她不惧赵志明的威严,跳起来拔他的胡须,前一刻他还挤眉弄眼,下一刻,便付之一笑。
这个人,着实可爱。
只是后来他随军北行,她则随皇室去了东都,再没相见。
有关赵志明的回忆突然终止,因为严阙在队伍中发现了一道身影,他不像赵志明一样披着重甲,因此人也显得清瘦。
严阙气息不自觉摒住了,只目不转睛盯着那人。
比起记忆中的少年,眼前的男人看起来更沉稳成熟,轻轻侧头与赵志明低语两句,没有京师子弟的纨绔气,反而令她想到他指挥千军万马的样子。
这感觉是熟悉中带有陌生,严阙息声,不敢上前。
似乎感受到了她矛盾的目光,那道身影轻轻看了过来,引得道路这侧的少女们一阵悸动。
而他却在瞬间,于攒动的人头里捕捉到严阙的存在。
看过来,双眸平静深邃。
眼光交汇,严阙犹如被暖流包裹。终于,前方的人,与三年前那人合二为一。她温柔莞尔。
明薇强忍住心中的兴奋,手底下死死抓住自己的丫鬟,腹语道:“看过来了,五皇子看过来了!他是在看我对不对!”
一旁的赵琪玉全都听见了,嗤笑:“这么快就忘了那位许王爷,明姑娘果然是贵人,多忘事。”
“什么你!来到这里的哪个不是为看五皇子,就你清高?”
她们斗嘴时,男人已经收回目光,又偏过头去和赵志明低语。
严阙站在原地,没有跟着队伍继续往前走,心里涩涩的全是失望,她想,是错觉?皇兄把我忘了?还是我应该站在一处显眼的地方,让他一下子就能发现我?
就在这时,五皇子突然勒了马头朝人群而来。
又是一片少女怀春尖叫。
最终,他停在她面前,朝她伸出只手,成年的男声已不同于少年时的高扬,是低沉沙哑的,他道:“豆豆,上马来。”
豆豆是严阙的乳名,这么叫的,除去父母,便只有他,大周五皇子,她的哥哥,严华。
严阙眼底霎时明艳四射,绽出灿烂的笑容,大方道:“皇兄。”
罢,丝毫不在意周遭目光,扶住严华的手,严华手一抬,她翻身上马。
兄妹二人归到队伍里,与赵志明相见,严阙朝他抱拳道:“赵将军,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赵志明忍俊不禁:“公主客气起来我反而不自在。”
严阙笑道:“将军守护百姓不易,你们可都是大英雄。”
回朝路上,所经州府,赵志明听到不少恭维话,但都不及眼前少女得坦然真挚,一时间心底一热,也抱拳回去:“那赵某斗胆,替身后将士接下公主一赞。”
“应该的!”严阙言笑晏晏,完转头去看身后的严华,“你是不是,五哥?”
严华颔首。
复见故人,赵志明满腹感慨,由衷道:“公主与殿下三载未见,感情还是这么好,寻常人家也难有这般情谊,不容易啊。”
严华沉默未言,只双手将严阙笼在怀里,手执缰绳。
严阙却突然想起早上那个梦,觉得有点对不起皇兄,遂亦低头沉默着。
她的九九自没人发现。
大军走后,人群也慢慢散开。
明薇怅然望着队伍远去的背影,心中无端失落。
方才五皇子离自己那么近,她甚至嗅到了他身上的尘嚣,有种情绪不出,可像种子一样深深埋进她的体内,生根、发芽,令她闷闷的。
好可惜,她已经定亲了…
“那姑娘是谁?”
“哪个?”
“穿黄裙子的,应该是哪家府上的贵人吧,怎么没见过?”
“瞧你这样儿,别惦记了,没看跟人五皇子同乘一骑吗?那身份,那长相,不是咱们能妄想的。”
“也对。”
行人的议论传进明薇耳朵里,脸沉了下来,她听到那女人叫殿下“皇兄”,是一位公主?
而陛下众多女儿里,唯有琼月公主以美貌闻名。
明薇想,她应该知道是谁了。
想到刚刚五皇子看琼月公主的眼神,不知怎地,她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