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A+A-

    在场都是聪明人, 无需道破,已察觉到异样。

    在极短的一阵慌乱后, 徐匡凝好整以暇, 向身后呵斥:“怎么毛手毛脚的,还不快退下!”也许是他的话当即就起到作用, 如此终是安静下来。

    他既有意做戏,岂好当场戳破?

    在场人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重新聚首在圆桌前, 接着之前的话题继续聊起来。

    屏风后面,赵志明的双手还紧紧地嵌固在严华的双肩, 刻意压着嗓子:“方才那姑娘讲话我也听到了, 是与九公主神似, 但是九公主怎么可能在北境呢?殿下, 请以大局为重,您想一想,我们忍了这么久, 才开今天的局面,不能前功尽弃啊!”顿了顿,他又补充:“或许公主就在赵都等着我们。”

    正是因为这句话,严华终于冷静下来, 扶着椅子缓缓坐下, 有种不出的孤独和落寞。

    梦醒时,人向来如此。

    赵志明擦了把冷汗,心里不是个滋味, 举眸又隔着屏风望了一眼,那头影影绰绰,虚晃模糊。

    姑娘刚开口时,他也吓了一跳,这不就是九公主吗?然而继续听下去,才发现是有所不同的。

    严阙的语气永远俏皮可爱,令人一听便忍不住想象她含笑的眉眼,眼前女子话,同样轻柔温和,但是性格中好像多了一丝果断和不拖泥带水。

    这是不同的人啊。

    这个时候的严华显然也发现这微妙的异样,正因如此,双眸那乍现的火光彻底消失了,只笃笃地盯着屏风那头,不知在冥思什么。

    模糊的眉眼,模糊的面容,一切都是朦朦的,但也有看得清的地方,譬如女子尖尖的下巴,而挺的鼻子,以及每每话时,轻启的薄唇。

    严华好不容易静下来的心,又一次泛起涟漪,内心不觉缠绵,竟失神地伸手去触碰女子投在屏风上的细影,轻轻地、温柔地,勾勒起她的轮廓。

    赵志明为之一惊,却没想阻拦。

    换作平日,他定会提醒严华切莫失智,但一路走来,他也知道找着那个人不过是紧握不放的执念罢了,希望渺茫。如果严华愿意,那么等事情平息之后他来牵个红线,为殿下寻个寄托,也是可以的。

    会面结束,简短寒暄过后,脚步渐行渐远了,屋子里骤然沉寂,静得可怕。

    徐匡凝客客气气将人送出门外,才着急忙慌地往回跑,一进门,见屏风已经被人撤去,严华沉默坐在椅中,一言不发。

    “将军,方才怎么了?是不是我哪句话得不妥?”他问。

    赵志明不动声色着手势,徐匡凝一时看不懂,蹙起浓眉仔细分辨,这时候外面来了人,禀道:“有人要见将军。”

    “让他候着。”赵志明道。

    “可…”那人,“她她自华京来。”

    闻言,严华脸色微变,起身走了出去。

    赵志明犹豫了一会儿,到底没有跟上,而是转身对徐匡凝:“你跟将军去,什么事都当点心,我出去一趟。”

    “明白,放心吧。”

    言毕,赵志明一刻不敢耽搁地离开客栈,夕阳西下,他翻身上马,却是直奔晋州城门而去。

    …

    行营中,士卒早就围了起来,饶有兴致地盯着中间这女人:面色憔悴,衣衫褴褛,但底子是好的,想来原该养在深闺。

    徐匡凝人未到声先到:“看什么看,都滚!”,士卒立刻作鸟兽散,却是带着好奇的一步三回头。

    这时女子总也垂着的头方慢慢抬起,向这边望来,所有的自恃、不屑,在掠到徐匡凝身后那道倾长削瘦的身影后,顷刻被震惊、狂喜所取代。

    她瞳孔骤然一缩,若不是有兵拦着,人早已扑了上去。

    “殿下…是五殿下,您还…活着?!我是…我是,这真是太好了,您没死真是太好了!”

    严华没有话。

    浅茶色的瞳底沉淀了些许费解,量眼前的女人,半晌,才从她那被泥污毁了的脸上找回丁点回忆,是明薇。

    眉峰一挑,他问:“你怎么在此地?”

    不曾想五皇子还能记得自己、认出自己,明薇喜极而泣,可几乎是同时,柔声道:

    “我是从去洛阳的路上逃出来的,在外面颠沛两载有余,盘缠用尽,又不敢去赵地,才越走越往北的,我偶然听到士卒里有华京口音,便想来碰碰运气……”

    她仰着头,以期能将严华看得更清晰,但他眼底始终蕴着一团寒冰,不容亲近,她颤了颤,复又问:“殿下,我…能留下来吗?”

    男人的气势压得她不得不含胸低头,不大会儿功夫,眼前倏尔一空,只剩下她自己。

    严华离开了。

    徐匡凝紧紧跟在严华身后,方才的变故令他心神不宁:“将军,这女人认得你,也不知道口风紧不紧,要不我去灭口?”

    “也不对,这女人看上去不简单,话颠三倒四,还是先盘问。”

    严华一路无话,寒冷的月色下是武器寒冷的光,他穿过风萧萧的校武场,背影彻底消失在军帐之前,开口道:“留着。”

    …

    赵志明回来时心事重重,有兵管他趣“呦,谁赶惹我们战神赵爷啊?”被他赏了记白眼。

    他不知怎么对严华,那姑娘虽与九公主有几分神似,但真的见到了,差距还是蛮大的,声音也没那么像了。

    况人家姓李,不姓严。

    最终,他还是忍不住对严华提及,许是早就不抱希望,严华听后,也只是淡淡“嗯”了声,反而当赵志明提议“不如改日请李姑娘过来做客罢”,严华身上那阴翳戾气才愈发浓重,逼得他不敢再提。

    依约,翌日清徐匡凝仍是需要与石城主相谈借道事宜的,为免出岔子,赵志明提早半个时辰去部署,谁料,刚踏进屋子就见严华已然端端坐在那里,托着茶,漫不经心地品。

    他本不必来。

    一会儿,徐匡凝也到了,乍见严华也是一惊,转瞬压力就上头了:“将军,今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啊,你不必在这里,要不先回去等消息?”

    严华眼皮都没撩一下,只道:“你想如何谈是你的事,不必理会我。”

    徐匡凝大汗,正是你在这里,我才无法想谈就谈啊。为难着,楼下传来动静,人到了,这下反而不好再将谁请出去。

    因着初见的印象尚佳,此次双方都没有那么局促,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地方见闻,这才渐渐引出正题。

    李息正色道:“不知徐将军的计划定在哪日?”

    “怎么?这有讲究吗?”

    “形势不等人,”李息摇了摇头,“中原大乱,西域诸国早已蠢蠢欲动,一直隐忍不发,是担心无法承担后果,但是这两年来他们多方试探,已经确定北境是被各方势力忽视之地,随时等待趁虚而入,到那时,陇右道恐怕也不好走了。”

    徐匡凝沉吟:“这点,我倒是没有想到,西域现今谁主事?”

    石肃接上他的话:“老国王死后无子嗣可立,便宜了他外甥。这个人狼子野心啊,上位没几个月,便拿下与之毗邻的两座城池,大宛诸国如今人人自危,好在朝廷有事未平,稍稍掣肘,但我估计,等他给朝廷换完血,很快就会把矛头对向外面。”

    “如此,我们动作要快了。”

    “且需提防西域来中原搅浑水,”徐匡凝严肃道,“赵克用最近走到了瓶颈,如果与西域联手,那就麻烦了。”

    赵志明在屏风后听得真切,思索后,招来侍从,低于了几句:“去吧。”侍从方欲信步而出,严华了个手势制止。

    “殿下?”

    徐匡凝以为自己的提议有哪里疏漏,正纳罕着,严华轻轻扬了扬下巴,脸上流露出丝兴味,就听女子忽然道:“兄长多虑了,先前周国未灭,匈奴正盛,西域也曾气势汹汹宣称要南下略地,可是结果一会臣服周,一会又归顺匈奴。”

    “它就是墙头草,欠。”

    女子声音轻软,条理清晰的话讲出来,也自带娇嗔,严华笑着摇了摇头,似乎心情很好。

    赵志明愣住,这是两年来,他第一次笑,在这位有着与九公主相似声音的姑娘话时。

    严华深深陷在交椅中,双腿交叠,茶盏在手,端地是一副京城公子哥架势,饮一口茶,举一回眸,淡不可觉的笑意,在嘴角慢慢绽开。

    他像个看皮影戏的少年,借凡人之手,窥视宫阙仙子。

    戏演完,人散场,一切便又会回到现实中去,但他不想回去,宁愿永远在假象里,是以当外面有了收尾的动静,徐匡凝“好吧,那我们改日再会。”严华竟先众人一步,沉默从后门离开了。

    这时,反而不顾及外面的人是否听到什么动静。

    严阙抬起头来,向屏风之后投去探究的目光,这人着实奇怪,既能维持几个时辰不言不动,却连这一会儿都等不及,也不知该他有耐心,还是鲁莽。

    更奇怪的是,这个人的身形,为何似曾相识?

    作者:也想写甜甜的文,但是设计剧情时,是有李息成长线的,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继续写下去。至于明薇,她的出现是为了推动一个关键剧情,她很快就会下线。

    不会因为见面而设置过多波折,很快就会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