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城主, 出事了!”
自楼中走出未多久,石肃便被马而来的下属叫住, 来人急切, 踉跄落地。
石肃整了整衣襟,问:“怎么了?”
“今早城主走后, 涌进来不少流民,是柳城和韩城的百姓, 张彪现下还在城门堵着, 他派我来报信。”
“很多?”
“很多。”
石肃本能向李息看去,李息朝城楼方向轻扬下巴:“先看看再。”语毕, 人已开始往那里走了。
当初三城围攻晋州, 虽则以余城主为主谋, 柳、韩二氏若非心术不正, 也不会应下。吃了亏,自然是要报复的。
流民的来到,对晋州城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尽数放入, 会给城里原有百姓带去诸多不便,可若滞留城外,久而久之,也容易生出变数。
及近, 先见张彪膀大腰圆的背影, 伫立在甬道唯一的出入口,岿然不动。他见着李息,才稍稍松出一口气, 喝着“都别挤!”而后掉头跑了过来。
“李先生您终于来了,现下如何是好?”
李息没回他的话,而是扭头看严阙:“你在里面站着,”完,冷脸步出城外,严阙到底没有听他的,跟在他身后,也一并走了出去。
黑压压,乱糟糟,数以千计的百姓,毫无秩序地拥挤着,席地而坐的,横躺竖卧的,在见到来人以后,倏地站了起来,继续他们的“斗争。”
一下子,冲出一队差役,护住以李息为圆心的几人。
“放我们进去!”
“凭什么不放人!”
声浪此起彼伏,局势堪忧。
张彪破口大骂:“讲点道理好不好。你们也不是这城里的人,回自己城去。”
“攻韩城和柳城的,是你们不是?你让我们没田耕,没屋子避雨,就要有个法!”
“……”
“别闹了!”
这是角落里的中年男子得第一句话,他自人群里缓缓站立,一开口,周遭自觉息了声。
“我们曾经如此尊敬你,你还是做出这样的事。做人要敢作敢当,你给个法吧。”他朝李息走来,默然道。
此人名韩金,是韩城有名的镖师,因平素为人宽厚豪放,有不少追随者,他没读过书,崇敬有学问的人,是以李息在他心中,曾是比私塾先生还神圣的存在。
不过,俱往矣。
李息面容冷肃,面对韩金的质问一时未什么,韩金见他沉默,嘴角讥笑越发明显,心口不忿,刚欲发难,只听李息口气淡淡:“放他们进去。”
韩金人一怔,过了许久,留下声意味不明的冷哼,扭头抱起孩子就往城里走,他的妻子紧跟在后。
张彪道:“先生不可啊,这些都是刁民,进去怕是要闹事的。”
李息没有理他,薄唇紧抿,眸色沉沉,转身离去。
石肃也是疑惑万分的,但他相信李息的为人,进而相信他的决定,况人是他执意留下的,所为用人不疑,遂吩咐下去:“一切听从先生安排。”张彪不好再什么,只能叹着气领命。
流民开始有组织地入城了,其中不乏携带三五孩童的妇人,严阙见到,对她:“你可以等会,现在太挤。”那妇人却蛮横无比:“少猫哭耗子假慈悲。”
石肃满腹心事地瞥她一眼,愤愤摇头,更多的还是无奈。
严阙笑了笑:“石大哥也不支持放他们入城吧?”
“也不是,”石肃苦笑,“只是我实在想不出这样做的好处。”
他是城主,百姓衣食父母,决定要对百姓负责,有任何使晋州陷入混乱的可能,都不能算是“好”的决定。
严阙静了半晌,轻轻开口:“是啊,可要乱一阵子呢。”
原来连她也这么认为,石肃不禁愈发郁闷,过了好一会儿,却见严阙将头凑了过来,眉目弯弯,温柔中平添几分郑重,他愣了愣,听她道:
“但那又怎么样呢?”
“看他们没饭吃,没地方睡,乱军来到横遭杀戮,这样石大哥也能接受吗?”
石肃被她得一震,自然不能。
他也是读圣贤书出身,见死不救,有违圣训,亦有违内心。这点想通,郁结疏解了大半。
古老城门斑驳陆离,是长着血盆大口的巨兽,流民就排队在它嘴边,自觉步入吞噬之境,石肃呢喃:“走一步,看一步吧。”
晋州百姓都有各自的苦楚和不易,自然没有理由令他们接纳他乡流民。石肃于是主张在道路两侧搭建临时木舍,以遮风避雨,街头巷尾再建粥蓬,施粥于人,起码,先令他们饱着度过这个夏季。
将这个想法与李息商量后,李息又补了一条:非但流民,城内原本穷得开不了火的,也可以领粥认屋,如此,按部就班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