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严华用兵如神, 行军速度比想象中还要快。无名军贵在先锋锐不可当,几番攻势下, 赵克用西北军事重镇中已有人开始动摇。
七日之后, 捷报送回晋州。
饭桌上,严阙喜滋滋地读着信, 一目十行只能解决迫切的心情,看过结果后却仍要反复读来, 这才塌心。
李息用指节扣了扣桌面, 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先吃饭。”
严阙意犹未尽地将信放回信封,石肃却纳闷, 怎么先生的规矩忽然多起来了呢?
他又怎能想到, 眼下是他最后的平静时光了。
大势所趋, 晋州终也没能幸免。
陇西自从周朝灭亡, 始终处于混沌状态。赵克用的手伸不到这么长,它便陷入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局。翻天比翻书还快,领袖换了一茬又一茬。
苦了百姓, 累了兵丁。
老百姓一看,与其让你们来折腾我,早晚都是入土,何如拼上一拼?
这样的怨气之下, 民兵形成气候, 也在情理之中。
陇西与晋接壤,偏偏晋州看上去实在孱弱,这不, 软柿子被人捏完还得去捏比自己更软的柿子,民兵就盯上了这里。
石肃将军报一扔,有些举棋不定:“怎么,是再等等柳韩二城的反应?”
严阙道:“不行,那就晚了。”
“那怎么办?”
李息想了想,道:“这次,换我们主动。”
石肃投来费解目光:“他们是民兵,我们也是民兵居多,并没有多大把握,况且此时固守城池更稳妥。”
“不是,”李息摇头,“我的,是拿下韩、柳二城。”
“什么?!”
非但石肃,连严阙也惊了一惊,这两年来,李息一直致力于与周围城池搞好关系,方才的话,好像不是从他嘴里出来。
李息似是知道她心中所想,眸光转动,是难得的冷静,他道:“你最知道的,我们没得选。”
严阙即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因为同样的场景,她经历了三次。
虽然两次都侥幸活了下来,但是她太清楚,与死的距离有多近,并且她从中失去了什么。
头一次,让赵克用摸清了华京的底。第二次,她则失去了几乎所有亲人。
这种让对方掌握生杀大权的滋味,并不好受。
“石大哥,”她转身道,“听先生的。”
李息默然,两次宫变,险象环生,与其赌它个固若金汤,不若主动去抢夺先机。
而这时,石肃业已渐渐从眼前时局中走了出来,他道:“明白了。”
……
严华挥刀,上一刻还随风飘展的赵字旌旗,霎那间被拦腰斩断,一截旗杆斜斜插进泥土里,其上血渍已经变暗。
严华沿着面前陡坡向上行去,沧黄沙地上,是两个独行的背影,彼此拉开了一段距离。
严华在顶点止步,另一人也慢慢跟了上来,学他样子,向远望去。
“殿下,此役之后,江淮诸州已尽在我们掌控,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和赵氏一战了。”
他的殿下没有立刻回答,赵志明侧头看去,严华脸颊受了伤,自左侧眼尾一道鲜红色的血痕一路蔓延至鬓旁,但他此刻却出奇地平静。
赵志明不禁问道:“殿下,一会儿我们去哪?”
“命大军原地休整,两个时辰后启程,”青年很快回道,“回晋州。”
“殿下?”赵志明有些意外,“不去战俘营看看吗?”
严华的口气却无比坚定:“这一次,我离开的目的就是回去。”
赵志明愣在原地,反复琢磨这句话,没过多久,就听到远处传来报信的声音:“将军!将军!”
严华骤然转身,大步走下沙丘,有种不好的预感在心中蔓延,让他等不及去听传信兵的口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信函读了起来。
赵志明紧跟在后,只听对方急急道:“将军,赵副将军,晋州被关陇军围了。“
“什么时候的事?”
严华沉着面,厉声问,那兵从几个字里听出杀气,颤抖着伸出手来算了算道:“信是刚收到的,算算日子,应该是三日之前。”
赵志明看得到的,严华拿信的手,微微在颤抖着。
“将军…”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却跟从寒潭中逼出来似的:“清点人马,即可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