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县太爷解惑【日万】

A+A-

    县太爷留在山下的探子当然知道了这件事, 连忙上山通报情况, 县太爷听到后, 除了盖房子的留下, 将剩下的百姓连同衙役联合将士一起在营地外围设陷阱。

    行军仗的将领懂得如何设复杂又好用的陷阱, 而普通人不懂得,多挖些陷阱也是就好的。再多做些木刺,放在陷阱下头,增加杀敌的可能性。

    事关生死存亡, 没有人敢偷奸耍滑,几乎是日夜兼程的准备。

    陷阱越来越多, 铺盖的地方也越来越广。这叛军还没上山呢,猎物倒是多了许多。虽是每天夜里在火堆旁边也要干活,但因为猎物足够, 吃的油水足, 倒是没有谁因此消受, 一些孩子甚至还因此胖了许多。

    吃不了的, 都尽快煮熟了烤成肉干。

    也集合的一群女人集体做干粮。馒头蒸的比较少, 多半都是没什么水分的杂粮饼。这种饼能放很长时间不坏。

    准备了这么多,所谓的,就是怕叛军上山搜山后, 起灶做饭的炊烟会暴露位置。

    叛军真的上山的那几天, 必须停止做饭,甚至烧火取暖。

    忍几天的冻,吃几天的冷饭总好过跟叛军对弈。上山为的就是躲避战乱, 实在不想躲到山上还要承受战乱之苦。

    县太爷倒是有些无烟的银炭带上山,用于在帐篷里头取暖。但这么点炭,实在不够给所有人做饭几日用的。

    更别提是取暖了。

    这种条件下,也没法子做到十全十美了。

    上山二十多天了,基本上所有人都适应了山上的环境。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冷了。树上的翠绿越来越少,期间还下了几天的雨,可谓是雪上加霜。

    一边要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一边还要防备随时可能上山的叛军。

    李季又是想县太爷,又是想村里头的那些人,这二十来天也憋坏他了。县太爷派人过来送些肉干,同时也是为了听李季的情况。

    李季和二狗子就做了些好吃的,穿上护甲一起跟着去趟营地看看。

    上山许久,李季总要去看看他们过的什么日子。

    这边准备了一大包子的东西,往哪边走,距离营地还有好远的距离,就听见士兵不停的提醒他心些,莫要碰了机关陷阱伤着了。

    百姓们挖好了陷阱,就不会再往那边去了。随后会有经验丰富的老兵在陷阱掩盖住,让他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是陷阱。比如这地下带地刺的普通陷阱。上面禁用树枝遮盖,铺上了枯黄的叶子,就跟其他地方一样了。

    出入的士兵都背下了陷阱的分布,只要别粗心,就不会有事。

    一行人兜兜转转的进了营地,一斤营地满目都是忙碌的身影。

    有自己村子的人认识李季,忙喊了一声就要上前会儿话,被引路的士兵拦住了,只是县太爷要找的人。

    哪会有人不长眼的跟县太爷抢人?李季和二狗子进了县太爷的营帐,一眼就瞧见了还在看地图的县太爷。

    “老爷。”李季唤了一声。

    二狗子没话,不过目光还是落在县太爷的身上。

    县太爷抬眉瞧见二人,紧绷的心送了许多,笑道:“来了。”

    让二人落座,县太爷虽最近一直知道二人的情况,可听的再多,也没有见一次来的安心。

    县太爷道:“日子还适应吧。最近倒是冷了些,不过你们那边准备妥帖,应该没遭罪。”

    没有人是天生的唠叨,只是因为在乎,话就变得多起来。

    李季习惯了提二狗子开口,笑道:“老爷您给准备的周全,什么都是捡现成的享受。过来看一看这边情况倒是不错,只是老爷您受苦了。从前的日子那么好,这山里头啥都缺,我跟二狗子还在担心您呢。”

    “我带了随身伺候的下人,委屈不了的。你们来了也好,我有事情嘱咐你们。”县太爷将山下的事情都了,完了又添道,“到时候我随时给你们信儿。其实这山里头,若是正常的炊烟,太远是瞧不见的。只等着他们往那边走的时候,你们千万别起灶被发现了。这些日子你们尽可能多的准备些干粮,若是怕冷,我这里有无烟的银炭。做饭还是免了,哈气水也有可能被瞧见。”

    李季点头表示记下了,随后问道:“那老爷您可想到解决的法子了?”

    县太爷苦笑:“还能这样?只能放着了?多设些陷阱,多些保护。再多准备干粮,到时候那几天别生火。这山里本就易守难攻。就算是被发现了,这一千多个将士,也能护住一段时间。”

    李季很认真的想一想,这才道:“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心里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出来又怕您笑话。”

    “有什么笑话不笑话的,都这种时候了,多两句就是多个思路。你但无妨。”

    李季这才到:“年幼的时候,我曾经跟同龄的孩子玩过捉迷藏。我藏的时候,最先想的并不是找个隐蔽地方。而是做个假象,让别人以为我在另一边。这样,只要他找错了方向,我就赢定了。”

    县太爷眉毛一挑,这法子其实行兵仗的时候并不罕见。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将敌人往错路上引,确实是脱身的好法子。

    这李季不认字,没读过兵书就能想到这一点,可见其聪明。

    县太爷摇摇头道:“仗的都多疑,咱们把他往旁路上引,他们未必会上当。”

    李季道:“其实我时候,这个方法用多了,旁人也就抹清楚了。跟我捉迷藏,只要往觉得我藏的反地方找就是了。我每次捉迷藏,都会往一个地方仍一件我身上的东西。后来他们发现了我的法子,我就干脆就仍在我藏身地方附近。这样任凭他们往那一边找,都绝对不会往我这里找。”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县太爷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华容道!这现成的好计策,我怎么就没想到!”

    县太爷敲一敲脑袋:“亏我自诩饱读诗书,简直就是颗榆木脑袋。”

    华容道是个典故,很的时候就学过了。奈何长大以后书读的多了、杂了,倒是将那些扎实的都忘记了。越是困难环境,就越容易往困难的方向想。如此,反倒忽略了近在眼前办法。

    “华容道?”李季哪里听得懂这个。

    县太爷道:“这是个典故,主要的核心,还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越是战场上用惯了的伎俩,反其道而行之得的效果就越好。”此时县太爷可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去找指挥使。

    可一看到二狗子,犹豫了一些。这辛苦过来一趟,连像样的话都没几句,就这么走了好像不大合适。

    李季看看二狗子,替他坐下决定:“我们等着老爷回来。”

    仗是大事,不论因为什么,都不能影响了。

    县太爷点点头,便出门去找指挥使他们了。

    叛军上山搜山。奈何山太大了,若是将人们都散开去寻找,一旦发现了目标,怕是根本没办法与之对战便被解决了。

    可士兵聚集在一起,又不利于寻找。

    站在这山脉足下,抬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山,竟然毫无法子。

    最后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上山去满满寻找。两日以后逐渐能够摸索着痕迹找过去。就像当初二狗子上山寻人是一样的。人走过总会留下些痕迹。

    比如折断的树枝,或是挂到衣服留下的一点布料。三千多人上山,怎么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有着这个突破,摸索着上去,眼瞅着都走到山下到营地一般的地方了。

    而营地内也连忙派遣出了队伍,故意在倒营地的路上,多扔些不挑,折一些树枝,让痕迹变得更加显眼。

    同时,在另一个方向设下陷阱,一路上往一个方向引。又用了足足一百个士兵,紧急建造第二个“营地”。

    县太爷当初为李季和二狗子准备了三个住处,现如今便要牺牲一个了。

    最远的那个,也是同样巨型帐篷扣着的院子,看上去更加像是营地。

    将外围粗糙的围上,又点起几只篝火,等着燃尽以后,又跑去后面挖个坑,百十来号人挨个拉屎堆了些分辨,再用灰烬盖上。

    总之,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副很多人生活过又匆匆逃离的样子。

    巨型帐篷里还准备了许多的物资,将里面的东西带出来大半,剩下的忍着心疼撒地上些,再落地上些,用脚反复踩了。

    而叛军这边,已经开始怀疑了,一共三千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人不心留下痕迹?要孩子淘气,沿路折树枝玩还好。看挂破衣服留下布条的话,这留下的未免太多了些。

    而且颜色瞧着都差不多,若是是处于一件衣服上的,也有可能。

    领军的将领捏着布条满脸的疑惑,命令全军停下脚步,开始跟其他军官一起讨论这是不是对方设的迷魂阵,人根本就没往这边走。

    最后出来的结果是很有可能那群人根本没往这边走。

    如此,再找下去只能是浪费时间。

    当机立断,又排出去几个队分多个方向探探路,再回来报告消息。

    等了三个多时辰,天都快黑了,这才有两个人狼狈的跑回来。就在相反的方向,有陷阱。而且是防不胜防。一个队七个人,原本以为只是个简单的陷阱,结果那陷阱一环扣一环,最终只有这两个人狼狈的出来了。

    这样一看,很有可能哪个方向才是那群人真正的藏身之地。

    天已经黑了,贸然前去。只能命令就地扎营。

    这一宿,对于叛军来,是难熬的,因为他们是外地来的,不清楚本地的情况。怎么也想不到山上的猛兽会那么多。两个去方便的守夜士兵只是走远了些,竟然遭遇了老虎,那惨叫声叫醒了所有的叛军。

    去老虎,奈何深夜,老虎走路声音,躲在矮树丛里头很难被发现。

    而它偶尔跳出来袭击人,才是最要命的!

    天黑、零活、熟悉环境。可以是老虎占尽了天时地利。

    等叛军彻底整理好以后,老虎又知难而退逃离了。

    后半夜谁都不敢睡了,一直等着眼睛道第二天早上。一个个都窝着一肚子的火。

    这天一亮,万事都方便了。忙顺着有陷阱的那个方向进发。

    这山里头,树木丛生,草丛丰茂。陷阱只要细心些,能够隐藏的极好,有些精妙些的,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本地的指挥使本来是个又本事的,跟县太爷一样,是得罪了人,又没什么关系疏通路子。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一场战乱让他满肚子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

    指挥使祖上三代为将,虽不是什么青史留名的大将,但留下来的经验,已经够指挥使用的了。

    这山中行军,便是一大学问。而叛军那边,真正能仗本事大的,都在前方征战处指挥大局。这上山剿灭朝廷遗留的“事”,派过来的将领自然也不会太伶俐。

    这或许就是老天爷都在帮着山上这群躲战的可怜人。

    这回这群人彻底相信了县太爷就是带着百姓往那个方向逃离的。遇到的陷阱越多,就越是相信往里头走就是剿灭的目标。

    他们顾及陷阱,所以前进的速度并不快。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心翼翼的往前行军,就在他们前面十丈的地方,都是一群指挥使手下的将士在赶工做陷阱。

    同时那个假营地还有人在不停的完善,争取让他看着比真的还真。

    足足过去了两天,才向前推进了几米。期间足足损失了几十个人。

    叛军的将领那里肯甘心?此时此刻恨不得吃了县太爷的肉,喝了县太爷的血,就憋着一口气要杀进营地,杀了这群隐患,再将丰富的物资运下去跟主公领赏。

    终于瞧见了前面的炊烟。火堆燃气,天气潮湿的时候,烟雾尤其大。叛军这边已经能隐隐瞧见从假营地那里升起的故意点起的炊烟了。

    如此加快些速度,直接排出去一队死士探路,或是捕捉些野兽往前探路,大大降低了自己人的牺牲,也加快了前行的速度。

    足足过去了四天,这支叛军才总算远远的瞧见了了那巨型帐篷。

    进入营地,眼前一片狼藉,地上还有许多火堆燃烧过的痕迹,和用于烤肉还用于坐地上点着的叶子。

    这么一敲,确实是很多人待过的样子。

    闯进巨型帐篷,里面的一切对于山上来,这绝对算得上豪华的规格,绝对不是一夜之间盖起来的,很符和早很久就开始准备的这一消息。

    而地上还散落些粮食,显然是慌乱逃走时留下的。

    这时候,就在正房,找到了一封信。

    正经武将识字的都不是也特别多,地位上去了,顶多是认一些战场上常用的字眼。

    所以军队里看了文绉绉的一封信,也只能是着人下山送去主公拿出。带领将士上山的将领带着士兵继续搜寻县太爷等人的下落。

    纳闷以拿出假营地往周围找,怕是一两个月也找不到真正营地了。

    此时李季得到的消息还是很少。因为怕被山上零散的叛军发现,李季跟县太爷那边的消息切断了。县太爷有心让二人在营地里躲些日子,只是李季牵挂家里头的四个人和杨的牲口家禽,加上李季的住处更加偏僻,比营地人口众多还要安全。县太爷提了一嘴以后,就不再了。

    此时李季可以是吃不下睡不着的担心。本以为这上山是万无一失的,若是如此反而受到了叛军的剿灭,那当初还不如在山下,或是逃离或是听天由命等着叛军的到来。好歹死在家里,不必再山上卖一个这辈子都未必会被找到的地方。

    当然,这个想法李季也只是想一想就算了。因为从当时的情况来讲,上山确实是最好的法子。

    家里头已经两天没开灶了。晚上睡觉,也只是多铺两层棉被再捂的严实些,二人抱在一处取暖。白日里头只能喝水吃干粮,日子好比以前,可是清苦的多。

    二狗子是不觉得什么,因为山中再清苦的日子都有过,可李季不一样。

    “你咱这还要坚持几天。”李季开口道。

    二狗子摇摇头,看着李季只觉得他照比前两天消受了许多:“想吃炒菜了?”

    李季跟二狗子不会装假。他嘿嘿一笑,点头承认了:“你看看我吧,都这时候还这么贪享受。”

    “我也想了。”二狗子那里会嫌弃李季的这点贪心?我带锅去远一点的地方做饭吧,做完了再带回来。”

    李季连连摇头:“可省省吧,也不怕被山里别的吃肉的惦记上。左右也没几天,再不行在那不是还有个地方能住吗?咱去那边吃两顿好吃的再回来。”

    有地图在,找第三处巨型帐篷并不难。要怪还是怪李季犯懒,又怕把第三处巨型帐篷给暴露了。

    李季抓一把肉干当零嘴嚼着。现在每天除了割草烘干为家里头的牲畜,剩下的时间就是闲呆着了。就这么零嘴不断的吃着,其实也没有饿的时候。眼下不开灶,也能受得了。

    县太爷这边一口气送下来了。现如今营地的第一个危机总算是过去了。那封信只要交上去,若那叛军是个心系江山百姓的,一时半会,应该找不来麻烦。

    危机解除大半,营地内的百姓还是要继续为过冬准备。

    足以抵御寒冷的房屋、足够取暖的柴火、足够吃上一冬的食物、足够保护所有人一冬的陷阱防御。

    若是冬天大雪封山,地上挖的陷阱被雪填埋,怕是未必能起到什么保护,反而可能因为道路湿滑给人带来危险。

    所以还是要准备木板,冬天的时候给遮挡上,然后将机关主要设立在树上,使之即便大雪三尺,依旧能够攻击靠近的人或猛兽。

    越是艰难的环境,就越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不光是军队里的人,百姓们也都纷纷开动脑筋,将个人的点子汇聚在一起,还真有了些不的突破。

    比如营帐内取暖,烧火盆必须开一点屋子,否则容易将人活活熏死。而且火盆一旦燃尽,热气会很快散去,半夜之后,基本上都是挨着冻的。

    百姓们习惯了热炕火墙,面对这种帐篷的时候,干脆将两者合一。

    有丰富盖房子经验的,出主意在帐篷下头挖个简单的地龙出来。

    也不用太麻烦,只需在帐篷里头挖一条沟壑直通外面。上面都覆盖上阻燃的石板。若是石板不够用,用黏土烧纸成简单的陶板也可以,只要注意这别总踩上去,也能用好些日子。

    然后再做个泥烟筒,在帐篷上头开个口子通出去。如此,只需要在帐篷外头的石坑里头烧火,烟火能直接从上面的烟筒通出去。而燃烧的热量通过石沟传遍整个帐篷地面,加上烟筒散出来的热量,能让整个帐篷都暖烘烘的。

    如此,就算一把火烧热后,半夜的时候凉了,值夜的人也能在帐篷外头将火点起来取暖。

    帐篷的存在,本意是一个简单的移动房子,而现如今帐篷在营地里头,是因为实在没有居住的房子,用帐篷代替一下。那么还不如对帐篷进行修改,变成一个简单又方便的正经房子。

    这么一弄 ,帐篷里头也能做到跟真正房子那样温暖,而且成本也被大大降低了。

    等第一个该招的地龙帐篷做出来以后,县太爷亲自体验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坐下决定,将所有帐篷都这样改了。

    这样改过的帐篷,其实想要收起来当做普通帐篷也容易,拆下来以后,只需要将棚顶被剪下的补分补回去就好了。这么一改,能让营地内求存的人们过的更加舒坦。

    叛军几日后,终于收到了主公那边的消息,命令他们撤兵。除了留下守城的几百将士外,剩下的全部回到征伐之战中。

    没人知道县太爷的信里头究竟了什么。

    又是一场雨。李季这边家里头烧的暖洋洋的,将雨水收集起来以后烧水洗个热腾腾的澡,泡在热汤里头只觉得全身心都快跟着化开了。

    为了省水,二人理所应当的泡在一个浴桶里头。有县太爷给准备的一些干花,仆人帮着到洗澡水的时候泡开了些撒进洗澡水里头。花香顺着水蒸气烘的满屋子都带着温热的湿气,舒服极了。

    这是二人上山以后第二次沐浴。因为前几天都没机会洗澡,都觉得自己少爷您上馊了。所以这一次洗澡前都先用毛巾将浑身上下都擦了一遍,只等着差不多干净了,才进浴桶里头泡。

    当跑过了澡,水也舍不得直接倒掉,直接把花瓣捞干净用于洗衣服。衣服洗两三回水没了沫再一起倒出去。

    院子里有个厕所,不过因为巨型帐篷有些封闭,怕有味道在院子里散不去。所以厕所里头放个便桶,每天倒一次用水涮干净了再拿回来。牲口粪便也是堆在帐篷外面的远处。来年种地的时候沤肥再拌进地里头。

    县太爷那边的营地每天都很热闹。人多聚在一起偶尔会有些矛盾,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将他们分开来。县太爷好容易休息一会儿出来转转,就瞧见士兵们刚解决了一回。

    县太爷看够了热闹,这时候瞧见自己安排在山下的探子上来汇报情况了。

    “老爷!”探子道前行礼。

    “又出什么事了?”其实县太爷不太想瞧见他们上山。因为他们上山很有可能带上来不好的消息。可一直没他们的消息心里头又会焦虑,生怕他们在山下出现意外到连上山报信的机会都没有。

    “回禀大人,最近山下没什么大事发声,还是只有那几百名士兵。百姓们虽凄苦了些,却也性命无忧。只是牢中还在服刑的那些……”

    “怎么了你尽管。”县太爷皱皱眉毛。

    探子如实道:“若大事也谈不爽,就是关着的那些烦人全都被放了出来,被抓去成了叛军的兵。现如今应该已经送去战乱的地方当死士了。”

    县太爷眉毛微皱。其实战乱起,监狱里头原本的囚犯的未来不过就那么几条路。要么充军去做炮灰,要么避免祸害全部斩杀,或是放走任其自生自灭,或是远远的赶走,省着祸害本地的百姓。

    县太爷上山匆忙,几次想过怎么处理这群人,但都因种种原因搁置了。至少不能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因为县里的士兵全部要上山的,不需要死士,更不可能让他们一群乌合之众上来搅局。

    所以上山之前,县太爷没来得及安置他们。现如今他们成了叛军的人还去跟着叛军的队伍去仗,着实留下了祸害。

    县太爷判进监狱里头的,每一个人,都是该罚之人。县太爷不是个刻薄的人,虽手里头拿着大夏律法,但只要凡人不是彻头彻尾的坏人,县太爷都会给他们一次机会。

    大部分关的都不会太长远。

    而那些知错不改,甚至罪孽深重的,向上报给不了重型的,县太爷都把他们关进监狱里头了。

    当初不想把他们放了祸害百姓,也不想赶出去祸害别的百姓,可他们罪过又不至死,所以一直拖到上山都没有结果。

    现在他们成了叛军,直接将他们的弊端提升到了最高,县太爷怎么可能不悔?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上了战场,多半也是赶在前头挡刀子的,活不长远。左右战乱的时候,能活到什么时候都要看自己的造化。这是就这样吧。你回去继续看着。”县太爷这话对探子,也是对自己的。

    上山已经一个月了。落在地上的雨已经开始结冰了。好在基地里头的房子盖了足够所有人居住的地方。土地开垦的不够多,不过来年开化以后开荒也是一样的。

    来不及晒干木柴。木炭倒是准备了不少,用于取暖和做饭是够的。

    眼下首要做的,还是纯纯肉。粮食和干菜都有很多,吃到来年收获也不是难事。其实百姓们就算是再山下原本的日子里头,一个月也吃不上一两回肉。有的困难些的人家,几年都没吃肉的也有。

    反倒是上了山以后,几乎每天都能吃上一两块肉。甚至有的百姓还有了一直住在这里的想法。毕竟这里深山老林的与世隔绝,没有战乱纷扰,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县太爷何尝不是这么想的?他前头二十年,一直沉浮在官场之中。因为外戚干政结党营私,县太爷坚持不肯站队最终被贬到了这里。

    之前总听李季等他告老还乡,就跟着李季二狗子一起过日子。

    在山中过了一个月,县太爷还真的有一种想要一只这样,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日子。

    当然,眼下一点都不悠闲。若是等战乱过去了,县太爷搬去李季二狗子的巨型帐篷里头,其实也挺好。

    土豆白天干活,晚上到县太爷的营长里头看书。有时候遇到不会的字了,或是不懂的地方,都会攒在一起问一问县太爷。

    土豆虽淘气些,但胜在脑袋瓜好使,基本上告诉过一边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时间一长,县太爷对这土豆也颇有好感。也就多指点了些。

    县太爷是什么人?那可是探花郎出身,当年全国学子科考中排名第三的人物,加上这么多年,因为地位高,读了太多圣贤书,文化底蕴自然是县中教书先生比不了的。

    土豆也是名号,有县太爷的点播,这问话不是突飞猛进,那也是获益匪浅。

    这土豆每日进县太爷的帐子里头念书,肯定是够扎眼的。堂兄弟的哥哥李天也有心跟着一起念书,土豆跟县太爷提一嘴没给回应,也就没再了。土豆是个聪明人,不会一再提起引得县太爷不痛快。

    不过每天在县太爷那里看了什么书,回头都会交给李天听。

    英子闲来无事,也会跟着听些,认得了些字,闲暇的时候,也会拿土豆从教书先生手里得来的书来读。

    这三个孩子饭前饭后休息的时间要么捧着书看,要么最里头念念有词背着什么东西。有的孩子好奇凑上去,三人便叫他们些简单的诗词来被。

    若是在山下,学东西是要用银两的。孩子们的爹娘也有乐的自家孩子读书认字,从不阻止还十分支持。

    随后诗词就成了营地里孩子们的儿歌,普遍到连大人都跟着背下来了。

    县太爷哪里想得到会有这个时候?也是乐的如此,干脆挑一些朗朗上口的诗,交给土豆让他教出去。一时间营地倒是多了些文墨香,牙牙学语的儿都能读上两首诗。

    山中无视,还能隔绝世间纷扰。县太爷倒是真有了给孩子们启蒙让他们读书的心思。

    这天县太爷处理了一天的事情,基地里头一切事情都进入了正轨,也就没什么麻烦事儿了。县太爷正拿着一本史书读着,耳边听到土豆唤了声大人。

    县太爷抬起目光,问土豆可是又遇到哪里不懂了。

    土豆如实道:“草民斗胆,有些事情想不明白了,也只能请教大人您了。”读的书越多,土豆就越是知礼明礼。

    “你问吧。”

    土豆酝酿一下辞才道:“当初四爷爷送草民去念书,的是读书会有更宽广的出路。先生也,要让草民一心苦读,未来考取功名为江山社稷贡献微薄之力。可现在战乱起,草民就想,没有哪个朝代是永远存在的,以后报效的也未必是明君。那为什么还要读书认字呢?而且我看了些史书,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但也知道里面的勾心斗角。既然读书认字都躲不开纷争,都是一个样子,那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土豆想了许久了。也亏着他跟县太爷混熟了,不然这话是万万不敢出口的。

    县太爷听了这话微愣,想一想放到:“真不愧是李季的侄孙子,都快聪明道一块去了。能想到这里,恰恰证明了你的头脑比常人更好。”

    常人只道读书认字是好事,但真正往深处想的,没有几个。

    “还请大人解惑。”

    县太爷将手中史书放下,道:“你的没错,朝代变更,从古至今解释如此。别那个人万岁。还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超过万年的。不光是读书,任何事情,都不能保证这世上永远的安宁。更改变不了世界。你认为读书认字的最高目标是报效社稷,却不知道为哪个君王鞠躬尽瘁。你的想法,对也错。”

    土豆摇头表示不懂。

    县太爷道:“我当年也曾有过想法。为了功名而读书,费心了心思再殿试上大放异彩。可这么多年回过头去才发现,争名夺利,其实是何等的可笑。”

    “可笑?”土豆更加疑惑。

    “读书认字,从来都不是以某个目标才会存在的。考取功名,只是你读书认字后的一个选择。读圣贤之书,能学到什么,不是来源于圣人告诉你什么,而是来源于你想从中得到什么。简单些来讲,读书是为了明事理,能够明白别人所讲的,也能将自己的想法,一字一句明确出来。”

    土豆似懂非懂,咬咬嘴唇没接话。

    县太爷继续道:“如果你是为了考取功名才读书认字,那大可不必了。因为不读书当官的也有的是。读的好书,未必就能当的好官。但读书的过程中你获得的。就会变成你终身受益的精髓。这些,或许你多读写书,多开阔些眼界就明白了。”

    土豆点点头,虽不能全懂,但是都记下了:“多些大人解惑。”

    其实若是土豆换个人问,或许会获得截然不同的答案。县太爷所作的,不过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土豆。至于土豆怎么理解的,就像县太爷之前的那样,还是要看土豆想要从中获取什么。

    或许,土豆从县太爷这些话中理解到的,跟县太爷的想法完全相反,也是有可能的。

    土豆开蒙完,不过慧根倒是不错。县太爷是个惜才的,加上这又是李季的侄孙,爱屋及乌的,对土豆也更好些。

    等天上的凉雨配上雪花的时候,就代表寒冬要来了。基本上做好准备的人们并不恐惧冬天的来临,反而有些期待冬天下雪后要干的活少了。能有些闲散的时间。

    李季和二狗子做了些好菜。一起来了营地。因为之前来过两次,也算是轻车熟路。等到了外围,李季喊两声里面听了动静过来再将二人引进去。

    过来的时候天色有些晚了,进了县太爷的帐篷,正好瞧见念书的土豆。

    李季微愣,土豆忙站起来叫四爷爷和二狗叔。

    李季跟带着二狗子跟县太爷见了礼,这才问土豆怎么会在这里。

    “这孩子挺有灵性的,是块念书的好材料。刚好他有读下去的心思,我便让他每天过来看一个时辰的书。也算是巧了,是你亲生的侄孙子。”

    李季嘿嘿笑了笑:“我就孩子多读书是好事。这土豆虽淘气了些,心肠却不坏,也聪明。读书对他来,也只会有益处。”

    若是土豆真的是心怀恶心,就算是侄孙子,李季也不会浪费银子要他去读书有辱斯文。

    “到底是你的亲戚,跟你是有几分像的。”县太爷欲言又止的看看二狗子。

    跟土豆接触时间多了,县太爷越来越有好好养一个孩子教他读书认字然后看他一点点长大的想法了。

    奈何这唯一的儿子时候个断袖,这想法,也就只能是想法了。

    李季没注意县太爷的目光,只跟着县太爷的话道:“我时候都我是读书认字的好材料。只可惜家里穷得叮当响,莫是去学堂认字,就是一只毛笔一张纸都买不起。土豆现在是有机会了,能念书,愿意念书,就让他继续念下去挺好。”

    作者有话要:  你们是不是已经猜到土豆未来啦~是不是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