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古代严父(四)
经过好一番竞价, 这些辣椒才被预售完。
众人都很满意今日的结果,回到书房, 祁盛看着签订好的订单合同和银钱笑出声,余平县的路终于要来了!
祁修文侍立在一旁, 看着桌案上摆放的银票心里佩服父亲想得周到!
如今是农闲时期,雇佣当地的百姓来修路再合适不过,一天三十文钱又管两顿饭,听到消息的百姓纷纷争着来报名,就怕最后名额没了。
等到过年时,余平县已拥有从乡镇到县城的八条宽敞平整的大路, 百姓们喜不自胜,纷纷感念祁盛是天大的好官。
在修路期间, 官府又鼓励村民扩大养殖, 甚至还派遣专业的养殖户前往各村指点, 等到过年, 靠修路赚了不少银钱的人家也舍得杀一两只鸡过个好年。
而祁盛, 如今在皇帝那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
大盛皇帝整日吃宫廷里的菜肴早就有些腻味, 在初次品尝过加入辣椒的菜肴后不仅胃口大增,还慢慢吃上了瘾,甚至对于火锅也越来越热衷。
而皇帝的喜欢就像是一个风向标, 在宫廷盛宴上品尝过辣椒滋味的高官达贵名门贵妇们也纷纷议论开来, 辣椒在京城出了一个的风头,想必等下一季成熟,必然会引起众人的争抢!
二月末的时候祁盛又迎来一个好消息, 有从边境赶来的商队带来了他想要的番薯!
商队当家人徐允言心思精明,知道番薯是个好物,他本算把番薯带到江浙一带,卖给那里的高官,不过从路上听了辣椒的事,心下便有了想法。
徐允言拱手道:“大人,自从人上次听您听可食用的粮食后就细心留意,这些都是人用了大价钱换来的,名为番薯,作为主食再合适不过,人又仔细探了一番,此物不仅易于种植耐旱耐瘠,而且高产稳定,正是您想要寻找的珍贵粮种!”
祁盛查看了摆放在正厅的一筐番薯,的确正是他想要的东西,祁盛欣喜,满意赞道:“有劳徐员外了,不知这些番薯你算以什么价位售卖?”
祁盛心里叹气,觉得这次番薯是买不起了,这次可不像辣椒,那两人不识货自然不计较多少银两,可这个徐商人显然有备而来,他预售辣椒的那笔钱光修路就花的七七八八,还真不能出高价购买。
不过祁盛也没有多少惋惜,番薯能在大盛推广开,百姓能吃饱饭,是不是由他出面也没有那么重要,他又不是除了做这些就干不出政绩。
再他空间里还有不少其他作物,偷偷拿出来一二,以从商队购买为名义也不会让人起疑,毕竟不还有辣椒和番薯在前面头。
可惜这次祁盛想差了,这些商人一个比一个精明。
徐允言恭维道:“大人寻找此物也是为了解民生之难,徐某佩服大人的高风亮节,听闻大人这里有种叫辣椒的食物,味道独特却非常受人欢迎,徐某也不算绕弯子,敢问大人能否以辣椒与它交换?”
番薯作为粮食除了卖给高官得到一大笔钱或在那些贵人面前卖个好,但能得到的利润毕竟有限,他家中无做官之人,与之交道的官员也大都是利益往来,像祁盛这种从根本上想为百姓解决难题的好官还真是少见,再加上祁盛手里还有珍贵的辣椒,与之交易再合适不过。
祁盛惊讶,没想到这人的消息还挺灵通,不过还是点头同意:“自然可以,不过如今辣椒产量有限,初期并不能向你提供多少,但我可以向你保证,往后三年内会优先向你提供。”
三年时间,辣椒的种植范围还不会扩散太多,和整个大盛朝的富人阶级相比,绝对是个一本万利的吸金利器。
两人相谈甚欢,最后祁盛又用火锅招待了他,徐允言在尝过辣椒的滋味后眼神发亮,比起番薯更适合普通百姓果腹,稀有的辣椒更能卖出好价钱。
徐允言欣喜,今日的选择果然正确!
祁盛在收到番薯后就连忙安排人去育苗,如今虽然晚了几天,不过还能赶上春季种植。
**
如今已到六月份,种植的辣椒已采摘了第一茬,祁盛安排专门的人晾晒取籽,确保辣椒不会被流露在外。
因为有祁盛掺加的“私货”,仅是第一批采摘,最后竟收获了一百斤左右的干辣椒,不过这些辣椒,祁盛大部分都拿去上贡给上面。
没办法,自从辣椒在宫里露面后,除了明里暗里来向他探的高官们,甚至连皇帝都催他。
第一次上贡时,祁盛就上交了一部分辣椒籽,并注明了辣椒种植的方式和侍养技巧,可惜皇帝家大业大,宫里嫔妃外加皇子无数,还有关系亲近的皇室宗亲厚着脸皮前去讨要,今年刚收获的辣椒完全无法满足皇帝的需求,祁盛无法,只能先给他们上贡一部分。
一直到十月份,已收获了好几茬的辣椒早已完成祁盛欠下的“债”。
看着堆得满满的辣椒籽,祁盛终于满意,来年这些种子便能分配给百姓种植。
番薯也到了收获的季节,祁盛看着好几筐收获好的番薯再次满意的点头,离把番薯推广开又近了一步!
挑选了一批品相最好的番薯上贡给朝廷,又注明了番薯的种植方式,高产稳产的特点,直接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
“陛下,若真如祁大人所,有了番薯这一粮种,等到推广到整个大盛,我朝百姓想必终于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有情绪激动者如是。
也有比较理智的:“这番薯实际什么样各位大臣也没有看到,恐不知是祁盛为表功劳夸大其词,臣以为应尽快派人前往核实一番!”也有人道:“余平县地处偏僻,土地不够肥沃,若真有番薯如此粮种,应移交至土地肥美的县城试验种植才是!”
祁盛敢上表朝廷,十有**这番薯确实是良种,即便有夸大的嫌疑,众人也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好物,已经开始有人在这番薯的主意了!
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如今心情甚好,底下大臣吵闹不休他也没有恼怒,皇帝如今正值壮年,可惜能力平庸,登基十多年并无太大建树,好在有前两任先辈的福茵在,又一直执行着先帝广开边贸的政策,百姓日子还算不错,偶有天灾**时朝廷都还能顶得住,不然像余平县大旱后,怎能拥有五年的轻减赋税政策?不就是朝廷还算富足。
但百姓勉强温饱和人人不再愁饥饱,这还是有很大差别,就像余平县这种县,在大盛还有很多很多,若是番薯真如祁盛所易于种植产量也高,那么这些穷苦人家也能吃饱饭,而吃饱饭带来的就是百姓安康,人口增加,这对一朝皇帝来,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光辉政绩。
皇帝阻止众大臣的争吵,示意大太监宣旨,圣旨内容主要为:派户部左侍郎蔡明策、郎中李温开春后前往余平县考察,务必弄清楚番薯和辣椒的种植及产量详细。
左侍郎为人不懂钻营但做事踏实,皇帝心里有数,此次事关重大,自然派他信得过的前去。
祁盛早料到朝廷会派人前来,不过他也不担心,听了前来视察的钦差大人的品性后也放下心来,能不和官场的那些老狐狸交道再如意不过。
来年开春,左侍郎携李郎中并一干专业的农业专家,早早便来了余平县。
祁盛好生招待后就开始着手安排各村百姓分发辣椒种子的事宜,又专门划分了一块地安排种植好手给番薯育苗。
蔡大人做事确实认真,不辞辛苦的亲自查看辣椒和番薯的种植事宜,又有户部专业的农业人才记录观察,整个春种期间都在忙碌中度过。
五月在第一批辣椒坐果,番薯也均已种下地后,蔡明策才携随从启程回京复命,留下一干人等等到秋收后再启程回京。
这一年余平县的百姓实实在在的大赚了一笔,看着到手的银钱,很多人家都准备等农闲时起房子娶新妇,可能是早年饿怕了,不少人家还储存了足够吃一年的粮食。
余平县的百姓时不时的就来县府门口叩拜感谢,一时弄得祁盛都不敢出门。
李郎中偶尔看到这一幕对着祁盛趣道:“祁大人如此利民为民,实在令本官钦佩。”
“大人谬赞了,下官不过和众位大人一样,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倒是李大人不辞辛苦多番下田考察,更令下官佩服。”
祁盛与他谦虚客套一番,不着痕迹的又商业互夸了一场。
如今余平县再也不是无人问津的县城,来往的商队络绎不绝,都想先分辣椒的这杯羹。
徐允言因有祁盛的这层关系,如今是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的盈利竟比边关贸易来得还要多!
十月份,看着收获可喜的番薯,李郎中才彻底放下心来,如此产量高口感好又易饱腹的粮食,若日后推广开来,想必能救活不少吃不饱饭的贫民。
“祁大人不必再送,如今我等已顺利完成使命,自当尽快赶回去向今上复命!”
祁盛拱手送别李大人等人,回到祁府,才对跟着他的祁修文道:“:再过段时间你就要启程进京赶考了,这几天静下心,好好温习下功课。”
祁修文这几年跟着父亲计谋略做实事,看着余平县从贫困县到如今的富裕程度,不自豪是假的,也越发敬佩父亲的远虑。
两年多的时间,他所作文章终于落到实处,如今完成章先生布置的题目,好几次都得到先生的认可和夸赞,就连父亲也对他频频点头夸奖。
祁修文如今信心十足,此时会试他必定中榜!
祁盛看着儿子状态甚好,不由鼓励道:“你如今文章就连章先生都赞叹不已,只要以平常心对待会试,金榜题名也指日可待,为父以前太过心急,竟差点耽误了你……”
祁盛还没完,就被祁修文断:“父亲怎可如此,若不是父亲严加管教,儿子也不能有如今的成绩,父亲这么,可是折煞儿子了。”
祁盛拍拍他的肩膀安抚道:“好了,你不怨为父便好,你媳妇如今怀有身孕,不能陪你一同进京,上京的路上多有不便,去的时候多带些厮和银钱。”
祁盛难得这些贴心的话,祁修文一时有些眼酸,有父如此,日后他定当勤勉谨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十一月中旬,趁着天还不是太冷,祁修文就启程赶往京城,这次祁盛难得送他出了城,让祁修文离去时眼睛发酸差点没忍住流下眼泪。
以往父亲对他严厉,更因为有身为父亲的威严,很少像今天这样亲自送他离开,祁修文盯着窗外的一处久久发呆,父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想起两年多前的那次家法,祁修文忍不住勾起了嘴角,那是父亲第一次在惩罚还没结束时便饶过了他,想必父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转变的吧。
祁家这个年过得还算热闹,除了格外紧张的王夫人,就连林氏也笑容满面。
过年不久就迎来了会试的大考,祁盛还算平静,倒是王氏这段时间不是吃斋念佛就是前往附近的庙宇上香祈愿,要不是祁盛拦着,她还想去府城闻名的圣佛寺上香。
王氏没能如愿有些气恼,暗骂祁盛关键时刻要面子,这两年祁盛脾气温和不少,王氏和柳氏也敢在他面前使性子了。王氏心想要是儿子这次还没中,你敢动我儿子一下试试!完又呸呸两下,她儿子这次肯定能中!
会试考完没多久,祁家上下还没等来祁修文的好消息,到是祁盛迎来了他的好消息。
当今皇帝在左侍郎回京复命后就记下了祁盛的功劳,等到李郎中一干人等回京复命,皇帝心里也踏实不少,如今开年没几天就升了祁盛的官职。
从正七品的知县到从五品的知州,祁盛连升三级,羡煞了一干苦熬政绩的官员,有些不服气的还抱怨老天爷让祁盛这厮走了大运,机缘巧合发现了辣椒和番薯。
不管外界如何看他的升迁史,祁盛本人还算满意,终于能挪挪位置了。
这次升迁是直迁,还是在济州境地,不过知州管辖范围扩大,从一个县的老大变成五个县的老大,其中还包括余平县。
祁盛想了想其余四县的情况,忍不住抽抽嘴角,好嘛,这是看他把余平县发展富裕了,想着带带周边县城啊。
不过也是,以前平州境地五个的县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和济州府其他三个州相比,简直就像没人疼的孩子,如今余平县日子好过了,直接让他们的难兄难弟们心里不平衡了。
皇帝想了想就直接提拔祁盛为平州的知州,一是嘉奖他的确为朝廷做出贡献来,二就是要考验他一番,不只是下面官员觉得祁盛好运,连皇帝都觉得祁盛的功劳有些占了大运的原因,想想祁盛之前的政绩,如今的升迁已是皇恩浩荡。
祁盛举家来到知州府邸,府邸位于嘉平县,也是平州范围内经济条件最好的县城,此处距离济州也要稍微近些。
走马上任后,祁盛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余平县因为辣椒的便利如今正有条不紊的准备今年的辣椒育苗,河平县和陶平县和两年前的余平县一样,除了给麦除草,就是羡慕着余平县家家户户奔康的好日子,蔡平县不与余平县接壤,虽然羡慕,但也是照往年一样过活,至于嘉平县,因东西分别与余平县和济州接壤,商队往来往往途径此地,经济也跟着发展了起来。
祁盛查看着每个县的县志和发展情况,开始计划如何提高平州境地百姓们的日子。
就拿嘉平县来,有余钱的大多还是那些商人,大部分老百姓依然是靠天靠地吃饭。
祁盛在书房根据已有的信息做着初步计划,还在思索如何完善时,就听下人激动的叫喊。
“老爷,中了中了,少爷中榜了,第六名!”前来报信的厮完就连喘了好几下粗气。
祁盛虽然心里早有预感儿子这次能中榜,不过听到如今的好消息还是情不自禁地大笑两声,“传令下去,府里众人通通赏一月月钱!”
院子里守候的下人们闻言更加开心,纷纷奔走相告,祁府一时好不热闹。
祁修文如今高中,自然喜不自胜,可惜新榜进士第一年不能回乡祭祖,他如今担任庶吉士,马上就要进入翰林院学习。
虽然不能与父亲母亲一同庆祝有些遗憾,不过好在如今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祁家的门庭添了丝光彩。
想着父亲如今已升迁,便书信一封表达孝心和思念。
王氏这段时间笑纹都增添了很多,夫君升官,儿子高中,再也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了。
如今对着肚子越来越大的儿媳林氏,也是格外温柔慈善:“文儿如今高中留京,你自管安心在家里待产,等到孩子再大点,你们母子三人便一起去京城与文儿团聚。”
“真的?母亲,您真的同意让我前往京城?”
林氏听婆母这么有些不可置信,此刻险些有些失态。在初听夫君高中时还很为他开心,但知道夫君要留京任职时却忍不住担心,原以为她要再等几年才能和夫君相聚,听到婆母的这次应允,此刻开心的忍不住流下眼泪。
王氏笑她:“你这孩子,如今还有着身子,可不能哭。”
林氏忙擦了眼泪,又有些担心道:“父亲那……”
王氏知道她担心什么,无非是怕老爷觉得孩子太都带过去会给儿子添麻烦,不同意她带着孩子进京,不过想着老爷今早的话,不由流露笑意:“还是老爷要把两个孩子都带上呢,你就放心吧!”
林氏闻言有些惊讶,公爹这两年看着确实温和很多,但以她多年的经验,公爹应该更在乎夫君的前程才对,所以她对这话也没放在心上,只以为是婆母为她求情,于是更加感激婆母对她的疼爱体贴。
作者有话要: 论祁大大一不心促进了王氏和林氏的婆媳感情。
初次升官,知州过后就要换地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