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A+A-

    尽管谭璇看到明府管家带孝而来,猜到是明家有人故去, 却万万没想到是明晔的父亲。

    “公子!”

    “阿晔!”

    明晔听闻惊天噩耗脚下一趔趄, 脸色刷白顿无血色,谭璇忙从惊愕中反应过来, 上前扶着他。

    “阿晔,你现在可不能倒下, 弟妹和侄女还在京都等着你为三弟扶丧守灵,将来她们娘俩还要靠着你啊。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出发吧。”

    随管家一起来的是明晔的二伯父,看着家侄悲恸的模样心生不忍, 面露戚色。可不管再痛苦,作为明家三房的唯一男丁, 也得必须起精神应对接下来的诸多事项。

    “二伯,我爹他好好的,身体向来康健,怎……怎猝然就去了啊,你们是不是骗我的……”此时明晔双目含泪, 声音呜咽, 颤着声问其父亲骤然而逝的缘由, 好似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

    “唉!乖孩子,咱们先上车吧, 到车中伯父再一一告诉你详情。”

    “阿晔, 照顾好自己,伯父也不希望见到你如此悲恸, 伯母和锦姐姐还盼着你呢。”

    谭璇看着好友这般模样,心里难受的不行,此情此景不由勾起了深藏心中的往事,眼眶发红轻声劝慰着明晔,双手紧紧的环着其双肩。

    “阿晔,你要挺住,我们大家在平江等你从京都回来。”

    “阿晔,要保重!”

    隔壁寝舍的王林与田文瑄知晓情况后,连忙赶过来,面色肃穆上前给予安慰。

    临近寝舍的同窗们也是集体缄默不语,对明晔的遭遇即同情又惋惜。

    三人虽不能陪好友去京都吊唁,可去往京都的路与回平江的官道有段相同,因而决定陪他一程。

    从明晔二伯口中得知明父离世的原委。原来北地遭遇大雪灾,不少百姓的房屋倒塌,河道桥梁垮塌。

    身为工部郎中的明父前去遭灾严重的京郊查探灾情,不成想被横梁砸中脑袋,伤势较重,最后没能救治回来。

    皇帝嘉其行,特赐谥号“贞”,追封工部侍郎。可再荣耀又能怎么样呢,人已经不在了。

    送别了明晔,三人面色郁郁,丝毫没有久别归家的喜悦心情。

    “阿晔得难过死了,明伯父好端端的怎就突然走了呢。唉,四年前咱们还立下乡试红榜比拼的约定,还有锦姐姐,不知她可曾……”

    田文瑄像谭璇一样,没精采的歪在车厢一角,语气闷闷的感慨,明父这突然撒手人寰,不但儿子的科举被耽搁,连正值花期的女儿的婚事也要搁置。

    “是啊,世事无常,为今希望阿晔能尽快走出来吧。”谭璇叹口气,谁的人生能一帆风顺呢。

    一直沉默不语的王林出神的盯着车厢,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天已放晴,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田间道路上的厚冰也不是那般容易瞬间消逝的,马车慢慢悠悠行了近五日才赶回平江。

    此次回去,谭璇有件重要的事情,即是要到傅氏书肆结账取几人所得的红利。

    回到府中一家人自然是嘘寒问暖一番。

    冻害期间田家派人到香山书院去探田文瑄与谭璇的情况,事后仆人到谭府告诉了谭璇在书院一切都好,并把其写的家书交给了谭家人。

    …………

    “九哥,你阿裕家的书肆怎不早些时候售《江宁密卷》,不然去年府试我也不至于落榜。听伙计,再过两日最新一册才刊印出来。”

    谭璎听谭璇从书院回来,兴奋的揣着几册题集,准备趁此机会向其请教功课中疑惑的地方,当起手中的试题册时,赞不绝口。

    “这种题册在咱们平江很抢手?你也觉得它不错?”

    当初让傅父为其保密,不能透露出自己出题人的身份,如今谭家人都不晓得此事。

    听到自家兄弟对题集赞不绝口,谭璇暗自点头非常有成就感。为了调研市场,拿起题集,装作好奇的翻了几页,随口问起来。

    “可不是吗,若去晚了还要等下一版,不单单咱门平江府中的士子,连通州郡的儒生也有不少。听传言出题集之人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儒,他不忍看咱们平江儒生读书不得法门,才出此一书的!”

    哎呀,太羞耻了,这谁传出来的,看来得要捂好马甲了。少年,传言不可信啊。听的谭璇耳尖发红,真想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哦,原来这样啊,别紧张,今年你肯定能中的…………”

    接下来,谭璇鼓励了他一番,开始认真的为其解疑答惑,题册上的内容都是四人经过深思熟虑研究过的,其中不少还经书院中的夫子点拨过。

    若这般来,试题册还真有大儒的参与。

    “掌柜,《江宁密卷》最新一册出来了没,若再晚可就要县试了……”

    “掌柜的,还有没有上一册的《江宁密卷》,我要三本,最新出的也是三本……”

    …………

    “别挤别挤,我们东家想着县试开考在即,让伙计们拼了命的赶印了出来,大家都有啊……”

    谭璇去傅府前,又特意去了傅氏书肆前,以观售书情况。

    见此火爆场面,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首次创业成功,人生第一桶金最是激动人心的。

    “贤侄来了,昨日听家仆你要来府,伯父早早的沏好茶等着你。我让人去唤阿裕了,快请进!”

    来到傅府,傅父圆圆的脸上堆满笑容,春风得意,挺着酒肚在茶厅外等着谭璇,观其模样也知心情非常不错。

    “侄在此恭喜伯父日进斗金,生意更上一层楼!”买卖人最喜欢听这些话,谭璇同样笑若春风,拱手恭贺道。

    “哈哈……好……好,傅氏书肆能如此扬名,多亏贤侄的《江宁密卷》,若此次阿裕能考中童生,伯父就是睡着也能笑醒了!”

    听到下人通禀的傅裕还未走到茶厅,就闻到父亲中气十足的声音,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阿璇,听伯父伯母你年节时滞留书院了。大雪天没处去,是不是有更多闲暇时间出题册,此次又带回不少书稿吧?明日我要去你府上先一饱眼福。”

    自他从谭璇那里得了试题册后,傅裕便迷恋上了做题,做完一册又一册,特别的有成就感,难道这就是好友的题海战吗?

    此次县试府试傅裕觉得自己有把握中榜,见到谭璇,心中无比热切的期盼着能见到最新的题稿,比旁人多做几册,中榜的几率不定会更高点。

    “是带回不少,明日咱们约个地方,我把书稿给你。”傅氏书肆突然名气,必然会入某些有心人的眼中,为保险起见,还是要谨慎为妙。

    当初约定好的,每个季度分次红利,傅家父子俩当然清楚谭璇登门是来做什么的。

    虽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谭璇还是认认真真的把书肆一季度的账目查验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颔颔首。

    早先为题册定价时,谭璇有个条件,就是最好别把书钱定那般高,题集这种书籍,做过后就没什么作用了。

    不像经史子集,在科考的过程中可以一直使用。

    最终题集价钱不高,他们走的是量。

    账算下来,每人有近三百两的银子,数目已超出谭璇的预料,三百两不是个数目,若生意继续做下去,一年下来有一千余两,那将是笔很可观的收入。

    揣着另外三人的银票又忍不住想起明晔来。不知其何时能扶柩回乡,倘若清明赶不回来,大概只能等到八月院试前才能再次见面吧。

    …………

    “我觉得清明阿晔应该能带着明伯父的灵柩回平江。”

    习惯了四人共一处,如今少了一人,三人都有些不适应。

    尤其是谭璇,去年时,睡前与明晔可以话话家常,探讨些书中的疑惑之处,清互相调侃几句。

    “会吧,人总得落叶归根,阿晔这一走已有三月,依我看,他会趁着清明让明伯父入祖坟归家祠。”这样以来,他们刚好可以前去赴丧吊唁。

    “不知阿晔回平江后何时再进书院,我都想他了,等来了,我决定不再和他斗嘴。”

    田文瑄完,谭璇忍不住笑起来,自明晔走后,表弟总是怏怏的,斗嘴斗不过自己,王林又不与其胡闹,比往日收敛了许多。

    “阿林,听到他的没有,下次阿晔回来,咱们就告诉他。”

    “哎,到时你们可别胡啊!”

    …………

    细风柳斜,烟雨江南。

    三月初三清明,书院书生要赶回老家祭祖,皆纷纷提前离开。

    谭璇一行人在三月初一这一日冒着沥沥春雨回平江府。

    “怎么停下了?”疾驰的马车突然车速缓慢了下来,渐渐停住,以为遇到什么事,谭璇拉帘问道。

    “公子,后面好似有人家载着灵柩往府城官道上赶。”车夫扬声对着车厢。

    “死者为大,咱们先停下让他们先过吧。”

    车夫话音未落,谭璇透过窗口往车后望了望,便看见密密雨雾中一队车马朝这边徐徐而来。

    心中立马蹦出一个念头,该不会是明府的人从京都回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