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家国大事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撰写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提倡读书不忘爱国,具体到每一个人,其爱国的方式有所不一样。
最近很多工友傍晚吃完饭后,再也不热心斗地主、路边看美女活动了,纷纷窝在宿舍里围着姚动生给大伙儿买来的电视,观看打得正热闹的科索沃战争,顺便听电视媒体军事观察频道上正在直播张召忠、杜文龙、尹卓、徐焰等军事专家对新闻事件妙趣横生的点评。
999年3月24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解决科索沃问题的“最后外交努力”失败为借口,绕过联合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出动大规模海空军力量,捍然发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侵略行动,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军事打击,使持续了一个时期以来的危转化成了公开的战争行为,给南斯拉夫人民、巴尔干地区的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被国外戏称为“华夏战略忽悠局局长”的张召忠局座,开宗明义地讲道:“开战前,西方媒体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帮凶,处处配合战争罪犯们推波助澜,开战的基本理由是科索沃发生了‘种族清洗’,当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未经证实就公开宣布,塞尔维亚族武装将数千名穆斯林包围在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的一座足球场里,并对他们进行了血腥屠杀。
后来美国国务院又宣布50万科索沃阿族人失踪,‘人们担心他们已经死了!’,然后就是国防部长科恩‘确认’有0万到了服兵役年龄的人失踪,‘可能被杀害了!’,多么耸人听闻?实在编不下去了,英国外交部干脆又有一万人被害,克林顿也跟着宣称有万名科索沃人被塞族人杀害。朋友们,从50万到万,这就是美英官方对于‘种族清洗’数字的随意修正,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啦?他们真敢信口胡诌,一点谱都没有,把这么大掉脑袋的事当儿戏,这就是强权政治!所有的话语权掌握在这伙强盗与罪犯中。
其结果呢,北约发言人杰米谢伊后来不得不承认,美国国务院提供的消息都是假的。即使科索沃当地有一些人死亡,也根本不能肯定这些人是死于南联盟的暴行,而是有些人可能参加了战斗,还有一些人死于北约的炸弹,但这些情况谈不上是种族灭绝,这充分暴露出美国的真正目的不是关心当地死多少人,真正的目的是千方百计想在科索沃插足建立军事基地,实现北约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完成北约由一个地域性军事组织向全球性军事组织的过渡,让北约成为世界警察。”
张召忠到这里,尹卓老将军接着道:“北约为开战,前后设计了40个本的空战方案,但最后决定将空战分三步进行:第一阶段打击南联盟防空和指挥掩体;第二阶段:将轰炸延伸到南联盟北纬44度以南的基础设施,刚好到贝尔格莱德的南边;第三阶段直接轰炸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摧毁一个国家的心脏,打击南联盟国人的信心。
美国及北约盟国没有公开长期作战方案,是因为克林顿政府和北约盟军总司令克拉克担心,如果要北约的9个盟国考虑长期作战,他们根本就不会同意开战。为今之计,先哄骗各国同意开战,把他们拖入战争泥潭再。所以,科索沃战争的第一天,克林顿总统便假惺惺地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我不打算派我们的军队去科索沃打仗。。。’
3月24日轰炸开始的当晚,肖特中将坐在北约在意大利维琴察空军基地的空军联合行动中心,墙上的那幅大电子地图上,黄、绿、红信号闪烁不止,他在等待向南联盟发射反击的第一批导弹出现。
肖特曾在越南战场上执行过26次轰炸任务,又率领b-5战斗群在波斯湾战争中多次进行轰炸。他对这场空袭的战略思想是:轰炸南联盟在科索沃的第三军是浪费时间和财力,因为第三军的人员伤亡根本不会影响到米洛舍维奇及其领导层的反抗士气。
他极力主张第一批导弹就应炸掉南联盟的电厂和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在他看来,这是空战的理论基础,要对军事性强、经济价值高或对心理影响大的目标进行轰炸,使其成为敌方意志崩溃的一个段,99年对伊拉克的战争就是这样开始的。当天晚上确定的轰炸目标只有53个,且大多是防空与雷达阵地,目的只是为北约飞行员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能有一个安全的空中环境。
其实,克拉克对初期的空袭规模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也持怀疑态度,毕竟当了一年北约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后,他知道目前的方案已经是能获得盟国共同批准的规模最大、最好的方案了。他认为战争有40%的会在三天内取胜,在他看来米洛舍维奇只不过想找个借口撤出科索沃而已,很快就会鸣金收兵败退到塞尔维亚境内。
北约对南联盟空袭伊始,北约主要打击南联盟在科索沃地区的军事力量。然而南联盟军队应对充分抵抗顽强,并没有马上屈服的迹像,他们早已把大部分技术装备被隐蔽起来,北约除了击落多架起飞迎战的南联盟米格-29战斗外战果有限。眼看计划要落空,战时要拉长,在开战后的第二天,克拉克急于摧毁南军的作战能力,建议北约进一步扩大了空袭范围,所以就着急忙慌地敦促盟国和华盛顿对这场冲突重新进行评估。
南联盟的抵抗意志异常坚决,仅开战第三天,就使用老旧的sa-3导弹,居然击落了一架美军的f-隐身战斗轰炸,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实战中击落隐身战,让人眼前一亮,南联盟的国民精神振奋,反抗士气空前高涨。
不过,美军在媒体上表面假装嗤之以鼻,认为这架坠毁的f-,是被一枚干扰弹干扰后才失去控制,发动关后失去动力,处于下落弹道的sa-3地空导弹正好“瞎猫碰上死耗子”撞上的,属于概率事件,没什么大惊怪的!
可背地里却是,恼羞成怒的北约联军司令克拉克出于报复目的,急不可奈地就想炸毁南联盟的电力系统,却遭到法国等国的极力反对,认为这是民用设施。为打破僵局,两国的军事领导人曾就如何造成电力系统瘫痪一事交换了意见。美国提议炸毁电力输送线,其修复工作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时间,但法国认为此方案也不能接受。
美国又提出使用一种绝密武器cbu-94,该武器只会使电力中断数时。谢尔顿还向他的法国同行展示这种武器的有效性,但法国仍然犹豫不决。美国人这下急了,将了法国人一军,叫他们拿出别的办法来,无奈之下,法国人只好接受美国人的意见。
私下里,克拉克已开始准备打一场地面战争的最坏打算了,所以他要求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允许他越过轰炸计划的第二阶段,直接执行第三阶段轰炸方案。他的要求使得一些北约盟国不安,他们觉得战争一打响,克拉克就改变了战略,大大扩大了轰炸的地理范围和目标类型,似乎有一种上当受欺骗的感觉。。。”
尹卓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端起水杯咕噜咕噜大口地喝水,杜文龙一见,急忙补充下去:“这位克拉克拒绝接受一些北约盟国的政治领袖,尤其是希腊和意大利领导人提出的停止轰炸的建议,他对盟国的胆感到恼火。这位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曾获罗兹奖学金去牛津大学深造,既学习了政治哲学,又学习了陆军军事战略和战术。还曾参加越战,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四次负伤。
军人生涯不仅使克拉克荣获紫心奖章,也使他懂得公众的认同对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他在战争初期没有接受肖特的建议并不表明他不赞成肖特的意见,所以他后来竭力促成的轰炸目标远远超出了肖特的建议。
他在政治上的精明起了作用,3月2日,克拉克专程到北约秘书长索拉那在布鲁塞尔的家中拜访。这位将军给秘书长上了一堂军事知识课,向他解释了不同类型的炸弹的杀伤力范围;谈到选准轰炸的‘目标点’如建筑物上的大梁、关键的石块等,能使整座建筑内向倒塌。他还吹嘘地告诉索拉那:北约的规划人员能计算出被炸飞的玻璃能飞多远,并能测出飞出的玻璃是会擦伤人的皮肤,还是会钻进皮肤里去。如果他们改变弹头或冲击的角度,就能确定建筑物会被炸飞一堵还是三堵墙。。。
克拉克的目的性很强,就是希望索拉能批准对两个特定目标的轰炸:一个是南联盟内政部那座石头造的层大楼,另一个是南联盟的特警总部大楼。尽管这两座大楼数天前已经搬空了,但空袭初期轰炸这两个目标,可以对南联盟军民的心理造成影响,打击他们抵抗的信心。
3月30日,北大西洋委员会对克拉克提出的上述两个目标进行辩论,未达成一致,于是便让索拉那代表委员会全权处理此事。两天后,索拉那就批准了克拉克的要求。如此一来,空袭泛烂到破坏民用设施,置平民百姓生死存亡于不顾,把北约以前信誓旦旦‘惩罚南联盟军队暴行,捍卫人权正义’的假面具彻底撕开,露出了吃人的獠牙。。。”
杜文龙非常气愤地到这里,嘴上泡沫横飞,满脸涨的通红,一旁徐焰将军一见,马上接过话题,继续解道:“南联盟的防空力量非常弱,它的空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及北约战,他们最先进的战也就是6架早期进口的俄制米格-29战斗。在实际作战中,北约的f-6、f-5等战在e-3预警的指挥引导下,完全掌握了空情,往往在视距外就发射aim-20空空导弹,迅速击落南联盟战,根本没有给南联盟战进行近距离狗斗的会。
即使双方战有会进行狗斗,南联盟战也不具备任何优势,而且它的战只要一升空,立刻就会变成北约战的活靶子。美军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华裔飞行员杰夫黄上校,他是美国波特兰空华夏民警卫队第42战斗联队的副联队长。在这次战争中以击落两架南联盟的米格-29战而成名,他的f-5c‘鹰’式座的舱盖下方,涂有代表两个击坠战绩的绿色五角星。在地面防空武器领域,南联盟也是毫无优势,其最先进的防空武器就是当时已经老旧的sa-3、sa-6等导弹,在北约的电磁压制下,实在是难以有所作为。”
喝完水,歇了口气的尹卓将军接过徐焰的话题继续解战况:“北约最开始对南联盟轰炸时只拟定了69个目标,但空袭中实际的轰炸目标至少在96个以上。轰炸目标主要是由美国的情报综合分析中心提出。
目标选定后,有关人员将来自各方面的情报汇总分析,还要根据最新情报进行核查,包括卫星图像、人力情报、电子截听的电话谈话等,以确定该目标在轰炸前仍被用于军事目的。对那些会造成20名以上平民死亡的轰炸目标,有关人员还要进一步确定每枚导弹的‘目标点’,攻击角度,使用何种武器等等。然后,这些经过多次审核的轰炸计划再交到白宫、英国首相办公室和法国总统府作最后批准。最后通过加密的‘西普灵计算络’(spr),将轰炸目标传给美军驻欧洲总部的目标选定人员,同时也传给美军在意大利的几个确定目标的指挥部。
北约出动了000多架战,包括像f-6、f-5,狂风,以及嚣张一时的f-隐身战斗轰炸,甚至还动用了b-52和b-b战略轰炸,甚至b-2隐身轰炸,一共向上万个地面目标发射了2300枚导弹,投掷24000枚精确制导炸弹、集束炸弹、贫铀弹在内的炸弹,而这种集束炸弹、贫铀弹是被‘海牙公约’严令禁止使用的,可北约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依然人性泯灭地用它们来对付南联盟军队和普通百姓,犯下了极其严重的战争罪行!”
前面三位主讲人都讲得口干舌噪,张召忠又以嘲讽的口吻戏谑地接着讲下去:“4月3日,当希拉克总统看到南联盟内政部大楼陷入一片火海时,他才意识到,空袭进行了天后,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定的目标。他要求与克林顿紧急通话,讨论北约司令克拉克执行的战略。当时正值复活节,希拉克所在的那个中世纪城堡里没有保密电话。白宫立即命令在德国的美军欧洲司令部派出一支通讯组,为希拉克接通了保密性最强的st—3电话线。
希拉克在电话中,他想与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一样,对有关战争的所有重大决定有发言权。克林顿嫌轰炸目标的批准程序已经太慢了,但他还是同意将法国人包括进来,并提议对三人中每个人都有权否决的重大轰炸行动先列出一张单子来。希拉克要求对黑山共和国的任何轰炸都经过他的审核,布莱尔要求对所有从英国本土起飞的b-52轰炸攻击的目标都拥有否决权。
三位领导人都要求对造成重大伤亡或对平民百姓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轰炸目标,如电、电话系统、以及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建筑物拥有否决权。法国参谋长和其他欧洲国家官员仍然不断地就轰炸行动打电话询问北约司令克拉克,使他每天有一半的时间要花在与盟**政官员的电话交谈上。
为此,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管理委员会’,来缓和各方在军事行动上的不同意见。该委员会的核心人物就是所谓的五人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英、法、德、意四国的外交部长,他们几乎每天都举行五方电话会议,以维护北约内部表面上的团结。。。”
徐焰接过话题,撇了撇嘴,不屑地道:“北约那拨人也不是铁板一块,经常被冷落的弟意大利,它的外长就对轰炸不断升级表示担忧,奥尔布赖特便先给德国和英国外长去电话,让他们做意大利外长的工作。有时,甚至连英国也会对确定的轰炸目标表示犹豫,比如在选定贝尔格莱德的供电作为轰炸目标时,英外长库克认为那样会对一些大医院造成影响,误伤平民。但奥尔布赖特凭借软磨硬泡与软硬兼施,最后还是把他们一个个服了。
4月中旬,在纪念北约50周年的高峰会召开前夕,尽管五角大楼对发动一场地面进攻仍缺乏兴趣,但北约总司令的美国将军克拉克,还是把在比利时蒙斯(北约总部)的英**官召集在一起,听取他们对各种地面战争选择方案的意见。会后,克林顿决定,如果空中轰炸失败,地面入侵成为赢得战争、给大家找回面子的话,那么他同意派出军队参战。在蒙斯,克拉克的军事参谋也,要想使塞尔维亚人迅速撤离科索沃,就不得不使用地面部队,为此,必须尽快部署美军和盟国的军队,因为入侵时间必须定在冬季到来之前。”
尹卓又补充道:“所以呀,科索沃战争进行的同时,究竟如何打这场战争,克拉克与他的空军司令肖特的看法也有严重分歧。克拉克坚持要空军追打科索沃境内的南联盟坦克大炮。肖特认为这样打没用,正确的打法应该是一举摧毁南联盟的战略目标,如南联盟中央各总部的大楼和电厂。他认为对就如同一条蛇,炸毁贝尔格莱德就等于剁掉了蛇头,而轰炸科索沃境内零星的坦克和股部队只不过是斩了蛇尾,他把自己的战略思想譬喻为‘摘取王冠上的宝石’。
其实,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早在99年6月就开始策划对南联盟的空袭了。北约司令官克拉克认为南联盟部队把直升和战斗隐藏到黑山共和国的波德戈里察场的掩体里,并利用那里的雷达跟踪北约战的行踪,于是下令摧毁该场。
法国一开始不同意,克拉克将军和奥尔布赖特、伯杰、科恩和谢尔顿倾巢出动,分别给他们的法国同行打电话进行劝,法国终于顶不住而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尽管英国力主的地面入侵没有被北约领导人采纳,但他们却一致同意克林顿的主张:对米洛舍维奇个人及其亲朋好友的财产进行轰炸,还要轰炸南联盟电视广播大楼,轰炸交通、水、电系统各种民用民生设施,要给南联盟国民实施战争恐怖威慑,逼迫平民上街游行,推翻米洛舍维奇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