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退稿

A+A-

    曲宁提议,把他们的信贴出来给乡亲们瞧一瞧,好叫大家伙儿知道,是怎样的一群人为百姓的安定生活流血牺牲。

    他们,值得最深的敬意!

    “贴在东墙外头?等等,我得先去搞两桶青灰来,把那片好好抹抹”

    “这主意好!我去福叔那里借工具,弄个架子,到时候把它往墙上一钉,上头披两层油毡布,遮雨。”

    “我可以帮着贴!”

    “那,那我来熬浆糊好了。”

    大家都想为这事出功出力,主动又积极。

    总共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曲宁家临街的东墙被刷上了一层青泥,弄得可平整了。

    等新刷的这层干了以后,曲昭武他们兄弟几个把自家做的公告栏钉了上去,其中,伸出来的檐子将近半米,上头钉着三四层油毡布,挡雨的效果是一流的。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贴那些来信了——

    粗粗糙糙的信纸乖乖地贴附在公告栏上,一张挨着一张,规规整整的,连褶皱都少有。

    这全是曲宁等人的功劳,他们经心着呢。

    曲宁家搞出的动静引得不少街坊邻居来问,都好奇着呢。事无不可对人言,曲宁家又没什么好隐瞒的,自然是和盘托出了。

    “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怎么能悄么声地做好事?也带带我们,我们也想出点力啊。”

    “现在还能捐不?”

    “要不你们再组织一波?我的意思是,捐东西的事情交给我们,不过联系人的活儿还是得靠你们!”

    看了信,大家的心里就跟燃着了火似的,热乎乎的,同时又催生出了一股劲头儿,让他们迫不及待想做些什么。

    “这大家不要急,等我先问问再啊!”曲昭武不好大包大揽。

    他的往下压了压,安抚道:“你们先把心放回肚儿里去,那些孩子在信上了,后勤保障一点问题没有——”

    没等曲昭武细,几个急性子就开腔了。

    “国家给的归国家给的,我们这些老百姓也想为他们做点事,尽份心!”

    “咱们是父老乡亲,他们是人民子弟兵,这么一算,都是亲人,所以啊,给亲人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没毛病,应当的。”

    “要十几、二十年前,家里头穷得揭不开锅,就算是有这心,也没这力,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吃穿不愁,荷包也鼓,能做的事情也多了。”

    曲宁拿拳头往掌心里一砸,发了句感慨,“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家国天下,这种责任感像是被刻印在了华国人的血脉之中,一代代传承下来,从未流失。

    曲仲春和曲昭武几乎同时抬起臂,向大家敬礼。作为老兵,此刻,千言万语全包含在这个军礼里面了。

    两个三个五个由孩子们起头,大家像模像样地扬,回了一礼。

    正巧,曲宁把挂在脖子上照相举起来了,咔擦咔嚓两下,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两张照片洗出来后让曲宁得了好一顿夸,不过这回她可没客气,直接受了。

    嗯,没错,因为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甭管那天在没在现场,看到这两张照片的人多少都能从里头读出些东西来。就拿她自己来,瞅着瞅着,文思就跟泉涌似的,不到一刻钟,几百字的作文就出炉了。

    写都写了,放着也是浪费,曲宁干脆把照片和文章装进信封,按照报纸写的地址投稿给甘南日报。

    实话,要不是接到了来自编辑部的回信,曲宁大概已经把投过稿子的事情忘到脑后去了。

    她啊,忙得很。

    之前乡亲们不是吵嚷着要给前线的子弟兵捐钱捐物嘛,这事还真叫曲昭武给促成了。作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摊到他头上的部分相当多,把他累得跟个陀螺似的,团团转。

    家里人当然想帮他分担了,像曲宁,又是帮着出主意,又是负责唱名的,还管着二三十口人的吃吃喝喝,重任在肩啊!

    所以从邮递员叔叔有曲宁的信时,她真懵了,扫到寄信人那一栏才反应过来——

    哦,对哦,我给甘南日报投过稿的!

    甘南日报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故事。

    把功夫下在形式上,造大声势、大规模、大影响,最终也只是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

    搞面子工程是华国自古就有的陋习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摒弃偏见,向m国和y国学习,做一一

    哈???

    什么玩意儿?!

    曲宁越往下看越生气,上不自觉地使了劲,把信纸的两个角攥得皱皱巴巴的。

    这屁股真不是一般的歪啊!

    “乖宝,咋了?这信,有问题?”曲襄就在曲宁身边,见她脸色不对,当然得问问两句了。

    曲宁觉得自个儿学不出精华来,干脆把信塞给曲襄,让他自己看。

    她的腮帮子鼓了鼓着,气呼呼的:“喏,哥哥,你瞧!”

    “我呸!”曲襄看到一半就气炸了,“主席老早之前就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倒好,打听都不带打听的,随随便便就给扣帽子。”

    “什么什么?我看看,我看看——”国胜没听全乎,不过这不妨碍他起好奇心。

    就这样,信落到了曲国胜里,接着又转给了曲暄,再之后是国庆还有红军他们,传来传去传了个遍。

    罗泉可紧张了,俩眼眨也不眨地盯着曲宁,脑袋瓜倒是没忘了转,一个劲儿想安慰人的辞。

    他捏着嗓子,嗓音温温柔柔的,“乖宝姑姑,你千万别为这难过,不值当的。”

    “你呀,还是不够了解乖宝”

    曲襄抱着臂啧啧了两声,脑袋晃得很带劲。

    他就是太得意了,才会被曲暄抢了话,“乖宝才不会因为这种人不高兴,你想想,能写出这些的人——”

    到这里,曲暄抖了抖信封,冷笑着继续:“眼光能好吗?脑子怕是都坏了!”

    难得遇上个坎儿,曲宁的心态也没崩,一挥,“我没事,又不是非得在这颗歪脖树上吊着,换一家报社投就是了,我看华国工农日报就挺好的。”

    那确实,这家报社可是华国宣传口的一块招牌,厉害着呢。

    曲宁把稿子重新寄出去后就把这事暂时抛到脑后了,倒是家里人,比她更在意结果,每天都去队部翻最新的华国工农日报。

    生产队负责管报纸的是文书,连着几天,曲宁家的人都过来等当天的工农日报,问为啥也不,叫他这心呐,痒痒极了。

    这天上午,曲家过来的是曲暄和曲襄,都不用哥俩开口,文书就把刚送到的华国工农日报递了过去。

    “还是要看这个吧?”文书意思意思问了句。

    兄弟俩点头,不过视线一直没离开报纸,扫完一面又一面。

    文书没忍住,“我又该问了,你们到底是在干啥呢?这一天天的”

    他其实没指望能听到答案,问这一嘴纯属为了自个儿心里舒服。

    “啊啊啊,过了,过了!”

    “我就,乖宝肯定能行,是之前那家报社有问题!”

    曲暄和曲襄乐得直蹦高。

    文书被吓了一跳,差点从椅子上出溜下去。

    不过他可没白挨这顿惊吓,曲襄把他想知道事儿跟他了。

    “叔,你看这篇,我们家乖宝写的,厉害吧!”曲襄把报纸堵到文书眼前,点着其中一方‘豆腐块’,显摆道:“家里人之前几天就在找这个,等这个,嘿嘿,还是我运气好!”

    华国工农日报!

    这可是千千万工农兄弟都会看会‘听’的报纸啊!听,主席和总理看了都好来着。

    乖宝,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她写的文章居然登上工农日报了??

    文书震惊完了,酸劲儿开始咕嘟咕嘟往外冒,好歹他也是搞文字工作的,又多活了一大把年纪,居然,居然——

    他的心态差点崩了。

    “叔,你瞅瞅,照片里头有你没?我记得那天你在场来着。”曲暄这话的及时。

    文书的注意力一下被转移了,他对着报纸上印的那张照片仔细对人头。

    “没,不过,有我家虎妞,这个,看到没,左上角的那个,扎着冲天辫的。”文书刚开始是有点失落,不过他很快就想开了,闺女上了工农日报四舍五入就等于他也登了报。

    话音刚落,他腾出一只来猛地拍了拍脑门,然后匆匆起身,夹着报纸就往外走。

    嗯???

    曲暄和曲襄赶紧把人给拦住了。

    曲暄挺委婉,“叔,报纸!”

    “对对,先来后到,是吧。”趁这时候,曲襄的捏住了报纸一角,不过他不敢使劲,怕把报纸给撕了。

    “看我,光顾着美了,给你们,给你们——”文书不是那种爱耍赖的,“不过得好了,你们抓点紧,看完了还到我里,我。”

    文书指了指他自个儿,他这是想来个先下为强。

    “当然,当然。”

    曲暄和曲襄自然是满口答应。

    哥俩刚一出门,迎面就撞上了会计,他气都没喘匀实呢,就急急忙忙开口,“队,队长呢?看到,队长没?”

    文书听到动静就出来了,“没看到啊,咋了?出啥事了?”

    “来了好多记者,过来采访的,好像是为了咱们之前搞得捐款捐物活动。”会计着着就兴奋了,“定安晚报、甘南日报都派人过来了,还有两家你们绝对想不到——”

    不用文书他们猜,会计压根就憋不住,“华国工农日报和华国一台,国家级的!”

    嘿,还真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