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A+A-

    眼下, 非但章总督何先生在此次淮扬两大巨头的任命, 便是林靖,也对此任命长眉微锁。徒三仗自然是行家, 但, 徒三虽则官高, 不过, 他在官场中浸淫的时间太短,如淮扬这番官场任认,就是林靖研究邸报,徒三研究林靖了。

    徒三对官场中人不大了解,郑泉与夏三郎, 他正是哪个都不认识。但,徒三了解林靖啊,见林靖皱眉, 徒三心,这邸报难不成哪里不对?只是,徒三又有些别个心思, 他虽不认得这两大高官,可徒三性情机敏, 他一见有个姓夏的,便不禁多想, 想着他家阿靖之前岳家便是姓夏的,不会是他家阿靖见着夏字,便想到前妻了吧。

    一念及此, 徒三心下还微微的醋了一回,却又在琢磨着,如何开解林靖方好,毕竟,人死不能复活。

    徒三正准备如何开口,林靖忽就道,“不对呀。”

    “有何不对?”徒三连忙问。

    林靖道,“这姓郑的,原是德宗皇帝在位时的一个翰林,这些年,记得他在翰林修了十来年的书,后来,转任礼部、国子监,最后,又回了翰林做大学士。完全没有半点外任经验,朝廷如何会派这么个人到淮扬任总督?”由此一句,便可知林靖对官场之熟稔,较之何章二人皆毫不逊色。来,自从离家,林靖远离京城,不过,他这些年有个好习惯,只要是朝廷邸报,从来都会认真细致研究。故而,他一看郑总督之名,饶是与此人并无交情,林靖竟是将此人履历的大致不差。

    徒三则是道,“做官就看品阶,大学士也是从一品,品阶够了,陛下看重,就把人派来了呗。”

    不得不,徒三此语,与章总督颇有灵犀。

    林靖却是道,“江南正值多战之秋,这几年,倭匪跟脑子有病似的,就爱往浙闽跑。可淮扬亦是临海之地,不见得就太平。太平年间,派个太平总督则罢了,这是什么时候,派这么个大学士出身的总督,能抵什么用?越发昏馈了!”最后这句,完全是点评陈柒宝。

    徒三却道,“这位郑总督,谁也没见过,也不好。人家毕竟大学士,不都大学士极有学问么,不得人家真人不露相哪。”

    林靖一向刻薄,轻哼道,“这个郑总督,都六十五了,大半辈子没露相的人,突然来淮扬他就能露相了?倒是夏三哥,还有些军中经验,只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他到底只是个巡抚,又不是了算的那个。”

    徒三见林靖果然认识这位夏巡抚,不禁道,“你与这夏巡抚很熟啊?”

    “是啊,我们时候在一起玩儿过。”到夏三郎,林靖不禁忆起少年时光,不觉有几分怅然。良久,林靖方道,“夏三郎一向资质出众,只是,他少时有些坎坷,极早中了举人,偏生春闱屡试不第。后来,他离家去了晋中,就在我大姐夫麾下。要不是那杀千刀的段飞羽伤了大姐夫,大姐夫也不能离开军中。大姐夫回乡养伤,不久,夏三哥也便离开了军中。前些年,他中了进士。不想,短短数载,便能官居淮扬巡抚。他这人,本事向来一等一。”

    林靖感慨一回,徒三道,“那个夏巡抚,不会把你认出来吧?”

    林靖道,“咱们远在闽地,又不去淮扬。再者,我又不是做官的,就是见面,也是你们可能会有见面。”

    徒三道,“我怎么会与他见面?”

    林靖却是忽地心下一动,想什么,却又觉着自己想得多了,并未再言。

    新年之后,整个闽地似乎都迎来了和平宁静的时光,哪怕生活多是庸碌,可经过战事的人们会明白,和平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这一日日的光阴,哪怕就此庸碌而过,但只要在和平的阳光的普照下,再如何庸碌的时光,似乎都带上了淡淡的安然与舒适。

    出了正月,徒四与牛子就准备告辞回关外了,他们过来,原也就是徒四记挂他哥,过来看他哥的。看且看过,男人的情感多是粗率的,起码在徒四看来,见到他哥与林靖都挺好,他便贩些货物,回关外去了。毕竟,关外也是一摊子事业,因着他哥这几年在江南,关外的,大都是徒三操心。

    徒四、牛子二人就要回关外,何先生赶巧过来。见他二人,一人生得高大威武,方脸大眼,一身的彪悍之气,却又眼神纯真直接,便知这是个心思直率的武人。另则牛子则是面皮细白,斯文干练,人物俊秀,只是,气韵清淡,不大热络。不过,此二人端看行止,皆极易令人心生好感。何先生笑道,“大将军这里有贵客。”着深施一礼,向徒三行礼。徒三连忙扶住何先生,回礼道,“先生莫总这般,我可是真不自在。”

    何先生笑,“礼不可轻废。”自徒三官封大将军,便是何先生在他面前,也断然不肯失礼的。

    徒三给何先生介绍了一回,“我以往在关外讨生活,这是我以前认识的兄弟,他们年前就从关外过来了。难得他们还想着过来瞧瞧我。”又与徒四、牛子二人介绍了何先生的身份。

    二人给何先生施一礼,林靖便先叫着他俩人下去准备回关外的东西了。

    何先生随口问,“他二人皆是商贾?”这二人皆极是精干,便是周身气势,也非寻常商贾可比。

    徒三笑,“是啊,以前都在关外讨生活,颇是不易。他们都是极便在外闯荡的,关外那地界儿,能活下来的,都不是容易的。”

    关外民风彪悍,何先生亦是有所耳闻,遂不再多问。

    亲卫上了茶,徒三发亲卫下去,道,“先生前来,可是有总督大人的吩咐。”

    何先生道,“也没什么事,这一开始,倭匪就容易兴风作浪,这是总督府的公文,我正闲着没事,就顺道送过来了。”把公文递给徒三,徒三略看了看,与往年也没什么不同。林靖很快回来,何先生方起淮扬之事,何先生闲谈一般,“淮扬新总督上任,现下开始查去岁段钦差与谢氏子的案子。郑大人乃京中大员,大学士出身,再有学问不过,定能将案子查得一清二楚。”

    林靖接口道,“是啊,若是段大人之死有蹊跷,是多么的令人发指啊。哎,我虽则见段大人的时候不是很多,可他在闽地时,极有风范的一位大人哪。”

    何先生心,看你这一脸遗憾,不知道的还得以为这子多么惋惜段钦差之死呢。基本上,何先生就是过来,提醒林靖他们安分一二的。可千万莫再动手了,好在眼下这位郑总督是个书呆子,他就是查,事情过去这半年了,能查出什么呀。由此亦可看出,郑总督当真是个呆子,哪家总督上任不是三把火,先坐牢屁股底下的位子啊。就这位总督大人,非要查这两起要命的案子,他也不想想,不他这新官驾到,于淮扬上上下下皆生疏的很,便是淮扬前总督,在淮扬经营多年,都没能找出蛛丝马迹,何况他这新任官员了!

    其实,不必何先生过来提醒,林靖也不会再有什么动作。

    段钦差必死,是因为,他竟然从将军府勒索了二十万两,有人敢勒索林靖的银子,林靖倘不能把这笔银子再夺回来,他自己个儿就能憋闷死!谢氏子必死,是因为,谢家人的手,伸的实在太长了。段钦差一死,除了点章总督的,剩下的那些银子,在林靖看来,这就都是他与徒三的。结果,段钦差死了,谢家竟然要来搬银子,这是搬段钦差的银子么?这绝对是来搬林靖的银子!林靖能叫他们搬么?

    所以,这两起案子,在林靖看来,他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财产,不为犯案,更不为犯罪。

    只是不好叫人知道罢了。

    何先生在泉州府啰嗦了一番,尚未回杭城,淮扬总督郑泉郑大人便在江南放了个惊天大雷。

    这事,还是林靖先得的消息。

    何先生听闻此事,都顾不得问林靖这消息是如何得来的,先是不可置信道,“这是真的?”

    林靖将一份蝇头楷书写的郑总督给淮扬上下官员的一份公文递到何先生的手里,这份公文只记录了一件事,那就是,郑总督除了正在调查的段谢二人的案子外,又颁布了自己来淮扬的第二条政令,那就是,禁海,抗倭。

    抗倭不足为奇,江南这几年,哪怕淮扬战事少些,也一直在宣传抗倭之事。但,正因淮扬倭患并不严重,故而,浙闽有禁海令,但,淮扬是没有的。结果,这位总督大人一到淮扬,竟然要禁海。

    何先生面色慎重至极,他甚至将这份公文从头到尾的足足看了三遍,方轻声道,“要出事了。”

    林靖何其机敏,若是以往他兴许不知何先生话中意,但,自从沉了段钦差,得了段钦差那些个机密,林靖就明白,淮扬之所以倭患极轻,那是因为,淮扬很有几家与倭匪私通的大商贾。如霍东家,这便是妥妥的淮扬出来的大商家。正因为与倭匪私下贸易顺遂,那一块的商贾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与物资,他们也不一定非要岸上抢去。相对的,浙闽二人之所以倭患严重,很悲哀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浙闽与倭匪私通的大商贾比较少,当真是经不上淮扬那边儿的数量。当然,这与三地之间的经济差别也是有极大关系的。所以,来浙闽的倭匪就比较分散,多是些势力有限的倭匪团体。这也很好解释,肉总要留给大户吃的,余下的,能喝汤的喝些汤,连汤都没的喝的,只好上岸抢了。

    到最后,朝廷对于倭匪忍无可忍,方令浙闽一体抗倭。

    禁海令,便是章总督在任时提出来的。

    要知道,禁海令的辐射范围,只要在浙闽。

    因着章总督尚算能臣,在他的主持下,浙闽硬生生的稳住了局势。虽则浙闽损失不,可倭匪也没占得什么便宜。

    但,淮扬与浙闽,这完全两码事啊!

    就是在何先生看来,如淮扬那般倭患极少的地界儿,根本没必要实行禁海令。别个不,禁海令一出,多少靠海为生的渔民就没了生计哪。

    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何先生更为担忧的是,此禁海令一出,若是淮扬巨贾与倭匪贸易这条暗线被郑总督生生切断,那么,利益的驱使下,淮扬还不知会掀起何等的腥风血雨!

    而淮扬,它是生是死,难道真与浙闽无关?

    与闽地离得还远,但,淮扬紧邻浙地!

    何先生一念及此,简直是半刻也在泉州府呆不住了,何先生起身道,“我立刻回杭城!”

    林靖道,“我为先生准备车马。”何先生远道而来,人还好,马却是乏倦的,这会儿往杭城赶,自然要换新马。

    何先生都未在泉州府住上一夜,当天下午便折返杭城。

    孔巡抚谢知府都知晓了何先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消息,二人都不是笨人,心下皆是暗道:必是有大事!遂派人往将军府听不提。

    徒四、牛子这里,徒三也与他们道,“江南又要不太平,赶紧收拾一二,你们明儿也走吧。”

    徒四连忙问,“有啥不太平?哥,那我留下随你上一两场仗再回,你也有个臂膀。”

    徒三道,“不是咱们这里仗,怕是淮扬要不太平,你们这会儿不走,以后怕是想走我也不能放心了。”

    见不是他哥这里要仗,徒四也就不再坚持留下来了。第二日,备好车马货物,这二人也带着属下回了关外。

    孔谢二人尚未自将军府听出到底是出了何事,淮扬临海三个城镇一日之内遭受倭匪突袭,境况惨绝人寰。甚至,倭匪一路横行,直待江宁镇,方被阻住脚步。倘不是江宁镇宁死守城,不得倭匪就要攻入江宁镇,直逼金陵城了!

    而这样的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败,倭匪不过千余人罢了。

    这一场惨败,饶是林靖听闻淮扬之事,亦不禁有些惊心。他料着淮扬兵约摸是不比浙闽兵的,但,也未料到淮扬兵软弱至此。不过,比这场惨败更要令人惊心的是,朝廷对于郑总督的处置。

    竟然是——

    没有处置,朝廷宽宏大量的表示,郑总督初就任便遭遇倭匪,可见郑总督禁海令之明智。只是,还要郑总督全力抗倭,不可辜负朝廷与淮扬百姓对你的期待!

    就是这般,轻描淡写的便过去了。

    如果不是熟知淮扬内情,纵是官场中人看到这份给淮扬总督的处置结果,也得,是啊,总督大人刚刚就任,要不总督大人为什么要实行禁海令啊,果然不大安全吧。看,这不倭匪就上岸了。而且,总督大人任满尚未足俩月,倭匪突袭,将士无能,也的确是人想不到的啊!

    而且,瞧瞧战死了三个副将、五个千户、十八个百户,可见,大家也都拼力抗倭了啊。

    不知内情之人,多是这般想。

    可如林靖这种,饶是一直有给朝廷改朝换代的想头,见朝廷对郑总督竟是这般处置,也禁不住骂了句脏话!

    只是,林靖也没料到,人家郑总督也不全是傻子,郑总督得到朝廷宽宏大量的理解后,立刻给朝廷上了一本,其间,非但表示了对朝廷的感激,同时,条分缕析的分析了淮扬之所以兵将软弱的原因,之后,郑总督提出一个极具有建设性的想法,他了,兵将并非一日而成,他虽则有时时刻刻为朝廷献出生命的决心,可他是文官,于武将之事不大知晓。可眼下倭匪猖獗,现下选将练兵,短时间内是来不及的。于是,郑总督要求,朝廷从别处调谴大将入驻淮扬。

    而且,这员大将,郑总督还都看好了的。

    不是别人,正是林大将军——徒三。

    接到朝廷调令,林靖不禁道,“这姓郑的,当真不愧是翰林出来的酸官儿啊!”

    徒三有些为难,“这咱们得去吧。”

    林靖想笑又不好笑,最终摇了摇头,“我可算知道,为什么陈柒宝把他调到淮扬来任总督了?”

    作者有话要:  ps:下午安,大家知道出门带了手机,带了移动电源,然后,没有带数据线的心情么?